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中药调剂技术》期末考试闭卷部分总复习下篇第一卷【闭卷】问答、填空、名词解释の背多分1.什么是中药调剂?中药调剂可分为哪几类?答: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中药店的调剂工作人员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按医师处方要求,根据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售药剂,直接供患者应用的一项操作技术。
中药调剂主要分为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调剂。
2.中药调剂中级工考试的内容有哪些?答:[理论]基础:中药知识、中医知识、方剂学知识、中药炮制知识、药用植物知识。
专业:业务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质量标准与检验知识、工具设备知识。
[技能操作]实际操作能力:审查处方、调配药品、中药150种的处方应付。
计算能力:处方计价、文字能力、经营管理能力。
质量管理能力:经验鉴别方法。
工具设备使用维护能力、分剂量准确。
3.中药调剂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①调剂工作者首先要讲“医德”;②按照医师处方要求,依据中药调剂常规、中药炮制规范、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调配;③中药饮片调剂按调剂规程要求和传统调配习惯进行调配;④中药饮片调剂严禁以伪充真,以生代炙,生炙不分,乱代乱用;⑤毒性中药调配严格按《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⑥根据中药煎煮常规进行煎煮;⑦解答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功效、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用药咨询;⑧根据中医辩证论治原则,合理推荐中成药。
4.简述调剂人员道德规范与准则。
答:①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②关心病人,热枕服务;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④尊重人格,保护隐私;⑤尊重科学,精益求精;⑥语言亲切,态度和蔼;⑦不为名利,廉洁奉公。
5.什么是中药的性能?中药性能包括哪些内容?答: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治疗法则为理论基础,以药物作用为依据,加以概括和总结得出的。
药物独特的偏性,可以以偏救偏,能够针对病情,发挥扶正祛邪、清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失衡等作用。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考点内容详解: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处方术语处方当天有效,最多不超过3天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蛇去头和鳞;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饮片的正名、别名:正名的依据:《中国药典》一部;部颁《药品标准》;部颁《炮制规范》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白果--银杏;佩兰--省头草、醒头草;肉苁蓉--淡大芸;香附--莎草根;千金子--续随子;前胡--岩风;杜仲--木绵;首乌藤--夜交藤;辛夷--木笔花;莱菔子--萝卜子;细辛--小辛;海螵蛸--乌贼骨;青果--橄榄;蛇蜕--龙衣;牵牛子--黑白丑;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藜芦--山葱、鹿葱;淫羊藿--仙灵脾;穿山甲--鲮鲤;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三七--参~、旱~、田七、滇七、金不换;山茱萸--山萸肉、杭山萸、枣皮;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槟榔--海南子、玉果、大腹子;罂粟壳--米壳、御米壳;北沙参:辽~、东~、莱阳~,辽东莱阳北(杯);南沙参:泡~、空~、白~、白参,南(难)泡(抛)空白参(身);天冬:天门冬、明门冬;百部:野天门冬,与天冬区别开;艾叶:炙草、冰台,与甘草的炮制品炙甘草区别开;甘草:粉甘草、皮草、国老;龙眼肉:益智,与益智仁区别开;大血藤:红藤、血藤、活血藤,与鸡血藤区别开;忍冬藤:金银藤、银花藤;茜草:地血、活血丹、血见愁;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拳参:紫参,与紫丹参区别开;丹参:紫丹参、赤参;木蝴蝶:云故纸、白故纸,白云木;补骨脂:破故纸,补破;蒺藜:刺~、白~;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红花:草红花、红蓝花;瓜蒌:药瓜。
前言:本记录为学习笔记,参照教材总结而成。
所讲内容均以《中药调剂学》为核心编排演讲,为各类中职、大专、高职中医药类专业中药调剂学理论部分的精华所在。
第一章绪论一、中药调剂的概念1、中药调剂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2、中药调剂学专门研究中药调剂理论和操作技术的一本应用学科。
3、中药调剂的内容(1)中药饮片调剂(2)中成药调剂二、中药调剂学的历史沿革及现代进展《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颁行的官修本草。
世界上最早的官办药房——太医局卖药所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方《太平惠民和济局方》第二章中药调剂人员的职责和道德规范一、中药调剂人员的职责二、中药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医药学的人道主义原则(1)尊重患者的生命(2)尊重患者的人格(3)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力(4)尊重生命的价值2、社会效益优先原则3、诚实守信、交易公平原则4、尊重患者、慎言守密原则三、中药调剂人员的道德规范(药德)中药调剂人员的道德规范(简称“药德”),是调整和维护人员与被服务对象、调剂人员之间以及人员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调剂人员的药德观念和药德行为。
第三章中药的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1、国家药典(1)定义:是一个国家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编纂和修订,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性。
(2)历史沿革:版本年份特点1 1953年只有一部,没收录中药材和中成药2 1963年分为中药、化学药品两部3 1977年收录药品增至1925种,收录了少数民族的药4 1985年出版了英文版5 1990年新技术、新方法的收录、增长6 1995年跌入取消拉丁文,才用英文7 2000年附录有很大的改进提高8 2005年分为三部,增加了第三部生物制剂共八部,现行05版。
2、部颁标准药典的补充,法律效力二、地方药品标准综本章上面所诉:药品标准分为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又分为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
中药调剂学资料名词解释1.合理用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2.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3.处方:俗称药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品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4.中药正名:以《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为依据,以历代本草文献作参考的中药名称。
5.临方炮制:在医师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和治疗需要,要求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的调剂人员按医嘱临时将新鲜中药或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加工的过程,简称“临方炮制”。
