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每天尿量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13 KB
- 文档页数:2
细观尿液,自查健康作者:刘茁来源:《幸福·健康版》2018年第06期关注自己健康的人,可以从一件最简单的小事着手,那便是每天留心观察自己的尿液颜色、尿量、排尿情况。
尿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人的尿液是清澈淡黄色的,异常的尿液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
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液,很容易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及早就医。
尿的生成和排泄属于泌尿系统的工作,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管理着身体中水转化为尿液的过程,输尿管、膀胱、尿道让尿液顺畅排出。
如果出现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往往是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是前列腺增生。
尿量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尿量在1000——2000毫升。
一昼夜尿量少于400毫升称为少尿,少于100毫升,為无尿。
而尿量多于2500毫升时称为多尿,一天尿量超过4000毫升时为尿崩。
尿量的突然减少或增多都反应了肾脏以及身体的调节系统存在一定的疾病。
尿色正常排出的新鲜尿液呈浅黄色。
随着喝水多少尿液有深有淡。
喝水多,尿多,尿里的尿色素所占的比例小,颜色就淡;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颜色就显得黄。
如果尿液的颜色有明显的改变,就要去医院化验一下了。
1.“浓茶”样的尿。
如果尿液像浓茶一样,呈现深黄色或棕黄色,很有可能是肝胆方面出现了问题。
胆汁(胆红素)向外排泄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从肠道排出,一条从尿液排出来。
当肝脏或胆囊有病时,胆汁到肠道的通路被阻断,只能从尿液排出来,形成胆红素尿。
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2.“云雾”样的尿。
尿液呈现黄白色,像云雾一样很浑浊,有时甚至可以看到絮状物。
这很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感染。
感染时,大量脓细胞和细菌混合在尿液中,形成脓尿。
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肾盂肾炎、淋病等。
3.“稀牛奶”样的尿。
尿液中如果混有淋巴液,就会变成像稀牛奶一样的乳白色,又叫“乳糜尿”。
常见的疾病包括丝虫病、腹腔淋巴结结核等。
正常情况下肠道吸收脂肪皂化后的乳糜液,通过肠道周围的淋巴管引流到血液。
身体晴雨表观尿识健康□文/刘万超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博览2023/0922家庭医生健康博览健康/解惑疾病“尿量”是医学上的专业术语,指人体24小时内排出的尿液总量。
一般来说健康成人24小时的尿量为1~2升。
也可以根据每小时每公斤体重产生1毫升尿液的标准,按时间和体重来计算。
例如,一位体重为70公斤的成人,在1小时内排出的尿液参考值为70毫升。
而在相同的时间内,儿童尿量按时间和体重计算为成人的3~4倍,这是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率和水分的需求相对较高,需要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支持身体的代谢活动。
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的稀释浓缩功能。
此外,尿量还受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龄、环境、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多尿多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升,儿童24小时尿量超过3升。
正常人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有:①饮水过多或食用水分含量高的食物;②服用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咖啡等;③使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利尿剂、噻嗪类药物;④输液过多;⑤精神紧张等。
上述情况会导致人体的生理性尿量增多,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消除影响因素后,尿量可恢复正常。
如果排除了上述原因,仍发现尿量明显增多,此时可能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以下疾病会引起病理性多尿:①代谢性疾病,最常见于糖尿病引起的渗透性利尿;②内分泌性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③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衰、急性肾衰等。
肾性多尿常见于昼夜尿量的比例失常,即呈现夜晚尿量明显增多的特点。
●少尿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毫升或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
正常人长期不饮水,因运动、暴晒、高温作业等出汗过多,或在干旱环境中脱水等原因都可能出现生理性少尿,消除影响因素后即可恢复。
病理性的少尿可见于以下疾病状态:①休克、重度失水、大出血等引起全身血容量减少的疾病;②心功能不全、血压下降等心脏疾病导致的肾血流量减少;③各类肾脏疾病引起肾血管病变导致肾供血不足。
24小时尿量正常值是多少对于我们来说,了解24小时尿量正常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的尿量有没有问题,如果尿量有问题的话,往往暗示着疾病哦!那么24小时尿量正常值是多少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24小时尿量正常值是多少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一看。
尿量主要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与稀释功能。
此外尿量变化还与外界因素如每日饮水量,食物种类、周围环境(气温、湿度)、排汗量、年龄、精神因素、活动量等相关。
24小时尿量正常值是多少?一般健康成人尿量为1-2L/24小时或1ml(h/kg)。
昼夜尿量之比为2-4:1,小儿的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按体重计算较成人多3-4倍。
24小时尿量大于2.5L称为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0.4 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0.1L,或在12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
