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09.71 KB
- 文档页数:2
2021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四单元骄人祖先明媚文化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制造。
②了解我国的四大制造对人类社会开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庞大奉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的四大制造对人类社会开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庞大奉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打算: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打算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应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我国古代的科学成绩明媚辉煌,我们的古代技术制造也是独领X的。
你了解我们在青铜、丝绸、陶瓷等方面的技术制造吗?2.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四单元的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到达以下两个目标:①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制造。
②了解我国的四大制造对人类社会开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庞大奉献。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局部,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独领X的古代技术制造77页阅读链接课件出示司母戊鼎、西汉素纱禅衣、东汉青瓷四系罐、都江宴、赵州桥等图片,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制造,并交流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
小结: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改变世界的四大制造1.80页活动园课件出示图片,小组商量,完成表格。
师:我们先来看造纸术,你能讲讲你了解的关于古代造纸的故事吗?学生致辞,教师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造纸术是怎样制造和改良的。
师:是谁改良了造纸术?在制造和大量使用纸以前的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哪些缺点和缺乏?学生商量,补充横线。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2课时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四个话题:“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科学贡献,给与学生要学会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启示。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医药学,农业和历法、数学。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他们的贡献。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技术的发达。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让学生明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创新性的重要性。
这四个板块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拥有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智慧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此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2.知道我国古代科技在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我国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成就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我国古代中医学和农业科技成就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人物简介:张仲景。
2.新课导入: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它独特的医学理论、诊疗方法和丰富的中草药,为无数人解除病痛。
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同。
引出话题: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和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3.谈话导入:你听说过“号脉”么?脉搏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版本: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题:五年级上册《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古今科技有乐趣》教学目标1.学习我国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初步认知我国的理论科学体系。
2.知道屠呦呦等现代今著名医药学家的巨大贡献,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依靠聪明才智获得了领先世界的科学成就,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我国伟大的科学成就是在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中孕育而生的,感悟其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要求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刘老师,来自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古今科技有乐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
(板书:古今科技有乐趣)首先,我们走进中医课堂。
方老师的儿子最近感冒了,一感冒就鼻塞。
去大医院看了好几次,医生都建议他动手术。
小小年纪就动手术,方老师和儿子都不愿意,于是他们来到了学校的中医教室。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导入,激活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对于中医药学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与交流主题一:中医真神奇(一)“望闻问切”——有趣的问诊法1.同学们,你或者你的家人看过中医吗?中医是怎么给你看病的?(望、闻、问、切)。
是的,这就是常说的“四诊法”。
2.中医课堂的这位医生给方老师的儿子看病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呢?请看。
(1)这个动作叫做“脉诊”——这是“四诊法”中的“切”。
(2)医生一边把脉,一边问——这是“四诊法”中的“问”。
(3)医生还“望”——望什么呀?舌苔。
(舌苔上面也有学问哦。
)正常的舌苔,颜色淡红,红活鲜明,灵活自如;舌苔均匀薄白而润,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干湿适中,可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
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应人体的不同脏腑的情况。
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病变;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病变。
(4)刘老师当时站在他的身边,还听到了孩子呼吸时的声音很急促。
(这就是“四诊法”中的——闻)3.了解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这简单,我也会。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二课。
教材包含了“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这四个活动主题。
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第一课时古代的科技巨人和古代科学【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知识目标:知道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和科学层面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
难点:古代科学家在科学层面的贡献。
【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情景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古代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播放图片:古代主要的科技发明2.导入语: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有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
二、讲授新课【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1.“小小故事会”(1)请同学们课前搜集古代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和有关事迹。
(2)在办理展开故事会,请学生讲一讲古代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2.查资料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补充下表,并与同学交流。
3.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1.古代科学:医学、农学、天文学、算学2.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年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1)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关系(2)学唱“二十四节气”歌三、课堂小结这些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的教材内容以“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到古代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在这些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历史人物和科技成就的认识较为表面,难以深入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艰辛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在这些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追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在这些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四大发明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科技的认识更多的是表面的、零散的,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古代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知道它们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我国科技事业献身的志向。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
2.教学难点:理解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与古代科技相关的图片,如四大发明、其他重要科技成果等。
2.视频素材:准备相关科技成果的介绍视频。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科技成果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针对性提问,检查学生对古代科技的认识和理解。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第二课时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四大发明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四大发明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深刻理解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四大发明的魅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四大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四大发明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大发明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发明,分析其在我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检查学生对四大发明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介绍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四大发明有初步的了解。
他们求知欲强,善于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获取信息,但分析、评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四大发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评价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认识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评价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片、视频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四大发明。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大发明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
3.准备课堂讨论交流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四大发明。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合作探究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四大发明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金坛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科技发明及其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科技发明的好奇心,但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可能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发明。
2.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具体的科技发明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发明的过程和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科技发明的认识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与科技发明相关的道具,如造纸术、印刷术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些科技发明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科技发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科技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掌握造纸和指南针的发明历史。
3.进一步认识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造纸和指南针的发明历史。
2.能够将古代科技与中华文化联系起来。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科技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请学生进入“九九教育平台”(或其他平台)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回顾上次课的重点内容:了解古代科技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 新课讲解(15分钟)1.让学生先看一段视频或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古代科技的发展历史和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重点讲解造纸和指南针的发明历史,并通过展示实物或模型给学生们亲身感受。
3. 操作实践(20分钟)1.让学生手工制作纸张,体验造纸过程。
2.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南针,指导学生使用方法,并让他们进行实践操作。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话总结古代科技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5. 课后延伸(5分钟)让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以及现代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以讲解为主,但也有一些手工制作和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古代科技:•造纸•指南针中华文化:•历史•文化传承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些实践操作,但考虑到时间关系,可以适当延长操作时间或留一些课后延伸的时间,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同时,为了更好地联系古代科技和中华文化,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明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造纸术、火药术、指南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懂得古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3.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热身活动:思考题——为什么古代发明的科技影响了现代社会?2.新课导入: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解释讲述古代科技的重要性,并引出造纸术、火药术、指南针的内容。
3.阅读讲解:带领学生阅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古代科技模块下相关内容,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其内容。
4.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古代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古代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展示。
5.课堂总结:通过复习和回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科技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加深对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科技的起源、发展和应用;2.认识古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开展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方法1.引导式讲解法;2.讨论交流法;3.小组展示法。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提问:为什么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有影响?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解释讲述古代科技的重要性,并引出造纸术、火药术、指南针的内容。
3. 阅读讲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古代科技模块下相关内容,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其内容。
4. 讨论交流1.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并收集相关资料;2.引导学生探究古代科技创新过程和方法;3.让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5.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复习和回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科技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加深对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的认识。
七、作业完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古代科技练习题,了解更多古代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八、板书设计1.古代科技的起源、发展和应用;2.古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科技成就,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科技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知识的介绍,也有对科技成就的分析,更有对科技创新精神的弘扬。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四大发明等古代科技成就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科技的整体认识还不够系统,对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科技原理及其影响的认识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科技的创新过程和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的了解也相对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掌握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了解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科技原理及其影响,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掌握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