6.中药调剂: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7.药品的安全性: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8.药品质量特征:指药品与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要求的固有特性.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
填空1.清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2.药物对人体的效应具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3.中药调剂的质量管理包括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
4.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双花、二花。
5.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6.晚期癌症患者可凭借《麻醉药品专用卡》,持本人身份证申请使用罂粟壳.7.处方的意义在法律上、技术上、经济上。
8.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和调和药。
9.甘草又称粉甘草、国老、皮草.10.硫磺在储存过程中易燃,冰片、薄荷易升华.11.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12.储存过程中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13.中药的经常性检查中要求中药每个月至少检查1次14.山药别名淮山药、怀山药.罂粟壳别名米壳和御米壳。
中药复习知识点1、中药调剂的基本程序有哪些?按工作流程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P44-P46)2、焦三仙含有的药物是什么?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P38)3、黄芪在补中益气丸中、补阳还五汤和玉屏风口服液中的作用是什么?(P238)①补中益气丸: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②补阳还五汤: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③玉屏风口服液:重用黄芪以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为君药。
4、佐药包括哪些内容?(P27)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降低君、臣药的毒性,或者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在治疗中起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5、二陈汤中的“二陈”是指哪些药物?陈皮、半夏(陈)6、凉开三宝方指的是?安宫牛黄丸、至宝丸、紫雪并称凉开三宝7、理中丸的组成、四君子丸的组成功用、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四物汤的组成功效?①理中丸的组成:附子(制)100g 党参200g 白术(炒)150g 干姜100g 甘草100g②四君子丸的组成:党参200g 白术(炒)200g 茯苓200g 甘草(蜜炙)100g功用:益气健脾。
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③当归补血汤的组成:黄芪30g 当归6g④四物汤的组成:熟地黄15g 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6g功效:补血调血8、八纲辨证的内容有哪些?(P75-P78)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辩证的纲领,称为“八纲”。
对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判断为不同证候的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是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的辩证,其中阴阳又为八纲的总纲。
中药调剂与养护学一、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和种类(P27)1、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1)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中药煎服[单选题]1.治疟药的服药时间为A.饭后B.饭前C.空腹D.随时E.发作前2~3小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治疟药应在疟疾(江南博哥)发作前2~3小时服,使之达到截疟目的。
掌握“中药煎服”知识点。
[单选题]2.滋补药宜A.饭前服用B.饭后服用C.睡前服用D.早、中、晚服用E.随时服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热性病者宜冷服。
驱虫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
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
滋补药宜饭前服。
[单选题]3.须趁热服下的药物是A.滋补药B.解表药C.治疟药D.驱虫药E.安神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服药时间,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1)滋补药宜在饭后服下,使之同食物中营养成分一并吸收,以利身体康复。
2)慢性病必须服药定时,使体内保持一定的血液浓度。
3)解表药煎后应趁热服下,覆盖衣被,令其微汗,促使汗解,表解即可停药。
4)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立即服下,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
5)驱虫、攻下药最好是空腹服。
空腹服药力集中,起效快。
6)安神药应在临睡前服。
7)治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使之达到截疟目的。
8)特殊方剂应遵医嘱服用。
掌握“中药煎服”知识点。
[单选题]4.驱虫、攻下药宜A.临睡前服B.饭后服C.空腹服D.餐中服E.米汤送服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服药时间,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
1)滋补药宜在饭后服下,使之同食物中营养成分一并吸收,以利身体康复。
2)慢性病必须服药定时,使体内保持一定的血液浓度。
3)解表药煎后应趁热服下,覆盖衣被,令其微汗,促使汗解,表解即可停药。
4)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立即服下,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
5)驱虫、攻下药最好是空腹服。
空腹服药力集中,起效快。
6)安神药应在临睡前服。
7)治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使之达到截疟目的。
8)特殊方剂应遵医嘱服用。
掌握“中药煎服”知识点。
[单选题]5.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的是A.玻璃器B.搪瓷制器C.砂锅D.铁质器E.铜质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铁质器虽传热快,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制过程中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汤液的色泽加深,药味变涩变酸;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与有机酸生成盐类等,影响中药的疗效。
药品调剂学知识点总结药品调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指药师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按照药典规定和药品的性质,精确计量、正确配制、合理搭配并正确标记,以保证处方药品剂量、规格、质量和效果的一门学科。
