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野外调查技术与仪器使用方法2013.5.26..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41
大比例尺野外数据采集和全站仪的运用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测绘技术基础的数字测图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目前,以现代测绘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体的数字测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地形测量已从传统的白纸测图转变为数字测图。
1.数字摄影测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产品的数字化和专题数据库(如DEM、DOM等)的建立和維护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摄影测量的技术优势,自动地生产数字测绘产品并对已建立的4D产品数据库进行快速更新,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
中国幅员辽阔,获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任务非常繁重,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中,比较好地使用了数字高程模型自动生成技术,并启动了国家基本地形图的自动更新机制,明显提高了数字摄影测量的作业效率。
中国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摄影测量领域主要研究了DEM内插和粗差剔除问题,在土木工程领域重点研究了DEM的分析应用问题。
研究成果之一是发展了约束Delaunay三角网构模方法,解决了顾及地形特征的高精度数字地形快速建模难题,研制了DEM 数据生产工具GeoTIN和DEM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应用软件GeoGrid。
GeoTIN提供了TIN建立、数据编辑和质量检查等功能,能从等高线中自动提取地形特征点、优化处理TIN中的平三角形问题,可进行大范围多幅地形图数据之间的自动接边、基于相邻等高线拓扑关系的粗差探测、三维晕渲图与等高线叠加检查以及DEM内插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套合检查等。
其在大规模等高线数据处理的精确度、效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优点,已在1:5万和1:1万DEM数据生产、土木工程领域的道路设计和场地平整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形测量包括地物和地貌测量两大内容。
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
但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
野外调查方法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野外调查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下面简要介绍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方便学生查询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表、地质罗盘、GPS、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方格绘图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二、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主要在于对记录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见表2-1。
表2-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群落名称野外编号记录者日期室内编号样地面积地点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群落高度群落的总盖度主要层优势种群落外貌特点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突出的生态现象地被物情况此群落还分布于何处人为影响方式和程度群落动态2.其他野外记录表格根据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的不同,通常采取不同的野外调查方法。
其他野外调查的记录表格在取样方法中分别论述。
三、环境调查在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过程中,必需对所要调查的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周围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详细记录。
目的是为了考察、研究环境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关系。
一般来说,应该对径度、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环境状况、人为干扰、群落类型等做较为详细地调查和记录。
● 径度和纬度的测定应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测定径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 海拔的测定应用海拔仪可对所在地的海拔进行测定。
但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海拔仪以前,必须在已知的海拔地点校正海拔仪的准确测高,然后才能使用海拔仪。
由于海拔仪的工作受气压影响很大,所以晴天和阴天所测海拔略有差异,应给予必要的校正。
海拔仪中外圈的数字(0~999)表示海拔高度0~999m,而900数字下方的椭圆形中的数字表示km。
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分光光度计是一种测量物质吸光度的仪器。
使用分光光度计之前,首先需要校准仪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并保证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2.调节仪器的入射光源和检测器光路径。
3.准备好空样(无样品)和参照样。
4.将空样放入比色皿中,并将其放入样品槽中。
5.关闭样品槽,并调节仪器的光强到最大值。
6.测量空样的吸光度,并将其设置为参考值。
7.取下空样,将待测样品放入比色皿中,并将其放入样品槽中。
8.关闭样品槽,并开始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9.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直接接触光路组件,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和损坏仪器。
2.尽量使用干净的比色皿和样品,以免污染光路和影响测量结果。
3.在进行测量前,确保参照样的浓度和特性与待测样品相近,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分光光度计时,要注意正确设置光源和检测器的参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进行数据校正和标定,以排除仪器误差和获取准确的结果。
6.在使用分光光度计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规范和操作要求,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pH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
使用pH计之前,需要进行校准。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打开pH计电源开关,并保证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2.准备好pH电极,并将其连接到pH计上。
3.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pH计的校准。
先用清水洗净pH电极,然后将其浸入标准缓冲液中,按照标准缓冲液的pH值进行校准。
4.校准完成后,通过调节pH计上的选项和按钮,设置所需测量参数。
5.将pH电极放入待测溶液中,等待一段时间,直到pH计稳定下来,记录测量结果。
6.清洗pH电极,放入下一个样品中,并重复上述步骤。
在使用pH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pH电极是精密仪器,使用时要避免碰撞和弯曲,以免损坏。
2.使用pH计之前,要确保pH电极干净,并且校准液和待测溶液的温度相同,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测绘仪器在野外地理教学与实习中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导言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到地球的物理、化学、生态等诸多领域,因此,地理教学与实习中的科学工具必不可少。
