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灭菌前已灌封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
——————————文件类别:技术标准 1/25文件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二部)检验标准操作规文件编号:09T-I636-01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日期: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质量控制科1.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二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3.范围:适用于所有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二部)测定的供试品。
4.责任:检验员、质量控制科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对本规程负责。
5.正文:5.1.简述:5.1.1.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5.1.2.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 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5.1.3.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5.1.4.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5.1.5.检验结果告以1g、1ml、10g、10ml或10cm2为单位报告,特殊品种可以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5.2. 检验量。
5.2.1.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 或cm2)。
5.2.2.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 g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
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20g或20ml(其中10g或10ml用于阳性对照试验)。
5.2.3.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万邦德(湖南)天然药物有限公司目的: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
职责:QC室严格执行本规程,QC人员对相关项目的检验负责。
内容:1、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1106、1107)第140、145、149页。
2、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3、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计数方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和最可能数法(MPN)。
3.1、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3.1.1、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验。
3.1.1.1、菌种及菌液的制备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用菌株见表1。
菌液制备按表1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基本操作,为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
3.责任:化验室检验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目录5.1实验条件 (2)5.2操作步骤 (2)5.2.1培养基的制备 (2)5.2.2实验前准备 (2)5.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2.4检验方法 (3)5.2.5擦拭样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4)5.2.6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4)5.3培养 (4)5.4菌落计数 (4)5.5菌数报告规则 (5)5.6控制菌检查 (5)5.6.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6)5.6.2大肠埃希菌 (6)5.6.3沙门菌 (6)5.6.4铜绿假单胞菌 (7)5.6.5金黄色葡萄球菌 (8)5.6.6梭菌 (8)5.6.7白色念珠菌 (9)5.7注意事项 (9)4.定义:4.1供试品:待测定微生物限度的样品包括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等。
4.2CFU:微生物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微生物集落,简称CFU。
5.内容:5.1实验条件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单向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5.2操作步骤5.2.1培养基的制备按《微生物培养基管理规程》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培养基,也可用市售成品预灌装培养基。
5.2.2实验前准备操作人员按《物料进出洁净区卫生管理规程》的要求将物品、物料传入QC实验室洁净区。
5.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5.2.3.1水溶性供试品无特殊规定时取10g或10mL供试品,加入适量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溶液或者其他合适的灭菌溶液,配制为1:10 的供试品溶液,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配制比率。
如果样品具有抗菌活性,可以将灭活剂添加到稀释剂中。
如果供试品含菌量较大,则用相同的稀释剂按10倍递增稀释法准备1:10、1:102、 1:103等稀释级的供试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一、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用于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微生物水平要求的一种分析方法。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步骤,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产品,包括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室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取样:按照产品的取样标准,从不同批次或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并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3. 样品制备:将取样的产品进行样品制备,包括稀释、搅拌和过滤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微生物检查。
4. 培养:将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要求进行培养,并进行恒温培养一定时间。
5. 计数: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结果的记录和确认。
6. 结果判定:将检查结果与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进行比对,根据结果作出是否合格的判定。
7. 结果记录:将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操作步骤、检查结果和判定等信息,并将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或供应商。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并进行定期消毒和验证。
3.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所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应符合相关标准,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5. 检查结果应及时报告,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上就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1.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建立一个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标准工作程序,规范QC微生物限度检查人员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2.范围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适用于本公司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的限度检测。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3.责任者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QC微生物限度检查人员;质量管理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4.内容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4.1检测准备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第2页/共6页文件类型操作规程(SOP)文件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编制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部门批准人批准日期馋架丘墨症纫青嘴葫碟弱嫉亦幽两膳苍灾四绒才煌赠阎股能陵副谦熙之诉康楼稳凋较佣蕊鉴丫怠稀只兼渍肉琐腾斥玛许卉圾誉歧叙厕班夷翰挞琳狠4.1.1 QC人员接到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工作进程计划单》后,核对《取样指令》,确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所需的容器具、试液、培养基等的项目和数量,执行微生物检查准备工作操作程序和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氯化钠注射液灭菌工艺验证项目要求一、验证背景我公司申报的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灭菌工艺变更补充申请被国家局不予批准,理由是:灭菌工艺验证不全面,如未提供各取样点不同时间的温度统计数据、灭菌曲线、灭菌平台期数据等,对灭菌验证结果无法评价。
