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改后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计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3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修改)---转载可以只看看粗体字,了解重点即可2006套改后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
我个人的工资条各项如下(省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科研)姓名日期(年月)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工改保留其他国家(现在是0)的方出台应发工资扣失业住房公积金其他扣款实发工资(其中前两项是基本工资,国家给-参照下面表的标准,占约70%)例子2006年套改下面是文字的背景:2006年10月8日,河南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实施范围■此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包括下列单位中 2006 年 7 月1 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教育、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交通、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
其他事业单位。
■■工资制度的实施■根据此次改革精神,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的实施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三类执行。
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 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 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 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的人员, 需经人事部批准; 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由政府部门设立的公共机构,它们为社会提供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环保、公用事业等公益性服务。
事业单位的工资薪级标准和套改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首先,针对不同的人员岗位,事业单位的工资薪级标准会有所不同。
例如,教师的工资薪级标准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标准进行制定,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可能有一些区别。
医生的工资薪级标准则是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来制定的。
其它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标准也是根据对应的行政部门规定制定的。
其次,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套改,需要
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考虑:一种是上岗前的工
资待遇套改,另一种是在岗工资待遇套改。
对于上岗前的工资待遇套改,主要适用于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的情况。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都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
对新员工进行薪酬待遇套改。
具体来讲,一
些部门会进行“底薪+绩效”的薪酬方式。
对于在岗工资待遇套改,主要涉及到的是事
业单位人员的职级晋升、工龄、考核等方面
的问题。
在不同的事业单位,待遇套改的方
式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无论是哪种
情况,事业单位都会考虑国家有关规定,并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制定。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的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政策和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合理、公平、合法,并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政策背景: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事业单位的与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套改范围: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适用于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
3.套改原则: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原则是公平、公正、透明,尊重市场规律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工作价值。
4.套改内容: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薪资职级的划分: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将事业单位员工划分为不同的薪资职级,以便确定其薪级工资水平。
(2)薪级工资的标准:根据薪资职级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薪资待遇能够与岗位要求和市场水平相符合。
(3)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根据岗位的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特点:根据岗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要求,确定相应的薪资职级和薪级工资水平。
(2)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3)市场水平:参考相关行业和地区的薪酬水平,确保薪级工资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2.计算步骤:(1)确定薪资职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组织架构,确定员工的薪资职级。
(2)确定薪级工资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和市场水平,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3)考核员工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资金、提供经费等方式设立的,承担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法人单位。
事业单位的工资套改政策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对职工的薪资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下面将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1.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事业单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薪级: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情况,定期对职工的薪级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薪级工资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并根据职工的绩效或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2)提高底薪水平:通过提高职工的底薪水平,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
这主要体现在提高事业单位基本岗位的底薪水平,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考核奖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对职工工作表现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种奖励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比如津贴、补贴、奖金等。
2.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式: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方式主要根据职工的工龄和职位进行确定。
(1)工作年限: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结合相关规定,确定职工所属的工作年限档次。
不同工作年限档次对应着不同的薪级,薪级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
(2)职位等级:职工的职位等级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职位等级越高,对应的薪级也会相应提高。
(3)地区差别:事业单位的薪资水平也会受到地区差别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等,可能对薪级工资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计算职工的薪级工资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总体来说,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是根据职工的工龄、职位等级和地区差别等因素,对职工的薪酬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通过薪级工资的套改,可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和发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是指对事业单位职工的薪资标准进行调整和计算的相关政策和方法。
一、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基本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岗位实际,在保证职工合理收入的前提下,进行薪级工资套改,并逐步提高薪资水平。
2.套改方式:根据薪资体系的目标,可以采取逐级、跨级或一次性套改的方式进行。