药品调剂学的核心是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同时要求药师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术,以及对药品的临床应用有深入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药品调剂学的知识点。
一、药品调剂的原则1. 严格按照处方调剂:药师在调剂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不得随意加减或更换药品。
2. 精确计量、正确配制:药师要根据处方上的剂量要求,准确计量药品的用量,并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配制。
3. 质量保证:药师在调剂时必须确保使用的药品都是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可靠的。
4. 安全使用:药师在调剂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用药史,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5. 合理标记:药师在调剂时务必将已调剂好的药品明确标记,包括剂量、规格、用法和用量等,以便病人正确使用。
二、药品的配制1. 药品计量:药师在调剂时应该根据处方上的剂量要求,精确计量所需的药品用量。
2. 药品研磨:对于一些需要研磨的药材,药师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长进行研磨,以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3. 药品混合:在一些需要多种药品配制的处方中,药师应该根据各种药品的性质和用量要求,进行合理的混合。
4. 药品稀释:在一些剂量较小或者需要稀释的情况下,药师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药品的稀释,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
5. 药品溶解:对于一些需要配制成液体剂型的药品,药师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药品的溶解,以保证其稳定性和质量。
三、药品的质量控制1. 药品的来源:药师在调剂时应该使用正规渠道获得的药材和药品,保证其来源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
2. 药材的贮存:对于一些需要贮存的药材和药品,药师应该根据其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贮存,保证其质量和效果。
3. 药品的检查:药师在调剂前需要对所使用的药品进行必要的外观检查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要求。
初级中药师中药调剂学复习材料中药调剂学第一单元绪论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中药店的调价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售中药饮片或中成药的一项操作技术。
中药调剂学:研究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服用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第二单元调剂人员的职责与职业道德规范一、各级调剂人员的职责(一) 主任中药师职责1、主持药房或调剂室的技术工作。
2、指导并参与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确保配发的药品质量。
3、督促检查毒、麻、贵重中药等药品的使用管理,以及药品的检验和鉴定工作,负责本单位所有药品质量。
4、深入各科室了解用药和管理情况,征求意见,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院内疑难病例会诊及病例讨论。
5、组织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加工炮制方法和医院院内制剂的配制工作,改进调剂服务质量,指导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应用等。
6、担负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学习,做好本科人员的技术考核和业务学习。
副主任药师协助主任药师工作,在无主任药师的情况下,执行主任中药师职责。
(二) 主管中药师职责1、在主任的指导下工作。
2、指导药品调剂、制剂、煎药和加工炮制,负责药品的检验、鉴定,保证所在岗位药品质量符合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等规定。
3、经常深入各科室了解用药和管理情况,征求用药意见,并在主任药师的指导下介绍新药。
4、检查毒性中药、麻醉中药和贵重中药及其他药品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5、参加科学研究,进行加工炮制方法和医院院内制剂的配制。
6、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教学培训工作,协助组织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
(三) 中药师的职责1、在上级药师的指导下工作。
2、参加药品调配、制剂、煎药和药材加工炮制,在主管药师的指导下负责所在岗位的药品检验、鉴定和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和中药炮制规范等规定。
3、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药品的使用情况,征求用药意见,4、检查所在岗位毒性中药、麻醉中药和贵重中药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中药调剂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调剂学概述中药调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指按照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结合具体患者的病情特点,对中药进行配伍、熬煎等加工制作工作。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调剂学涉及中药的加工、配伍、熬煎及储存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医药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二、中药调剂学的基本原则1、四气调剂原则中医药理论中有四气调剂原则,分别是寒温凉热之气。
根据四气调剂原则,我们在进行中药配伍和熬煎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并进行合理的配伍,从而达到调和四气的目的。
2、五味调剂原则中医药理论中还有五味调剂原则,分别是辛、甘、酸、苦、咸五味。
根据五味调剂原则,我们在进行中药调剂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五味中药,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达到兼顾五味的目的。
3、辩证施膳原则中医药理论中有辩证施膳原则,指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进行膳食调养。
在中药调剂学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辨证进行中药调剂,因为不同的患者的辨证不同,所需的中药也会有所不同。
4、个体差异原则中药调剂学认为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都会影响中药的制剂和调配,因此在进行中药调剂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中药调剂方案。
5、材料新鲜原则中药调剂学强调中药熬煎及配伍时需要使用新鲜、无虫蛀、无霉变、无虫蛀、色、味符合标准的中药材料,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
三、中药调剂学的主要内容1、中药材的加工中药调剂学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中药材进行加工。
中药材的加工是中药调剂学的第一环节,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