测绘仪器作为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野外地理教学与实习中。
本文将就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使用方法1. 测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在野外地理实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地貌调查、地壳运动观测等工作,而测量设备的正确使用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
首先,使用前务必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其次,正确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测量模式、测量单位等,以确保所获得的数据符合实际要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备不需要使用时应及时关闭以节约电力,并妥善保管设备,避免损坏或丢失。
2. 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在野外地理实习中,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观测,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
其次,使用测绘仪器时要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因仪器晃动等原因导致数据偏差。
另外,需要记录好每一次测量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并进行数据标注,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3. 维护与修理测绘仪器是昂贵且精密的科学仪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日常维护和修理。
首先,使用前需要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或异常现象,以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
其次,使用时应避免与硬物碰撞,防止仪器损坏。
另外,定期进行仪器的清洁和校准工作,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如果出现仪器故障,应及时寻找专业人士进行修理,避免自行操作导致进一步损坏。
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野外地理教学与实习中,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地点进行实习,避免有悬崖、陡坡等危险因素的地方。
其次,切勿擅自攀爬悬崖或进入禁止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另外,需要合理利用防护装备,如佩戴头盔、手套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使用野外测绘方法进行野外地形测量的步骤与技巧野外测绘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它为地形测量和地图制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野外测绘,我们可以准确地绘制地形图,并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灾害防范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使用野外测绘方法进行野外地形测量的步骤与技巧。
首先,在进行野外地形测量之前,我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例如,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平仪等)、测量标志物(如测量桩、图钉等)、测量杆、测量带、罗盘、铅垂线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将帮助我在野外环境中进行准确可靠的地形测量。
其次,进行野外地形测量时,我需首先选择测量的目标区域。
根据实际需要和测量要求,我可以选择测量整个区域或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进行测量。
这将有助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将进行野外地形测量的实际操作。
首先,我需要搭建测量标志物,这有助于我确定地表要素的位置和高程。
我可以使用测量桩或者图钉等标志物,将它们固定在地面上,并标记相应的标志码,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然后,我需要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量。
全站仪可以通过测量标志物的位置和仰角等信息,计算出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
在进行高程测量时,我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水平校准,以及读数的准确性和精度。
这将有助于确保高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还需要进行地表要素的位置测量。
通过使用全站仪的方位角信息和测量杆、测量带等辅助工具,我可以确定地表要素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这将有助于绘制准确的地形图,并为后续的地理分析和地图制作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
在进行野外地形测量时,我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时机。
例如,在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可减少测量误差的产生,并提高测量的可靠性。
其次,我需要合理安排测量路线和测量点的位置,以便尽可能涵盖地形的各个特征和要素。
此外,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录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野外调查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下面介绍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方便学生查寻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仪、地质罗盘、GPS、大比例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二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 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见表1。
表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2 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和附生等均通用。
即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见表2。
表2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表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3 样地记录表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3、表4、表5。
表3 乔木层野外样方记录表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表4 灌木层野外样方记录表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表5 草本层野外样方记录表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三取样方法1 种-面积曲线的绘制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
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样方面积应一般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所谓最小面积,就是只有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涵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
最小面积通常是根据种-面积曲线来确定的。
①样方面积的确定在研究群落中选择植物生长比较均匀的地方,用绳子圈定一块小的面积。
对于草本群落最初的面积为10cm×10cm;对于森林群落则至少为5m×5m。
