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3.66 KB
- 文档页数:22
试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引言在当前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各项工程建设的实施和操作,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的“兴起”,有高楼大厦,有小洋房,有大商场也有小工厂,等等这些都证明了建筑物的“多如牛毛”。
这些建筑物的兴建,社会和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虽然建筑物普遍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材料构造,但是由于建筑物的构造会受到建造时间、建造设计、使用年限、自然和人为多重因素的制约,因而很多已经施工完成或者在建中的建筑结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伤,因此,要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改造。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改造的分析由于很多建筑物都面临着要承载新的负荷,比如说多载人、多加层等,需要对设计计算、施工缺陷和一些结构上的薄弱环节这些在建筑结构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错误,这就必须要用到加固技术。
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所经常发生的会是受弯加固的情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拉区域表面有粘结钢板和有粘性的钢板材料进行加固改造,这能够有效增强受弯作用而产生的承载力,提高抗弯刚度达到控制产生建筑裂缝的有效方法。
对于钢筋混凝土中会用到纤维增强聚合物的材料,在使用的时候,不仅可以层层作为年体使用,同时还能够作为薄钢板来使用。
当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受到风吹日晒的作用下,会常常出现结构的磨损,通过这些纤维聚合材料进行加固,可以很快完成加固修复。
这类纤维聚合材料都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承载強度的有点,对于粘合之后结构固定不容易移动,具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改造的五大关键问题和方法1、使用加大截面加固方法。
加大截面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构造中,对受力面积进行扩大,这样能够有效分散承载力。
加大截面的方法具有施工技术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而且这项加固设计改造的技术在我国使用和操作经验上来讲较为成熟。
通常对于梁子、板柱、墙体等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的加固。
但是在操作加工的时候,施工时间会较长,影响到人们工作和生活,而且加固后对建筑物的净空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浅谈现阶段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及其应用郭瑞 东北电力设计院摘 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往往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固,目前状况下,存在着多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本文针对现阶段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加固方法; 应用1 加大截面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即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进行对于混凝土现浇层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截面的有效高度进行增加,进而扩大截面面积,以此实现对于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与斜截面抗剪能力的有效提高。
运用这一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需要注意对结合面传力的有效性进行保证,同时还需要促进新旧两部分混凝土进行有效结合,并完成整体工作。
因此,为了对对加固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在设计构造时,应该配置足够的剪切摩擦筋或锚固件,并将之贯穿于整个结合面当中,然后对两个部分进行有效连接,使其能够共同受力,最终实现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一般情况下,这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主要应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之上,这主要是因为加大截面加固法具有适应性强、工艺较为简单的特点,因此目前的设计工艺与施工工艺都较为成熟。
但是,这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现场施工作业时间较长,这样一来,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运用这种加固方法进行加固之后,相关建筑物的净空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减小。
2 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又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为干式加固法与湿式加固法。
对于干式加固法来说,它主要是将型钢直接外包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的四周。
但是,干式加固法之下,型钢与混凝土之间并没有进行连接,因此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这种方法在对结合面的传递剪力的保障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而在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时,需要对性能较好的高强度建筑结构胶进行有效的使用,对钢板与混凝土构件进行有效的粘结,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形成一个复合的结构。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浅析摘要: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其功能必然逐渐减弱,我们结构工程的任务不单要作好建筑物前期的设计工作,还要能科学的评估结构损伤的客观规律和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结构的安全的使用,那么,结构的加固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间接加固加固设计混凝土结构一般在使用30~50 年以后会产生明显的劣化与损伤。
已有建筑物的鉴定,改造加固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建设重点之一,由此也产生并推动了加固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在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后,已有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和加固必将占据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因此,混凝土结构的固设计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
1 直接加固法1.1 外贴钢板补强法外贴钢板加固方法是指在混凝土构件表面贴上钢板,与混凝土构件共同作用,一起承受外界作用力,从而提高构件的抗力。
至于外贴的方法,主要有焊接、锚结和黏结。
焊接和锚结是很早就采用的,黏结则是随着高强黏结剂的出现而逐步得到推广的。
