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64
《设计心理学》的讲义。
科学的心理学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1:了解设计艺术的含义2:了解设计心理学的性质3:了解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设计艺术的含义1、设计的定义“设计”一词可以作为动词和名词两种理解。
从动词的意义来理解,设计是指人类对事物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从名词的意义来理解,设计是人类对事物构想、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设计的“物化”。
因此,研究设计和认识设计就应该包含“过程”和“结果”这两层含义:设计的过程,即设计的来源,设计的形成、发展的运动过程及其设计方法论等问题;。
设计的结果,即设计的性质,不同设计的区别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过程”是“描述性”的。
即对设计发生、发展、完成的过程的研究,解决“怎样设计”(HOW)的问题,其中涉及诸如方法论、设计程序和创造性思维等问题;“结果”是涉及“规范性”的,即对设计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的研究,解决“设计应该怎样”(WHY)的问题,即设计的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判断等问题。
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体系。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而工业设计的定义问题一直由于它的复杂性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各种定义中看到各种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条件、工艺手段、视觉、心理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新内容,使之具有新的品质和规格和价值,这叫工业设计。
在实际操作中,当工业设计师对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研究和开发与预测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的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第11次年会公布)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了解:我们所要设计的对象——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不是手工艺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认识。
我们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要求训练的技能——材料、结构、机械、工艺、审美、心理、市场、管理等我们所要出事的工作——产品设计、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管理等。
心理学研究设计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的旅程中,心理学研究设计就像是一张精确的地图,指引着研究者们前行的方向。
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石,决定了研究的质量、可靠性以及最终所能得出的结论。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问题。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研究者对所关注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尚未被充分解答的疑问。
比如,是想探究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是社交孤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清晰而具体的研究问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步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旦确定了研究问题,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常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实验法被认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黄金标准”。
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想研究睡眠时长对注意力的影响,就可以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不同的睡眠时长组,比如 6 小时、8 小时和 10小时,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试他们的注意力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为明确地得出睡眠时长与注意力之间的因果联系。
观察法则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
比如,想要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交互动方式,就可以在幼儿园的游戏时间进行观察。
但观察法的缺点是研究者无法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也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
调查法通常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
比如,研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询问他们的职业目标、规划策略以及影响因素等。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但回答的真实性可能会受到被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个案研究法则是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比如,对一位患有特殊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以了解其症状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个案研究法虽然能够提供非常详细和独特的信息,但由于样本量小,结果的普遍性可能受到限制。
在研究设计中,样本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样本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所研究的总体特征。
心理学研究设计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的旅程中,心理学研究设计就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研究者穿越复杂的心理现象,寻找有价值的发现。
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石,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方法和最终成果的可靠性。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问题。
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需要研究者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者与相关人群交流,从而挖掘出具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人们在压力下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儿童的早期教育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明确了研究问题后,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常见的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实验法就像是在一个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精确实验,研究者可以主动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因果关系。
例如,要研究某种药物对焦虑症状的缓解效果,就可以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服用药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然后比较两组的焦虑水平变化。
观察法则更像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在自然情境中不干预地观察行为和现象。
比如,想要了解幼儿园小朋友在自由玩耍时的社交互动模式,研究者可以在一旁默默观察记录。
调查法通常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大量的数据,了解人们的态度、意见和行为。
比如研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可以通过发放问卷来获取相关信息。
个案研究法则是对单个个体或少数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适合研究罕见的或特殊的现象。
比如研究一位具有超强记忆能力的人,了解其大脑结构和认知过程。
确定了研究方法后,还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选择。
这要根据研究问题和方法来决定。
如果是研究普遍的心理现象,可能会选择随机抽样的大样本;如果是研究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而且,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量的大小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设计中,控制变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些可能影响研究结果但又不是我们关注的因素,都需要被控制住,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