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是什么气候北京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北京的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春秋季温和多变。
下面将详细介绍北京的气候特点以及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
北京的冬季从11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2月。
冬季的北京非常寒冷干燥,平均气温约为-4℃到3℃。
1月份是年内最冷的月份,夜间气温会下降到-10℃甚至更低。
此时,北京常常会有大风天气,加上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天气更加寒冷。
冬季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多以雪或雨夹雪的形式出现。
虽然冬季较为寒冷,但冬日的阳光明媚,白天的气温也能逐渐回升,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随着春季的到来,北京的气温逐渐回暖。
春季的北京的气温从3月开始升高,4月份达到最佳,平均气温为10℃到20℃之间。
春季是北京的旅游旺季,城市内的花草树木开始盛开,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繁花似锦的美景。
尽管春季的气温逐渐回暖,但是春天的北京气候多变,气温起伏较大,早晚温差比较明显,人们出门需要适时增减衣物。
夏季是北京最炎热的季节,从6月到8月。
夏季的北京气温高达30℃以上,最高气温可达到40℃左右。
同时,夏季也是北京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多以短时强降雨的形式出现,常常伴随着雷电和大风。
夏季的北京湿度较高,人们常感到闷热不透气。
面对闷热的夏天,北京的居民和游客常常选择去城市周边的山区或水上乐园寻找清凉。
秋季是北京的金秋时节,从9月到11月。
秋季的北京气温逐渐回凉,但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温度。
平均气温为15℃到25℃之间,适宜出游和户外活动。
秋季的北京空气清新,蓝天白云,是观赏红叶的最佳季节。
此外,秋季的北京降水量少,阳光充沛,旅游人数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春秋季温和多变。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北京四季气候的变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无论你是喜欢冰雪的滑雪爱好者,还是享受春天繁花盛开的浪漫者,或是追求夏日乐水的玩家,又或者喜欢秋风起,红叶飘的游人,北京都能满足你不同季节的期望。
北京秋季的气候原因1、 北京的气候特点总体而言北京比较干燥,四季分明,冬天冷,夏天热,降水属于 夏雨型,夏季降水多,另外北京的季节几乎是严格按照农历里的节气 进行变换的。
2、 北京的气候特征如何北京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 35〜40°C 之间。
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一 14〜一20°C 之间,1966年曾 低到一27.4°C (大兴东黑堂);高山区低于一30°Co 7月最热,月平均 气温,平原地区为26°C 左右;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为21〜25°C 。
1 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一4〜一5°C ;海拔800米以下山区 为一6〜一 10°C 。
气温年较差为30〜32°C 。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风坡地区为相 对降水中心,在600〜700毫米之间,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区少于500毫 米,平原及部分山区在500〜600毫米之间。
夏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 的 3/4 o北京位于东经115.7° —117.4° ,北纬39.4° —41.6° ,中心位 于北纬39° 54’ 北京20",东经116° 25’ 29",总面积16410. 54平方千米。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
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市山区而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
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
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
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
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
“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
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
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
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
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
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
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
北京的地理特色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
它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特征:北京地处环渥青内陆地区,周围群山环绕,地形呈碗状。
西北有燕山余脉,东部有西山丘陵,中部是平原地带。
这种环山拥城的地形为北京市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 气候特征: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由于地处内陆,加之地形环绕,北京气候干燥少雨,日照时间较长。
3. 水文特征:北京地处海河流域,主要水系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
由于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匮乏。
城市依赖于密云水库、昆明湖等水源地供水。
4. 自然资源:北京矿产资源较为贫乏,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故宫等著名景点。
此外,北京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5. 城市布局:北京城市布局呈现"内城外省"的格局,中心城区为紫禁城,周围环绕着城市新区和卫星城。
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
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这座城市别具一格的风貌,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北京干燥度北京干燥度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处东经115°25′至117°30′,北纬39°28′至41°05′之间。
北京干燥度较高,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下面将从气候特征、影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介绍北京的干燥度。
一、气候特征1.降水分布不均匀北京年降水量约为50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其中7月和8月是降水最多的两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上。
春季和冬季降水较少。
2.相对湿度低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与该温度下饱和空气所含水汽的百分比。
北京相对湿度较低,平均值为50%左右。
夏季最低可达20%以下,冬季也常常低于30%。
3.蒸发强由于气温高、风力大、相对湿度低等因素影响,北京的蒸发量较大。
夏季的蒸发量是冬季的3倍以上。
二、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周围大部分为山地和高原,缺乏水源和湿润气流的补给。
同时,北京市内建筑物密集,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加剧了干燥度的加重。
2.气候类型北京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水集中,冬季雨水稀少。
同时受到西伯利亚高压、蒙古高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空气干燥。
3.人类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里面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工厂等都会排放出许多污染物质和颗粒物质。
这些污染物质会进一步加重空气干燥度。
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皮肤干燥在低湿度环境下,皮肤失去水分很快就会变得干燥起皱。
而且如果长时间处在干燥环境中,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会受到破坏,容易引发皮肤病。
2.呼吸道不适空气干燥会导致鼻腔和喉咙黏膜干燥,容易引起鼻塞、流涕、咳嗽等不适。
而且在干燥的环境中,细菌和病毒很容易传播。
3.眼睛不适在低湿度环境下,眼睛的泪液蒸发速度加快,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刺痛等不适。
而且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中也会加重眼部不适。