一、多尿24小时尿量大于2.5L称为多尿。
在正常情况下多尿可见于饮水过多或多饮浓茶、咖啡。
精神紧张、失眠等情况;也可见于使用利尿剂或静脉输液过多时。
病理性多尿常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和浓缩功能减退,可见于:1、内分泌病:如尿崩症、糖尿病等。
2、肾疾病: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髓质纤维化或萎缩,肾小管破坏致使尿浓缩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多尿。
其特点为昼夜尿量的比例失常,夜尿增多。
3、精神因素:如癔病大量饮水后。
4、药物:如噻嗪类、甘露醇、山梨醇等药物治疗后。
二、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0.4 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称为少尿。
生量性少尿见于机体缺水或出汗过多时,在尚未出现脱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可首先出现尿量的减少。
病理性少尿可见于:1、肾前性少尿: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等;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严重创伤、感染等。
2、肾性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各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也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少尿。
人一天喝水量的判断标准关于人体每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有三种,但结论大致相同: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其中约1500~2000毫升来源于直接饮水,余下的则从食物中摄取。
对于一个70岁的人来说,他一生将饮用掉60多吨的水。
当然,一天补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只是一个平均值,如果对单一的个体,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测算自己真正的用水量。
第一,可以根据体重计算。
根据美国洛杉矶国际医药研究所的研究,成年人每天饮水量的标准是:每公斤体重每天应该补充40毫升水。
第二,按照排出量估算,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总排水量约为2500毫升,而根据摄入与排除平衡的原理,成年人每天所需的需水量约为2500毫升。
第三,按照美国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估算,成年人每消耗1千卡能量需水1毫升,婴儿则为1.5毫升。
成年人每天平均大约需要消耗2000千卡的热量,因此按这个计算方法,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也在2000~2500毫升之间。
不管哪种计算方法,每人每天都应当摄入不少于2000毫升的水分,直接饮用不少于1500毫升的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补水。
同时也应该选择天然、健康、弱碱性、含有各种天然矿物元素的饮用水。
人一天标准喝水量是多少?看尿液颜色定喝水多少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仅限于解渴,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喝水对健康非常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对于人体而言,水在身体内不但是“运送”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保证充足的摄水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但是,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仅限于解渴。
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喝水对维护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喝水多少因人而异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
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正常心率:每分钟75次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
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
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可低于每分钟60次等。
2. 正常体温:36.3℃-37.2℃(口测法)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
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值为36.3℃-37.2℃;腋测法(腋下夹紧5分钟)为36℃-37℃。
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5分钟)为36.5℃-37.7℃。
在一昼夜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只要体温不超过37.3℃,就算正常。
3. 血红蛋白(HbB):成年男性(120-160克/升),成年女性(110-150克/升)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值佐为判断贫血的依据。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值90-110克/升属轻度贫血;60-90克/升属中度贫血;30-60克/升属重度贫血。
贫血原因或类型不同,治疗方法迥异一旦发现贫血,应去医院就诊,在明确了贫血原因(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和类型(缺铁性还是巨幼细胞性)之后,再行针对性治疗切莫自行购买补血保健品,以免延误病情。
4. 白细胞计数(WBC):4-10*(10的9次方)个/升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增多,小于4*(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减少。
一般地说,急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可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会降低。
感冒、发热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为明确病因,指导临床用药,医生通常会让你去查一个血常规。