1.1.1 黏结钢板法采用高强黏结剂,将钢板黏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需要补强部分的表面,以达到增加构件承载力的目的。
当采用黏结钢板法时,原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15。
如对跨中抗弯能力不够的梁,可将钢板黏于梁跨中间的下边缘;对于支座处抵抗负弯矩不足的梁,则可在梁的支座截面处上边缘贴钢板,或者在上边打出一定长度的槽形孔,在其中黏结扁钢;对抗剪能力不够的梁,则可在梁的两侧黏结钢板。
如图1所示。
图1 黏结钢板法塑结钢板的截面可由承载力计算确定,一般钢板厚度3~5mm,黏结前应除锈并将黏结面打毛(粗糙化),以增强黏结力。
黏结钢板施工3天后即可正常受力,发挥作用。
黏结钢板补强的优点是:不占有室内使用空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强度。
但工艺要求较高,并且现在胶黏剂耐高温性能差,当温度达到80℃-90℃时,胶黏剂强度下降。
此外,黏结剂的老化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1.1.2 锚结钢板法由于冲击钻及膨胀螺栓的应用,可以将钢板甚至其他钢件(如槽钢、角钢等)锚结于混凝土构件上,以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
浅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方法摘要:采用适当的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技术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需要。
通过加固改造旧桥还可以进一步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对于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非常有效,文章主要就此问题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方法。
关键词:桥梁加固混凝土桥梁桥梁施工旧桥的加固和维修工作是一项技术上可行,同时在经济上合理的举措,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施工也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如钢筋混凝土旧桥原始资料难以查找,缺乏资金和成熟的技术支持,这些问题都会使得旧桥加固工作难以开展。
同时还由于钢筋混凝土旧桥加固的风险非常大,有时候还面临利润不高等问题,并且每座桥的实际情况又是千差万别,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施工的综合利益。
文章主要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相关问题与技术。
1 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及其原因分析1.1 钢筋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1)桥面系:桥头跳车、伸缩缝老化、破损、变形、开裂是目前桥梁普遍存在的通病。
桥面铺装主要表现在桥面裂缝,局部坑槽、车辙、麻面等;桥面排水孔的堵塞、缺损;人行道铺装,护栏的破损、缺损、露筋、锈蚀以及护栏基础裂缝的程度、端柱的完整性与倾斜程度等。
(2)上部结构检查内容包括:主梁、主拱圈、横向联系构件的缺陷、裂缝、破损等。
(3)下部结构检查内容包括:盖梁、墩身、台帽、台身、耳背翼墙的破损、裂缝、异常变化等,支座的完好程度、变位情况以及有无锈蚀情况等;基础桩错位、偏移,河床冲刷情况等。
1.2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原因桥梁病害原因分析查出病害、分析原因、合理养护才能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分析病害原因是桥梁病害的主治根本。
(1)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工期紧迫,其技术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再加上当前交通量日益增长,尤其是主干道的部分桥梁,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经过大交通量的作用加快了桥梁的疲劳、老化,个别桥梁正处于不合格状态,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养护加固,限速限载控制,将使其很快进入危桥行列。
浅析建筑结构的抗震与检测加固建筑结构的抗震与检测加固是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与加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抗震的重要性、抗震设计原则、抗震加固技术等方面进行浅析,为大家介绍建筑结构抗震与检测加固的相关知识。
一、建筑结构抗震的重要性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破坏力极大。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崩溃,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就需要进行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
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因素,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抗震设计参数,使得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整体稳定。
而抗震加固则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加固,使其在地震作用下达到一定的安全等级。
二、抗震设计原则1. 结构稳定性原则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抗震设计的首要原则。
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结构的受力体系是否合理、结构材料的强度是否充分以及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是否牢固等因素。
在抗震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
结构抗震性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震动响应,减缓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
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可以采取增加结构刚度、提高结构耗能能力、改善结构的非线性行为等措施。
3. 结构位移控制原则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是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震设计中需要控制结构的最大位移,通过合理的刚度设计和减震措施,降低结构的位移响应,减小结构的破坏程度。
三、抗震加固技术1.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破坏。
为了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采用粘贴钢板加固、外包钢筋混凝土柱加固、预应力加固等技术,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
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加固中的应用作者:朱仁龙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5期摘要: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形式坚固耐用而广泛在建筑工程中应用。
