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b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1、什么是创造学?举例说明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
创造学是研究人们的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所有领域的创造活动现象,并从中探索出创造的过程、特点、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的一门科学。
基本原理:(1)两原理说A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因此都具有开发的潜能。
(小孩切苹果)B人们的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提高。
(2)三原理说A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属性,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和训练而激发出来并且得到不断提高。
B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是人创造的产物,一切现存的东西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可以通过人的再创造改变的更好,并且可以创造出现实世界还不存在的更加完善的东西。
C实现同样的目的,方法是多元的。
2、创新、创造、发现、发明的关系是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它包含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和新的科学规律和理论的发现两类。
发现是创造的一种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创造都是发现。
创造与发现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发明是指人类运用自然规则研制出新的事物和新的方法,它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和新方法的发明两类。
发明也是一种创造,创造和发明的关系也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创新是对已有创造成果的改进、完善和应用,是建立在已有创造成果基础上的再创造。
创造与创新的共同点是二者都具有新颖性这一本质特征。
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别,其差别之一是,创造比较强调过程,创新比较强调结果;差别之二是,创造强调自身的新颖性,不一定有比较对象,而创新则强调与原有事物相比较。
3、什么是组合创造技法记法,有哪些分类?组合技法是指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已知的若干事物,巧妙地加以组织而成为一个较佳的事物的创造技法。
分类:(1)进制主体附加组合这是指以某事物为主体,再添加另一附属事物,以实现组合创造的技法。
(2)异类组合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事物组合,产生新事物的技法。
1.形态指构成事物的内外相关因素。
2.形态分析法将发明课题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找出实现每个部分功能所要求的3.若干可能的技术手段或解决方案,构成形态矩阵,然后加以排列组合得到多种整体解决方案,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
4.形态分析法的实施步骤:1,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性描述2,基本要素分析,并加以编号3,形态分析4编制形分析表5,排列组合,寻求方案设想6,评价筛选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5.类比的四大类型: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6.综摄法是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它们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7.移植法的种类:原理移植、结构移植、方法移植、材料移植。
8.适用于集体创造综摄法的基本原理:变陌生为熟悉、变熟悉为陌生。
9.实施程序:1,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问题相关专家、若干各学科专家。
2.主持人提出问题。
3.问题相关专家分析问题。
4.净化问题:专家对多种方案评价,缩小设想的范围。
5.理解问题:明确目标。
6.类比灵活运用。
7.适应目标。
8.方案的确定和改进。
10.检核表法的基本内容:•1、能否改变能否改变现有事物的形、色、声、味等。
•2、能否增加(扩大)能否改进现有事物,其使用价值。
•3、能否减少(缩小)能否使现有事物缩小、减轻、分割。
如铁路工字型铁轨•4、能否替代(代用)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现有材料(成本,功能)。
如纸杆铅笔•泌尿科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5、有无其它用途现有事物原理、方法、功能能否移植至其他领域。
如电吹风→被褥烘干机•6、能否借用(引入)现有事物能否引入其他设想系列成果。
如火柴(防风、长效、保险等)•7、能否颠倒•8、能否组合、9.能否变换(调整)能否更改变化现有事物的程序。
如非同步化上班11.检核表法围绕一个主题,将有可能涉及的各有关方面罗列出来,设计成表格(或问题清单),逐项检查核对,并从中选择重点,深入诱发创造性设想。
重庆理工大学选修课分类(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重庆工学院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选课指南说明:1、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体差异、个性、特长,为提升生命质量和人格品位,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自主选修的课程,实行“滚动开出,动态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三类:A、社会科学类(如历史与文化、哲学与思想、经济管理与法律);B、自然科学类(如工程技术、通用科技);C、文学艺术类(如文学与欣赏、艺术与体育);2、本科学生必须选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8学分以上;3、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课,以专业培养方案为指南,系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同名课程或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课程,学生不得重复选修。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开课单位学分数学时数考核方式课程类别合计讲授实践11020275数学文化c数理学院23232考查B 21020295改变世界的物理学b数理学院23232考查B 31022615现代物理应用技术概论a数理学院23232考查B 41022875数学建模技巧a数理学院34848考查B 51022915计算机图形学a计算机学院3483216考查B 61020195汽车营销b汽车学院23232考查A 71020205汽车文化b汽车学院23232考查A 81020215汽车概论b汽车学院13232考查B 91020225发明创造学b汽车学院11616考查B 101020235建设工程监理概论b汽车学院23232考查B 111022775机电工程概论a汽车学院23232考查B 121022865美术欣赏a汽车学院23232考查C 131022905工业造型设计a汽车学院232248考查B 141022885孙子兵法及其应用a人文学院23232考查A 151022895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世界a人文学院23232考查A 161022925文化传播与新闻写作a人文学院23232考查C 171022935西方文化概论a人文学院23232考查A 181019895DV影视制作b人文学院23232考查B 191019925公务员应用写作b人文学院23232考查C 201019935文化前沿b人文学院23232考查C。
