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 格式:pptx
- 大小:446.79 KB
- 文档页数:14
电路的3种工作状态电路是电子技术中的基础概念,它是由电子元件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连接而成的。
在电路中,电子元件起到连接、控制、放大、转换电信号的作用。
电路的工作状态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稳态、瞬态和暂态。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工作状态。
一、稳态稳态是指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等物理量达到稳定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
在稳态下,电路中的电子元件的特性参数保持不变,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物理量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稳态分析是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的基础,因为在稳态下,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工作可靠,电路的性能可以得到准确的评估。
稳态分析通常包括直流稳态分析和交流稳态分析。
直流稳态分析主要研究电路中直流电源和直流元件的工作情况,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交流稳态分析则是研究电路中交流电源和交流元件的工作情况,例如电容、电感、电阻、二极管和晶体管等。
通过稳态分析,可以确定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为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提供参考。
二、瞬态瞬态是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在电路通电或断电的瞬间,电压、电流等物理量会发生短暂的变化。
在瞬态过程中,电路中的电子元件的特性参数不再保持稳定,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瞬态分析主要研究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物理量在瞬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瞬态分析对于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同样重要。
在电路通电或断电瞬间,电子元件可能会受到电压过高或过低的冲击,从而造成元件损坏或工作不稳定。
通过瞬态分析,可以确定电路中各个元件在瞬态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为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提供参考。
三、暂态暂态是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在电路发生突变或干扰的瞬间,电压、电流等物理量会出现瞬时的变化。
暂态分析主要研究电路中各个元件在暂态过程中的响应和恢复情况。
在电路发生突变或干扰时,电子元件可能会受到电压幅度、频率等参数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
暂态分析对于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同样重要。
在电路发生突变或干扰时,电子元件的响应和恢复情况决定了电路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大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º)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º。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º)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º,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 17.32 A。
15.式Q C=I2X 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一、填空题1. 已知图中 U1=2V, U2=-8V, 则UAB= -10 。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 有三个6Ω的电阻, 若把它们串联, 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 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 等效电阻是 9 Ω。
4.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 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 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 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 设U=12V、I=2A、R=6Ω, 则UAB= -24 V。
7. 直流电路如图所示, 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 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 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 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 在直流电路中, 电感可以看作短路 , 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 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 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 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间的关系是: IP= IL。
11. 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 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 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º)V, 则其最大值为 311 V, 频率为 100 Hz, 初相位为 -60º。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 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º)V, 电阻R=10Ω, 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º ,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 若线电压为380 V, 则相电压为 380 V;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 17.32 A。
15. 式QC=I2X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 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
17. 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 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 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 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一、填空题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 )V ,则其最大值为 311 V ,频率为 100 Hz ,初相位为 -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 )V ,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 ,则相电压为 380 V ;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 17.32 A。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2。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大。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30 分)1.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2.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Ω。
3.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4.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
5.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
