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语文中考复习指导》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复习指南古文部分翻译(四)司马朗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
九岁的时候,有人说起他父亲的字,司马朗说:“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
”那个人对他表示了歉意。
十二岁的时候,通过经学考试,成为一名童子郎。
因为司马朗长得又高又壮,监考的官员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便盘问他。
司马朗说:“我内外的亲戚,历来都长得高大。
我虽然幼稚柔弱,却没有攀高依赖的习气,折损年岁来谋求学业的成就,这不符合我的志向。
”监考官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
后来关东一带黄巾军起事,原来的冀州刺史李邵家住野王县,临近险要的山区,打算迁徙到温县居住。
司马朗劝说李邵道:“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只限于春秋时的虞国和虢国吗?温县与野王县就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
现在您离开野王而迁居温县,只不过是逃避了早晨死亡的期限,却不能把死期延缓到明天,而且您身上寄托着一郡人民的希望,现在贼寇还没到您就要先离开,沿山一带州县的人民必然恐惧震惊,这等于动摇民心,为那些强盗坏人打通犯罪的途径啊!我私下里真为全郡担忧。
”李邵不听劝告,沿山一带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
司马朗二十二岁时,曹操征召他为司空掾史,任命他为成皋县令,因病离职,又复职任堂阳县长。
他治理地方政策宽厚仁惠,不用鞭、杖等刑罚,百姓也不犯法。
他升任兖州刺史,政策和教化得到了全面的推行,受到百姓的称赞。
即使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司马朗也总是穿着粗布服,吃粗劣的饭食,用俭仆的生活给部下作出表率。
建安二十二年(217),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吴国,行军到居巢的时候,部队中发生了瘟疫。
司马朗亲自巡视军营,为生病的士卒请医配药。
他自己也染上了疾病,死时年龄为四十七岁。
三、点评: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五)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
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
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被他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个。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
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太荒谬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正午牡丹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
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
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
根据什么来辨别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
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三子能言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绅,一次添了三个儿子。
(然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年龄眼看都快二十岁了,都是一张开嘴只能“呜哩哇啦”地,却不会说话。
(一天,)突然有位客人从他门前经过,口渴了想讨杯茶水。
听到了屋里那几个傻儿的声音,问道:“这是什么声音啊?”周某回答:“这是我的儿子(发出的声音),(他们)都不会说话。
”客人说:“您可回想、反省过(自己曾经犯过的)过错呢,(否则,)怎么到这样的地步呢?”周某听他所说的话,认为很奇异,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
想了很长时间,出口说:“我(积德行善,实在)都想不起做过什么缺德坏良心的事啊。
”客人说:“你换着(思路)再想想,幼年时做过什么事。
”周某进入内室,(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出来对客人说:“我想起来了。
记得在我小时候,正当床上面有燕子窝,窝里有三个小燕子,母燕子从外面寻食回来喂它们。
《一本必胜》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魏文侯期猎魏文侯和侍卫约定好去打猎。
这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
魏文侯将要出去。
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回头看手下侍臣说:“我和侍卫约好去打猎。
虽然现在很快乐,难道我可以不遵守约定吗?”于是他就出去了。
魏文侯亲自去侍卫那里取消了这次打猎的活动。
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胜任。
”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
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
”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
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推荐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九方皋相马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
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忽忽,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
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
我的子侄都是些下等之才,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
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挑担子打柴草的人,叫九方皋,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决不在我以下,请让我引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
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
”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8.(12分)文言文阅读。
【甲】蔡义,河内人也。
以明经①事大将军幕府。
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②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不用。
久之,上诏求能为《诗》者,征义待诏,久不得见。
义上疏曰:“臣山东草野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
愿赐清闲之.所,得尽精思于前。
”上召见义,令说《诗》。
上甚说之,擢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
数岁,拜为少府,迁御史大夫,代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取材于《汉书》)【乙】吴悌,字思诚,金溪人。
嘉靖十一年进士。
征授御史。
尝出京视两淮盐政,海溢,没民舍,悌先赈之而后奏闻。
按④河南,伊王典楧⑤骄横,惮悌,遗书.称为友。
悌报曰:“殿下,天子亲藩,非悌所敢友。
悌,天子宪臣,非殿下所得友。
”伊王愈惮之。
夏言⑥当国,与悌乡里。
悌尝谒.言,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
言问其.故,徐曰:“俟谈毕,吾以政请。
”言为.之改容。
(取材于《明史》)[注]①明经:通晓经书的解说。
②逮:及,达到。
③擢:选拔,提拔。
④按:巡行,巡视。
⑤典楧:明朝第七代伊王。
⑥夏言:明朝政治家。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乘.之乘:乘坐B.行能亡.所比亡:逃跑C.遗书.称为友书:书信D.悌尝谒.言谒:拜见(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B.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C.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D.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窃以闻道于.先师所欲有甚于.生者B.愿赐清闲之.所水陆草木之.花C.言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D.言为.之改容为.人谋而不忠乎(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蔡义供职大将军幕府时,家境贫寒,却不使用别人为他买的牛车。
山东青岛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
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
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
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
众人异.之,或问其故。
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
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
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
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
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
子瞻见之,大笑。
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
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
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端,长度单位。
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积三十年不辍.辍:收拾B.众人异.之异:认为……奇怪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假:借D.凡有欲染皂.者皂:黑色1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
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青岛中考语文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是青岛中考语文中的一个重点题型,为帮助考生练习文言文阅读能力,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青岛中考语文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供考生阅读练习。
青岛中考文言文阅读原文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青岛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翻译《宗泽》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宗泽宗泽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就豪爽有大志.
