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承式拱桥
- 格式:pdf
- 大小:528.58 KB
- 文档页数:21
华光潭水库公路改建工程华光潭水库大桥(K1+197.749)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华光潭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部2004年6月K1+197.749华光潭水库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设计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一)桥位环境(二)技术标准(三)上部结构(四)下部结构(五)气象、水文、地质三、施工准备(一)施工便道(二)施工预制和安装场地1.钢结构制作拼装场地2.吊杆横梁及空心板预制场地3.砼拌和及砂、石等材料堆放场地(三)办公、生活临时设施(四)施工及生活用电安排(五)施工及生活用水四、施工组织方案(一)拱座、墩台基础、立柱、盖梁施工1.拱座、墩台基础施工2.立柱、盖梁施工(二)拱肋钢管制造和拼装1、钢管拱肋及腹杆制造A、钢管制作放样B、卷管C、焊接D、拼装运输2、吊装拼装(1)各吊装节段长度组合(2)节段组拼成型(3)成型检验3、肋间钢横梁制造(三)主拱肋吊装1、吊装方案2、吊装缆索系统(1)塔架(2)缆索(3)锚碇3、吊装组织(1)吊装施工队(2)吊装设备检查现调试(3)试吊(4)正式吊装拱肋A、吊装步骤B、合拢成型调整(5)肋间横梁安装(四)灌注拱肋钢管砼1、准备工作2、灌注拱肋钢管砼顺序(五)吊装吊杆横梁和安装吊杆1、横梁就位2、按加载顺序吊装横梁3、安装吊杆(六)吊装桥面空心板(七)铺装桥面(八)安装伸缩缝(九)其他附属工程(十)施工工期目标五、施工监控六、质量保证体系七、施工安全措施八、后勤保障一、附图1.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2.桥址平面图3.桥位示意图4.拱肋拼装台座及预制场地布置示意图5.节段吊装布置示意图6.吊杆横梁吊装顺序图7.空心板吊装示意图8.塔架结构布置图二、附表1.华光潭水库大桥施工计划进度表2.华光潭水库大桥钢板材料数量表3.缆机设备配置表—钢丝绳数量表4.缆机设备配置表—起重机具数量表(一)5.缆机设备配置表—起重机具数量表(二)6.缆机设备配置表—卷扬机数量表7.卷扬机相关电控电缆部分8.缆机设备配置表—起重机具(滑车)数量表9.塔架附属结构及组装件(设计制造)数量表10.华光潭水库大桥钢筋数汇总表11.华光潭水库大桥圬工材料数量表华光潭水库公路改建工程K1+197.794华光潭水库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一、设计编制依据(一)临安市华光潭水库库区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土建工程招标文件(第三合同段);(二)临安市华光潭水库库区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合同(第三合同段);(三)临安市华光潭水库库区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合同估段第三册,临安市华光潭水库大桥施工图变更设计第一册共一册;(四)《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五)《钢管砼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六)《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1212-98)及其他有关钢结构制造规范。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1. 引言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和铁路交通建设中的桥梁形式。
它具有较大的跨度、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被认为是传统拱桥和连续梁桥的优化结合。
本文将介绍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施工前准备2.1 桥梁设计图纸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准备好桥梁的详细设计图纸。
图纸应包括桥梁的平面布置、纵断面、结构细部等细节。
施工方需要根据图纸确定施工方案和具体的施工工序。
2.2 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材料包括钢管、混凝土、钢筋等。
施工设备包括起重机、混凝土泵车、模板支架等。
在施工前,需要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充分,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
2.3 地基处理对于较软的地基,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如加固、压实等。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稳固的基础支撑,确保拱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桥墩施工3.1 基础浇筑首先,在桥墩位置进行基础的浇筑。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应按照计算的基础尺寸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浇筑。
为了确保浇筑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浇筑过程中的浇筑速度和混凝土的均匀性。
3.2 桥墩安装基础完成后,可以进行桥墩的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需要使用起重机将桥墩逐个安装到预定位置。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桥墩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及与基础的连接质量。
4. 拱肋安装4.1 钢管制作拱桥主要采用钢管作为拱肋材料。
施工前,需要将钢管进行加工制作,包括切割、焊接等工序。
制作完成后,需要对钢管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4.2 拱肋安装安装拱肋是拱桥施工的核心步骤之一。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将拱肋倒置,并用临时支撑固定在桥墩上。
