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7
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实验仪器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准确、熟练地使用实验仪器,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提高实验效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物体的常用工具。
使用显微镜前,首先调整光源,使其光线均匀且合适。
接下来,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先使镜头与样品接触,然后通过调整镜头和补光装置,找到最佳的观察位置。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调节目镜和物镜的方式进行放大或缩小。
最后,为了保持显微镜的清洁与保存,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擦拭镜片,并放置在防尘的箱子中。
二、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常见仪器。
在使用天平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零点调整。
将天平的秤盘清洁干净,并将天平调整至水平状态。
然后按下“零”键进行校准。
在使用天平时,应尽量避免风的干扰,如需测量微小物体的重量,可以使用折纸等方式将其放置在秤盘上。
最后,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天平电源,保持其清洁干燥。
三、恒温器的使用方法恒温器是维持实验温度稳定的重要设备。
在使用恒温器前,首先需要设定所需的温度,并将加热或冷却装置与电源接通。
在设定温度时,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和温度梯度。
接下来,将待加热或冷却的样品放置在恒温器内,并设定所需的保温时间。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使用完毕后,应将恒温器清洁干净,并切断电源。
四、pH计的使用方法pH计是测量溶液酸碱性的工具。
在使用pH计前,首先要将电极插入待测液体中,并确保电极与液体充分接触。
然后,将pH计的电源打开,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设置所需的测量模式。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电极的清洁与保养,避免电极受污染或受损。
使用完毕后,应将pH计与电极清洁干净,并关掉电源。
五、离心机的使用方法离心机是分离样品中的固体和液体的设备。
在使用离心机前,首先需要调整离心机的转数和时间,以适应实验要求。
电子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电学量测量是现代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实验方法和技术。
除用一些常用仪器测量电学量外,对非电学量的测量也是很重要的实用技术。
本实验学习使用的阴极射线(电子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不但可以直接观察电学量—电压的波形,并测定电压信号的幅度和频率等,而且可以对一切可以转化为电压的电学量(如电流、电功率、阻抗等)、非电学量(如温度、位移、速度、压力、光强、磁场、频率等)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观测,是一用途广泛的现代观测工具。
实验目的1.了解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初步掌握通用示波器各个旋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学习利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的波形,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
实验仪器通用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晶体管毫伏计。
实验原理电子示波器(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为示波器,它可显示电信号变化过程的图形(又称波形),又可显示两个相关量的函数图形。
由于电学量、磁学量和各种非电量转换来的电信号均可利用示波器进行观察和测量,所以示波器是现代科学技术各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测量工具。
—、示波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最简单的示波器应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①示波管,②扫描发生器,③同步电路,④水平轴和垂直轴放大器,⑤电源供给。
下面分别加以简单说明:图1 示波器方框图1.示波管示波管是示波器进行图形显示的核心部分,在一个抽成高真空的玻璃泡中,装有各种电极(图2),按其功能可分为三部分.①电子枪用以产生定向运动的高速电子,电子枪包括三个电极:热阴极——这是一个罩在灯丝外面的小金属圆筒,其前端涂有氧化物,当灯丝中通入电流时,阴极受热而发射电子并形成电子流。
控制栅极——这是前瑞开有小孔的金属圆筒,套在阴极外侧,电子可以从小孔中通过.在工作时栅极电势低于阴极,即调节栅极电势的高低可以控制到达荧光屏的电子流强度,使屏上光点的亮度(辉度)发生变化,此即“辉度调节”.阳极——这也是由开有小孔的圆筒组成,阳极电压(对阴极)约1000V,可使电子流获得很高的速度,而且阳极区的不均匀电场还能将由栅极过来的散开的电子流聚焦成一窄细的电子束,改变阳极电压可以调节电子束的聚焦程度,即荧光屏上光点的大小,称为“聚焦调节”.图2 示波管结构图②偏转极图20—2中的X1X2、Y1Y2为两对互相垂直的极板,X1X2为水平偏转板、Y1Y2为垂直偏转板。
实验常⽤仪器名称介绍—主要⽤途和使⽤⽅法初中、⼤学化学实验常⽤仪器名称介绍—主要⽤途和使⽤⽅法,⾸先介绍有哪些实验室常⽤仪器吧,从⼤类分为:反应器和容器、⼲燥仪器、计量仪器、⽤来加热的仪器、⽤作过滤分离注⼊溶液的仪器、蒸发蒸馏结晶的仪器、夹持仪器、连接的仪器及⽤品、其他仪器等。
(⼀)反应器和容器1.试管试管分:⼩试管、中试管、⼤试管、具⽀试管、离⼼试管等;主要⽤途:常⽤作反应器也可以收集⽓体;使⽤⽅法及注意事项:装溶液时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需试管夹,可直接⽕加热,拿取试管时要⽤中指、拇指、⾷指拿住其上部。
2.烧杯烧杯按照容积分: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主要⽤途:⽤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
也可⽤作反应器和给试管⽔浴加热等。
使⽤⽅法及注意事项:加热时应垫⽯棉⽹3.平底烧瓶主要⽤途:⽤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要加热的使⽤⽅法及注意事项:不能直⽕加热,加热时要垫⽯棉⽹,不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4.圆底烧瓶主要⽤途:⽤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器使⽤⽅法及注意事项:不能直接⽕加热,应垫⽯棉⽹加热,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2.5.蒸馏烧瓶主要⽤途:⽤于蒸馏与分馏,也可⽤作⽓体发⽣器使⽤⽅法及注意事项: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棉⽹6.玻璃⽚采⽓瓶主要⽤途:⽤于收集和存储少量⽓体使⽤⽅法及注意事项:上⼝为平⾯磨砂,内侧不磨砂,玻璃⽚要涂⽤凡⼠林油,以免漏⽓,如果在其中进⾏燃烧反应且有固体⽣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和细沙。
7.滴瓶、细⼝瓶、⼴⼝瓶主要⽤途: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使⽤时⽤棕⾊瓶,⼴⼝瓶盛放固体,细⼝瓶盛放液体。
使⽤⽅法及注意事项:瓶⼝内磨砂,且与瓶塞⼀⼀对应,切不可改错,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滴瓶内不可久置强氧化剂等。
8.锥形瓶主要⽤途:常⽤于中和滴定,也可以⽤作反应器使⽤⽅法及注意事项:可放于⽯棉⽹上加热9.坩埚主要⽤途:⽤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分解使⽤⽅法及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温,灼烧时应放于泥三⾓上,应⽤坩埚夹取,应避免骤冷。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一常见计量具的使用二药品的取用三加热、蒸发四溶解、过滤、结晶五蒸馏、升华六分离液体、萃取七纸上层析八渗析九气体的收集、贮存与净化一常见计量具的使用1.量筒、量杯实验室中计量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用..为准确读出量筒或量杯内液体体积;必须把量筒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睛的视线;刻度、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水平上..量筒或量杯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来配制或稀释溶液;热溶液须冷至室温时;方可使用量筒或量杯量取..2.滴定管的使用当需要精确而方便地量取少量液体或做滴定实验时;常使用滴定管..酸式滴定管使用较多;不能用来盛放碱液..酸式滴定管有无色和棕色两种;见光易分解的试液如硝酸银溶液滴定时;应置于棕色酸式滴定管中..碱式滴定管下端套有一小段橡皮管;将滴头和管身相接;凡是能与橡皮管作用的物质;如高锰酸钾、碘、硝酸银等溶液;尤其是氧化性酸;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使用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将盛水滴定管夹在滴定管架上;仔细观察有无水从活塞隙缝中渗出或尖嘴处滴下..