5. 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的9次方)个/升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10的9次方)个/升以下时,特别是低至30*(10的9次方)个/升时,就有可能导致出血,皮肤上可出现瘀点瘀斑。
儿童正常尿量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之一,尿量的大小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状况和水分平衡情况。
对于儿童来说,正常的尿量与年龄、性别、季节、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儿童的正常尿量。
1. 新生儿新生儿的尿量与喂养方式、出生体重等有关。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的尿量一般在20-30毫升之间,随着喂养的进行,尿量逐渐增加,到第3天左右可达到每天10次以上,每次尿量在20-30毫升之间。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尿量相对较多,每天可达到10-20次,每次尿量在30-50毫升之间。
2. 婴儿婴儿的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尿量在500-800毫升之间。
每天尿布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从出生时的10次以上逐渐减少到每天6-8次左右。
此时,婴儿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的,呈清澈透明状。
3. 幼儿幼儿时期,尿量还会继续增加,每天尿量在800-1000毫升之间。
尿布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从婴儿时期的6-8次减少到每天4-6次左右。
此时,幼儿的尿液颜色也应该是淡黄色的,呈清澈透明状。
4.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时期,尿量已经相对稳定,每天尿量在1000-1500毫升之间。
尿布的次数也减少到每天3-4次左右。
此时,学龄前儿童的尿液颜色也应该是淡黄色的,呈清澈透明状。
5. 小学生小学生时期,尿量也相对稳定,每天尿量在1200-1500毫升之间。
此时,小学生已经可以控制大小便,不需要再使用尿布了。
此时,小学生的尿液颜色也应该是淡黄色的,呈清澈透明状。
总的来说,儿童的正常尿量与年龄、性别、季节、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但尿量过少或过多都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的表现。
因此,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尿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就医。
同时,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保证身体健康。
儿童多饮多尿判断标准
一、每日排尿次数超过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排尿6-7次,学龄儿童每天排尿6次以下。
如果儿童的排尿次数明显超过这个范围,可能存在多饮多尿的情况。
需要留意并记录排尿次数,以便进一步评估。
二、排尿量明显增多
正常来说,每天的尿量在1000-2000毫升之间。
如果排尿量超过这个范围,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可能是多饮多尿的表现。
排尿量的记录对于判断是否存在多饮多尿非常重要。
三、尿液颜色异常
正常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浅黄色或琥珀色。
如果尿液颜色过浅或过深,或者呈现无色,可能表明存在多饮多尿的情况。
颜色的异常可能是由于尿中含有的水分、矿物质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四、尿液比重异常
正常尿液的比重应该在1.010-1.025之间。
如果尿液比重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多饮多尿的情况。
尿液比重的异常可能是由于尿液中水分含量的变化引起的。
五、其他症状
除了以上提到的排尿次数、排尿量、尿液颜色和尿液比重的改变外,儿童多饮多尿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口渴、乏力、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也可能提示儿童存在多饮多尿的情况。
综合以上标准,家长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多饮多尿的情况。
如
有疑虑或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儿童多饮多尿的情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正常人一天上几次厕所呢导语:上厕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有人一天上好几次,,有人好几天没上过一次厕所,还有人刚上完又想上,出现以上情况的朋友们,就是不说,大家也上厕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有人一天上好几次,,有人好几天没上过一次厕所,还有人刚上完又想上,出现以上情况的朋友们,就是不说,大家也应该想到这是不大正常的现象。
是需要注意的。
那么正常人一天上几次厕所,不知道的朋友们,今天就为你们解说“正常人一天上几次厕所”。
正常人大便一天要上一次,且是6点半到8点这个时间段。
夏天一天要上5至7次小便,因为夏天易出汉汗。
小便上的次数会少。
冬天要上7至10次。
小便应该是淡黄色,如果太黄了表示人上火了。
一般正常人一天之内排尿6-8次是比较正常的,排尿次数经常明显增多,可以定义为尿频。
晚上起夜1-2次是比较正常的,如果经常超过两次,就是夜尿增多。
如果刚喝完水,1小时左右后会达到一个排尿的高峰,一般每次正常的尿量大约是400毫升左右。
如果刚喝完水,1小时左右后会达到一个排尿的高峰,一般每次正常的尿量大约是400毫升左右。
一般都是一天一次,两天一次也是正常的,少量人三天一次。
如果在多的话就是不正常的了,不正常的大便常常是不定期的。
专家解析: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
起夜太多,一种情况是因为睡前喝水多造成的。
这是正常情况,没有必要为了不起夜刻意减少晚上的饮水量。
正常人一天上几次厕所,以上的解释以及专家的分析,相信大家也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答案。
正常人一天上厕所的次数不会过于频繁,这是身体健康的表现,了解一下相关问题,也可以让大家发现自己自。
人一天喝水量的判断标准关于人体每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有三种,但结论大致相同: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其中约1500~2000毫升来源于直接饮水,余下的则从食物中摄取。
对于一个70岁的人来说,他一生将饮用掉60多吨的水。
当然,一天补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只是一个平均值,如果对单一的个体,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测算自己真正的用水量。
第一,可以根据体重计算。
