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_气象仪器____实验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746.50 KB
- 文档页数: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精选4篇(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主要内容如下:一、气象根底知识1. 气象学的根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大气的组成和构造3. 气压、气温、湿度、风速等根本气象要素的测量和观测方法4. 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规律二、农业气象与农作物生长关系1. 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2. 不同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3. 农作物的气候适应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三、农业气象灾害和防御1. 农作物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和抗逆性2. 干旱、水涝、冻害、苦寒、高温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开展过程3. 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4.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对策略四、农业气象应用技术1. 农业气象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建立2. 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3. 气象预测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4.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五、气象资与农业可持续开展1. 气象资的特点和利用价值2. 气象与农业消费、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关系3. 气象对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影响和作用六、农业气象政策与管理1. 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气象的政策和管理措施2. 农业气象效劳体系建立和管理这些内容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考研农业气象学的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农业气象学的根本理论和理论技能,为农业消费和农业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根据和技术支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2精选4篇(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包括了811信号与系统的内容。
信号与系统是现代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根底课程,它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以及系统对信号的作用和响应。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号与系统根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对信号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才能。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信号与系统的根本概念:介绍信号的定义、分类和性质,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信号与系统的互相关系。
《气象仪器分析》实验指导手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2012年10月目录实验一最高温度、最低温度观测1实验二温度日变化观测3实验三湿度观测5实验四湿度日变化观测7实验五高空风观测9实验六气压观测10实验七气压日变化观测12实验一最高温度、最低温度观测一试验内容观测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二试验目的了解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结构特点,测温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观测方法以及维护要求三仪器设备百叶箱,温度表支架、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四背景知识1.仔细观察最高温度表,说明其组成、结构特点2.仔细观察最低温度表,说明其组成、结构特点3.如何调整最低温度表?4.如何调整最高温度表,以什么为标准算是调整好?五试验内容与步骤1.熟悉温度表支架各部分作用2.了解温度表在观测场中的摆放位置3.调整好最高温度表,记录温度表所显示的温度。
用右手将其扶稳,左手握其感应部分,描述发生的现象?平稳后记录示数。
松开左手,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4.用右手扶稳最低温度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其感应,调整好游标,记录温度表所显示的温度。
放平后松开左手,描述发生的现象。
平稳后记录示数。
再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其感应,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六思考1.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表的摆放托架有什么区别?其作用是什么?2.日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3.日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4.将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调整好后,按规范放置于温度表支架上。
若气温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在下图中用折线表示最高、最低表的读数的变化情况。
实验二温度日变化观测一试验内容了解温度计的结构,观测温度的日变化情况二试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结构特点,测温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观测方法以及维护要求三仪器设备百叶箱、温度计、温度自记纸四背景知识1.了解温度计在观测场中的摆放位置2.常用测温原理有哪些?请各举一典型仪器说明。
3.如何更换自记纸?五试验内容与步骤1.小心拆开双金属片温度计,说明其主要组成部件,及其作用2.调整自记钟,更换自记纸,按要求记录温度曲线。
转载学校官方网站的考研参考书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指定参考书目录(就是考研指定课本。
08年跟今年是一样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交流群362634258志同道合的考研人,一起进来交流吧。
有过来人为你解答我们学校的考研问题。
有问必答。
广告者。