如果发现酸式滴定管活塞有漏水现象;应把塞子拔出来;用滤纸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和凡士林擦干净;然后在活塞的周围重新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不要太多堵住小孔;插入塞孔内;向同一方向旋动活塞至外部观察全部透明为止..用一根橡皮筋将活塞套在滴定管上;用蒸馏水将滴定管洗净;再用滴定溶液润洗2~3次;润洗液要从下端放出..加入溶液后;先要把活塞或胶管处的气泡赶出;再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以下..排除停留在酸式滴定管内的气泡;可用右手拿住滴定管;左手迅速开足活塞;让急流冲走气泡..如冲不走;可斜拿滴定管;再开大活塞冲..赶走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时;要弯曲橡皮管;让尖嘴管斜向上方;并挤压橡皮管内的玻璃球使液体向上喷出;如果碱式滴定管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玻璃球..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该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旋转活塞;控制流量..右手拿住接受液体的容器..如图5-15..使用碱式滴定管时;用左手捏在玻璃球外胶管的上部;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尖嘴管;使它垂直向下;轻轻挤压胶管;让液体从胶管和玻璃球的隙缝间流出..如图5-16..3.移液管移液管又叫吸量管;用以精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使用移液管时;用左手握洗耳球;右手拇、中二指握住管颈标线以上部位;慢慢放松球体;液体就被吸入管内..待管中液面高于所需体积时;移开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抵住移液管上口;并用拇、中二指转动移液管;配合食指轻轻松动;使液体流出;调节液面至所需刻度;立即紧按食指堵住上口..放出液体时;应稍倾斜盛器;直立移液管;尖嘴靠在容器壁上;停留15秒钟待液体流尽;不要用嘴吹出管尖的残留液因移液管上的读数已将残留液扣除..4.容量瓶容量瓶常用来配制和稀释溶液..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把称量好的固体在小烧杯中溶解;再把溶液仔细地转移到容量瓶中..转移时;应使溶液沿玻棒慢慢流入..残留在烧杯中的残液;用少量蒸馏水洗3~4次;洗液按上法依次转移至容量瓶中..溶液转入容量瓶后;补加蒸馏水至容量的四分之三;将容量瓶平摇几次;作初步混和..然后小心加蒸馏水至标线下1~2厘米处;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标线..这时须充分摇匀;用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瓶颈;右手食指和中指尖顶住瓶底;拇指和无名指扶住瓶侧;将容量瓶倒转后摇荡片刻;再倒转;使气泡上升到顶..这样反复几次;使溶液混和均匀;如图5-18所示..配好的溶液如需存放;应转移到干净的磨口试剂瓶中;容量瓶不能代替试剂瓶长时间存放溶液..容量瓶不可加热;也不能盛温热或剧冷的液体;以防由于冷热变化而改变容量瓶的容积;或因剧冷剧热而使容量瓶炸裂..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精密量具;均不能放在烘箱中烘干或加热烤干;也不允许量取热溶液;以免影响精确度..二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取用少量微晶和粉末状固体须用角匙或塑料匙取用;微量药品用角匙尾端小勺取用;大量取用可直接倾倒;块状固体则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取用量;有用量要求的应用天平称量;无用量要求的应取最少量;以盖满试管底或者在烧杯中加1~2角匙为度..向试管和烧瓶中装粉末和微晶试剂时;为了防止药品沾附在容器口和内壁;应将盛有药品的角匙或把药品盛在用硬纸条迭成的V 形纸槽中;用右手平拿住;小心送入平卧着的试管底部或烧瓶中;再竖起容器即可..将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放入烧瓶、烧杯和试管等玻璃器皿时;应将盛器倾斜;使固体沿器壁慢慢滑入盛器底部;切勿向竖直的玻璃容器中直扔固体颗粒;以免击碎玻璃盛器..2.液体试剂的取用定量取用液体试剂;应用量筒、移液管、滴定管等仪器..取用少量液体试剂可用胶头滴管或用倾倒法..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量以不超过试管总容积的1/3为度..从试剂瓶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盖开启后应仰放在桌面上..左手拿住盛液体的容器;右手拿试剂瓶;标签向上对着手心;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待取试剂..倒毕;稍待片刻;等瓶口液体流完时再离开..将试剂瓶轻放桌上;盖上瓶盖;放回原处;并注意使瓶上的标签向外..往烧杯中倾倒液体试剂应沿玻璃棒倒..玻璃棒下端轻抵烧杯内壁;瓶口紧贴玻璃棒;缓缓倒入..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时;先用适度的力吸入液体;切勿使液体进入胶头..然后使滴管垂直于接受容器口的上方;轻轻挤压胶头;使液体从容器口的正中悬空滴入容器内;勿让滴管的尖嘴触及容器内壁..三加热、蒸发1.直接加热直接加热多用于对温度控制不甚严格的情况..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需取用干燥试管;管口稍向下倾斜..用试管加热液体物质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为宜;试管夹由下而上地套住试管;夹在试管中上部;手握试管夹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应略倾斜..在加热过程中微微摇动试管;如需煮沸;应使试管上半部液体先沸;下半部后沸..加热时;管口不要对着人..加热较多量液体常在烧杯中进行;烧杯放在铁圈或铁三角架的圆圈上;底部垫以石棉网..加热液体也可以用烧瓶;液体的量应占容积的1/3到2/3..为了防止液体爆沸;常在烧瓶中加入几片洗净的碎瓷片..锥形瓶常用以微热液体..用瓷坩埚灼烧固体物质;应把它直立于铁架台的泥三角上;先用火焰上端均匀加热;最后在喷灯的氧化焰中加热;可斜置坩埚于泥三角上;搁上坩埚盖;使火焰对着坩埚盖;先以小火加热;此时热空气流经坩埚;使沉淀与滤纸迅速烘干;当滤纸全部焦化后;加大灯的火焰;以高温灼烧;当坩埚壁上的炭素完全灰化后;可使坩埚直立在泥三角中;盖上坩埚盖;继续以大火灼烧15分钟..然后使火焰逐渐熄灭;让坩埚在空气中冷却..移坩埚应用坩埚钳..2.间接加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实验多采用间接加热法;如水浴、油浴和沙浴..热温度时应悬挂在水浴中;用以测量加热液体的温度时;则插入液体中..水浴用于加热温度不需要超过100℃;并且要求温差变化很小时如±2℃..水浴锅的口径要合适;盛水量应保持其容积三分之二为宜..有时也可以用烧杯或钢精锅代替..温度计悬挂的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控制加当加热温度需要在100℃以上;不超过300℃时;往往用油浴加热..油浴锅一般用水浴锅或钢精锅代替..常用的油有机油、液体石蜡等沸点高、蒸气压低的矿物油..使用油浴时;先要缓慢升温;待油中可能残留的水分蒸发掉以后;再升至所需要的温度..沙浴是一个铺有一层均匀的细沙的铁盘;被加热器皿放置在沙上;温度计插入沙中;是需要加热温度高于100℃时用的;受热比较均匀..3.蒸发要蒸发点滴溶液可以用干净的玻璃片;在上面滴2~3滴待检溶液;然后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7~8厘米处;缓缓移动;使玻片均匀受热;蒸干水分;出现斑点..注意不可把玻片直接置于火焰上加热;否则容易爆裂..如果改用洁净的破烧杯或玻璃瓶的碎片;常可避免爆裂..用蒸发皿进行操作;注入的溶液不应超过容量的2/3..把蒸发皿置于铁架台的铁圈或泥三角上;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火焰调节到液体不飞溅为度..当溶液变稠时;应用玻棒经常搅动;以利蒸发和防止飞溅..当溶剂蒸发到一定量时;即得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如果要得到干的固体;待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应减小火焰或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极少量溶剂蒸干..四溶解、过滤、结晶1.溶解按照相似相溶原理;象氯化钠、硫酸钾、氯化氢等离子晶体和极性分子构成的物质;多选用分子极性很大的水做溶液;石蜡、油脂、高级脂肪烃、芳香烃等非极性分子构成的物质就选用苯、甲苯、汽油、四氯化碳等非极性分子构成的物质做溶剂..实验室中为了增加溶解能力;有时把两种或三种溶剂混和起来使用..用搅拌、振荡、加热等方法可以加速溶解;遇到颗粒较大的固体;可先把大颗粒研细..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很大时;可以直接把导气管插到水中..如果气体极易溶解;则不能直接插入;以防形成负压;而把溶剂吸到反应器中..这时可以把导气管提离溶剂面;或在导气管上反接一只小漏斗..2.过滤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物质最常用的方法;根据过滤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常温常压过滤、热滤和吸滤等几种..中学实验常用常温常压过滤法..过滤操作可总结为“一角”、“二低”和“三靠”..“一角”是滤纸的折叠;必须和漏斗的角度相符;使它紧贴漏斗壁;并用水湿润..“二低”是滤纸的边缘须低于漏斗口5毫米左右;漏斗内液面又要略低于滤纸边缘;以防固体混入滤液..“三靠”是过滤时;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嘴和玻璃棒相靠;液体沿玻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末端和滤纸三层部分相靠;漏斗下端的管口与用来装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过滤后的清液成细流沿漏斗颈和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当某些热的浓溶液或饱和溶液中的杂质在热时不溶而其中的溶质在温度下降时易于大量结晶析出;就应趁热过滤..否则晶体会堵塞滤纸微孔而使过滤中断;同时也不能分离杂质..热过滤要用过滤漏斗;即在普通漏斗外面加一个金属外罩..