根据美国洛杉矶国际医药研究所的研究,成年人每天饮水量的标准是:每公斤体重每天应该补充40毫升水。
第二,按照排出量估算,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总排水量约为2500毫升,而根据摄入与排除平衡的原理,成年人每天所需的需水量约为2500毫升。
第三,按照美国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估算,成年人每消耗1千卡能量需水1毫升,婴儿则为1.5毫升。
成年人每天平均大约需要消耗2000千卡的热量,因此按这个计算方法,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也在2000~2500毫升之间。
不管哪种计算方法,每人每天都应当摄入不少于2000毫升的水分,直接饮用不少于1500毫升的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补水。
同时也应该选择天然、健康、弱碱性、含有各种天然矿物元素的饮用水。
人一天标准喝水量是多少?看尿液颜色定喝水多少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仅限于解渴,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喝水对健康非常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对于人体而言,水在身体内不但是“运送”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保证充足的摄水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但是,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仅限于解渴。
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喝水对维护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喝水多少因人而异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
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老年人异常尿液的类型及观察要点一、老年人正常尿液的性状正常情况下,老年人尿量每日应为1000-2000ml,淡黄色,清澈透明。
二、老年人异常尿液的类型1.尿量异常留置导尿的老人,尿袋上有刻度,可以通过正确读取刻度来评估其尿量。
(1)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常提示有糖尿病、尿崩症或者肾功能衰竭等情况。
(2)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常见于发热、液体摄入过少或休克的老人。
(3)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
常提示出现严重血液循环不足、严重休克、急性肾衰或药物中毒等。
2.尿液颜色异常(1)深黄色常提示老人摄入水分不足,应增加摄水量。
(2)红色常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泌尿系感染或其他膀胱疾病。
(3)咖啡色常提示有出血,或泌尿系统疾病。
(4)乳白色尿液呈米汤样,常提示丝虫病等。
(5)絮状物尿液浑浊,见絮状物,常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3.尿液气味异常正常尿液久置后可出现氨臭味。
如果新鲜尿液有氨臭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有机磷中毒时,尿液有蒜臭味;进食较多葱、蒜后,尿液也会有特殊气味。
三、观察留置导尿的老人尿量及颜色的具体要求1.护理员发现尿量少时,应首先确保导尿管通畅,没有反折。
2.护理员发现尿量异常时,应结合老人的饮食、进水状况、输液量等考虑。
3.服用食物和某些特殊药物时,尿液颜色也会出现异常变化,护理员在观察时应结合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护人员,注意辨别。
4.如果不是上述因素引起的尿量、颜色的改变,需立即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并留取标本以备送检。
5.长期留置导尿的老人,尤其是女性,有时会出现尿液渗漏的现象,护理员应加以辨别。
喝水后多久排尿,说明你的肾脏很健康?医生为您说清楚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成人平均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
为了保证每天的机体需要量,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所以每天需要至少补充1000毫升的水量。
那么到底喝水后多久排尿,排尿量多少,才说明你的肾脏是正常的?今天,鲜医生在这里为您仔细说清楚。
首先,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尿液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大致是由于肾脏滤过人体的血液而产生。
人体的血液经过肾脏以后,进入到肾脏内部,肾脏内部含有大约300万个左右的肾小球,肾小球像一层滤网一样,然后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比较大的分子,比如蛋白和营养物质,就不能通过滤网而留在体内,而比较小的有毒物质,比如尿素氮、肌酐和胍类物质,就可以通过筛网而滤过进入肾小管之中,水分也可以通过滤网而进入肾小管之中,肾小管就重吸收水分,再返回到人体的血液之中,而小分子的物质通过肾小管的分泌进入肾盂之中,少部分的水分也会进入到肾盂之中,混杂这些有毒物质就最终形成了人类的终尿。
这些终尿被集合系统收集,存储在膀胱之内,当存储大约200到300毫升左右时,特别产生一种憋尿感,促进患者去排除这些有毒物质,也就是人体最终排出的尿液。
人体排尿多,是什么原因?提示什么?排尿次多分为生理性现象和病理性现象。
生理性现象,常见的就是饮水比较多,出汗少,这样排尿的次数就比较多。
对于病理现象,常常是因为泌尿道的感染、炎症刺激,导致尿道比较敏感,所以出现反复的排尿。
还有常见的原因就是膀胱过度活动征或者是神经源性膀胱,因为膀胱不够稳定,可能经常有排尿的冲动,就会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因此出现了长时间的排尿增多。
需要到医院就诊,做一下相关的检查,常见的检查有尿常规、泌尿系统的B超,必要的时候做一下尿流动力学的检查,明确病因了,才能够减少排尿次数。
另外,如果排尿较多、尿频则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夜尿次数的多少往往与前列腺增生的程度有关。
原来不起夜的老人出现夜间1~2次的排尿,常常反映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了前列腺病变的发展和加重。
儿童尿量的标准范围
儿童的尿量与肾功能、肾脏发育密切相关,不同年龄儿童,尿量的正常值判断的标准不同。
儿童的尿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不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尿量值,以及每日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按体重计算,新生儿正常尿量一般每小时为1-3mL/kg,1-2个月儿童正常尿量为250-400mL/d,1岁儿童正常尿量为400-500mL/d,3岁儿童正常尿量为500-600mL/d,5岁儿童正常尿量为600-700mL/d,8岁儿童正常尿量为600-1000mL/d,14岁儿童正常尿量为800-1400mL/d,大于14岁的儿童正常尿量为1000-1600mL/d。