但是由于施工材料的不过关及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造成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断裂、错位等结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加固中的技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房屋加固;检测设计Abstract: Concrete structure, masonry structure, steel structure durable and widely applied in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But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existence of serious problems, resulting in cracks in buildings, deformation, fracture, dislocation and other structural problems, serious impact on building safet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in the reinforcement of technology.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reinforcement for building; test design中图分类号:TU375一、检测和鉴定的必要性为了解既有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改造加固前必须要对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对其可靠性做出正确的评价。
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摘要:在工程设计中许多建筑物因使用功能发生变更或增加层数、老旧建筑老化失修、早期遗留的一些烂尾楼因规范条款的变动原设计荷载不能满足现阶段使用功能的要求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建筑物破坏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简言之,结构加固是指对原有受力结构进行加固补强,从而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及安全性。
同时还应充分认识结构检测和鉴定的重要性,做到有的放矢,合理优化加固方案尽量通过少量的维修、加固及便捷的施工作业就可以恢复其承载力,确保安全使用。
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进行分析。
关键词: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1 确定结构加固方案的影响因素(1)首先应对已有结构进行检测和可靠性鉴定分析,在全面了解已有结构的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结构体系、结构缺陷和损伤以及结构的受力现状和传力途径等信息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结构的加固方案,避免因错误估计已有结构的性能给加固工程中留下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
(2)其次应充分考虑结构加固完成后对建筑外观以及空间尺寸的影响,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3)再次,一个合理的结构加固方案不仅应具有提高已有结构受力性能的可行性,更应具有良好施工可行性。
一个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材料消耗大,安全系数低的加固方案,势必会影响加固质量。
(4)最后,在确定加固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其技术经济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
对已有结构或构件,在经过结构检测和可靠性鉴定后,通过对其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等的全面了解,应尽量保留并利用。
大量拆除原有结构或构件,可能会对原有结构的保留部分带来较严重的损伤,且新旧构件的连接难度较大,这样既不经济,还有可能对加固后的结构留下安全隐患。
2 结构加固方案应兼顾结构体系总体效应尽管结构加固只需针对经检测和可靠性鉴定后受力状态不能满足现阶段使用功能的构件,但同时也要考虑加固后其对整个结构体系的影响。
例如:对建筑物某一片墙体的加固,有时会改变整个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使结构产生薄弱层,给抗震带来不利的影响。
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摘要:通过现阶段结构加固的现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常用方法,总结了各种加固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加固过程中根据不同要求所作的方案优选。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加之在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结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必然逐渐减弱。
结构工程的任务不单要作好结构物前期的设计工作,还要能科学评估结构损伤的客观规律和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结构的长期使用性和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1世纪,人类建筑物必将还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而现阶段大多数从事结构设计的工作者并未对结构加固引起足够重视,设计荷载很难全面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附加作用,再加之我国现在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结构物较早达到了使用极限。
所以现阶段我们在结构加固方面的研究应该作为主要突破方向。
现重点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别从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个类别进行分析,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1. 1 加大截面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外部外包混凝土(通常是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增加混凝土现浇层,受拉区增加配筋量),增大构件截面积和配筋量,增加截面有效高度,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
在适筋范围内,由于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着钢筋截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不太高的情况下,增大主筋截面积或强度 ,增加现浇钢筋混凝土围套增大构件截面 ,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 ,可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和截面刚度,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优点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 ,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等构件和一般构造物的钢筋混凝土加固。
缺点 :现场施工的湿作业工作量大 ,养护时间较长 ,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加固后构件的截面增大 ,对建筑物的净空和外观有不小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增加的外包混凝土与原有构件的混凝土材龄相差较大 ,要解决好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混凝土的整体工作共同受力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并且受制的因素较多 ,现阶段只能增加有利的构造措施。
1. 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是剔除部分陈旧的混凝土 ,置换成新的混凝土 ,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提高一级 ,且不得低于 C20 级。