靖康元年,被任命为磁曰州知州.当时太原失守,在两河地区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诿不肯前往.宗泽说:“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这不行啊.”当天就独自骑马赴任,只带了十多个瘦弱的士兵.到达后,开始作固守不动的打算.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到达开德,接连是三场战事全部获得胜利.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宗泽下令说:
“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
宗泽前前后后向朝廷上呈了二十多份奏折请求回京,但都被潜善等小人私自扣押,未能呈上,他终日忧愁愤慨,终染上疾病,在背上生了疮.宗泽叹息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狂风大作,雨下了一整个白天和夜晚,宗泽没有提及自己家中的任何事,只是连着呼喊了三声“过河!”,然后就逝世了.--------------------------是这个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备考复习译文+解析(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乎?”(《学而》)..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诗词理解(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比邻而居。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在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8.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从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嵋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嵋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峨嵋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念的情感。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嵋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
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封事,谤木之遗也。
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202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初中语文第1-6册课本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看自己在哪些文言文上还有遗漏,及时查漏补缺,有一些课文因为教材改版有所变动,具体以课本为主!【第一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一《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老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5.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7.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 映入帘子中。
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1.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中考文言文背诵篇目译文(24篇)《<论语>十则》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伤仲永》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诗词理解(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XXXXXX城阙辅三秦,XXX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XXX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XXX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是远在天XXX,也如同比邻而居。
”C.“有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在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嵋山头,明月反照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8.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从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嵋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嵋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峨嵋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缅怀的情绪。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嵋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XXX,字XXX,魏州曲城人。
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
XXX滞狱不决者,XXX。
征办事以情,人人悦服。
多.病,告退,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
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初中复习指导课外文言文阅读翻译白丁整理能力测试(一)1、翻译: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
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
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
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
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
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
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2、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3、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能力测试(二)1、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
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
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
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
(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2、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3、陶侃在青年时期作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被他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个。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
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太荒谬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正午牡丹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
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
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
根据什么来辨别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
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三子能言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绅,一次添了三个儿子。
(然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年龄眼看都快二十岁了,都是一张开嘴只能“呜哩哇啦”地,却不会说话。
(一天,)突然有位客人从他门前经过,口渴了想讨杯茶水。
听到了屋里那几个傻儿的声音,问道:“这是什么声音啊?”周某回答:“这是我的儿子(发出的声音),(他们)都不会说话。
”客人说:“您可回想、反省过(自己曾经犯过的)过错呢,(否则,)怎么到这样的地步呢?”周某听他所说的话,认为很奇异,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
想了很长时间,出口说:“我(积德行善,实在)都想不起做过什么缺德坏良心的事啊。
”客人说:“你换着(思路)再想想,幼年时做过什么事。