加工包括去杂、破碎、粉碎、煅炼等步骤。
2、中药材的配伍中药材的配伍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中药性味归经等理论对中药进行合理的搭配。
合理的中药配伍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3、中药熬煎中药熬煎是将中药材和其他辅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煎煮,从而提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执业药师在中药调剂操作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知识,下面是我对这方面知识的总结。
首先,执业药师需要了解中药调剂的基本原则。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通过选取合适的药材和方法,将药物在药房进行加工和配制,使其适应病人的需要。
中药调剂需要遵循中医药学的基本原则,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来调配药物,如寒凉病人宜选用温热的药材,而燥热病人则宜选用寒凉的药材。
其次,执业药师需要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
中药调剂是基于药材的,所以药师需要了解中药的功效、用法、剂量等信息。
药师需要了解各种中药材的性味归经,以及药物对脏腑的作用和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对于一些常用的中药材,药师还需要掌握其药用部位和采集方法,以及质量控制和储存方法等知识。
再次,执业药师需要熟悉中药的制剂和配伍规律。
中药调剂中,药师需要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来选取合适的药材进行配制。
因此药师需要了解中药的各种制剂形式,如汤剂、丸剂、散剂等,以及各种制剂的配伍要求。
在配制过程中,药师还需要注意药材的比例、加工方法和浸泡时间等因素,确保中药调剂的质量和疗效。
另外,执业药师需要掌握中药调剂的操作技能。
中药调剂的操作技能包括研磨、煎煮、浸泡等过程。
在研磨过程中,药师需要掌握研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研磨的时间和力度。
在煎煮过程中,药师需要了解不同药材的煎煮时间和火候控制。
此外,药师还需要了解中药浸泡的方法和时间,以及不同药材所需要的浸泡条件。
最后,执业药师需要了解中药调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问题。
中药调剂涉及到药材的质量、清洁度和杂质等问题,药师需要确保所使用的药材符合要求,并注意药材的存储和保管。
此外,药师还需要注意中药调剂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避免伤害和交叉污染等。
综上所述,执业药师在中药调剂操作中需要掌握中药调剂的基本原则、药物知识、制剂和配伍规律、操作技能以及质量控制和安全问题。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保证中药调剂质量和疗效、提高病人满意度至关重要。
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第一节中药处方一、处方的意义中药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 反映了医师的辨证 立法和用药要求,既是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 又是中药调剂工 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
二、处方格式三、处方的常用术语( 一 ) 与药名有关的术语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章节重点:中药调剂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梢蛇去头去鳞片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江枳壳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等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鲜芦根、嫩桂枝、霜桑叶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等第二节处方审核一、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在审方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包括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对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对老年、妊娠期、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适宜性进行重点审核,如发现问题,应向处方医生或患者核对。
2.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如有妊娠禁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3.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 天。
5.药师不应擅自涂改医师处方所列的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
第三节处方调配与复核一、饮片处方调配(一)饮片斗谱安排2006 2007 2012A◊高层: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如月季花、白梅花、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厚朴花; 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 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等。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第一节中药处方一、处方的意义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置的重要书面文件。
具有法律意义。
二、处方格式中药处方由三部分组成。
(一)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中医临床诊断及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三)后记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医疗机构的处方,按规定格式统一印制。
不同的处方使用不同的颜色纸印刷三、处方的常用术语(一)与药名有关的术语1.炮制类如酒蒸大黄,能缓和其泻下作用;蜜炙麻黄,能缓和其辛散之性,增强其止咳平喘功效;炒山药,能增强其健脾止泻作用。
2.修治类如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梢蛇去头、鳞片等。
3.产地类如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江枳壳等。
4.品质类药材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
5.采时、新陈类如绵茵陈(质嫩)、陈香橼、陈佛手、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等。
6.颜色、气味类药材的颜色和气味也与质量密切相关。
如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等。
(二)与调剂有关的术语1.中药调剂指调剂人根据医师处方,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放药剂的一项操作技术。
包括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的调剂。
古籍中的“和药分剂”、“合和”、“合剂”等均属于中药调剂的范畴。
2.饮片用量一般以g为单位,按干品重量计算,鲜品使用时,药品名称前要注明“鲜”。