罩内装有热水;并在罩的支管外加热;以保持热水的温度..为了加速过滤;常用减压过滤法;或称吸滤..吸滤器由吸滤瓶、布氏漏斗和吸滤泵组成图5-26..滤纸剪成圆形;要把布氏漏斗的底面全部盖住;又不留翘边..抽气前;先用清水将滤纸湿润;以便更好贴合漏斗底部..先开始抽气;后徐徐倒入待滤清液;再倒入浊液;可以加快过滤速度..用吸滤瓶过滤完毕应先把吸滤瓶和抽气泵分离;然后再关水龙头;以防水倒吸..吸滤瓶上的滤瓶如要洗涤;可用洗瓶直接加水或其它洗涤剂抽气洗涤..开始抽吸时;水流速度要慢;以后再逐渐加快;勿操之过急;否则固体颗粒会堵住滤纸微孔而影响过滤速度..3.结晶凡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物质;常用结晶法..先在较高温度下制得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然后使它冷却..快速冷却;得到的是细小结晶;缓慢冷却可得较大晶粒..如果冷却时无结晶析出;可用玻棒在烧杯内壁液面磨擦几下;也可以加几粒该溶质的晶体俗称晶种;就有较多的结晶出现..五蒸馏、升华蒸馏装置如图5-27所示;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端应恰好和蒸馏烧瓶支管的底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瓶内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少于其容积的1/3;瓶内加几块碎瓷片以防爆沸..冷凝管的冷却水要从下往上流动..加热速度以每秒滴出1~2滴为宜;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水银球要有被冷凝的液滴;这时的温度计读数;就是馏出物的沸点..蒸馏完毕;先应停火;然后停止通水;再拆卸仪器..升华装置由盛升华物的容器和冷凝器所组成..冷凝器最好用蒸馏烧瓶;可以更换冷却用水..加热后的升华物就凝结在烧瓶的底部..六分离液体、萃取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和物;可以根据它们的密度不同;用分液漏斗分离..先把混和液注入分液漏斗;静置漏斗架上;待它分层明显之后;开启活塞;使密度大的下层液体流出;两种液体就分离开来..有时两种液体有乳化现象;可加破乳剂摇和;待分层后再分离..萃取是把溶质从一种溶剂里提取到另一种溶剂里的操作..这两种溶剂一定要互不相溶;而且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好..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加入的总液体量以占容积1/2为宜;其中溶液占2/3;萃取剂占1/3..装好后;塞上磨口塞..此塞子不能涂油;塞好后再旋紧一下;以免漏液..以右手手掌顶住漏斗磨口塞子;手指握住漏斗颈部..左手握住漏斗的活塞部分;大拇指和食指按住活塞柄;中指垫在活塞座下边;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摇荡2~3分钟..摇荡时;漏斗应稍倾斜;活塞部分向上;不时自活塞中放气;因萃取剂多为有机溶剂;蒸气压较大;如不放气;有时会冲开磨口塞..摇荡后;将漏斗置漏斗架上;待分层后再进行液体的分离操作..七纸上层析纸上层析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滤纸作载体;滤纸上所吸收的水分作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称展开剂..层析法有专用滤纸;也可用质量较好的普通滤纸代替..滤纸要清洁、均匀、平整;剪好的滤纸条没有斜的纸纹;按一定规格剪成纸条备用..所用展开剂应对被分离物质有一定溶解度;通常为含一定比例水的有机溶剂..如分离甲基橙和酚酞可用水-正丁醇溶液作展开剂..操作时;先要点样..取少量试样;用水或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使它完全溶解;配制成浓度约1%的溶液..在滤纸上距一端约2~3厘米处用铅笔画一记号作为原点;用毛细管或微量注射针筒吸取少量试样溶液在原点滴一小滴;每滴试样体积为2×10-3~2×10-2毫升;控制点样直径在0.3~0.5厘米左右..晾干后再在原点处重复上述操作1~2次..将已点样并晾干的滤纸悬挂在层析槽内;并使滤纸下端有点样一端边缘浸入展开剂液面下约0.5~1厘米;但点样的位置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将层析槽盖上图5-30..借助于毛细现象;展开剂带动试样中各组分以不同速度沿滤纸逐渐向上移动;因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度不同;从而使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中移动距离不同而得到展开..有的组分展开后就可显示出不同颜色;但有的组分展开后不显色;还要进行显色反应..一般可用显色剂喷雾法使各组分显色;如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时用氨水作显色剂;酚类可用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显色;也有用紫外光照射显色的..八渗析渗析主要用来提纯、精制胶体溶液..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溶液装入半透膜的袋子里;扎好袋口;系在玻璃棒上;然后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定时间后;胶体中的离子、分子杂质便通过半透膜溶于水中;而从胶体溶液中分离出来..半透膜常用胶棉薄膜、醋酸纤维素薄膜等..九气体的收集、贮存与净化1.气体的收集实验室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两种..凡是不与空气起化学反应;而相对密度又跟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气集气法收集..其中相对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气法;如H 2、NH 3、CH 4等;相对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气法;如Cl 2、CO 2、HCl 、NO 2、SO 2、H 2S 、O 2等..不溶或难溶于水而又不与水起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如O 2、H 2、N 2、NO 、CO 、CH 4、C 2H 4、C 2H 2等..用排气集气法收集无色气体时;要时刻注意检验瓶子的满溢情况..以防止易燃如H 2、CO 、CH 4、C 2H 2、C 2H 4有毒害如HCl 、SO 2、CO 、H 2S 的气体溢出瓶外..表5-1是检验一些常用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表5-1检验一些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较高;但含有水蒸气;因而在具体应用时;需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集气方法..为了获得较纯净的Cl 2和SO 2气体;可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 2;用排液体石蜡法收集SO 2气体..2.贮气瓶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经常使用或在一段时间内常用而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为了省却每次制气的麻烦;往往一次多制一些;把它贮存在贮气瓶中待用..贮气瓶有单瓶式和双瓶式两种..双瓶式贮气瓶的贮气方法是;把A瓶灌满水;然后将A瓶的短导管和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导出管相接;使气体进入A瓶;水便压入B瓶中..当A瓶中气体即将充满并仍剩有少量水时长导管的下端仍在水面下;卸开气体导出管;关闭活塞;贮气完毕..放气方法是;使B瓶位置高于A瓶;打开A瓶短管上的活塞;水从B瓶流入A瓶;气体就不断被压出瓶外..3.气体净化与吸收中学化学实验所用的气体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净化就可直接使用;但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则需要使用较纯净的气体;如用H2、N2合成NH3的实验;要求H2和N2干燥而纯净..气体净化多采用洗涤的方法;所以又称为气体的洗涤..所用洗涤剂一般是水、碱、酸等..气体洗涤剂的选择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易溶于水的杂质用水吸收;2酸性物质用碱吸收;碱性物质用酸吸收;3水分用干燥剂吸收;4某些杂质要用能和它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吸收剂吸收..洗涤装置的进出气口不能接错;进口管一定要通到吸收液中;出口管接在不接触吸收液的短管上..容器中的洗涤液量不超过容积的1/2..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有的可采用多个洗气装置串联..气体的吸收有两个目的:一是吸收气体制备溶液;二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吸收剂必须是容易跟气体起反应的物质..吸收装置通常有两种..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很大的气体;象Cl 2、SO 2、CO 2、H 2S 等;可把气体导气管直接插入吸收剂中吸收..一些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如HCl 、NH 3等;按照本章四、四气体溶解方法处理..另一种是模拟工业吸收塔做成的气体吸收装置;用于吸收较大量气体..使用时;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把事先装入的吸收剂慢慢放出..然后使被吸收气体由导管a 缓缓通入吸收塔;生成的溶液流到底部;间断地从导管b 放出..如果制得的溶液浓度不够;可将吸收液再倒回滴液漏斗;再次或多次吸收制成浓溶液..4.气体的干燥中学实验室中干燥气体常用图5-35的装置;用无水氯化钙或浓硫酸作干燥剂..干燥管较粗的一端为气体入口;细端为气体出口..干燥塔从下端进气;上端出气..U 形管中的干燥剂粒度较干燥塔中的小;填充不要超过支管口..一般架在铁架台上使用..用液体干燥剂干燥时;可用洗气瓶作干燥器..使用干燥剂和干燥器皿应注意: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干燥剂..例如干燥NH3不可用无水氯化钙会生成CaCl2·8NH3;而只能用碱石灰..干燥剂的大小颗粒视器皿而定;不带粉末..干燥剂不要填塞太紧;两端应塞上一团脱脂棉花或玻璃纤维..干燥剂应随用随填;用过后应将干燥剂取出..还有一种用于干燥固体的干燥器;干燥器中间有带孔瓷板;底部盛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有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有时也用浓硫酸或生石灰..干燥的硅胶是蓝色的含无水Co2+;吸湿以后变为粉红色水含Co2+..受潮的硅胶可以在120℃烘箱中烘干;恢复蓝色时重复使用;但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干燥器的带孔瓷板上可以放置称量瓶、干坩埚和试样等..干燥器磨砂缘口要涂一薄层凡士林;使它保持密封..。