闲人者勿扰,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101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参照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111政治(单考):学校自命题,范围与全国统考政治大纲一致;201英语:全国统考科目,参照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211英语(单考):学校自命题,范围与全国统考英语大纲一致;301数学一:全国统考科目,参照教育部公布的考试大纲;601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数学》,王顺凤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602数学分析:《数学分析》(第二版,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03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政治学原理》(第2版),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8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部社政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8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思想政治教育学》,仓道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03高等代数:《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04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05天气学:《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朱乾根等编,气象出版社;806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第一,二篇),盛裴轩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07雷达气象学:《雷达气象学》,张培昌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808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原理》,冯秀藻等编,气象出版社;809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810雷电原理:《雷电学原理》,陈谓民编著,气象出版社811生态学:《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2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813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14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郑君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15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816卫星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陈渭民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817防雷技术基础:《现代防雷技术》,潘忠林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梅卫群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防雷工程检验审核与验收》,杨仲江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10《接地》,陈先禄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861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3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3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3普通物理:《力学》漆安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热学》张兰知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864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65数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陈才生、李刚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866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67电磁场:《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68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周明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869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第二版),王高雄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870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笔试参考书目:F0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社政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F02计算方法:《数值计算方法》(上下册),林成森编著,科学出版社;F03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F04动力气象学:《动力气象学》,吕美仲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4;F05云降水物理学:《云物理简明教程》,罗杰斯著,周文贤等译,气象出版社,1983;《微观云物理学》,王鹏飞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89;《大气物理学》(第四篇),盛裴轩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F06现代大气探测:《现代气象观测》,张霭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F07大气物理学:《大气科学概论》,徐玉貌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大气物理学基础》,许绍祖编,气象出版社,1993F08天气学:《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朱乾根等编,气象出版社;F09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F10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F11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C程序设计》,谭浩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F12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F13 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F14 计算机专业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第二版影印版),NellDale,Cheep Weems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郑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考研大纲:F36农业气象学1500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考研F36农业气象学大纲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00字)1. 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3. 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二、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400字)1. 温度的观测和分析- 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观测设备- 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农作物的影响2. 降水的观测和分析- 降水的测量方法和观测设备- 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作物生育的影响3. 日照的观测和分析- 日照的测量方法和观测设备- 日照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4. 风速的观测和分析- 风速的测量方法和观测设备- 风速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对农田作物的影响三、农业气象和农作物生长的关系(500字)1. 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日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风速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2.