逐级套改是指按照层级逐步提高薪资水平;跨级套改是指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设置相应的高级薪级;一次性套改是指一次性调整薪级工资水平,使其与市场水平或行业水平相匹配。
3.差别化薪级制度: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进行差别化薪级制度的设置。
例如,对于一些特殊职位或特殊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可以设置更高的薪级工资标准。
4.相关政策的配套措施:为了使薪级工资套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薪级工资调整时机、幅度、范围等具体细则。
二、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岗位评价:首先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进行评价,包括对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岗位的等级和薪级。
2.薪级划分: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将各个岗位划分为不同的薪级。
一般情况下,薪级划分有9个等级,即1-9级,每级对应不同的薪资水平。
3.薪资计算:根据薪级和薪资标准,计算出每个薪级对应的薪资金额。
通常,薪资金额会根据薪级的升高而逐级增加。
4.调整和提升:根据薪级工资套改的政策要求,将原有薪级进行调整和提升,使其与新的薪级标准相匹配。
具体的调整和提升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操作。
总体而言,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是根据事业单位自身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制定的。
通过对岗位进行评价和薪级划分,然后根据薪资标准进行计算和调整,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薪资水平的提升和。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2010年01月11日星期一20:51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博士见习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硕士见习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双学见习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大专见习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中专见习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高中见习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初中见习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套改表: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 任职年限10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 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在事业单位工作,工资套改计算办法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了解清楚工资套改的计算方式,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经济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一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计算办法。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主要依据的是个人的岗位、薪级以及相关的工作年限等因素。
首先来说岗位工资,这部分主要取决于所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
一般来说,管理岗位分为 10 个等级,从 1 级职员到 10 级职员;专业技术岗位分为 13 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1 至 7 级)、中级岗位(8 至 10 级)和初级岗位(11 至 13 级);工勤技能岗位则分为技术工岗位(1 至 5 级)和普通工岗位。
薪级工资的确定相对复杂一些。
它主要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学历、工作年限等来综合评定。
比如说,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转正定级后的薪级工资通常会定在 7 级。
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每年考核合格及以上的,薪级工资会相应晋升一级。
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系数和标准。
比如岗位工资的每个等级都对应着不同的工资标准,而薪级工资也是如此。
以管理岗位为例,9 级管理岗位的工资标准可能是_____元,而专业技术岗位 8 级的工资标准可能是_____元。
再来说说工作年限的计算。
工作年限通常是指从参加工作开始,到当前的累计工作时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扣除中途中断工作的时间。
比如,曾经离职过一段时间又重新回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那么离职的那段时间是不计算在内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比如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员,可能会有相应的津贴补贴;有突出贡献或者获得特定荣誉的,也可能会在工资套改中有所体现。
还有绩效工资这一块。
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工作业绩和单位的经济效益来确定。
通常会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
基础性绩效工资相对固定,一般按照岗位和级别来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会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和单位的考核结果来发放。
岗位⼯资和薪级⼯资怎么计算我们知道就是对于职⼯来说⼯作岗位不⼀样,公司所发的⼯资也是有所不同的,有分岗位⼯资还有薪级⼯资,那么对于这两样来说具体应该要怎样计算的呢?下⾯就由店铺⼩编为⼤家解释⼀下相关内容,供⼤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家有帮助。
⼀、岗位⼯资和薪级⼯资怎么计算1、岗位⼯资计算公式如下:S=K×(1+N×Q)S-岗位⼯资;K-职层⼯资基数;N-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级差系数(1)事业单位的基本⼯资分为:岗位⼯资和薪级⼯资,其中岗位⼯资是由职称或职级决定的,⽽薪级⼯资是由可计算⼯龄的在校时间和⼯作时间决定的。
(2)可计算⼯龄的在校时间是指全⽇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学的那⼀年起计算⼯龄。
⽐如学历是本科,⼯龄就从本科⼊学的那⼀年起算再加上⼯作时间计算。
再者,晋升岗位的时间也决定了薪级⼯资的档次,假如晋升职称的时间⽐别⼈要晚的话,⼯资也会有很⼤差别的。
⼯资不⼀样,⼀是要看学历和⼊学时间,⼆是看晋升职称的时间。
2、薪级⼯资计算:主要体现⼯作⼈员的⼯作表现和资历。
薪级⼯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员和管理⼈员设置65个薪级,对⼯⼈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个⼯资标准,⽽“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法律规定:《中华⼈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七条规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主确定本单位的⼯资分配⽅式和⼯资⽔平。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是怎么划分的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的岗位等级。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作岗位。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级职员。
事业单位现⾏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到⼗级职员岗位。
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标准一、公务员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津贴补贴)须对照《公务员工资套改表》中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是依据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
因此,目前工资政策按照06年7月工资改革标准执行。
公务员工资执行职级工资制,是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两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工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
公务员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五年晋升一个级别,两年晋升一个档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常晋级晋档。
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根据级别不同,如:科员380 副科410 领导430正科非领导480 领导510 对应级别和职务、工龄、学历有关。
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套改方案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详解须对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表》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不包括: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的套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3级岗位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1. 引言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公共机构作为具体组织依据设立的,用于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以及套改表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合理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事业单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的相关内容,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的确定方法,以及套改表的制定和使用。