初中化学实验仪器认识与基本操作知识点一:常见仪器的认识和使用仪器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原因(1)试管 1.进行物质和物质间的反应 2.作为小型气体发生器3.收集少量气体1.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前1/3;振荡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试管的上端,使用腕力甩试管底部2.加热时要使用试管夹3.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与桌面成45°角。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5.加热前将试管外壁擦干,加热时受热要均匀1.防止夹破2.防烫3.便于振荡,防止加热时液体溢出4.防止冷凝水回流,使热试管炸裂5.防止试管炸裂(2)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1.从试管底部往口部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处)2.手拿长柄,不要按在短柄上1.防止杂物进入试管内2.防止试管滑落(3)酒精灯用于加热 1.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得少于1/4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3.应使用外焰加热4.不用时应盖上灯帽5.禁止吹灭1.多则酒精易受热溢出,少则蒸汽易引火爆炸2.防止酒精溢出造成火灾3.外焰燃烧充分,温度高4.防止酒精挥发,下次使用时很难点燃5.防止火焰进入灯内而引燃起火;(4)烧杯 1.溶解较多量的物质2.加热液体3.较大量物质的反应容器1.加热时要垫石棉网2.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不能接触器壁3.加热时溶液不得超过1/31.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防止碰破仪器3.便于搅拌及防止加热时液体溢出(5)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1.沿量筒内壁缓慢注入液体2.读数时,先放平,后平视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3.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加热1.防止液体溅出2.减少误差3.防止破裂(6)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1. 使用前先调零2. 药品不能直接与托盘直接接触,可以放到纸或玻璃器皿(表面皿、小烧杯)中称量3. 注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夹取2.是为了防止药品腐蚀托盘3.如果“左码右物”操作,则计算时应用砝码–游码(7)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1. 滴管不能平放,更不能倒放2、使用时注意要垂直悬空,不能触及反应器皿3.用后及时清洗1.防止药品腐蚀胶头2、3.防止污染药品(8)铁架台用于固定、夹持各种仪器铁圈、铁夹的高度和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仪器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工具,能够帮助化学研究人员进行分析、测试和合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1.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容器,用于容纳少量的液体或固体试剂。
使用烧杯时,首先将试剂加入烧杯中,然后可以在热板上加热烧杯,或进行混合、搅拌等操作。
2.热板:热板是一种能够提供高温的仪器,常用于加热试剂。
使用热板时,首先将试剂放置在胶合板或玻璃板上,然后调节热板温度,使其逐渐升温。
3.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使用显微镜时,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玻璃片上,然后调节放大倍数和焦距,最后通过镜头观察样品。
4.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化学物质的光学性质。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首先将待测样品注入样品池中,然后选择恰当的波长,最后读取透过率或吸光度数值。
5.pH计: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计时,首先将pH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然后等待数秒,直到pH计读数稳定,最后记录酸碱度数值。
6.电子天平: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电子天平时,首先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平台上,将天平置于水平位置,然后等待数秒,直到读数稳定即可。
7.恒温槽:恒温槽用于在一定温度下保存试剂或进行实验。
使用恒温槽时,首先将试剂装入试管或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入恒温槽中,调节槽内温度至所需温度。
8.微量移液器:微量移液器用于准确分配和转移微量液体。
使用微量移液器时,首先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型号,然后吸取或排放液体,最后轻轻旋转控制按钮转移液体。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实验前准备:首先,检查所需试剂和仪器是否准备就绪。
然后,穿戴适当的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依次进行,注意记录关键步骤和观察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试剂或分析设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操作。
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显微镜:小学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200倍,由镜座,镜柱,镜臂,镜筒,准焦螺旋,载物台,反光镜,目镜,物镜等几个部分组成。
镜座:是一个马蹄形的铁座用以稳定镜体,便于安放。
镜柱:从镜座向上的支柱,用来支持镜臂。
镜臂:连接镜筒与镜柱,是手持握显微镜的部分。
镜筒:连接在镜臂上的金属筒。
上端有一个孔插放目镜,下端装有物镜。
准焦螺旋:调节镜筒上下移动,用来调节焦距看清物体。
载物台:镜臂基部向前伸展的平台,中间有空为通光孔,玻片标本就放在通光孔上,孔两边各有一金属压片,用来固定玻片标本。
反光镜:是可以旋转的凹面镜能把光线透过孔反射到玻片被观察的物体上。
目镜:安在镜筒上的镜头配有两到三个,5X,10X,16X。
5X表示放大物体5倍,10表示10倍,16X表示16倍。
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的镜头上标有10X,40X.。
10X表示放大物体10倍,40X表示放大物体4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轻放在实验桌上,距桌沿70mm---100mm的地方。
(2)对光:先安好目镜和物镜,用左眼通过目镜向筒内观看,右眼挣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透过通光孔照射在物镜上,直到从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3)安装玻片标本:取一片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的正面向上,并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顺时针向下移动准焦距旋钮,直到物镜距玻片2—3mm为止,防止物镜碰坏玻片。
(4)观察玻片标本:安好玻片标本后,左眼透过目镜向镜筒观察玻片标本,右眼睁开,同时用手上下移动准焦距旋钮,直到物象最清晰为止。
温度计:小学实验室配备的温度计,由于温度计内的液柱是红色的,也叫红水温度计。
它的量程,也就是能测的最高温度是100℃,最低温度是0℃。
温度计测水温的使用方法:1、取一支温度计,检查是否完好。
初中物理9大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不断出现,长度和各电学参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热点,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中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基本实验仪器有刻度尺、天平、秒表、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压表、量筒、电能表等。