经讨论,现准备重新做氯化钠灭菌工艺变更的灭菌工艺验证,主要针对变更后的灭菌工艺即121℃15min进行验证。
二、验证对象普药车间灭菌柜性能确认和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工艺验证同步进行。
放样产品: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批量:1.9万支(灭菌柜10m满载能力为:244支/盘×36盘/车×2车/柜,共约17568支)批次:三批灭菌柜:普药车间B236-O003灭菌条件:121℃15min进行灯检、不印包三、验证项目要求1、普药车间灭菌柜性能确认同以前做的灭菌柜性能确认相同,空载、满载热分布均运行三次。
唯一不同的是此次满载样品采用氯化钠注射液(10ml:90mg)。
验证所需项目如下:1.1热分布(1)每次运行均需列出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F0最大值,F最小值,对应探头位置;计算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差,最高温度和平均0温度的温差,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温差。
可列表如下:(2)最后将三次运行的数据按照下表进行总结:验证内容项目结果数值位置空载热分布最高温度和位置最低温度和位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值/ 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 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满载热分布最高温度和位置最低温度和位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最大波动值/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 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的最大波动值/F最小值(冷点)及位置F最大值(热点)及位置注:a、需提供取样点(冷、热点)的灭菌曲线、灭菌平台期(平衡时间+保温时间)数据;验证试验所用热电偶除需提供试验前校验结果外,还需提供试验后的比对结果。
b、平均温度是指保温阶段各点的平均温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2010版药典(二部)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以磺酸型聚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共聚体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为填充剂,要求理论塔板数按氯化钠峰计算不得低于2500。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采用LC162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hodex SH1011色谱柱,推出符合药典要求的测定方法。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LC1620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004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氯化钠、果糖、甘油、磷酸(国药试剂,AR);纯净水(杭州娃哈哈)。
1.2标准溶液的配制1.2.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甘油10g,果糖5g,和氯化钠0.9g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得到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对照品溶液。
详细方法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P84)1.2.2标准待测溶液准确量取5ml对照品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得到标准待测溶液。
1.3色谱条件色谱柱:Shodex SH1011(8.0×300mm)流动相:0.04mol/L磷酸溶液流速:1.0ml/min柱温:50℃进样量:20µl检测波长:200nm2实验结果将1.2.2中所配制的标准待测溶液,在1.3描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进样,三种主要成分均能得到有效的分离(见图一),以氯化钠峰计算理论塔板数为19282。
重复进样五次重复性良好(见图二),如表1所示RSD均在2.0%以内。
图 1 氯化钠甘油果糖标准品谱图出峰顺序:氯化钠、果糖、甘油图 2 连续五次进样谱图表1 五次进样重复性结果氯化钠果糖甘油保留时间 0.07% 0.06% 0.05%峰面积 1.90% 0.94% 1.37%峰高 0.43% 0.26% 1.14%理论塔板数 1.75% 1.75% 1.53%3结论(1)采用LC1620高效液相色谱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方法,氯化钠、果糖、甘油能够在Shodex SH1011色谱柱上得到良好分离。
甘油果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作者:孟丽丽,张琳,叶琳,龚文明,邓骥【关键词】甘油果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热原摘要:目的研究甘油果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BET)的干扰实验,建立用(BET)代替热原检查(PT)。
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
结果将甘油果糖注射液经2倍稀释可消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1 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
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来控制甘油果糖注射液的质量。
关键词:甘油果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热原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of BET for glycerol and fructose injection and establish a method for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BET)instead of the pyrogen Test(PT).MethodsThe experiment wa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loacterial test endotoxins in China Pharmacopoeia (Ⅱ,2005ed).ResultsThe test showed that the interference elements could be excluded by diluting glycerol and fructose injection 2 times,and it was effective that endotoxin could betested by amebocyte lysate with accuracy of 0.25EU/ml.Conclusion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can be used in place of rabbit method for pyrogen monitor of glycerol and fructose injection.Key words:Glycerol and Fructose Injection; Bacterial endotoxin; Pyrogen甘油果糖注射液为含有甘油、果糖和氯化钠的注射液,是安全而有效的渗透性脱水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一个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标准工作程序,规范QC微生物限度检查人员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的限度检测。
3.责任者QC微生物限度检查人员;质量管理部4.内容4.1检测准备4.1.1 QC人员接到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工作进程计划单》后,核对《取样指令》,确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所需的容器具、试液、培养基等的项目和数量,执行微生物检查准备工作操作程序和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4.1.2 为了保证被检品在取样后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验,取样前应准备好检验需要的各种器皿(清洗→干燥→包裹)、培养基和稀释剂等(配制→分装→包裹),并灭菌备用。
4.2 供试液的制备4.2.1 供试液供试液是指按照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将供试品制成供试验用的均匀液体。
4.2.2 供试液的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需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
如果使用了乳化剂、分散剂、中和剂和灭活剂,其用量应证明是有效的,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性。
4.2.2.1 可溶性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供试液。
可溶性液体制剂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4.2.2.2 非水溶性液体供试品油剂可先加入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然后再加0.9%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混匀,作为供试液。
4.2.2.3 水溶性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性供试品称取供试品10g,置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中,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方法,混匀,作为1:10供试液。
必要时可加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并置水浴中适当加温使供试品分散均匀。
4.2.2.4 非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5g(5m1),加入含溶化的(温度不超过45℃)5g司盘80、3g单硬脂酸甘油酯、10g聚山梨酯80无菌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乳化,作为1:20供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