6.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电容可以看作。
7.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Hz。
8.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间的关系是:IP=IL。
9.电阻元件是能元件,电容元件是能元件。
10.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
11.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能量储存起来。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13.正弦量的三要素是、和。
14.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相同、相同以及相位互差电动势电源。
15.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16.在电路中把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称为。
把电能转换成非电能的设备则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7.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18.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19.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0.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21.中线不允许断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
()22.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
()23.晶体管可以把小电流放大成大电流。
()24.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25.电位和电压相同之处是()A.定义相同 B.方向一致 C.单位相同 D.都与参考点有关26.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A.4:1 B.1:4 C.1:2 D.2:127.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高,则()A.两点的电位高 B.两点间的电位差大C.两点的电位一定为正 D.两点的电位一定为负2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A.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无关B.与电路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也有关C.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有关D.与电路结构无关,与元件性质也无关29.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A.100W灯泡最亮 B.25W灯泡最亮C.两只灯泡一样亮 D.不确定30.已知在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U=30V,L上的电压UL =18V,则R上的电压UR =()A.12V B. 24V C. 48V D. 4831.三相对称电路是指()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D.以上都是32.在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应()在负载两端。
第六讲、认识电路 电路三种状态预习提纲一、电源:1、电源是能够提供 的装置。
2、从能量角度看,电源是将 的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二、电路1、电路:把 、 、 用 连接起来组成的 的路径。
2、用电器:也叫负载,是利用 来工作的设备,是将 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3、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可以输送 。
4、开关:控制 通断。
5、通路:电路闭合,处处连通,电路中有电流。
6、开路:因电路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除开关外是故障)。
7、短路:电流未经过 而直接回到电源的现象(相当于电路缩短)。
8、短路的危害:可以烧坏电源,损坏电路设备引起火灾。
9、电路图:用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课堂讲解知识点一: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例1】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分类①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以持续对外供电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供电时,化学能—→电能光电池发电机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答案:C知识点二:1、电路的组成(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2、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1)、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
(2)、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
(3)、画电路图的要求: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各元件分布均匀,拐角处不画元件。
美观、简洁、直观。
【例2】画出下列元件的符号:(1)电池__________ (2)灯泡_______ (3)开关__________ (4)电阻________(5)电动机________ (6)电压表(7)电流表答案:略【例3】如图所示,用导线将这些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1.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 ( -10V ) 。
习题1.1图1.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 通路 )、( 断路 ) 、( 短路 ) 。
1.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是 ( 2 )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 Ω。
1.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 串联 )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 ( 并联 )。
1.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 ( 回路 )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 节点 ) 。
1.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习题1.6图1.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 2 )Ω。
习题1.7图1.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 ( 均发生变化 ) 。
1.9基尔霍夫定律包括( B )个定律。
A、1B、2C、31.10支路电流法是以( B )为求解对象。
A、节点电压B、支路电流C、电路功率1.11用一个电动势和内阻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A )。
A、电压源B、电流源C、受控源1.12用一个电激流和内阻并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B )。
A、电压源B、电流源C、受控源1.13恒流源可以等效为恒压源( B )A、正确B、不正确1.14戴维南定理适用于( A )A、有源线性二端网络B、非线性二端网络C、任意二端网络1.15电位是指电路中某点与( B )之间的电压。
A、任意点B、参考点C、地1.16电位和电压相同之处是( C )。
A.定义相同 B.方向一致 C.单位相同 D.都与参考点有关1.17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器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比是( A )A.4:1 B.1:4 C.1:2 D.2:11.18有一段16Ω的导线,把它们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其电阻是( C )。
三极管的不同状态
三极管的三种基本工作状态分别是:放大状态、截止状态和饱和状态。
1. 放大状态(Active Mode):当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B)和发射极电流(IE)的比值适当时,正向偏置的三极管进入放大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能够放大输入信号。
2. 截止状态(Cut-off Mode):当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B)为零时,三极管进入截止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三极管处于关闭状态,无法传导信号。