创造学基本原理
创造学基本原理如下:
1. 创意随时随地产生:创造学认为创意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产生创意。
因此,要培养创造力,应该时刻保持敏感和开放的心态。
2. 开放思维:创造学倡导开放思维,即不受传统观念和限制的思考方式。
通过拓宽思维边界,寻找不同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3. 多元思维:创造学认为多元思维是创意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们应该积极接触和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从不同的学科或行业中获得灵感,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4. 自由表达:鼓励个体的自由表达是创造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个人应该有权利和机会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创意,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创造环境。
5. 高效实施:创造学鼓励迅速有效地实施创意。
只有把想法付诸实践,才能体现创造的价值和成果。
因此,创造学强调在创意产生后要尽快落实和行动,避免陷入想法的纸上谈兵。
6. 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创造学认为,失败是创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要培养创造力,个体应该勇于尝试,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不断尝试和反思,才能不断提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7. 开放合作:创造学注重开放合作和团队创造。
人们应该学会协作、互相倾听和分享,通过合作可以融合不同的创意和想法,产生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成果。
8. 持续学习:创造学认为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能力,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个体应该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通过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创造学的心得体会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活动规律、方法和创造力开发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创造学的理论研究和创造力开发研究两方面内容,研究和学习创造学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类创造性、创造活动及发明创造方法的研究,来掌握人类发明创造的规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创造学的,欢迎大家阅读。
创造学的心得体会篇1在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了创造学,因为我对创造很感兴趣,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随着这个学期即将结束,我的这门课也将结束,在此写下一些课后的感想,也包含了自己对创造的认识。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时代,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用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通过学习创造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创造的特点、创造的一般过程等,我懂得了创造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创造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
首先通过上课及课后看书我了解到创造的含义: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创造的基本要素有:创造意识,创造教育,创造主体,创造对象,创造成果,创造技法,创造环境。
其关系如图所示。
创造的本质特征是:一,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二,必须收获新颖性的成果。
三,是创造者的主观能动性高度发挥的行为。
在我的感觉中,创造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猜想以及能力去发明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上过杨老师的课后,我知道了不只是可以发明以前没有的东西,还可以是改进以前的东西。
第一堂课的时候,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创造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它的起源,分类等,还对我们做了一些小要求,要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完成十个一,分别是“一日一设想,朗诵一首诗(或一段),会唱一首歌,会下一种棋,会跳一种舞,会一种乐器(只要求能奏一首曲),会画一幅画,会写一幅字(签字),擅长一项体育活动(三大球或三小球),会一项电脑基本功能。
”老实说,到现在我都还没完全做到这十点要求,不过我想我会努力做到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上课,杨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是用一条直线将一个等腰梯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等知识点精品创造学是研究创造力和创新的一门学科,旨在探索和提升人的创造能力。
创造学涉及一系列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知识点。