一、刻度尺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cm(1mm)②确定起始刻度:6.00cm③确定末端刻度:8.70cm④确定物体长度:8.70cm- 6.00cm=2.70cm2.注意事项:①视线与刻度尺垂直(如视线B)②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二、天平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确定砝码的质量→确定标尺分度值→ 确定标尺示数→ 相加①确定砝码的质量:20g+10g+5g=35g②确定标尺分度值:0.2g③确定标尺的示数:3g+1 ×0.2g=3.2g④确定物体的质量:35g+3.2g=38.2g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三、秒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分针的读数→确定秒针的读数→ 相加①分针的分度值:0.5min;秒针的分度值:0.1s②分针:4min③秒针:由于分针过半格,读数从41开始,41s+9× 0.1s=41.9s④确定时间:4min 41.9s(或281.9s)2.注意事项:大表盘读数时应注意小表盘中分针指针是过半格(半分钟),过半格秒表的读数在30s之上,没有过半格(半分钟)读数在30s之下四、弹簧测力计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①确定分度值:0.2N②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2N+3×0.2N=2.6N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五、电流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观察电流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0.6 A②确定分度值:0.02 A③确定电流表示数:0.4 A+2×0.02 A=0.44 A2.注意事项:串联接入电路,“+”进“-”出六、温度计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确定零刻度线→确定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①确定示数位置:零上②确定分度值:1℃③确定温度计的示数:40℃+8×1℃=48℃2.注意事项:①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如视线B)七、电压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观察电压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①确定所选量程:0~3V②确定分度值:0.1V③确定电压表示数:2V+5×0.1V=2.5V2.注意事项:并联接入电路,“+”进“-”出八、量筒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①确定分度值:2mL②确定量筒的示数:10mL+4×2mL=18mL2.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如视线B)九、电能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1.表盘参数的物理意义:“10(20)A”表示标定电流10A,额定最大电流20A2.读数: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实验仪器使用及基本注意事项(一)学生实验的要求1、上实验课前:复习有关内容,预习实验内容,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实验习题提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实验习题提出实验方案及需用的仪器和药品。
2、实验时:检查药品是否齐全。
药品要摆放的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
注意安全,事实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后:认真地填写实验报告。
4、实验完毕:拆开装置,把废弃物倒入废液缸里。
所需物倒入指定的仪器; 把仪器洗净,放回原处。
教师检查后才可离开。
(二)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一、常见化学仪器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2、存放仪器:广口瓶(固体)、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棕色瓶(见光易分解的药品)、橡皮塞(碱性药品)3、加热仪器:酒精灯4、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5、分离仪器:漏斗6、取用仪器:镊子(取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取粉末状或小颗粒)、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7、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架、铁圈)8、其他仪器:玻璃棒、漏斗、长颈漏斗、试管刷、石棉网、水槽、燃烧匙。
二、常见仪器的使用1、试管(1)用途:可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应擦干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时不能骤冷(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 —1/4 处( 即试管的中上部)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防止液体受热溢出) ,且管口应与桌面成45。
(增大受热面积)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受热沸腾溅出伤人) 。
2、试管夹(1)用途:用于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加热时,拇指不得按在短柄上(以免试管脱落) 。
②上下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进行( 防止将杂物带入试管)。
实验室常用仪器操作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它们能够帮助科学家进行精确测量、收集数据并验证实验结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以及其操作方法。
一、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使用光学原理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操作显微镜时,首先要调整光源以确保适当的照明。
然后,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玻璃载物台上,并通过旋转物镜调节样品与物镜的距离。
随后,用调焦轮调整目镜使图像清晰可见。
最后,使用显微镜的移物台或横平竖直调节样品位置,以便观察到样品的不同区域。
二、天平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使用天平时,首先要确保天平在水平位置上,并将容器放置在称盘上。
将所需物体放置在容器中,等待数秒以稳定读数。
然后,调节天平上的校准旋钮,直到指示器指针或显示屏上的数字显示为零。
最后,读取天平上的质量读数,并记录。
三、pH计pH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
在使用pH计之前,需要用干净的水清洗电极,并将其放入要测试的溶液中。
等待电极的读数稳定后,记录pH计上显示的数值。
在使用完毕后,将电极从溶液中取出,并再次用清水清洗干净。
四、离心机离心机是一种用于分离物质混合物的仪器。
在使用离心机之前,首先确定离心机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倒入离心管中,并确保每个离心管中的混合物具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的样品架上,并关闭离心机的盖子。
设置离心机的参数,并启动离心过程。
离心完成后,小心取出离心管,并将上清液和沉淀物分离。
五、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吸光度的仪器。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首先要设置所需的波长,并进行零点校准。
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入光度计的样品室中,并关闭盖子。
读取显示屏上的吸光度数值,并记录。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验室中,仪器的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操作仪器时,应仔细阅读和遵守仪器操作手册,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及时维护和保养仪器也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一节 常见仪器及其基本操作【知识目标】1.知道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量筒、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托盘天平、玻璃棒等的名称、性质、用途。
2.知道常见药品的保存和使用,实验室安全常识和环保常识。
3.学会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与加热,仪器的洗涤,仪器的连接与装配,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溶解、过滤、蒸发等一些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
【知识整理】一、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 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蒸发溶液时不可加得太满,液面应距边缘1厘米处。
试管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 可直接加热,外壁有水时要擦干。
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燃烧匙燃烧少量固体物质可直接用于加热。