3. 饱和状态(Saturation Mode):当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B)大到足够让三极管饱和时,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对应的发射极电流(IE)和集电极电流(IC)的比值是最大的。
三极管的不同状态决定了它在电路中的功能和特性。
放大状态用于放大电流和功率,截止状态用于断开电路,而饱和状态用于接通电路。
解释电路的工作状态.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正常工作状态、开路状态和短路状态。
1、正常工作状态:指电路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的状态。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路中的元器件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处于合适的范围内,实现所需的功能。
2、开路状态:指电路中某个分支或元器件存在断开的情况,导致电路中无法形成闭合的电流回路。
此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电流无法流动。
开路状态可能是由于线路的断开、开关未闭合、元器件故障等原因引起。
3、短路状态:指电路中某个分支或元器件之间存在低阻抗路径,导致电路中形成了较大的短路电流。
此时电路也无法正常工作,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路中的元器件。
短路状态可能是由于线路短路、元器件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
电路工作是指电路中的电子元件、电源和信号传输等各个部分正常运行,完成其设计或预期功能的过程。
电路工作的关键在于实现电流和电压的正确流动和转换,以满足电路所需的功率、信号处理和控制等要求。
电路工作涉及电流、电压、信号处理和控制等多个方面,要求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电路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所需的功能。
电工基础名词解释:电路:即电流通过的路径。
实际电路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现电能的输送、分配和转换;另一类则是把电作为信号的载体,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处理或存储。
电源(信号源):电路中提供电能(电信号)的设备或器件。
负载: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或器件。
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类,将电源与负载连接起来的部分。
电路的三种状态:有载状态:正常工作状态。
开路(断路)状态:电路断开电阻无穷大。
短路状态:电流不通过负载的情况。
二端元件:元件只有二个接线端。
多端元件:元件有两个以上的接线端。
理想元件:把实际的器件理想化,只考虑他们的单一性质如:电阻只消耗电能电感只储存磁场能电容只考虑储存电场能力电路模型:实际电路也就可以画成由理想元件(包括理想导线)的图形符号组成的电路图。
电流:电荷的有规则运动。
电流方向:即正电荷的运动方向。
周期电流:大小和方向(或其中之一)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交变电流(交流电流):若周期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数学平均值等于零。
电流单位:安【培】,符号为A中文符号为安。
1KA=10+3A,1mA=10-3A,1uA=10-6A. 假定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荷从电路中的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的比叫做a、b两点间的电压。
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为V,中文符号为伏。
1KV=10+3V,1mV=10-3V,安全电压:一般为36V;在环境潮湿或触电几率大的情况下安全电压为12V。
电压参考方向也称参考极性。
电位:各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零电位点:参考点的电位等于零。
电功率:电场力在电路中移送电荷做的功与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简称功率,用P表示。
电功率也常说是电路消耗或吸收的功率。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符号为W,中文符号为瓦,公式P=UI 1W=1V A.1KW=10+3W,1mW=10-3W。
1KWh=1000Wx3600s=3.6x10+6J. W=Pt。
某教室有40W的日光灯8只,平均每天用电5小时,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求每个月用多少度电?若电费为0.58元,问一个月应交多少电费?解:W=Pt=40x8x5x30=48000WhW=Pt/10+3=48KWh48x0.58=27.84(元)答:每个月用48度电;一个月应交27.84元的电费。
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放大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电压、电流或功率信号的强度。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不仅仅是线性放大,还包括饱和和截止状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放大电路的这三种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是放大电路的线性放大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换句话说,输出信号的幅度是输入信号幅度的放大倍数。
这种状态下,放大电路能够准确地放大输入信号,并且不会发生失真。
线性放大状态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非常重要,例如音频放大器、通讯系统中的基带信号放大等。
第二种工作状态是放大电路的饱和状态。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超过放大电路的工作范围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将不再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加而线性增长。
而是趋于一个定值,这个定值被称为饱和电平。
在饱和状态下,放大电路不能再有效地放大信号,输出信号将失真,丧失了原始信号的信息。
在某些数字电路和开关电路中,饱和状态是有意识地利用的,但在大多数放大电路中,饱和状态都是需要尽量避免的。
第三种工作状态是放大电路的截止状态。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小,放大电路无法将其放大到预期的幅度时,输出信号将趋于一个最小值,这个状态被称为截止状态。
在截止状态下,放大电路不能有效地放大输入信号,并且输出信号也会发生失真。
截止状态在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中也是需要避免的。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可分为线性放大、饱和和截止三种状态。
线性放大状态是放大电路工作的理想状态,能够准确地放大输入信号而不失真。
而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都是需要尽量避免的状态,因为它们会导致信号失真和放大效果降低。
在设计和应用放大电路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三种工作状态,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电路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通路、开路和短路。
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什么
1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也叫断路,因为电路中某一处因中断,没有导体连接,电流无法通过,导致电路中电流消失,一般对电路无损害。
3.短路:电源未经过任何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易造成电路损坏、电源瞬间损坏、如温度过高烧坏导线、电源等。
2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实际应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电路的实质,通常用符号表示组成电路实际原件及其连接线,即画成所谓电路图。
其中导线和辅助设备合称为中间环节。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
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变成电能。
例如,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由于非电能的种类很多,转变成电能的方式也很多。
电源分为电压源与电流源两种,只允许同等大小的电压源并联,同样也只允许同等大小的电流源串联,电压源不能短路,电流源不能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