根据儿童尿量的正常值,可以判断儿童有无少尿、无尿或者多尿。
如果新生儿尿量为每小时尿量<1mL/kg,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全天尿量<300mL,或全天尿量<400mL,考虑可能是存在少尿的情况。
无尿的标准就是尿量进一步减少,如果新生儿尿量每小时<0.5mL/kg,或者其他年龄段的儿童全天尿量在30-50mL及以下,认为是无尿。
此外,儿童全天尿量>2000mL,或者每天尿量>3000mL,考虑存在多尿。
儿童尿量少或者尿量过多都是异常情况,如果儿童尿量长期不在正常范围内,要考虑是否有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结石,或者是否存在全身脱水和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具体情况需要就医进行确诊,进行治疗。
休克时肾脏受累的尿量标准概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紊乱,并且往往伴随着肾脏功能的受损。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在休克过程中,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肾脏可能遭受损害,导致尿量减少。
尿量的改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是否受到威胁,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尿量标准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尿量在8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
虽然每个人的尿量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如果在短时间内尿量显著减少,可能是肾脏出现问题的一个指标。
在休克状态下,肾脏受累导致尿量减少,一般认为每小时尿量低于0.5毫升是异常的。
尿量减少的原因休克时肾脏受累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肾前性和肾后性。
1.肾前性原因:这种情况下,由于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脏灌注减少。
常见的肾前性原因包括失血、低血容量、泌尿系统问题等。
肾前性休克引起的尿量减少,通常称为“功能性少尿”,是相对可逆的。
2.肾后性原因:这种情况下,由于排尿通路的阻塞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常见的肾后性原因包括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等。
肾后性休克引起的尿量减少,通常称为“机械性少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才能恢复正常尿量。
临床意义尿量的改变与休克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在严重的休克状态下,尿量可能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被称为无尿。
无尿状态往往意味着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提示休克已经进入了危险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纠正休克状态,并恢复正常的尿量。
此外,尿量的改变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休克的预后。
恢复正常尿量往往是休克逆转的一个重要指标,预示着患者的肾脏功能正在恢复。
相反,持续的低尿量可能意味着肾脏受损严重,并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结论休克时肾脏受累导致尿量减少,是休克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尿量的改变来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尽管每个人的尿量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在休克状态下,每小时尿量低于0.5毫升通常被认为是异常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正常人每天尿量介绍
导语:在构成人体的众多元素中,绝大部分还是由水元素构成的,人体的代谢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体液的代谢,排尿也是其中的一种。
人们每天都要饮用大量
在构成人体的众多元素中,绝大部分还是由水元素构成的,人体的代谢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体液的代谢,排尿也是其中的一种。
人们每天都要饮用大量的水,这些水被人们吸收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会带着一些身体中的其他的垃圾排泄到人们的体外。
但是,人们每天所排泄的尿液还是有定量的。
人每天都必须排尿,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机体的进水量和由其它途径排出的水量。
喝水多、环境温度低而出汗少,则尿量增多;反之,喝水少、环境温度高及劳动时出汗多,或有高热、腹泻等情况,都可使尿量减少。
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000—2000毫升,平均约为1500毫升。
因为正常人每天约有35—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等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需要500毫升左右,故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O0毫升尿。
因此,医学上规定,当一个人全日(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00毫升,则属于多尿;当全日尿量少于500毫升,则属于少尿;当全日尿量少于100毫升,则属于无尿。
排尿过多,会造成身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等物质的丢失,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反之,排尿过少,会使体内毒素排不出去,全身代谢紊乱,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因此,维持正常的尿量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人们还需要保证日常的饮水量,同时还要调整好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保证自己在日常的饮食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元素,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