然后,使用起重机将拱肋逐个正装在预定位置,并与桥墩进行连接。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拱肋的位置和水平度。
5. 模板支撑5.1 模板搭设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搭设模板作为混凝土的浇注基准。
模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设,并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
工法名称:《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工法》一、关键技术鉴定时间及组织鉴定单位1、鉴定时间:1998年9月2、组织鉴定单位: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二、本工法获科技成果情况QC成果获1997年国家优秀奖三、工法内容简介采用大型龙门桁车作为拱肋预制段的提升、移运设备,采用万能杆件组拼而成的简支梁式半刚性拱架作为拱段安装及接头现浇施工的承力设备。
为大跨度拱桥,特别是同类型的中承式钢筋砼拱桥施工探明了一种新工艺。
四、关键技术及保密点1、龙门桁车的拼装。
两侧立柱采用常备式万能杆件,起重横梁采用贝雷梁,即满足了施工的要求,又为横梁的安、拆提供了较大方便;2、半刚性拱架的设计、拼装。
拱架设计为简支梁式的半刚性骨架,其上部斜梁采用简支结构支座,垂直支撑,砂筒卸拱;整体拼装就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3、拱段安装。
按初步就位预压序施工,控制拱段中线、高程、索管里程及垂直度。
另拱段与其下相应的纵梁固定,尽量避免纵向固定跨越纵梁端部五、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主跨168米以上的中承式拱桥,国内外据有关资料记载均采用支架上现浇施工,就拱架上拼装这一工艺属国内领先。
六、工法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该技术已应用于河南省信阳狮河大桥的施工中。
狮河大桥按期、优质完工,使该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大跨度拱桥发展的今天,该拱肋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七、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经过拱架方案的比选、拱肋调整方法优化,共节约资金34.6万元,节约共天40天。
信阳狮河桥的建成改善了107国道的运营情况,也为信阳市增添了一道新景观。
该桥主拱肋合拢时期,信阳电视台、羊城晚报、中国建设报、经济信息报均予以报道,提高了我局的知名度。
该桥的成功修建,填补了我局在大跨度中承式拱桥施工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局建桥又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说明书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是我国公路上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桥型,在我国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了。
其与梁桥、刚构桥不仅外形不同,而且受力性能有较大差别。
拱式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将产生轴向压力,从而大大减小了拱圈的截面弯矩,使之成为偏心受压构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与受弯梁的应力相比较为均匀,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主拱截面的材料的强度,使跨越能力大大增大。
其主要优点是可充分的就地取材(砖石、混凝土结构时2),可节省大量的钢材和水泥,而且其受力性能好,维修费用少,外形美观,构造较简单。
此拱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净跨径225m,主拱圈线型为二次抛物线。
因为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拱的合理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而此拱桥自重集度较为均匀,且为大跨,故选用二次抛物线形式,其造型优美,构造较简单。
桥梁全长316m,起终点至拱桥桥台处选用等截面梁布置,在跨中位置设置桥墩以分配受力。
此拱桥拱肋截面为三角形桁式结构,主钢管为Φ610×13mm,连接钢管和横撑为Φ325×8mm,拱肋高3.7m,宽1.7m,吊索间距为6m,吊索下设30cm×30cm方形截面横梁。
此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属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受压为主的结构。
它一方面借助内填混凝土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同时又利用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而且由于其承载能力大,正常使用状态是以应力控制设计,外表不存在混凝土裂缝问题。
另外,钢管本身相当于混凝土的外板,它强度高,质量轻,易于吊装或转体,同时钢管兼做纵向主筋在施工过程中,可作为劲性承重骨架,方便施工,可先将空钢管拱肋合龙,再压注混凝土,从而降低施工难度,省去了支模、拆模等工序,简化了施工工艺,并可适应先进的混凝土泵送工艺。
另外钢管混凝土使构件承载力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塑形和韧性,降低了结构自重和造价,而且其防腐、防火性能好,结构造型美观。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在毕业前的毕业设计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
它不仅仅是学校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培养我们独立工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严谨设计能力等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通过认真的完成毕业设计,可以系统的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来查找理论知识存在的不足。
