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对被HIV污染的物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不耐 热器械设备用气体灭菌法;并用2%戊醛浸泡30分钟;对耐热器 械设备可用高压蒸气灭菌,对可用消毒剂浸泡的物品,可选用 有效消毒剂,如1克/升的次氯酸钠及10克/升的有机氯溶液, 50克/升的甲醛溶液,700克/升的乙醇浓度等,各种市售的抗 HIV的商品,如爱乐液,虎力宝等,经过严格实验检测者,均可 使用。 c、本人已知有HIV感染或高度怀疑者,应具有基本的伦理道德 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联系,争取早防早治。
艾滋病的破坏性影响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一般被分为4个层面:人民健康、经济 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1、由于青壮年感染者发病与死亡,导致国民经济的损失 巨大,国家安全与稳定受到威胁。 2、降低了人均期望寿命。 3、对儿童造成一系列影响,包括发病、死亡和易感性增 加。 4、由于日益增长的医疗花费,造成对卫生服务资源的过 量需求。 5、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寡老人数量增加,对社会的冲击 力加大。
现不明原因的渐进性消瘦、乏力,继而发生“机会性” 感染,大多数表现为卡氏肺囊肿性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 的感染,这是大多数AIDS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经治 疗者在进入此期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8个月。大约有 35%的AIDS或HIV-1感染者会出现卡波西肉瘤,它是一种 紫色的斑块,可出现于全身皮肤,但常见于四肢,亦可 出现于口腔粘膜内,皮损附近的淋巴结亦可累及,局部 皮肤损伤可发展为不易愈合的溃疡或感染霉菌,偶尔这 种斑块亦可出现于内脏并扩散开来,但卡波西肉瘤并不 构成HIV-1感染的死因,这类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仍是感 染。还有少数的HIV-1感染者表现为淋巴肉瘤、黑色素瘤 等其他恶性肿瘤。
年轻人; 2007年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 目前非洲大约有艾滋病感染者2250万,占全球的6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