2.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仪器图形和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烧杯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
也可用作反应器等。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 根据液体体积选用不同规格烧杯用作反应器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
锥型瓶用作接受器、用作反应器等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
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
玻璃塞不可盛放强碱,滴瓶内不可久置强氧化剂等。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于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要根据所要量取的体积数,选择大小合适的规格,以减少误差。
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内配制溶液。
托盘天平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内,称量时将被称量物放在纸或玻璃器皿上,“左物右码”。
滴管用于滴加液体,定滴数地加入溶液必须专用,不可一支多用,滴加时不要与其他容器接触。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一、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仪器的识别与使用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可直接加热。
烧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集气瓶: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
酒精灯:用于加热。
滴瓶和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锥形瓶:用于滴定实验和较多量液体的反应。
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浓缩或结晶。
坩埚:用于高温灼烧固体物质。
2.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或镊子取用,注意“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药品:用滴管或倾倒法取用,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和瓶塞的放置。
3. 加热操作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加热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均匀加热,避免液体沸腾溅出。
加热烧杯、烧瓶:需垫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破裂。
4. 仪器的洗涤常规洗涤:用自来水冲洗,刷子刷洗。
特殊污渍:用相应的洗涤剂(如盐酸、碱液)处理。
二、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1. 氧气(O₂)制取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H₂O₂ → 2H₂O + O₂↑(催化剂: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性质实验: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性:使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 氢气(H₂)制取方法:锌与稀硫酸反应:Zn + H₂SO₄ → ZnSO₄ + H₂↑性质实验:可燃性: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3. 二氧化碳(CO₂)制取方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性质实验:不助燃、不可燃: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原理:利用固体不溶于液体的性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贴紧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仪器的使用:1、可加热的仪器:常用作少量试剂的溶解或反应的容器,也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装配小型气体发生器常用来配制、浓缩溶液,用作试剂用量较多的加热或不加热反应的容器,向其他容器中转移常用作在加热或不加热条件下有液体试剂参加的化学反应的容器常用作液态混合物的蒸馏或分馏容器,也可用作气体发生器主要用作滴定实验的反应器,也可用作其他化学反应、液体收集的容器,还可用于组装洗气瓶•2、计量仪器:用来量取要求不太严格的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液体体积计量仪器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如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如酸碱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都要用到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溶液,棕色滴定管用来盛装见光易分解的溶液常用于精确度不高的物质质量的称量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3、可用于分类除杂的仪器蒸发液体、浓缩溶液或干燥固体在化学实验中常用来高温灼烧固体让不纯的气体通过装入的有关液体,除去杂质使热的蒸气冷却凝结为液体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时,用于干燥或吸收气体;也可作电解、电泳等实验的容器;还可用于装配简易启普发生器用于内装固体干燥剂吸收某些气体,也可用于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用于过滤操作和向小口容器里倾注液体。
还用作装配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装置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也用于装配制备物质的反应器,用它向容器里加入液体反应物•4、其他常用仪器用于中、低温度的加热。
进行焰色反应点燃酒精灯时,要把灯放正,用火柴点燃,严禁以灯点灯、向灯体内加酒精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再通过漏斗加入酒精,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灭。
灯体内酒精的量要在灯体容积的之间用来粉碎硬度不太大的固态物质,也可用来拌匀粉末状固态反应物用于保存干燥的物质或者使热的物质在干燥的环境下冷却用作烧杯盖,或微量物质反应的容器分装多种化学试剂。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1、试管(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锥形瓶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4、胶头滴管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学习目标】1.认识和使用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
2.了解实验室中药品存放和取用的规则。
3.能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识记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药品取用规则;认识危险化学品标识。
【学习难点】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了解药品放置的规则;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用药匙或镊子取用。
2.取用药品时,如果实验中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地液体取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时,常使用量筒。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夹燃烧匙蒸发皿烧杯锥形瓶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量筒托盘天平吸取、滴加_____搅拌、过滤、酒精灯玻璃棒玻璃棒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知识点二药品的取用方法【引导自学】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18的相关内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完成下列题目。
1.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滿试管底部即可。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
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2)倾倒法——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
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再用右手拿起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慢倒入试管,倒完时,要将瓶口在试管口轻轻地刮一下,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或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没说明用量:液体1~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