3.饮片常规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饮片用量的规定常规为一个数值范围,如黄芪,9~30g。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调剂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1.配伍禁忌“十八反”歌诀半萎贝蔹及攻乌——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萎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藻戟芫遂俱战草——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诸参辛芍叛藜芦——藜芦反诸参(南沙参、玄参,人参、苦参、丹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十九畏列述了 9 组 l9 味相反药,详细是:硫黄畏芒硝(包含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含巴豆霜)畏牵牛子(包含黑丑、白丑),丁香(包含母丁香)畏郁金,芒硝(包含玄明粉)畏三棱,川乌、草乌(包含附子)畏犀角,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妊娠禁忌妊娠禁用中药:(剧毒或性能峻猛的中药)动物类:土鳖虫、水蛭、斑蝥、蜈蚣、麝香。
土鳖蛭蚣麝上斑(至公社上班);除毒性药外,还有丁公藤、天山雪莲、阿魏、猪牙皂、黑种草子、商陆、京大戟、牵牛子、芫花、、玄明粉、芒硝、制川乌、三棱、莪术。
妊娠慎用中药:(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陷通便、辛热及滑利类中药)三七、干漆、大黄、王不留行、木鳖子、牛膝、片姜黄、白附子、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红花、苏木、卷柏、枳壳、枳实、虎杖、郁李仁、穿山甲、桃仁、常山、通草、硫磺、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瞿麦、蟾酥、禹余粮。
3.饮食禁忌常山——葱;地黄、首乌——葱、蒜、白萝卜;人参——白萝卜;薄荷——鳖肉;茯苓——醋;鳖甲——苋菜;蜜——生葱。
1.常用药引黄酒——活络丹、跌打丸、七厘散;生姜——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盐水——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焦三仙——至宝锭;芦根汤——银翘解毒丸;清茶——川芎茶调散;米汤——四神丸、换衣丸。
滴丸、软膏剂、滴眼剂(白日用)、眼膏剂(睡前用)、鼻喷雾剂(使用程序)、栓剂、气雾剂(使用程序)的注意事项。
第七单元中药调剂操作4大必会考点1.处方的基本知识2.调剂的流程——审核3.调剂的流程——调配4.毒性中药必会考点1处方基本知识1.处方构成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延长有效期不能超过3天。
3.每张中成药处方不能超过5种药品。
4.中药注射剂单独开具处方。
【例·最佳选择题】下列除哪些项外均属处方前记A.医院名称B.用量C.住院号D.科别E.性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前记: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中医临床诊断及开具日期等【例·综合分析选择题】某患者,因头晕不适去县医院看中医大夫,医生开完处方后,其本人带着中药处方来药店配药,处方药品如下:东阿胶10g ,明天麻9g ,蔓荆子12g ,炒白术15g,空沙参10g,金不换6g,二母各9g,香白芷9g,陈皮12g。
请综合分析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处方用药中哪两个是医师对品质和产地提出要求的A.香白芷与陈皮B.香白芷与明天麻C.香白芷与东阿胶D.明天麻与东阿胶E.明天麻与陈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品之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2.处方中的两位药金不换与空沙参是下列哪两个药的别名A.茜草与北沙参B.茜草与南沙参C.三七与北沙参D.三七与丹参E.三七与南沙参『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三七的别名:金不换、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滇七。
南沙参:空沙参、泡沙参、白沙参、白参。
3.上述处方中的蔓荆子与炒白术应该分别对应给哪种炮制品A.清炒蔓荆子与清炒白术B.生蔓荆子与麸炒白术C.清炒蔓荆子与酒炒白术D.清炒蔓荆子与麸炒白术E.生蔓荆子与生白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如僵蚕、白术、枳壳等。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最新】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总结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总结中药调剂学997.1030.1058.妊娠禁忌禁用: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马钱子.附子.天仙子.牵牛子.千金子.千金子霜.巴豆.巴豆霜.轻粉.雄黄.斑蝥.水蛭.土鳖虫.关木通.川牛膝.三棱.莪术.甘遂.芫花.京大戟.商陆.丁公藤.芒硝.玄明粉.阿魏.猪牙皂.益母草.麝香.天山雪莲.鳖甲胶.陆英.慎用:通经祛淤.行气破滞以及药性辛热蟾酥.干蟾.穿山甲.硫黄.赭石.菊三七.冰片.禹余粮.干漆片.姜黄.天南星.急性子.常山.制川乌.制草乌.白附子.关白附.草乌叶.番泻叶.枳实.枳壳.华山参.三七.大黄.王不留行.郁李仁.西红花.红花.凌霄花.桃仁.肉桂.苏木.虎杖.卷柏.漏芦.牛膝.蒲黄.瞿麦.中药饮片炮制品质量要求:炒黄药物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炒炭药物根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过5%,不允许炭化蒸制后药物外表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发芽类发芽率不得低于85%,水分小于13%,药屑杂质小于1%蜜炙色泽均匀,有光泽,不黏手,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0.5%,水分不得超过15%.果实种子类药含药屑,杂质小于3%根茎类药含药屑,杂质小于2%动物类药含水分7%-13%中药饮片根.根茎.藤木类含水分应控制在7%-13%饮片的水分9-13%保养:中药对气温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常温(5-20℃)下,药材成分根本稳定,利于贮藏.仓库20℃,65%-75%.;饮片库房25℃通常把15-35℃之间的温度范围称为害虫的适宜温度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从25-32℃之间是害虫最适宜温度范围.从0-15℃或35-40℃是害虫不活动范围.一般把50℃-60℃之间的温度范围称为害虫的致死高温区.通常把-4℃以下的温度称为害虫的致死低温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虫体体液结冰,细胞原生质冻损而脱水致死.常见的药材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赤毛皮蠢.地中海粉螟.印度谷螟.粉斑螟.粉蜡等10余种.中药外表附着的真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以北方地区为例,在温度30℃时,把红枣的含水量控制在12-17%,党参11-16%,麦冬为11-15%就不易发生异变.极易泛油的中药有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怀牛膝.川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落.拘祀子.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猖皮.哈士蟆油.壁虎.蛾蛤.蟋蟀.斑鳌虫.牛蛇虫.娱蛤.红娘虫.青娘虫.乌梢蛇.薪蛇.蛤蛤.水獭肝.鹿筋等.较易泛油的中药有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宫蒲.巴戟天.防风.胡黄连.白术.红芽.大戟.知母.桔梗.百部.紫苑.独活.锁阳.前胡.肉从蓉.黄精.川芍.玉竹.云木香.苍术.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框子.羹仁.白果.橘核.大枫子.枣仁.瓜萎仁.莱菔子.豆蔻.砂仁.草寇.金樱子.桑堪子.荜澄茄.槐角.全瓜萎等.易变色的中药:色泽鲜艳的中药,如玫瑰花.月季花.梅花.款冬花.腊梅花.扁豆花.菊花.砒砒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槐花(米).