登记这一面积中所有植物的种类。
开始,植物种类随着面积的扩大而迅速增加,尔后随着面积增加的种类数目降低,直到面积扩大时植物种类很少增加或不再增加。
野外测绘技术的必备工具与技巧在野外测绘工作中,准确的数据和精细的图纸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测绘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必备的工具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绘工具以及在野外测绘中的应用技巧,以帮助测绘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1. 全站仪全站仪是野外测绘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可以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还可以通过自动差分功能进行精确的测量。
在使用全站仪时,测绘人员应该注意正确设置仪器,保持水平,并正确选择测量模式。
此外,还应定期校准全站仪,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测量点的经纬度坐标,并实时显示在设备屏幕上。
使用GPS定位系统时,测绘人员应选择开阔的地理环境,避免高楼、山峰等遮挡物对信号的干扰。
此外,应定期更新GPS系统的数据,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能够测量距离和高度的工具。
它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光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测绘中。
在使用激光测距仪时,应注意避免周围光线干扰,并保持测量对象的稳定。
此外,还应校准激光测距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理方位的工具。
它利用电子元件检测地球的磁场,并将其转化为仪器上的数字显示。
使用电子经纬仪时,测绘人员应准确校正其仪器,并注意避免电磁干扰。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和精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测绘工具,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在野外测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三角板、测距尺、标定板等,它们可以帮助测绘人员更好地完成测量任务。
除了熟练使用测绘工具之外,测绘人员还应掌握一些技巧,以提高测绘的效率和准确性。
1. 实地考察在开始测绘工作之前,实地考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地考察,测绘人员可以了解测绘区域的地形、地貌等特点,为测绘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测绘人员应注意观察地面情况,并做好记录。
自然科学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自然科学仪器是研究和探索自然现象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仪器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仪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是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常用的仪器,能够放大细小的物体以观察其微观结构。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调整镜筒的高度,使其与被观察物体处于同一平面。
接下来,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上一滴显微镜溶液。
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用夹子固定。
调节镜筒的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用手触摸镜片,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渍。
二、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中。
在使用天平之前,首先需要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并调整平衡器使其指针归零。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托盘上,并等待指针稳定。
在读取质量时,要注意视线与指针的垂直对齐,以避免视觉误差。
测量完毕后,及时清理天平,以免影响下一次的测量结果。
三、试管的使用方法试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容器,用于混合、加热和反应物质。
在使用试管之前,要先检查试管是否完整,无裂纹或破损。
接下来,将待处理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试管夹固定。
在加热试管时,要保持试管倾斜,避免物质溅出。
在进行反应时,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后,要将试管彻底清洗干净,以免污染下次实验。
四、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计时器是实验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测量时间的长短。
在使用计时器之前,要先设置好所需的时间。
然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计时。
在计时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计时器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当所设定的时间到达时,计时器会自动停止计时。
在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时间,并及时停止计时器,以免浪费电能。
五、pH计的使用方法pH计是测量溶液酸碱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实验中。
小学科学部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操作过程福州市钱塘小学陈巍编辑(一)部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方法一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方法二1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 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
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
6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
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3.胶头滴管滴瓶的构造与使用方法1.先排空再吸液;2.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3.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4.胶头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交叉污染.出错点: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正确方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
野外观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野外观测,学习和应用生物学、生态学知识,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探究物种分布、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2. 实验地点和时间实验地点为XX自然保护区,实验时间为XXXX年X月X日至XXXX年X月X 日。
3. 实验方法和步骤3.1 野外观察在实验地点随机选择不同的生境,如森林、草地、湖泊等,进行观察。
根据实地情况,使用望远镜、相机、放大镜等工具,记录生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数量。
3.2 数据收集根据观察结果,记录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分布范围以及生境要求。
同时,测量和记录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以及生境的土壤类型和pH值等。
3.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如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