”周某进入内室,(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出来对客人说:“我想起来了。
记得在我小时候,正当床上面有燕子窝,窝里有三个小燕子,母燕子从外面寻食回来喂它们。
三个小燕子都张着嘴等着,天天都是如此。
我试着用手指伸进窝里,小燕子以为母燕来喂食,也张嘴承受。
我找了些蔷茨,各自喂给它们吃。
不大会儿,都死了。
母燕回来,不见自己的孩子,悲惨地鸣叫着飞走了。
许多年前,我实在办了件蠢事,今天想起来也实在是追悔莫及啊。
”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了,罪孽现在就算除去(赎)了吧。
”话刚说完,就听到周某几个儿子说话的声音。
而周某也突然不见了这个道人。
纸上谈兵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有一次与他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
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
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
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
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故事两则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
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
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
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
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二)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
天色已晚,忽然一只狼冲来,直看着担子里的肉,像是很馋,它跟在屠夫后面走了数里路。
屠夫害怕,用刀吓它,它就稍微退一步;等屠夫朝前走,它又跟上。
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
于是将肉钩好,踮起脚将肉挂在树上,再把空担给狼看,狼才停住不跟了。
屠夫回去,天亮来取肉时,远远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
抬头仔细看,就见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它的腭部,真像鱼上钩吃饵。
那时狼皮价钱贵,值十余金,屠夫因此有些钱了。
人们说爬上树求鱼,哪知,这狼爬上树求灾难。
这实在令人好笑啊!范仲淹记与欧公言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曾经说,有个患病的人,医生问他得病的缘由,(他回答)说:“乘船遇风浪,受惊得病。
”医生取出(用了)多年的柂牙(船尾舵),在被柂工汗水浸渍的地方,刮粉末,杂入丹砂、茯神之类(药物),病人喝完就痊愈了。
《本草注.别药性论》上说:“止汗,用麻黄根节和旧的竹扇碾成粉末服下。
”文忠公于是说:“医生凭意想用药大多如此,起初如同儿戏,可是有时得到验证,差不多不会遭到诘问。
”我因此对文忠公说:“拿笔墨烧灰给求学的人喝,应当可以治掉昏惰咯?推而广之,那么喝伯夷盥洗后的水,可以凭此治疗贪疾;吃比干吃剩的食物,可以凭此阻止奸佞行为;舐樊哙的盾牌,可以凭此治疗胆怯的毛病;闻西施的耳环,可以凭这治疗恶疾了。
”文忠公于是开怀大笑。
大言赵国有个方士好吹牛,艾子戏弄他说:“先生有多大了?”方士哑然失笑说:“我也忘了自己多大了。
回忆小时候和别的儿童一起去看伏羲画八卦,见他人头蛇身,回来后吓得引发癫痫,幸亏伏羲用草药医治,我才没死。
女娲在世时,天向西北倾斜,地往东南陷落,我正住在中央平稳之处,没有受到伤害。
神农种谷时,我早已不吃五谷了,所以一粒也没吃。
珣尤男用武力犯我,被我用一个手指打伤他的额头,血流满面地逃走了。
仓颉不认识字,想请教我,因为他太蠢不愿教他。
庆都在母腹中十四个月才出生,尧邀请我举办汤饼会。
舜被父母虐待,仰天号哭,我用手为他擦泪,再三劝勉他,于是他以孝顺而著称。
大禹治水,路过我家,我敬酒慰劳他,他极力推辞没喝就走了。
孔甲赠给我龙肉酱,我不小心吃了,至今口中还有腥味。
成汤网开一面捕捉禽兽,我当面笑他不能忘怀野味。
夏桀强迫我狂饮,我不听,把我放在炮烙上,七天七夜我谈笑自如,只得释放了我。
姜子牙钓起鲜鱼,经常送给我,我用来喂养山里的黄鹤。
周穆王瑶池赴宴,让我坐首席,徐偃王造反,穆王乘坐八骏马拉的车返回去了。
西王母留我到席散,我喝多了仙酒醉倒,幸好被西王母的两个丫环扶回了家。
一直沉醉到了今天,还没有完全清醒,不知现在是什么时代了。
”艾子假装敬佩地走了。
不久,赵王从马上掉下摔伤了腋下,医生说:“必须用千年干血抹上才能好。
”赵王下令寻找干血,没有找到。
艾子对赵王说:“这儿有个方士,不止几千岁,杀掉他取他的血,药效应该更快。
”赵王大喜,秘密派人抓住方士,准备杀他。
方士哭着叩头说:“昨天我父母过五十大寿,东邻的老太太带酒来祝贺,我喝多了,不觉吹牛过分,确实没有活过千岁。
艾先生最爱说谎,大王千万别信他。
”赵王于是训斥一番后把他放了。
文天祥从容就义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见,文天祥坚持不拜.弘范就以宾客之礼接见了他,并与其共入厓山,并要求文天祥作书与张世杰,令其投降.文天祥说:"我不能报效祖国,反而教我让人背叛自己的国家,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弘范仍然要求他写招降书,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所做的《过零丁洋》的诗文给了他,诗末有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厓山被攻破,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作为宰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荣华富贵,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而不能救,身为国家之臣,国家危亡而无能为力,已是死有余辜,怎么还敢苟且偷生而怀有二心呢!"弘范感其义,派人将其护送至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饭,仍然没有饿死,文天祥就开始吃饭了.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处的人提供给他好衣好食,但天祥并不为所动,他不住在自己的住处,通宵坐至天明,然后被移交兵马司,由卫兵把守看管.......文天祥临刑前面不改色,对旁边的訇卒说:"我的使命完成了."向南叩拜而死。
重财轻信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呼救。
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金。
”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金。
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给我一百金,可是现在只给十金,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金,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著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
有人见渔夫没动,便问他:“你怎麼不去救救他?”渔夫回答说:“这是那位答应给我百金却又说不算的人。
”於是,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看著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於河水之中了。
郁离子说:“有的人说商人看重钱财而轻视生命,开始我不相信,现在知道真的有这样的事”孟子说:“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以不谨慎”相信了啊!商汤见伊尹从前商汤将要前往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
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
”彭家的儿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全天下中的一位普通的百姓。
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
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
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商汤)于是叫彭家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田单即墨之战当初,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安平时,临淄市的一个小官田单正在城中,他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皮包上车轴头。
待到城破,人们争相涌出城门,都因为车轴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一族因铁皮包裹车轴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
当时齐国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仅有莒城、即墨未沦陷。
乐毅于是集中右军、前军包围莒城,集中左军、后军包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身亡。
即墨人士说:“安平之战,田单一族人因铁皮包轴得以保全,可见田单足智多谋,熟悉兵事。
”于是共同拥立他为守将抵御燕军。
乐毅围攻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围攻,退至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下令说:“城中的百姓出来不要抓捕他们,有困饿的还要赈济,让他们各操旧业,以安抚新占地区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