莲须.莲子心.橘络.佛手片.通草.麻黄等.其中又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易散失气味的根茎类药材如川芍.生姜.羌活.苍术等.采用高温烘燥法烘干的品种有:大黄.山药.川芍.千年健.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术.白芍.白芷.巴戟.冬虫夏草.防风.当归.贝母.羌活.金果榄.沙参.独活.菖蒲.前胡.常山.苍术.锁阳.泽泻.紫丹参等.非处方药指导思想:平安有效.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药并重遴选原那么:应用平安.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浸泡一般对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泡的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败.有鲜药时应分剂另包,以利患者低温保存.以克为单位的贵重药品(多指中药材及饮片),应实行专人.专柜加锁.专账册的〞三专〞管理.贵重药材管理人数一般占调剂室总人数的40-60%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因药物不良反响致使机体某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症与体征.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响,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药物经济学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4种:最小本钱分析(CMA).本钱-效益benefit 分析(CBA).本钱-效果effect分析(CEA).本钱-效用Utility分析(CUA)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①影响药物的吸收排泄:黄芩.木香.砂仁.陈皮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停留时间,使药物吸收增加.吸附力强的中药如血余炭等可减少口服药物的胃肠吸收;②中西药合用的协同作用:如甘草与氢化可的松;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猪苓.泽泻与氢氯噻嗪.呋塞米;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抗感染作用增强;谷丙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消化道溃疡有协同作用;银花与青霉素.蒲公英与TMP也有协同作用.药物用量1-2岁相当于成人剂量年龄6-9岁18-60岁60岁以上一般药物鲜品药物质地质地较轻质地较重有毒药物贵重药物成人和体质强壮的儿童及年老体弱体质病情轻者病情重者新病者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质重或不易煎出的药物药物性质芳香走散的药物厚味滋腻的药物新鲜药物过于甘寒的药物1/5-1/42/5-1/23/4-13/4倍3-915-601.5-4.510-450.03-0.60.3-1用量可适当大些剂量可酌减不宜重剂量剂量应适当增加往往高于久病者的剂量用量不宜过大用量宜加重用量宜小用量可较重用量那么可更大些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毒性中药的用量只能外用:水银.红粉.白降丹.生巴豆.生狼毒砒石.砒霜蟾酥生藤黄.斑蝥.青娘虫雄黄雪上一枝篙生甘遂天仙子轻粉红娘虫生马钱子.洋金花闹羊花生千金子蜈蚣罂粟壳.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制川乌.沉香粉王不留行款冬花生附子山药0.002-0.0040.015-0.030.03-0.060.05-0.10.06-0.120.05-0.150.06-0.60.1-0 .20.1-0.30.3-0.60.6-1.51-23-53-63-91.5-34.5-95-93-1515-30常见中药中毒反响和处理的根本原那么通用:去除毒物,如洗胃.导泻等;甘草.绿豆煎汤饮用乌头类心脏毒性.兴奋中枢神经用阿托品治疗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利多卡因治疗异位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时可拉明.洛贝林;洋地黄夹竹桃.万年青恶心.呕吐.少尿.心律失常蟾酥马钱子心脏毒性.消化系统兴奋中枢神经阿托品.氯化钾防止声音.光线刺激中枢抑制剂.肉桂雷公藤胃肠道.肝损害中枢神经.肾衰.休克黄药子胃肠道.肝损害输葡萄糖二巯基丙醇.硫代硫酸钠透析砷中毒二巯基丙醇.透析萝卜.白菜口服或静滴氯化钾朱砂.轻粉.汞中毒红粉雄黄.砒霜配伍有害相恶两种药物的合用能互相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响或者副作用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益储存期1年煎膏.颗粒剂.糖浆剂蜜丸水丸.注射剂.膏药服用时间滋补药慢性病解表药驱虫.攻下药安神药治疟药宜在饭后服服药定时煎后应趁热服空腹服临睡前服使之同食物中营养成分一并吸收使其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1年半2年覆盖衣被,令其微汗,促使汗解,表解即可停药药力集中,起效快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使之到达截疟目的减轻对胃肠的刺激对胃肠有刺激性药饭后立即服特殊方剂应遵医嘱服.服温补药少饮茶.少食萝卜冷藏养护技术沙子埋藏法地下室贮藏埋藏养护法法石灰埋藏法贵重中药.特别容易霉蛀药材.无其他较好方法保管的中药适用于少数完整中药适用于怕光.怕热.怕冻,含挥发油的药材可防止阳光照射和变色〞走油〞现象肉性和局部昆虫类因其在夏季稍遇湿气,容易走油变味,腐烂败坏防止软化或碎裂不致霉坏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党参.白芷刺猖皮.熊掌(代).蜕螂虫人参.菊花.山药.陈皮.银耳.哈士蟆油党参.怀牛膝.板蓝根.白芷.山药薄荷.细辛.剂芥.当归.川芍.木香谷糠埋藏法同贮药物泽泻.山药--牡丹皮藏红花--冬虫夏草大蒜--芡实.薏苡仁蜜--桂圆.肉桂细辛.花椒--鹿茸姜--蜂蜜当归--麝香酒蒜--土鳖虫味色防涌潮防走气色防虫保色防生虫医院药检时间各项记录输液剂.蒸馏水其他制剂品种门诊药房和病房药房药品普通制剂留样灭菌制剂留样药品质量情况综合报告保存3年每月检验1次每2个月检查1次每月不得少于2次至该批制剂用完后1月1年半年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秘方:扩展阅读:主管中药师中药炮制学总结中药炮制学辅料酒炒性升,姜汁炒那么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那么下行,蜜制引药入脾经. 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癖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水分:7-13%;蜜炙品15%,烫制醋淬10%,其他13%.发芽:18-25℃,42-45%;发酵:30-37℃,70-80%含量:马钱子粉含士的宁应为0.78-0.82%;马钱子含士的宁应为 1.2-2.2%;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0.07-0.15%;巴豆霜.千金子霜中脂肪油的含量要求在18-20%.枯燥:一般80℃;挥发50℃切制前水处理淋法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淘洗法泡法润法漂法饮片切制极薄片薄片厚片.斜片.直片细丝宽丝段块山楂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鲜地黄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阿胶蒲黄粉炒蛤粉炒酒炙当归消食健胃,行气散癖消食化积消食止泻止血.止泻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凉血止血止血安络益肺润燥活血通经.祛癖止痛活血补血调经土炒当归当归当归炭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全当归补血又不致滑肠止血补血止血补血破血补血活血.调经.润肠通便槐花神曲麦芽香附四制香附醋香附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生品麸炒神曲焦六神曲生槐花炒槐花槐花炭行气解郁,调经散结疏肝止痛,消积化滞消食和胃.疏肝通乳行气.消食.回乳消食化滞.