同时,将物种组成和环境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环境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和讨论4.1 物种组成根据观察和收集的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生境中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森林生境中主要有XX树种和XX动物种类,草地生境中主要有XX植物和XX 昆虫种类等。
这表明不同生境的环境条件对物种的分布和适应性有着重要影响。
4.2 物种多样性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我们发现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
例如,森林生境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较高,优势度相对较低;而草地生境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优势度较高。
这可能与不同生境的资源分配和竞争压力有关。
4.3 环境因素和生物群落分析环境因素和生物群落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与物种的分布和数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例如,某些物种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只在特定的生境中出现;而某些物种在光照较强的地方更容易繁衍。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野外观测实验,我们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深入了解了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关系。
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高程测量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二、操作要点: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
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
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
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
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 安置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
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 粗平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
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
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 瞄准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
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
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
野外测量技巧与操作指南引言: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需要测量来获取和记录各种物理量,以了解和探索我们所在的世界。
野外测量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测量的一种特殊形式。
野外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使得野外测量具有独特的挑战,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野外测量的技巧和操作指南。
一、设备准备在进行野外测量之前,准备好适当的测量设备非常重要。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距仪、角度测量仪、水准仪等设备。
同时,要确保这些设备在野外使用时的防水性能和耐用性。
此外,备用电池、储存介质、防护套等配件也要事先准备充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野外环境的影响野外环境的复杂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风速和方向对于野外测量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应选择相对较风静的时间进行测量。
此外,地形起伏、植被遮挡、大气湿度等也会影响测量结果,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适当的修正。
三、测量数据的处理野外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处理,以获得更有意义的结果。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先进行数据的清洗,排除不可靠或异常的数据。
其次,根据测量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最后,要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定点标记与记录在野外测量中,定点标记和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定点标记可以在后续的测量中提供可靠的基准点,方便比较和分析测量结果。
标记时要选择稳固的地点,并使用合适的标记方法,如刻线、定点钉等。
同时,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和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测量方法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五、安全与保护野外测量往往需要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安全与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对自身安全做好防护工作,如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带好所需的安全装备等。
其次,要保护好测量设备,避免摔落、进水或被盗等意外情况发生。
最后,在野外测量过程中应加强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尊重,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实验室常用仪器操作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它们能够帮助科学家进行精确测量、收集数据并验证实验结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以及其操作方法。
一、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使用光学原理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操作显微镜时,首先要调整光源以确保适当的照明。
然后,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玻璃载物台上,并通过旋转物镜调节样品与物镜的距离。
随后,用调焦轮调整目镜使图像清晰可见。
最后,使用显微镜的移物台或横平竖直调节样品位置,以便观察到样品的不同区域。
二、天平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使用天平时,首先要确保天平在水平位置上,并将容器放置在称盘上。
将所需物体放置在容器中,等待数秒以稳定读数。
然后,调节天平上的校准旋钮,直到指示器指针或显示屏上的数字显示为零。
最后,读取天平上的质量读数,并记录。
三、pH计pH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
在使用pH计之前,需要用干净的水清洗电极,并将其放入要测试的溶液中。
等待电极的读数稳定后,记录pH计上显示的数值。
在使用完毕后,将电极从溶液中取出,并再次用清水清洗干净。
四、离心机离心机是一种用于分离物质混合物的仪器。
在使用离心机之前,首先确定离心机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倒入离心管中,并确保每个离心管中的混合物具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的样品架上,并关闭离心机的盖子。
设置离心机的参数,并启动离心过程。
离心完成后,小心取出离心管,并将上清液和沉淀物分离。