北京干燥度较高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使用保湿霜、注意室内通风等方式来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
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
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
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
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
“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
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
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
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
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
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
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
北京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在北京呈现出明显的四季分明,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寒冷而干燥的特点。
本文将从季节变化、温度和降水、风向风力以及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对北京气候进行论述。
季节变化是北京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
春季,北京气温回升,气候逐渐转暖,花朵盛开,是游览北京的好时光。
夏季,北京开始进入炎热的季节,气温高达30℃以上,潮湿的空气使人感到闷热不透。
秋季,北京的气温逐渐下降,早晚的清凉让人感到舒适宜人,红叶沙沙作响,景色宜人。
冬季,北京寒冷而干燥,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10℃甚至更低,雪花洁白地铺满大地,冷空气从北方吹来,给人带来冬日的寒冷氛围。
北京的温度和降水也是非常重要的气象元素。
夏季,北京的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最高温度可达到40℃以上,降水集中在7月和8月,常常出现较强的雷雨天气,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便。
冬季,北京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最低温度可以达到-20℃以下,降水相对较少,但由于冷空气的侵入,可能带来大风和降雪。
风向风力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
北京的风大多数时候呈现出西北、西北偏北的风向,这是由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所导致的。
春季和秋季,北京的风一般较为平缓,很少出现较大的风力。
夏季,北京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带来的大风和暴雨给北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冬季,则是北京最有风力的季节,西伯利亚冷空气中的寒风给人们带来了严寒的感觉。
最后,北京的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北京的气温逐年升高,极端高温天气和暴雨天气的频率也在增加。
这对于北京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城市排水系统的不足等。
总之,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了解和熟悉北京的气候特点,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好北京的气候资源,做好各种气候变化的适应和调整。
北京气候分布规律
北京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11~13℃,拔海800米以下的山区为9~11℃,高寒山区在3~5℃。
年极端最高
气温一般在35~40℃之间。
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14~-20℃之间,1966年曾低到-27.4℃(大
兴东黑垡);高山区低于-30℃。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26℃
左右;拔海800米以下的山区为21~25℃。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平原地
区为-4~-5℃;拔海800米以下山区为-6~-10℃。
气温年较差为30~32℃。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风坡地区为相对降水
中心,在600~700毫米之间,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区少于5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区在500~600毫米之间。
夏季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3/4。
夏季降水空间分布与全年类似: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风坡地区为相对降水中心,在450~500毫米之间,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区少于4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区在400~450毫米之间。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气候特点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如下: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具有冬季寒冷干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的特点。
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面寒冷干燥;夏季短面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也即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
辽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因此气候类型仍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有山地、平原、丘陵、沿海之别,所以省内各地气候也不尽相同。
但总的气候特点是:寒冷期长、平原风大、东湿西干、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
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黑龙江省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太平洋西岸,北面临近寒冷的西伯利亚,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
因此,黑龙江省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但西部受夏季风影响弱,显示出一些大陆性气候特征。
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处于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性气候带中,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步、雨量集中、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北京物理特征
北京市位于华北地区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39°54′-41°37′北纬、115°25′-117°30′东经。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城市。
北京地势东高西低,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
北京的地势起伏不大,整体呈现平坦的特征。
北京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
北京的气候特点是雨量集中,春、夏季多风,冬季干燥且刮风频繁。
北京市内有许多河流穿过,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河之一的永定河,流经市区中心。
此外,还有许多湖泊,如什刹海、后海和颐和园内的昆明湖等。
北京地域面积较大,总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
市区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分,东部为城区,西部为西山丘陵和燕山山脉,南部为平原区,北部为山区。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四季气候特征如下: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
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5℃,4月为13.1℃。
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
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16.8℃。
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
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
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
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