止泻健脾开胃,发散有甘香气,醒脾和胃消食化积力强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脾胃虚弱的出血者止血力强0.5mm1-2mm2-4mm2-3mm5-10mm10-15mm8-12mm温度℃竹沥油白矾斑蝥350-400180-260110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的药材质地较坚硬药材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具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木香肉苁蓉麸炒10-15米炒__15_白术.枳壳.苍术.僵蚕.山药.泽泻薏苡仁党参.斑蝥白芍白术当归.山药刺猬皮.水蛭加辅料炒:中火沙炒:武火麸炒:中.武火炒法土炒25-302530滑石粉40-50中火炒炭中火炒黄盐炙2加水4-5倍生姜炙10生姜:姜汁1:140槐花.蒲黄.白茅根.丹皮决明子.水红花子.王不留行.薏苡仁.山楂21012.51012续断.牛膝.知母.杜仲〔中火〕.黄柏.泽泻.橘核.砂仁.车前子.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川楝子竹茹.厚朴.草果黄连〔干姜4〕大黄〔蒸30〕.当归.黄柏.川芎.续断.白芍.丹参.仙茅.常山.牛膝.黄芩桑枝黄连.延胡索.狗脊蕲蛇.香附蟾酥〔白酒〕淫羊藿百合紫苏子桂枝党参.麻黄.枇杷叶甘草.麻黄绒.黄芪.紫苑.白前.款冬花.旋复花.桑白皮.马兜铃乳香.乌梅.刺猬皮大黄.鸡内金.白芍柴胡.延胡索.香附.鳖甲.莪术.三棱芫花.甘遂.大戟.商陆自然铜.磁石清宁片:黄酒75;蜜40鳖血柴胡:血13.黄酒25制远志:甘草9.吴茱萸6四制香附:生姜5.醋10.酒10.盐2酒菟丝子饼:酒15.白面15煨肉豆蔻:麦麸40.面裹50.滑石粉50六神曲:面粉100.杏仁赤小豆3.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7黄连汤制炉甘石12.5酒炙10-__.515_0炙法文火羊脂油_510蜜炙2515_51015_0醋炙20-30最大50锻淬醋萸黄连10何首乌:黑豆1030淡附片:甘草5.黑豆10清半夏:白矾20其他姜半夏:白矾12.5.姜25法半夏:甘草15.生石灰10天南星:白矾2;单胆汁400西瓜霜:芒硝15芒硝:萝卜。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房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中草药调剂的工作区域必须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的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和药品污染。
2.药材的贮存和保管:中草药应当储存在通风、干燥、无异味、无虫
害的仓库或药品柜中。
不同草药应分开贮存,以防止相互污染和混淆。
按
照相关规定,药材应定期检查并核对存货,过期或发霉变质的草药应及时
处置。
3.称量和计量技术:调剂中草药时,需要准确称量和计量每一味药材
的数量。
技术操作包括使用电子天平、称量纸等称量工具精确地称量,使
用药瓶、小药杯等容器准确计量。
4.药材的研磨和研磨技术:对于需要研磨的药材,如茯苓、白芍等,
需要使用砂糖磨等工具进行研磨,以确保药材的颗粒大小均匀。
5.配伍技术:中药的调剂不仅仅是单味药的简单组合,还需要根据处
方进行药味的配伍搭配,以达到有效的药效。
配伍技术包括对不同药味的
性味归经的理解,根据不同病情和病因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不良的药物
相互作用。
6.剂型制备:药品的剂型制备是中药调剂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剂型包
括汤剂、丸剂、散剂、浸膏剂等。
对于不同剂型的制备,需要熟悉相应的
工艺流程和配方,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制备。
以上是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的一些重点,对于执业药师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提高其在中药调剂操作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考点模拟试题: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一、A11、下列有关妊娠禁忌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峻下逐水药、毒性药、破血逐瘀药B、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的药物C、能造成堕胎的药物D、具有消食导滞功能的药物E、具有芳香走窜功能的药物2、以下不属于"七情"配伍的临床意义的是A、为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因协同作用而扩大其治疗范围,或增强疗效,临床配方时要充分利用B、为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有利于减轻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C、相恶的配伍关系,能使药物功效降低或损失,用药时应加以注意D、相反的配伍关系,能使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使用E、无单独应用的方剂3、相畏的意义A、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B、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C、辅药配合主药,互相增强作用D、两种药物的合用能互相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属配伍禁忌E、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属配伍禁忌4、相杀的意义是A、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B、即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C、两种药物的合用能互相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D、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E、辅药配合主药,互相增强作用5、相反的意义是A、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B、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C、两种药物的合用能互相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D、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E、辅药配合主药,互相增强作用6、相恶的意义是A、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B、即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C、两种药物的合用能互相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D、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E、辅药配合主药,互相增强作用7、下列不属于"十八反"的是A、海藻、大戟、芫花不能与甘草合用B、半夏、瓜萎、贝母、白蔹不可与川乌合用C、藜芦不能与人参、细辛合用D、人参、细辛可以同白芍合用E、草乌不可与贝母合用8、能降低降糖药物疗效的中药是A、甘草、鹿茸B、拳参、虎杖C、橘皮、忍冬叶D、黄芩、槐米E、石膏、代赭石9、下列属于妊娠禁用药是A、蟾酥B、硫黄C、枳实D、牛膝E、千金子10、甘遂与大枣的关系是A、相畏B、相反C、相使D、相杀E、相恶11、下列药物配伍属于十九畏的是A、甘草与芫花B、藜芦与丹参C、山药与天花粉D、乌头与半夏E、水银与砒霜12、不能与草乌同用的是A、川乌B、瓜蒌C、附子D、甘草E、人参13、下列不属于十八反的是A、甘草与甘遂B、川乌与半夏C、硫磺与朴硝D、藜芦与人参E、附子与白及14、下列可以与藜芦同用的是A、党参B、赤芍C、苦参D、甘草E、白芍15、不能与牵牛子同用的是A、丁香B、芫花C、半夏D、肉桂E、巴豆16、下列不属于十九畏的是A、水银与砒霜B、巴豆霜与牵牛子C、草乌与半夏D、狼毒与密陀僧E、丁香与郁金17、清开灵注射液与5%葡萄糖配伍产生A、气体B、浑浊C、絮状沉淀D、棕褐色沉淀E、胶状现象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妊娠禁用药大多为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