五、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吸光度的仪器。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首先要设置所需的波长,并进行零点校准。
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入光度计的样品室中,并关闭盖子。
读取显示屏上的吸光度数值,并记录。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验室中,仪器的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操作仪器时,应仔细阅读和遵守仪器操作手册,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及时维护和保养仪器也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然科学实验的野外调查技巧与方法引言自然科学实验是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而野外调查则是实验的基础。
野外调查不仅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数据和样本,还能够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自然环境,揭示其中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一些野外调查的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自然科学实验。
一、选择调查地点在进行野外调查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
选择地点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
地理位置的选择应与研究对象相关,例如,如果研究的是海洋生态系统,那么选择海岸线附近的地点会更加合适。
气候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对生物种群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与研究对象相适应的气候条件。
此外,生物多样性也是选择调查地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研究对象和样本。
二、制定调查计划在进行野外调查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调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方法等。
调查目的是明确调查的目标和研究问题,有助于指导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向。
调查时间的选择应与研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活动规律相吻合,以便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和样本。
调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调查目的来确定,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标记再捕法、样本采集等方法。
三、野外调查的技巧1. 观察技巧观察是野外调查的基本技巧之一。
在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客观描述。
细心观察能够帮助科学家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和现象,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准确记录是保证调查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应尽量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客观描述是避免主观偏见的关键,应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词语和评价。
2. 样本采集技巧样本采集是野外调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样本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样本、正确采集、妥善保存。
选择合适的样本是保证调查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调查目的来确定。
正确采集样本是保证样本质量的关键,应注意采集方法和采集工具的选择。
野外测量实用技巧与工具使用方法野外测量是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野外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野外测量的实用技巧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野外实地工作。
一、方位测量技巧与工具使用方法方位测量在野外测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我们要确定某个样地的位置、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或两个地点之间的角度等。
在进行方位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实用技巧和工具:1. 日落法:在日落的时候,通过观察太阳落下的位置,可以确定方向。
在平地上,只需要用参照物线对线标出当太阳落下时的位置,然后用指南针连接参照物线与太阳落下的位置即可确定方向。
2. 指南针:指南针是进行方向测量的常用工具。
使用指南针时,需要将其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使指针指向北方,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确定方向。
3. 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现代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GPS可以确定位置和方向,帮助我们准确测量野外地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信息。
二、高度测量技巧与工具使用方法在野外测量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地点的高度,比如山脉的高度、水平面的高度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高度测量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1. 静态水准仪:静态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点高度的精密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水平线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角度差来确定高度。
使用静态水准仪时,需要将其放置在稳定的基座上,目标物体的高度与仪器之间的角度差即可确定高度。
2. 高度计:高度计是测量高度的常用工具之一。
使用高度计时,需要查阅气压指数表,将海平面的气压值和实地的气压值对比,从而确定地点的海拔高度。
三、距离测量技巧与工具使用方法在野外实地工作中,常常需要测量地点之间的距离,比如两个点的直线距离、路径距离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距离测量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1. 测距仪:测距仪是现代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使用测距仪时,需要将测距仪对准目标物体,按下测量按钮,在显示屏上即可看到距离的数值。
试验室常用仪器操作规程(一电子天平1. 称量前先明确天平的量程及精度范围。
2. 使用天平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小心谨慎,做到轻放、轻拿、轻开、轻关,不要碰撞操作台,读数时,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碰着操作台。
3. 接通电源,仪器预热10 min 。
4. 轻轻并短暂地按 ON 键,天平进行自动校正,待稳定后,即可开始称量。
5. 轻轻地向后推开右边玻璃门,放入容器或称量纸(试样不得直接放入称量盘中,天平显示容器重量,待显示器左边“0”标志消失后,即可读数。
6. 短暂的按 TAR 键,天平回零。
7. 放入试样,待天平显示稳定后,即可读数。
8. 重复5~7步骤,可连续称量。
9. 轻轻地按 OFF 键,显示器熄灭,关闭天平。
(二电炉1. 检查各接头是否接触良好。
2. 如用变压器调节加热时,应根据电炉规格选择变压器,线路不能接错。
3. 刚接上电源时,电炉逐渐变红,否则应立即切断电流,进行检查。
4. 加热时,玻璃器皿不能与电炉直接接触,需放上石棉网。
金属容器不能与电炉丝直接接触,以免漏电。
5. 使用时不得将液体溅到红热的电炉丝上。
(三烘箱烘箱一般用来干燥仪器和药品,用分组电阻丝组进行加热,并有鼓风机加强箱内气体对流,同时排出潮湿气体,以热电偶恒温控制箱内温度。