(3)处理原则: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
应交还实验室或放入指定容器,2.固体药品的取用(1)粉末或小颗粒药品用药匙取用①操作:一斜:使试管倾斜;二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三直立:将试管直立,药品落底。
②操作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管壁上。
(2)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①操作:一横:将容器横放;二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容器口;三慢竖:将容器慢慢竖立。
②操作目的:以免打破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药品的倾倒:拿下瓶塞倒放桌上,瓶口挨管口,标签向手心,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倒放桌,标签向心右手握,口口相挨免外流,试管略倾便操作”(2)量筒量液:①放置:量筒放平;②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滴管取液:①取液时:捏橡胶乳头,赶空气,再伸入试剂瓶中;②取液后:不平放,不倒置,橡胶乳头在上;③滴液时: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逐滴滴入,不伸入试管内,不碰管壁。
④用完时:立即用水冲(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水冲),不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
操作要领是“排气、吸液、悬空滴”(二)浓酸浓碱的使用酸液流台上——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水冲,抹布擦。
碱液流台上——稀醋酸冲洗,水冲,抹布擦酸液沾皮肤——水冲——碳酸氢钠溶液(3%~5%)冲洗。
碱液沾皮肤——水冲——涂硼酸溶液。
浓硫酸沾皮肤——抹布擦拭——水冲——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除上面介绍的九种仪器外,比较常用的仪器还有以下十几种。
二、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主要用途注意事项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试管的握持方法:“三指握两指拳”。
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
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用来夹持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
①用于搅拌;②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加热时常用的热源。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正确拿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①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②铁架台上铁圈放置漏斗进行过滤。
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
加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量筒是用于度量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三、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依据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胶头滴管、药匙、镊子。
6、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7、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8、、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
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
10、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
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
四、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1)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2)取用药品的用量:“节约原则”①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②未指明用量,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毫升。
(3)实验后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2、取用药品的方法①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A: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
九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方法命题趋势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
长度和电学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出题最频繁的知识点。
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在近十年的全国高考中就考了8次,往往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交替考查。
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使用方法的考查几率则更高。
另外,打点计时器、电阻箱、秒表的使用有时也出现。
高考中基本仪器的考察,用的比较多的题型是填空题和作图题,时而也有选择题。
高考中常有连接电路实物图的题,这类题设置的目的就是考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关于实验方法的考查,预计是两种形式:一是以学过的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实验方法的领悟情况;二是考查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
由于目前设计型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热点,而掌握一些有普遍意义的实验方法又是设计实验的基础,所以在复习已学过的实验时,有意识的、积极的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1.通过专题复习,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方法,提高解答物理实验题的能力。
2.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方法,,提高解答物理实验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知识概要(一)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仪器是指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仪器。
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基本仪器如下:测量长度的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量时间的仪器------打点计时器、秒表测量力的仪器-----弹簧秤 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测量电学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 电学控制仪器------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开关对以上这些仪器,要理解结构原理、规格和主要参数,知道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读数和精度等。
1、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
这能使我们灵活的使用仪器和分析问题。
例如,理解10分度的游标卡尺,也就能理解和使用20分度和50分度的游标卡尺。
2、熟悉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这往往是高考实验题的考点。
注意事项一般是这样几方面:①可能危及仪器安全的。
如:螺旋测微器,在小砧快接触工件时,应改用微调旋钮,以免损坏精密螺杆。
②可能增大误差的。
如使用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半毫米刻度;测量仪器使用前,要调整零位(如弹簧秤、各种电表)。
③使用时容易忽略的。
最容易忽略的是仪器使用前的调整和使用后的复位。
如:使用欧姆表,要机械调零和电阻档调零,换档后要重新进行电阻档调零,使用完毕要复位。
3、正确选择量程。
大的量用小量程,会损毁仪表;小的量用大量程,会增大误差。
选择量程的原则是:在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选用尽量小的量程;在完全不清楚测量值的情况下,试用最大量程,再视情况逐渐减小量程。
如电流表和电压表一般要求指针能偏转到刻度盘的31以上;欧姆表指针应在中中R R 4~4范围内,中R 为刻度盘中心阻值。
4、掌握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主要是估读问题,大部分刻度仪器读数时都需要估读。
如刻度尺和温度计,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101;螺旋测微器要估读到可动刻度的101。