2. 岗位工资的确定方法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是基本工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员工的职务和岗位等级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
岗位工资的确定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将岗位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薪级工资标准。
岗位等级的划分一般根据岗位的责任、权力、知识技能等要求来确定,等级越高,岗位工资也越高。
2.2 岗位工资总额的划分事业单位将岗位工资总额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岗位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
基础岗位工资是根据岗位等级确定的,岗位绩效工资是根据个人工作绩效来确定的,岗位津贴是根据岗位特殊性、工作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的。
2.3 岗位工资的调整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调整,调整幅度根据单位的财政状况、经济发展情况、人力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有时也会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3. 薪级工资标准的确定方法薪级工资是事业单位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作表现来确定的,是对员工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一种认可和激励。
薪级工资标准的确定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作年限事业单位将员工的工作年限分为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一个薪级工资标准。
工作年限越长,薪级工资也越高。
3.2 工作表现事业单位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来评定其薪级工资标准。
工作表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工作表现越好,薪级工资也越高。
3.3 薪级工资的调整薪级工资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调整,调整幅度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工作表现以及单位的财政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事业单位作为一类特殊的单位类型,在中国的公共服务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类人员在事业单位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劳动者等,他们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工资薪级标准及套改问题。
一、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是指担任单位领导职务或具有决策权的人员。
他们对单位的管理、组织和战略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标准通常比其他类别的工作人员要高。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具体情况,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将根据绩效评价、工作年限和职称等因素进行测定。
套改方面,根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岗位职责的变化,可以考虑进行相应的套改,以调整薪酬待遇。
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中扮演着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的角色。
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为单位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标准和工资待遇会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职称和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
事业单位应该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贡献,通过定期评价和奖励机制来激励他们的工作动力。
对于一些技术特别突出的人员,也可以考虑进行套改提高薪资水平。
三、劳动者事业单位的劳动者主要从事一些基础性、技术性或服务性的工作,包括后勤保障、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
劳动者的薪级工资标准相对较低,但也要根据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效果进行适度提高。
多数劳动者的套改是依据个人工作质量和工作年限进行评估。
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给予一定的加薪和奖励,提高整体的薪资待遇,以增强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套改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套改制度是一个重要的调整机制。
通过套改制度,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能力和岗位职责的变化,来调整薪酬水平。
套改可以分为升级套改和职务变动套改两种方式。
升级套改是指根据岗位级别和晋升条件,提高薪级和工资水平。
职务变动套改是指根据岗位职责的变化,调整薪资待遇。
薪级工资套改年限计算我国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属于职工工资中的基本工资部分,不会随着职工工作表现的好坏而波动。
接下来请欣赏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薪级工资套改年限计算。
薪级工资套改年限计算(一)套改年限计算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
(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
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
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
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计算办法为年;年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
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
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
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具体计算办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
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二、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
(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
(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
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
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
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计算办法为年—年
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
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
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
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具体计算办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
(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此次套改时,凡因产假(含哺乳假)以及经组织批准参加培训、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考核的,其为参加考核的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
经学校研究,绝症病人和办理了残疾人证的残疾职工未参加考核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残疾职工已取得残疾人证为准,未取得的要扣除)。
(6)93年以来从企业调入、部队转业(退伍)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进校前的年限视同考核合格。
(7)专转本的学习时间,不论是两年还是三年大专后转入本科学习的毕业生,只计算四年学龄。
(这是指没有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直接转本的人员,而大专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又读本科的就要分别计算。
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定要以毕业证书为准,证书上明确打了全日制字样的才能算。
)
(二)任职年限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办法是年—年+1。
相关政策:
1.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
(是学校聘任了兑现了工资的职务岗位)
2.任职年限计算截止至2006年6月30日。
3.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
4.技术工人任职年限,从取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当年起计算;99年以前有我校考核认定的从我校认定当年起计算。
5.工作人员由较高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