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
最热月虽不是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6月份,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5℃。
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
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
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
因此,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
冬季:寒冷漫长。
冬季长达5个月,若以平均温0℃以下为严冬,则有3个月(12—2月)。
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
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雪)记录。
冬季虽寒冷干燥,但阳光却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京的地理特色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以下是北京一些主要的地理特色:
1. 位置优势
北京位于环渤海湾地区,处于华北平原向燕山丘陵过渡地带,交通便利,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山川分布
北部山区有燕山余脉,南部平原有永定河等天然水系,形成了"三山五园"的独特地貌。
3. 气候特征
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是"冬无严霜、夏有凉风"。
4. 历史文化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众多人文景观,如长城、故宫、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
5. 环境生态
北京周边有燕山、百花山等自然保护区,还有平原绿洲、湿地公园等城市绿化景观。
6. 土地肥沃
燕山山前平原和北部平原土地肥沃,成为传统农业生产基地,同时支撑着林果种植。
北京独特的地理特色,造就了它得天独厚的城市发展环境,展现出了中国首都的特色和魅力。
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分别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1、我国五种气候类型是什么?我国五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1、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
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2、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在10度到回归线,大陆东岸。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
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
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北京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显的四季分明:北京的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潮湿,春秋之间温暖宜人。
气温的变化幅度较大,一年内最低温度可达-20°C,最高温度可超过40°C。
3.强烈的季风影响:北京受到来自夏季东南风和冬季西北风的强烈季风影响。
夏季的东南季风吹来湿润的空气,使得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是北京最炎热潮湿的季节。
冬季的西北季风吹来干燥的空气,使得气温下降和降水减少,是北京最干燥寒冷的季节。
4.天气多变:由于北方的气候特点,北京的天气变化多端。
冬季寒冷干燥,常有突然降温、大风、雾霾等极端天气。
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但也容易出现大风沙尘暴。
夏季炎热潮湿,经常有雷雨、暴雨等极端天气。
5.雄伟多变的风景:北京的气候特点也造就了其雄伟多变的自然风景。
在冬季,大雪覆盖的景色犹如白雪皑皑的童话世界;春季,樱花、杏花盛开,花海美不胜收;夏季,山水相映成趣,绿树葱茏;秋季,红叶飘落,层林尽染。
四季之间的变化使得北京成为一个美丽多彩的城市。
6.影响北京的气候因素: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对其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地处温度板块控制区,日照充足,无海洋调节,受到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干扰较大。
此外,北京周边的山脉还会影响气流的流动和降水分布。
总结起来,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春秋宜人。
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量少且不均匀。
北京的气候特点,使得其拥有多样的自然风景,但也带来了天气多变和特定的环境问题,如大风、沙尘暴和雾霾等。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东部地区和华北平原,北纬39度56′,东经116度20′。
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首先,北京的冬季非常寒冷。
12月至次年3月是北京的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0℃以上。
北方的冷空气控制着北京的气候,使得市区经常出现大风、寒潮和严寒天气。
此时的北京经常有降雪,一片皑皑的银装大地,气温极低加上强风,带给人们严寒的感觉。
而北京的夏季非常炎热。
6月至8月是北京的夏季,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以上。
夏季的北京常常有持续的高温天气,加上潮湿的气候,使得空气湿润且闷热。
此时的北京烈日炎炎,午后时分烈阳直射,夏日晴朗的天空中,少有云翳。
人们在外活动时需注意防暑降温,夏季也是北京最多降雨的季节,常常会有雷雨和短暂的暴雨。
北京的春季和秋季气候较为宜人,温暖而干燥。
春季(3月至5月)天气逐渐转暖,气温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
此时的北京桃花盛开、万绿丛中一点红,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秋季(9月至11月)天空湛蓝,气温逐渐降低,是最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
秋季的装扮,金黄的铺地银杏、五彩斑斓的菊花,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此外,北京的降雨量分布不均匀。
北京年降雨量约为6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以上。
而冬季降雪较为常见,经常有大雪天气出现。
由于北风的影响,冬季的降雪主要来自于冷空气与水汽的相互作用。
总结而言,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的冬季和炎热多雨的夏季。
尽管春秋季节比较宜人,但北京的气候跨度较大,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明显,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根据气候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
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
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
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
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现在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四季气候特征如下:
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
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5℃,4月为13.1℃。
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
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16.8℃。
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
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
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
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
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
最热月虽不是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6月份,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5℃。
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
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
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
因此,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
冬季:寒冷漫长。
冬季长达5个月,若以平均温0℃以下为严冬,则有3个月(12—2月)。
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
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雪)记录。
冬季虽寒冷干燥,但阳光却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