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温、低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干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风灾对农作物的影响- 冰雹、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四、农业气象预报与决策支持(400字)1. 农业气象预报的方法和技术- 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气象模式的建立和运行- 农业气象预报的精确度和可靠性2. 农业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作物种植时间的选择-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农田灌溉和施肥方案的制定五、农业气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00字)1. 农业气象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 农业气象科学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以上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考研F36农业气象学的大纲内容,主要涵盖了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与分析、农业气象与农作物生长关系、农业气象预报与决策支持以及农业气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测风测雨的方法日期得分指导教师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09班次1姓名李佩学号200913080191、实验目的在我学校的气象仪器基地实地观察和了解各种气象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记录流程,其中着重了解测风仪器和测雨仪器的功能原理,了解测风速测雨量的方法。
2、实验仪器介绍:(1)测风仪器——测定风向风速的仪器,其感应部分装在观测场内距地面10米高的测风杆上。
观测时读取两分钟内的平均风向和风速值,可在杆旁直接观测,也可由电缆通到观测室内记录和读数。
风杯风速计,它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速计。
转杯式风速计最早由英国J.T.R.鲁宾孙发明(1846),当时是四杯,后来改用三杯。
三个互成120度固定在架上的抛物形或半球形的空杯都顺一面,整个架子连同风杯装在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轴上。
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旋转,其转速正比于风速。
转速可以用电触点、测速发电机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
如下图所示:测风雷达:利用雷达测定飞升的气球位置。
不仅测定气球的角座标,而且能测定气球与雷达的距离,即斜距。
由仰角、方位角、斜距计算高空风。
雷达测风法又可分为一次雷达测风法和二次雷达测风法。
一次雷达测风法——让气球携带能够反射雷达波的反射靶在天空飞翔,就可以定出气球在每个时刻的位置,从而测定高空风。
701雷达是我国测风专用雷达。
L波段测风雷达是现阶段我国最为先进的测风雷达。
如图所示:测雨仪器——雨量器是测量降水最常用的仪器,通常是一个有垂直周边的开口承水器,承水器为正圆筒,如主要用来测雨,需用一个漏斗与之连接。
各个国家所使用雨量器受水口的形状、尺寸以及雨量筒的高度,各不相同,因此,其测量值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
对收集到的降水要进行体积或重量测量,重量测量特别适合于固体降水。
雨量器受水口离地面的高度可在规定的高度中选取一种,也可与周围地表齐平。
受水口应安置在预计的最大积雪深度之上,同时还应在地面反溅水可能到达的高度之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
广泛应用于风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风杯:测量风的大小利用的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
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2)测风塔: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大气探测学_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极轨卫星每天能过境几次?参考答案:22.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的特点为参考答案:涨落现象十分明显_伴随多种杂波_微弱3.静止轨道卫星所在高度大概为_公里参考答案:360004.水汽饱和时候,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关系是参考答案:相等5.干湿球温度之差和湿度的关系是:温差(),湿度()参考答案:越大越小6.晴空的电磁波散射类型参考答案:Thomson散射_Fresnal散射_Bragg散射7.从理论上来讲,气象光学视程的值比人工观测能见度( )。
参考答案:低30%左右8.卫星探测目前主要以主动遥感还是被动遥感?参考答案:被动遥感9.大气消光系数与下列( )因素无关。
参考答案:太阳光强10.由径向速度求解水平风,需要对水平风场的分布做哪些假设?参考答案:线性风场的假设_水平风均匀的假设11.根据天线制式,风廓线雷达可以分为参考答案:抛物面天线雷达_相控阵天线雷达12.根据载体不同,风廓线雷达可以分为参考答案:固定_车载13.本站气压还需要经过_____,方能应用于绘制天气图。
参考答案:海平面气压订正14.为了便于天气分析,需要将气象站不同高度的本站气压值订正到同一高度。
订正后的气压值即为()参考答案:海平面气压15.在利用气球探测高空温压风湿的过程中,下列哪一种力直接决定了气球的是否能够上升,并且这种力在气球飞行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参考答案:净举力16.卷层云的拉丁简写为( )。
参考答案:Cs17.水银气压表分为()和()参考答案:动槽式和定槽式18.水银气压表的本站气压订正包括()、()、()参考答案:仪器误差订正温度订正重力订正19.风廓线雷达监测网的应用参考答案:边界层大气风场、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观测;_晴空局地空域气流监测,城市污染气体生消过程监测;_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弥补常规高空探测网在时空密度上的不足;_减少数值预报模式中对短时风场预报误差。
2022年3月第10期Mar. 2022No.10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与探索吴 迪,严家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4)[摘 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最主要的依托。
在“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增强教师德育意识并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明确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举措,深入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持续且有效地开展。
充分发挥示范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大气探测实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金项目] 2020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大气探测实习”[作者简介] 吴 迪(1979-),女,黑龙江鸡西人,气象学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师,主要从事大气探测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115-04 [收稿日期] 2021-12-07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则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因此,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2]。
为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就是专业课程教学。