一、基本原理1.多元思维原理:多元思维是指以多个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
多元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融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
3.突破常规原理:创造力常常来自于突破常规的思考。
突破常规意味着打破旧有的观念和模式,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4.错误接受原理:错误是创造过程中的一部分,接受错误并从中学习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原则。
通过接受错误并及时纠正,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创新。
二、创新思维方法1.替代法:通过将一些元素或概念替代为其他不同的元素或概念,以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创新点。
替代法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2.反向思维:反向思维是从与正常思维相反的角度考虑问题。
通过反向思维,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独特的解决方案,从而刺激创新。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从逆向出发,将一个问题或目标分解为若干步骤,并寻找达到该目标的最简单和最直接的途径。
逆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4.聚焦思维:聚焦思维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问题或目标上,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聚焦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并产生更具创造性的想法。
三、创造技法1.心智漫游:心智漫游是一种通过想象力进行的思维活动,在心智中创造并体验新的事物、场景和情境。
心智漫游可以激发创造力,帮助我们产生新的创新点子。
2.多角度观察:多角度观察是观察事物或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进行观察,并汲取不同的信息和细节。
多角度观察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3.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呈现思维过程和思维关系的方法。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现问题的结构和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创造学是一门研究创造过程和创造原理的学科,主要涉及创造的思维方式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1.多元化思维:创造学认为多元化思维是创造的基础。
多元化思维是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
在创造过程中,多元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解决方法和创意灵感。
2.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是指能够接受新观念和新思维方式的思考方式。
创造学强调开放性思维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接纳新的想法,从而推动创意的产生和发展。
4.专注和放松:创造学认为,在创造过程中,专注和放松是相互关联的。
专注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在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而放松则能够减轻思维的紧张程度,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因此,在创造过程中,需要灵活地在专注和放松之间切换。
5.观察力和洞察力:创造学认为观察力和洞察力是创造的重要因素。
观察力是指能够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发现问题和机会;洞察力是指能够深入理解问题和现象,并发现其中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观察力和洞察力相辅相成,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创新的点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6.勇于冒险和失败:创造学认为,勇于冒险和接受失败是创造的必要条件。
创造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尝试新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失败,但只有通过失败,才能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推动创造的发展。
7.持续学习和反思:创造学强调持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创造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创造的经验,以便改进和提高创造的效果。
总之,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多元化思维、开放性思维、联想思维、专注和放松、观察力和洞察力、勇于冒险和失败、持续学习和反思。
这些原理提供了指导我们进行创造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技巧。
创造学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创造学的核心概念是:A. 创新思维B. 问题解决C. 知识积累D. 技能掌握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创造学中的常用思维技巧?A. 逆向思维B. 类比思维C. 线性思维D. 联想思维答案:C3. 创造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个人创造力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创造学中,_________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重新组合,产生新观点或新方法的过程。
答案:创新思维5. 创造学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合。
答案:实践;理论三、判断题6. 创造学只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
()答案:错误7. 创造学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答案: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
9. 阐述创造学中的“头脑风暴”方法。
答案: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创意生成的方法,它鼓励参与者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不论这些想法是否实际或可行。