本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题目是柳州市某大桥的设计,主要从桥梁方案的设计与比较,桥梁的结构内力计算,预应力筋的配置设计,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截面强度、应力验算等几个方面进行。
在桥梁方案比选时,首先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桥梁的总长,大体确定要选用的基本方案,通过比较分析,按照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有利于环保的原则,确定最终的方案。
本设计考虑到水位情况、基础埋深、桥面宽度、施工方法等等因素,最终确定出桥型总体布置图,引桥采用跨径为35米和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桥,主桥采用主跨为140米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主跨拱肋采用圆端形截面,边跨拱肋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形式。
主跨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截面可以增强截面刚度,减少截面结构尺寸,节约混凝土的用量,进而起到减轻桥梁自重,减少了恒载的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低桥梁造价。
随着我国拱桥设计的不断发展,钢管混凝土拱肋也是目前较大跨径拱桥中最常采用的截面形式之一。
如将1989年建成的四川省第一座跨径为100米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肋与箱型板拱定型设计相比,重力与水平推力分别减少小了48%和40%,相当于减小了下部结构圬工数量,从而降低了总造价。
另外,在外观上,考虑到该设计为城市桥梁,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拱桥线形清晰明快,轻盈美观,增加的城市的美观性,并且施工也比较方便,本设计采用缆索吊装施工。
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这些优点,目前在混凝土拱桥中已被普遍采用。
其它结构的设计以及细部的处理都参照了相应的规范和手册进行。
在计算时,通过手算和桥梁迈达斯软件计算相结合,进行了截面配筋、应力计算等工作。
中承式拱桥施工方案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30+40+418.8+40+2*30m预应力砼T梁+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全桥长6557.8米。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式墩,钻孔桩基础。
桥台采用柱式台、扩大基础基础。
13.1.2.1 总体施工方案(1)拱座基础施工主桥拱座基础施工涉及①基坑的开挖及围护;②混凝土浇筑施工等内容。
(2)钢结构加工根据桥位区的运输条件,拱肋及钢梁无法整节段运输至桥位的实际情况,因此采用厂内加工单根杆件运输到桥位临时组装场地,在临时场地将拱肋单元件组焊成吊装节段、试拼装,然后进行吊装。
(3)主拱安装主拱采用缆索吊斜拉扣挂施工。
吊装顺序为每节段内上、下游拱肋及相应横撑同步进行,即每节段上游拱肋(或下游拱肋)→每节段下游拱肋(或上游拱肋)→每节段内横撑,以上循环为一环,安装就位后再进行下节段的吊装,拱肋接头设计为先栓接再焊接,横撑接头设计为定位之后直接焊接的方式进行。
每一扣段的吊装节段就位后,应调整扣索力,使拱肋轴线位于设计标高,当安装误差满足规定要求后,即可焊接主拱钢管接头。
(4)钢管砼灌注拱肋合龙形成完整的拱圈,监控单位完成各项测试,并经分析满足计算及规范要求以后,即可灌注主拱圈上、下弦钢管内混凝土和设计指定的横联等构件内混凝土。
采用C60自密实补偿收缩高性能混凝土,以泵压法自拱脚向拱顶灌注主拱钢管内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时应分不同阶段张拉监控单位指定的扣索及索力,在拱肋1/4处设置备用灌注孔。
横联管等构件钢管内混凝土采用泵压法,但应事先完成灌注工艺设计报告,请监理、业主审查批准。
施工单位需作灌注孔堵塞的应急预案。
(5)桥面系施工桥面系各构件用缆索吊装,施工单位在设计缆索吊装系统时,应充分考虑桥面梁的最大吊装重量。
为方便钢纵梁的运输和安装,钢纵梁在工厂分段制作运抵工地后,按设计要求以拼接缝分段连接、吊装。
桥面格子梁在工厂预拼完成,通过船舶或车辆运输至施工区域,利用缆索吊装系统起吊至对应位置。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钢混叠合梁拼装提升施工工法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其采用钢管与混凝土梁相结合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钢混叠合梁拼装提升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全面介绍。
一、前言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铁路等领域。
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工期长、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出现了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钢混叠合梁拼装提升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钢混叠合梁拼装提升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施工过程简化:该工法采用在工地搭建预制构件拼装平台,通过整体提升的方式将预制钢混叠合梁准确放置在位,可以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操作和现场加工。
2.质量控制更严格: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加工和质量检测,确保了构件的准确度和一致性,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
3.施工效率提高:相比传统施工方法,该工法在时间上更为紧凑,能够大幅度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4.混凝土优势发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混凝土拱体的形式,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其抗压强度和抗震性能,提高了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三、适应范围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钢混叠合梁拼装提升施工工法适用于跨度较大、施工时间紧迫的桥梁工程。