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大气探测实习”是“大气探测学”专业课程的配套综合性实践课程,面向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大气探测、应用气象、环境科学等专业方向开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计算机与软件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2姓名学号
一. 实验目的:
了解测风测雨气象仪器的原理、组成、作用等,通过实践课,对气象观测仪器加深了解。
二.实验内容:
1. 测风:
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
(1) 测风塔
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2)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
感应器由风向和风速两部分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
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等组成。
记录器由8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EL型风向风向风速计感应部分
(3)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与特定感应器配套可以组成EN1型和EN2型两种自动测风仪。
主要功能有:定时打印输出二分钟、十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打印输出大风报警、航危报大风报警及解除警报的风向、风速及其出现时间,发出报警信号;
每天20时打印输出日极大风速、最大风速及相应的风向、出现时间,日合计、日平均,并可随时显示各种瞬时值和平均值,存储24小时风向风速记录。
可代替EL型电接风速风向计的记录器、指示器和大风报警器。
(4)海岛自动测风系统
用途:该系统是专门为测量海岛出现的强风而设计的,其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测强风力。
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自动采集部分,另一个是接收部分。
采集部分由风向风速传感器、数据处理器、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收发讯机、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等组成。
接收部分由计算机、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收发讯机和打印机组成。
原理:采集部分对风向风速传感器采样,然后计算出风向风速的平均值。
通
过无线通讯实现采集数据到接收部分的传输。
有日照时,采集部分采
用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充电。
(5) 轻便风向风速表
轻便风向风速表,是测量风向和一分钟内平均风速的仪器,它用于野外考察或气象站仪器损坏时的备份。
组成:仪器由风向部分(包括风向标、方位盘、制动小套)、风速部分(包括十字护架、风杯、风速表主机体)和手柄三部分组成。
(6)单翼风向传感器
原理:风向感应器为单翼风标。
当风标转动时,带动格雷码盘(常用七位,分辨率为2.8°),按照码盘切槽的设计,码盘每转动2.8°,光电管组就会产生新的七位并行格雷码输出。
(7) 风杯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采用三杯式感应器,风杯由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过程原理:当风杯转动时,带动同轴的多齿截光盘转动,使下面的光敏三极管有时接收到上面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而导通,有时接收不到上面发光二极管照射来的光线而截止。
这样就能得到与风杯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由计数器计数,经换算后就能得出实际风速值。
还有一种风速计的工作原理是:当风杯转动时,带动同轴的磁棒旋转,在霍尔集成电路中感应出与风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经计数器处理后,输出实际风速值。
(8) 螺旋桨式风向风速感应器
该感应器的头部是一组螺旋桨叶片,风向标部分制成飞机机身相似的外形,保持良好的流线型。
工作原理:在风向尾翼作用下,叶片旋转平面始终对准风的来向。
叶片系统受到风压的作用,产生一定的扭力矩,使叶片旋转。
转速与外界风速成正比。
(10)自动观测风仪
传送和指示风向标所在方位的方法很多:有电触点盘,环形电位器,自整角机和光电码盘几种型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格雷码码盘。
2. 测雨:
常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有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和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等。
(1)雨量器
气象站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架子上,器口保持水平,距地面高70厘米。
雨量器的组成:雨量器是观测降水量的仪器,它由雨量筒与量杯组成。
雨量筒的组成:雨量筒用来承接降水物,它包括承水器、贮水瓶和外筒。
雨量筒的用途:雨量筒观测的降水主要用于旬月报,气候预报,气候资料的分析。
(2)单翻斗传感器构造
原理: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底座和专用量杯等组成。
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1脉冲为0.1mm)传输到采集系统。
仪器测量范围0-4mm/min。
安装与调整:单翻斗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观侧场内预制水泥座上,筒口离地70cm高,保持筒口水平。
安装与检查:先将承水器外筒安在观测场内,底盘用三个螺钉固定在混凝土底座或木桩上,要求安装牢固、器口水平。
感应器安在外筒内,注意当上翻斗处于水平位置时,漏斗进水口应对准其中间隔板。
最后将电缆线与室内仪器联接,电缆线不能架空,必须走电缆沟(管)。
安装完毕,将清水徐徐注入感应器漏斗,随时观察计数翻斗翻动过程,有无不发信号或多发信号现象。
检查室内仪器上是否采集到数据。
最后注入定量水(60-70mm),如无不发信号或多发信号的现象,且室内仪器的数据与注入水量相符合,说明仪器正常,否则须检修调节。
单翻斗雨量器
(3) SL3-1双翻斗雨量传感器
SL3-1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由集水器、翻斗、调节螺钉、干簧管等构成。
在测量过程中,随着翻斗间歇翻倒动作,带动开关,发出一个个脉冲信号,将非电量转换成可以进行计量的物理信号。
产品特点:采用双翻斗,测量精度高;适合气象常规业务观测;传统测量方法,可靠性高,机械原理设计,易维护;国产自主创新研发,性价比高;采用不锈钢材质,美观耐用。
典型应用:适用于各种常规气象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并将降雨量转换为可以进行计量的物理信号。
SL3-1型雨量传感器
(4) 虹吸式雨量计
虹吸式雨量计是用来连续记录液体降水的自动仪器,由承水器(通常口径为20cm)、浮子室、自记钟和虹吸管等组成。
开始使用前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调整检查:
1. 调整零点,往承水器里倒水,直到虹吸管排水为止。
2. 用10ml清水,缓缓注入承水器,注意自计笔尖移动是否灵活;如摩擦太
大,要检查浮子顶端的直杆能否自由移动,自计笔右端的导轮或导向卡口是否能顺着支柱自由滑动。
3. 继续将水注入承水器,检查虹吸管位置是否正确。
虹吸式雨量器
(5) 自动站雨量传感器
过程原理:自动站雨量传感器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1脉冲为
0.1mm)传输到采集系统。
(6)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
组成:该传感器也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贮水室、浮子与感应极板,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过程原理:它是利用降水量贮水室内浮子随雨量上升带动感应极板,使容栅移位传感器产生的电容量变化,经转换为位移计量的原理测得降水量。
三. 实验感悟: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气象观测仪器有了一些了解,在学校观测场看到了书本上的仪器,增强了实践经验。
同时,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使我对测量风和测量雨的操作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