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药调剂与中药调剂学得概念第二单元调剂人员职责与道德规范细目一:调剂人员职责要点:各级调剂人员职责细目二:调剂人员道德规范要点:1、药学道德得基本原则与道德规范2、调剂人员道德责任与道德准则第三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细目一:组方原则要点:1、处方得概念2、君臣佐使得概念3、处方配伍规律细目二:处方类型要点:1、处方得意义2、处方得分类3、法定处方4、协定处方5、医师处方细目三:处方格式要点:处方格式与项目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要点:1、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2、药引得概念及分类3、处方脚注得含义细目五:处方管理制度要点:处方管理制度细目六:处方药品得规范化名称要点:1、处方药品正名与应付常规2、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3、药品别名与应付第四单元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细目一:中药配伍要点:1、“七情”配伍得概念及临床意义2、相畏得意义3、相反得意义4、相恶得意义细目二:用药禁忌要点:1、配伍禁忌得概念2、十八反3、十九畏4、妊娠用药禁忌5、中药注射剂得配伍禁忌与中西药物合用配伍禁忌第五单元合理用药细目一:概念要点:1、合理用药得概念2、合理用药得意义与目得细目二:合理用药指导要点:合理用药指导细目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要点: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得概念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细目四: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要点: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得基本概念2、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与内容4、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得分类与临床表现5、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得常见因素及预防与治疗原则细目五:中西药相互作用要点:中西药合用得意义及合用中得不合理配伍细目六:药物经济学简介要点:药物经济学得意义与评价方法第六单元特殊中药得调剂与管理细目一:麻醉中药得调剂与管理要点:1、麻醉中药得概念及品种2、麻醉中药得使用3、麻醉中药处方管理制度细目二:毒性中药得调剂与管理要点:1、毒性中药得概念2、毒性中药得品种与分类3、毒性中药得调配管理制度4、毒性中药得用量用法5、毒性中药处方管理制度6、常见中药中毒反应与治疗得基本原则与知识细目三:贵细中药调剂与管理要点:1、贵细中药得概念2、品种确定原则3、调配与管理制度4、处方管理制度第七单元中药用量与计量细目一:中药用量要点:1、中药剂量得概念2、确定中药剂量得原则3、临床处方得用量规律4、特殊药材得处方用量要点细目二:中药计量及计量工具要点:1、古今度量衡对照及换算2、常用中药计量工具3、戥秤得使用方法第八单元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细目一:基本设施要点:1、饮片斗柜及调剂台得构造2、常用调剂工具及用途细目二:斗谱排列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点:1、斗谱得排列原则2、特殊中药得存放细目三:调剂用药得供应要点:1、调剂用药供应2、查斗、装斗、调配、保管得关系细目四:调剂工作制度要点:1、审方制度2、计价制度3、调配制度4、复核制度5、发药制度第九单元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细目一:收方要点:收方与处方审查细目二:计价要点:计价得原则与方法细目三:调配要点:中药处方得调配方法及注意事项细目四:复核要点:复核得工作程序细目五:发药要点:发药得工作程序细目六:调剂质量管理要点:1、配发药剂得质量要点2、检查方法及质量评定细目七:常用中药传统术语要点:常用中药传统术语第十单元中成药调剂操作规程细目一:中成药调剂操作规程要点:1、中成药调剂得基本概念2、中成药调剂得操作规程3、药品有效期得推算及判定细目二:中成药处方药要点:1、中成药处方药得基本概念2、常用中成药处方药得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三:中成药非处方药要点:1、中成药非处方药得基本概念2、非处方药得遴选原则3、常用中成药非处方药品种细目四:医疗机构自制制剂要点:1、医疗机构自制制剂基本概念2、医疗机构自制制剂配制规范3、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使用注意第十一单元中药临方炮制细目一:中药临方炮制得基本要点要点:1、中药临方炮制得基本要点2、常用工具细目二:中药临方炮制方法要点:1、需临方碾捣或揉搓得药物性质及目得2、炒法得分类及操作要点3、炙法得分类及操作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煅法操作要点5、蒸法操作要点6、煮法操作要点7、煨法操作要点8、水飞法操作要点第十二单元中药煎服细目一:煎药1、汤剂得分类2、汤剂得煎煮3、中药特殊煎药方法细目二:服药要点:1、服药温度2、服药剂量3、服药时间4、服药饮食禁忌细目三:煎药工作制度及操作常规要点:1、煎药工作制度2、煎药操作常规第十三单元药品采购与供应细目一:药品采购供应要点:1、医院药品采购原则2、药品采购供应程序细目二:药品入库验收要点:1、中药饮片得质量要点与入库验收2、中成药得质量要点与入库验收3、药品批准文号得表示方法与表示意义第十四单元中药品质变异细目一:霉变要点:1、中药发霉得原因2、预防中药霉变得措施3、常见得霉菌种类细目二:虫蛀要点:1、常见得中药害虫2、中药害虫得危害性3、害虫得主要来源4、害虫蛀蚀得防治措施细目三:变色要点:1、中药变色得原因及预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易变色得中药种类细目四:泛油要点:1、中药泛油得原因2、易泛油得中药品种细目五:气味散失1、气味散失得概念2、气味散失得原因3、易散失气味得中药品种细目六:其她变异现象要点:1、风化得概念与原因2、潮解溶化得概念与原因3、粘连得概念与原因4、腐烂得概念与原因5、易风化、潮解溶化、粘连、腐烂得中药品种第十五单元影响中药品质变异得因素细目一:中药变质得自身因素要点:1、中药得含水量与贮藏中药得安全水分2、中药水分与化学成分得关系3、中药得水分测试方法4、吸湿性与吸湿率细目二:中药变质得环境因素要点:1、中药变质得环境因素得种类2、影响虫霉生长发育得几个温度范围3、影响虫霉生长发育得几个湿度范围4、空气对中药变质得影响5、日光对中药变质得影响6、霉菌对中药变质得影响7、害虫对中药变质得影响8、N2、O2、CO2等气体对中药得影响及相互作用第十六单元中药养护技术细目一:干燥养护技术要点:1、干燥养护技术得种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曝晒法操作方法3、曝晒法注意事项4、曝晒法适应品种5、摊晾法操作方法6、摊晾法注意事项7、摊晾法适应品种8、高温烘燥法操作方法9、高温烘燥法注意事项10、高温烘燥法适应品种11、石灰干燥法操作方法12、石灰干燥法注意事项13、石灰干燥法适应品种14、木炭干燥法操作方法15、翻垛通风法操作方法16、密封吸湿法操作方法细目二:冷藏养护技术要点:1、冷藏养护得优缺点2、对温度得要求及适应品种细目三:埋藏养护技术要点:1、埋藏法得种类2、操作要点及适宜品种细目四:化学药剂养护技术要点:1、概念2、分类3、与中药接触得杀虫防霉剂得种类细目五:对抗同贮养护技术要点:1、对抗同贮养护技术得概念及原理2、常见得同贮药物细目六: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要点:气调养护得概念及原理第十七单元常用中药得养护细目一:常用中药材得养护要点:1、根及根茎类药材得养护2、叶、花、全草类中药得养护3、果实与种子类药材得养护4、茎皮类药材得养护5、菌类药材得养护6、动物类药材得养护7、贵细药养护与保管得特点8、鲜药养护与保管得特点细目二:中药饮片与炮制品得养护要点:1、饮片与炮制品得养护方法2、饮片与炮制品得变异现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细目三:中成药养护要点:1、常见中成药剂型得养护技术2、中成药常见得变质现象3、影响中成药变异得主要原因第十八单元医院药检工作及药品质量管理要点:1、药检室得设置2、工作职责与制度3、常用得药检方法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