尤其适于公路和铁路等交通干线,能够大幅度减少对交通的干扰,提高对交通的通行能力。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将钢管与混凝土拱梁结合起来,形成较为稳定的中承式结构。
具体实现的技术措施主要有:1.预制钢混叠合梁生产:在工厂进行钢管与混凝土的叠合加工,确保构件准确度和质量。
2.拼装平台搭建:在现场搭建适应预制构件的拼装平台,以保证预制构件能够准确放置在位。
3.整体提升:通过起重机等设备,将预制钢混叠合梁整体提升到设计位置,实现准确放置。
4.连接与固定:对预制构件进行连接和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拱桥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
拱桥介绍中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
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受墓拱、水管、城门等建筑的影响。
因为拱桥的主要承重构件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
在古文献中,还用“囷”、“窌”、“窦”、“瓮”等字来表示拱。
拱桥。
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
单拱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拱券呈抛物线形,桥身用汉白玉,桥形如垂虹卧波。
多孔拱桥适于跨度较大的宽广水面,常见的多为三、五、七孔,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宽约6.6米,连接南湖岛,丰富了昆明湖的层次,成为万寿山的对景。
河北赵州桥的“敞肩拱”是中国首创,在园林中仿此形式的很多,如苏州东园中的一座。
构造特点1、拱桥的受力特点:拱桥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支座处除产生竖向反力外,还产生水平反力;由于这个水平反力的存在,使拱内各截面的弯矩大大减小,拱内各截面主要受压,而弯矩和剪力较小。
因此拱桥可以采用抗压强度大而抗拉强度低的材料来修建。
2、拱桥的主要优缺点:优点:(1)跨越能力较大。
(2)可以就地取材,节省钢材和水泥。
(3)坚固耐久,养护维修费用少,而承载潜力大。
(4)外形美观、构造简单、有利于普及。
缺点:(1)自重较大,相应的水平推力也较大,增加了下部墩台圬工量。
(2)施工步骤多,需要的劳动力多,建桥时间较长。
“费工费料”(3)由于水平推力大,在连续多孔拱中,必须设单向墩,防止连拱破坏(4)平原地区不适合建造。
赵州桥中国现存最早,并且保存良好的是隋代赵州安济桥,又称赵州桥。
桥为敞间圆弧石拱,拱券并列28道,净跨37.02米,矢高7.23米,上狭下宽总宽9米。
主拱券等厚1.03米,主拱券上有护拱石。
在主拱券上两侧,各开两个净跨分别为3.8米和2.85米的小拱,以宣泄拱水,减轻自重。
桥面呈弧形,栏槛望柱,雕刻着龙兽,神采飞扬。
桥史建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完工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距今已有1406年。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定期检查报告(技术状况评定)2018年1月编制目录1.桥梁概况 (3)2.检查目的 (6)3.检查依据 (6)4.构件编号 (6)4.1编号规则 (6)4.2构件数量统计 (7)5.检查内容 (8)5.1外观检查频率 (8)5.2上部结构主要构件外观检查内容 (8)5.3下部结构主要构件外观检查内容 (8)5.4桥面系外观检查内容 (9)5.5裂缝检查内容 (9)5.6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内容 (10)5.7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内容 (10)5.8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内容 (11)5.9钢筋锈蚀检测内容 (12)5.10钢管混凝土缺陷检测内容 (12)6.桥梁检测主要仪器设备 (15)7.桥梁检查结果 (15)7.1上部结构外观检查结果 (15)7.1.1拱肋检查 (15)7.1.2横向联结系检查 (17)7.1.3立柱检查 (18)7.1.4吊杆检查 (18)7.1.7支座检查 (20)7.2下部结构外观检查结果 (22)7.2.1翼墙、耳墙检查 (22)7.2.2锥坡、护坡检查 (22)7.2.3桥墩检查 (23)7.2.4桥台检查 (23)7.2.5墩台基础检查 (23)7.2.6河床及调治构造物检查 (23)7.3 桥面系外观检查结果 (23)7.3.1 桥面铺装检查 (24)7.3.2 伸缩缝装置检查 (27)7.3.3 人行道检查 (28)7.3.4 栏杆、护栏检查 (31)7.3.5 排水系统检查 (35)7.3.6 照明、标志检查 (36)8.专项检测结果 (41)8.1钢筋保护层检测结果 (41)8.2碳化深度检测结果 (43)8.3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44)8.4 钢筋锈蚀检测结果 (46)8.5 钢管混凝土密实度检测结果 (47)9.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51)9.1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51)9.2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52)9.3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定 (52)9.4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结果 (52)10.结论及建议 (53)10.1 检查结论 (53)10.2 技术建议 (55)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定期检查(技术状况评定)报告1.桥梁概况全桥采用一跨净跨径116米钢管混凝土拱桥跨越大渡河,主跨为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吊杆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横梁,桥面板为普通钢筋π形板,吊杆间距为8.58米和9.1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