(二)基本实验方法围绕实验的设计原理、误差控制、数据处理三个环节,都有它们自己的一些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在中学阶段涉及的主要是以下一些方法:1、设计实验原理(1)控制变量法。
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
在“研究单摆的周期”中,摆长、偏角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控制。
(2)近似替代法。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
(3)等效替代法。
某些量不易测量,可以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
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两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在将整个平抛时间定为时间单位后,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了。
(4)模拟法。
当实验情景不易或根本无法创设时,可以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尽管两个情景的本质可能根本不同。
“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就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5)微小量放大法。
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
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属丝的微小扭转;在观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变时,使液体沿细玻璃管上升来放大瓶内液面的上升。
2、控制实验误差(1)多次测量法。
多次测量法减小偶然误差,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做实验应具有的基本思想。
(2)积累法。
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以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3、数据处理(1)逐差法。
这就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加速度时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2)图象法。
能从图象清楚看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得出电阻与温度有关的结论;可用图象法求物理量的值,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图象法来求E和r不仅有取平均的效果,还可以剔除个别有错误的测量数据。
围绕某一领域实验的共同需要,形成一些方法。
在中学阶段主要有:1、记录运动(1)用频闪照片记录运动。
例如用小球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用平抛小球的频闪照片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弹簧振子的频闪照片研究简谐运动的规律。
(2)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运动轨迹。
例如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等。
2、提供电压(1)限流法。
如图1,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接在电路中,用它来改变电流,以控制负载电压。
图1 图2(2)分压法。
如图2,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小于负载电阻时,可用此法调控电压。
二、考题回顾1.(04年理综天津卷22,15分)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满偏电流为50A,内阻约为800~850Ω,把它改装成1mA 、10mA 的两量程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2R ,最大阻值100k Ω电阻箱R ',最大阻值Ω9999定值电阻R ,阻值1k Ω;电池(1(2(3(2过表头的电流超过其满偏电流而损坏(3)A'AR 1R 0S 1E 1.2.(2003年理综全国卷)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 ,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 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⑴画出测量R 的电路图。
⑵图(甲)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 、电压U 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 值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出的电阻值R =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⑶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
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
⑷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_______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外接,分压或限流,如图(2)①作U —I 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②求该直线的斜K ,则R =K 。
图(甲)U /V I /mA0 5 10 15 20 2554321123456789123456(cm)11 0 0123456789123456(cm)4589图(乙)图(丙)R=Ω229(221Ω-237Ω均为正确)。
(3)由图可知其长度为0.800cm,直径为0.194cm。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21046.8-⨯=ρΩm (221076.81016.8--⨯-⨯Ωm均为正确)3.(2004年北京卷22题18分)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
其中: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μA内阻约为100Ω;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200μA;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2是滑动变阻器;R3是保护电阻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
(1)根据电路图1,请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2)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μA;然后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保持R2不变,调节电阻箱R1,使A2的读数仍为150μA。
若此时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如图3所示,电阻箱R1的阻值是_________ Ω,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3=_____________Ω。
(3)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端位置,都要保证两块电流表的安全。
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200KΩB.20KΩC.15KΩD.20Ω(4)下面提供最大阻值不同的四个滑动变阻器供选用。
即要满足上述实验要求,又要调整方便,滑动变阻器(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1kΩ B.5kΩ C.10kΩD.25kΩ解答:(1)如图(2)86.3 86.3(3)B(4)C4.(04江苏物理)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答案:23.22 mm5.(04全国)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mm。
答案:6.123mm 。
6.(2001年高考理综卷)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所示,有:电池E,电动势约10V,内阻约1Ω;电流表A1,量程约10A,内阻r1约为0.2Ω;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5Ω;电流表A3,量程250mA,内阻r3约5Ω;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9Ω,最小阻值改变量为0.1Ω;滑线变阻器R2,最大值100Ω;开关S;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图中电流表A的内阻。
0 51510(1)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那几个可以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答:。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
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
解答:(1)电流表A1不能精确测出其内阻,因这时图中的电流表A′应为A2、A3中的一只,这使得电流表A1中的电流不能超过300mA,其指针的偏转极其微小,误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