使用步骤:1. 检查电源 (单相 220V ,并检查温度计的完整和各指示器、调节器非工作位置(指零。
2. 把烘箱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 顺时针方向转动分组加热丝旋钮,同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温度计调节旋钮,红灯亮表示加热。
4. 当温度将达到所需的湿度时,把调节器逆时针转到红灯忽亮忽灭处,10 min 左右看温度是否到达要求的温度,可用温度调节器进行调节,调到所需的温度止。
5. 烘箱用完后,将温度调节器的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动到零处,同时把分组加热旋钮到零,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1. 使用前必须很好的检查(电源、各调节器旋转的位置。
2. 严禁将含有大量水分的仪器和药品放进箱内。
测绘技术中的野外测量常用仪器介绍与使用指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野外测量作为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高效性对于测绘结果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野外测量仪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仪器。
全站仪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测量仪器。
它集合了经纬仪、自动水平仪和电子测距仪的功能,可用于确定地理位置、高程和水平线。
全站仪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地形测量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使用全站仪时,需要先设置基准点,并通过观测目标点的水平仪和测距仪读数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和高程。
全站仪的优点在于具有高度自动化和高精度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较高的价格和专业性,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可能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或接受培训才能正确操作。
另一个常用的测量仪器是GPS接收机。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通过地球上的卫星系统向接收器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
GPS接收机可广泛用于土地勘测、测量和导航等领域。
使用GPS接收机时,需要确保接收机与卫星信号的良好连接,并进行卫星定位。
接收到信号后,GPS接收机可以提供地理坐标、速度和时间等数据。
然而,由于GPS信号容易受到建筑物和自然地物的阻挡,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开阔的地区,并等待足够的卫星信号。
激光测距仪是测绘技术中另一个重要的仪器。
它利用激光技术测量目标点与测量仪的距离,并可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激光测距仪主要用于建筑测量、地下管道勘测和森林资源调查等领域。
使用激光测距仪时,需要将其对准目标物,并触发测量按钮,仪器会发射激光,并通过接收返回的激光信号来计算距离。
虽然激光测距仪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测量结果,但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激光直接照射眼睛,以免造成伤害。
除了以上介绍的仪器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测量仪器,如地形图测量仪、电子经纬仪和测量绳。
地形图测量仪将地形图固定在仪器上,可以直接在地图上读取地理坐标。
电子经纬仪可以通过接收星历数据来确定目标点的地理坐标,且常用于航海和导航。
野外作业中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修摘要管好、用好测量仪器,对于完成生产任务、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遵循测量仪器的保养及使用规则,保持仪器完整无损和正常运转,以利于测绘工作正常进行。
关键词仪器;测量仪器;使用与维修1 绪论随着地质事业的发展,测量人员和仪器逐渐增多。
管好用好测量仪器,对于完成生产任务、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但过去由于忽视对仪器设备的安全教育,仪器管理制不严格,致使有些人员不重视在野外条件下的仪器维护与保养。
例如,乘通勤车时将仪器和脚架往车里一放等等。
这样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严重影响仪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据1980年冬检统计,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研究总院有多数测量仪器因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而送交修理。
其中有仪器箱掉盖的,也有微动螺旋丢失或其他螺旋拧脱扣等情况发生。
据了解这种情况也或多或少存在于同行业的其他单位。
2 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原则1)经常进行仪器的检查和校正,这样可以发现仪器经过长期使用或运输中各轴系之间关系的变化,使之达到允许范围的程度。
2)采取保证精度的限差措施。
如用水平方向2C值来检查仪器的稳定性。
2C 变化是反映外界条件对仪器横轴、数轴、视准轴之间的关系变化及仪器本身系统误差的影响。
例如,采用对称观察法;顺转和逆转,盘左和盘右,等距点,等高点观测法,或者给予特定的观测条件,选择适宜的观测时间,规定观测程序,以及换置及测微器位置等。
使系统变为偶然,使误差改变符。
3)观测人员要精心正确地操作仪器。
例如,观测水平方向时,使用微动螺旋按旋进方向照准目标。
微动螺旋应使用其中间部分。
制动螺旋不要宁得太紧,照准部的旋转要平稳等。
如温度变化,测站地质条件,三角架的安放牢固程度等对观测精度带来的影响,也应密切注意。
3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3.1 仪器的保存和使用之前的检查事项仪器保存:仪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温度稳定的房间里。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柜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片,不可靠近强磁场。
田野調查法中記錄器具使用須知一、攝影一般的技術問題和該注意的事情攝影,其實是一門很快上手卻不易深入操作的技術。
拍照是很簡單,但在不同狀況下所考量的條件不一,因此在學會如何使用相機之後,除了拍照技術面要注意外,還有⏹拍攝理念,要明確知道「為什麼要拍攝這一張」。
⏹創作與記錄衝突,就創作而言,可隨作者心意自由發揮;記錄攝影則非如此,它必頇讓觀賞者一看就知道你所要表達的內容,所以主題要明確與前後背景不可太雜。
拍攝的基本態度:1.拍攝前,必頇取得拍攝者或聚落整體性真誠地認同,而非一到當地或一開始訪問就開始拍,這種真誠地認同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就田野調查而言,通常先將話題聊開再問訪問者願不願意拍照,若這時受訪者若較內向或個人因素還不願拍照可改以合照方式消除其戒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尊重被攝者的選擇權。
2.拍攝時,必頇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禁忌等等。
特別是祭祀過程,需注意莫要求別人適應拍攝而改變原有的傳統方式,切忌不可因攝影行為導致儀式進行的障礙,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3.注意受訪者等對於機器的反應,田野工作者要能觀察、分辨和應對,如對神明照相,除了有必要先請示廟中負責人,也需留意廟裡香客的反應。
4.若訪談者不想拍照就不拍攝,絕對不可偷拍,這時可改問受訪者該去拍誰才恰當或是這訪談主題下當地有什麼值得紀錄者(例如問他:「你認為那邊值的拍,或我應該去拍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由當地人的角度決定值得拍攝的人、事、物;而非以外地人角度來看。
訪談拍攝的基本技巧:1.注意拍攝的角度與其所要表示的意涵。
拍攝的角度其實對於一張相片所要顯示的內容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這是田野調查攝影、新聞攝影、訪談攝影常用到的技巧,初學者其實可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
如拍攝角度由下往上拍,通常表現出被攝者是高興的、意氣風發狀、甚至也可表現出趾高氣昂;反之,由上往下拍攝可以展現出被攝者處於無助、弱勢等等較負面的感覺。
2.訪問時要兼顧拍攝是不可能的,故建議至少二者同行,一人訪問;一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