这种方法通过集体智慧的汇聚,可以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或开发新产品。
五、论述题10. 论述创造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创造学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掌握创造学可以帮助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其次,创造学培养的跨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个人在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最后,创造学鼓励终身学习,有助于个人不断更新知识,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六、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创造学在其中的应用。
案例:某公司面临产品创新的挑战,决定采用创造学的方法来激发团队的创新思维。
创造学复习题B
一、单项选择题
1、创造学的发源地为:( D)
A英国 B法国 C 德国 D美国
2、企业创新的最直接的目的是(A)
A新的利润B发展生产C扩大销售D注重产品质量
3、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反映了(A)
A 善于捕捉机遇B善于创造机遇C善于分析机遇D善于错过机遇
4、对原始的、杂乱无序的创造才能加以思绪的条理化和结构的合理化以形成一种有序的、稳定的创新素质是指:(C)
A 创造才能的发现 B创造才能的培养 C创造才能的整合 D创造才能的应用
5、“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够产生优美而正式的解答”的创造人格类型为:(D)A主动型B热心型C诊断型D审美者
6、“思维表达上少有阻滞,反应敏捷,能在较短的时间表达出较多的信息”(A)A思维的流畅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独特性D思维逆向性
7、“灵感的出现常常是人们始料未及,难以预测的”这是(A)
A随机性B独创性C奇异性D新颖性
8、观察的主体是指:(A)
A观察者B观察对象C观察结果D观察工具
9、通过比较来研究,揭示研究对象某种特征的实验方法是(D)
A定性实验B定量实验C模型实验D对照实验
10、默写式激励法,又称“635法”,请问该会议的参加人数为(D)
A 9人
B 8人
C 7人
D 6人
二、多项选择题
1、创造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E)
A案例研究法B追踪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系统研究法E测验法2、创造环境包括:(ABCD)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宏观环境D微观环境
3、渐变思维包括(ABCD)
A分析与综合B抽象与概括C归纳与演绎D判断与推理
4、智力包括:(ABCDE)
A观察力B注意力C记忆力D想象力E思维力
5、艾曼贝尔提出的创造才能结构中的“有关领域的技能”是指:(ACD)
A有关该领域的知识B有效的工作方式
C所须的专门技能D有关领域的特殊“天赋”
6、一般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有:(AB)
A创造性思维B创造风格 C 创造情感D创造意志
7、影响创造性的负面人格有哪些(ABC)
A从众性B权威心理C偏见与刻板D积极性
8、创造性思维从思维方向看,可分为(ABC)
A发散思维B逆向思维 C U向思维D想象
9、观察的基本程序要素包括:(ABCD)
A观察目的B观察对象C观察的计划和方法D观察结果10、类比创造法的类型包括:(ABCD)
A直接类比B对称类比C拟人类比D因果类比
三、判断题
1、创造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生产活动。
(错)
2、创造技法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创造者的知识和能力,与创造者的心理因素无关。
(错)
3、创造的目的性使创造活动必然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对)
4、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趋势,即合乎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
点,它不一
定必然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错)
5、理论型科学发现是指提出新的科学概念、创立新的学说或理论。
(对)
6、创造才能又叫创造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智慧资源,是实现创造的能量。
(对)
7、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智力水平越高,他的创造力也一定越高(错)
8、价值分析的基本程序是:选择对象、功能分析、方案改进和评价。
(对)
9、创造过程既需要创造性思维,又需要再现性思维。
(对)
10、创造技法源于创造思维的应用,只有将设想推进到技术方案设计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
(对)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创造?它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答案要点:创造的本质特征包括:目的性、创新性、能动性和功利性
创造是是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并在创新思维参与下,控制客体的高智能劳动,它会产生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2、什么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者有什么关系?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两者虽然有联系,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从本质上讲是不同的.科学发现是指首先揭示出客观固有的事实与内在规律;技术发明是指优先创造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方法的客观没有的人造物与技术方案.一个是“认识出固有的规律”,一个是“像识出人为的人造物”;一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一个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两者都用已知知识求解未知问题
二者紧密相关,科学发现可导致技术发明,技术发明可以推动科学发现
五、案例分析
案例体现了缺点列举法的运用。
它是有意识地列举现有事物的缺点,以确定发明目标的创造技法。
它的运用程序为找到要改进的现有事物,列举其缺点,确定研究方向,改进设计,最后出现新成果。
这种技法是改进产品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大家运用。
运用此法是应注意:运用正确的列举缺点的方法,如用户意见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和鉴别出有价值的缺点;改进设计和缺点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