比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加强处理 ,有时也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加固。
优点 :与加大截面加固法相近 ,而且构件加固后不影响结构原先的净空 ,能恢复结构原先的外观。
缺点 :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养护时间较长的缺点,而且剔除陈旧混凝土的工作量大 ,容易伤及原构件的钢筋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构件可能造成的屈服、疲劳、失稳等破坏状态要进行全面严密的评估。
1. 3 粘结外包钢加固法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是把型钢(钢板)包在被加固构件的外边 ,即采用环氧树脂化灌浆等方法把型钢与被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成一整体,使钢材与原构件整体工作共同受力。
加固后的构件 ,由于受拉、受压区钢材截面积增大 ,从而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都有大幅度提高。
该方法常用于柱、桁架、梁和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加固 ,特别是构件加固后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 ,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优点: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 ,能显著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对结构使用空间的影响小 ,施工简便且湿作业量较少。
缺点 :用钢量较大 ,加固费用较高 ,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有限制 ,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 C以上的高温场所。
1. 4 粘钢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正截面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或斜截面)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 ,使其整体工作共同受力,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该方法的实质是一种体外配筋,提高原构件的配筋量 ,从而相应提高构件的刚度、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等方面的性能,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优点 :该方法施工方便快捷 ,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 ,对结构的外形、净空等影响较小 ,在施工过程中对生产和生活无显著影响。
因此在房屋建筑领域和公路桥梁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采用。
缺点 :该法加固对结构胶的要求较高 ,结构胶必须是强度高、粘结力强、耐老化、弹性模量高、线膨胀系数小、具有一定弹性 ,其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 ,所以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非常慎重。
1. 5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外贴纤维加固是用特制胶结材料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贴于被加固构件的相应区域 ,使它与被加固构件截面共同工作 ,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
目前常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来加固。
此法可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一般构筑物构件。
优点 :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 ,还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腐浊、耐潮湿、持久耐用、维护费用较低、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 ,而且一般无需搭接,能适应曲面形状混凝土的粘贴要求。
缺点 :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有限制 ,且需作专门的防护处理 ,特别是防火。
若防护不当 ,易遭受火灾和人为损坏。
我国从 1997 年开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进行研究如今被用于房建、桥梁等多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加固 ,未来这种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将会被更加普遍的采用。
优点:高强高效,施工方便快捷 ,施工工期短 ,不需要大型施工机械 ,操作简单 ,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适用面广 ,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对结构的净空、外观等影响小。
缺点:弹性模量小 ,对于需要加固刚度的构件来说不太适用 ;耐火性与耐高温性能差 ,一般的环氧树脂在 100 摄氏度时力学性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只有特殊的环氧树脂可以在 200 摄氏度的高温下正常工作 ;延性不足 ,构件变形过大时会引起碳纤维的脆性断裂 ,导致结构的脆性破坏 ,对于需要较大变形或对抗震要求比较高的结构来说 ,这一点是十分不利的。
1. 6 绕丝加固法直接在构件外饶上高强钢丝(钢绞线),该方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
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 ,或需要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
在加固防腐要求较高的构件时 ,利用镀锌钢绞线和防腐砂浆组成的复合材料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补强 ,两种材料在加固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防腐高强钢丝起到抱箍的作用 ,防腐砂浆起到锚固钢丝和保护层作用 ,使其共同工作整体受力 , 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体外配筋 ,通过提高构件的配筋率 ,从而相应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加固处理及水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漏、防腐蚀加固处理。
优点 :构件加固后自重增加较少、外形尺寸变化不大、施工简单、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换成镀锌钢绞线和防腐砂浆组成的复合材料后,良好的抗裂性及粘结强度、抗碳化及抗渗透能力 ,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 ,而且其本身可以起到对内部混凝土结构的保护作用 ,达到双重加固修补的目的 ,可以广泛应用于建(构)筑物的加固和修补。
缺点 :对矩形截面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提高不显著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防腐砂浆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较高 ,容易发生安全质量问题 ;另外镀锌钢绞线的单价较高 ;使用前需要做好仔细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估。
2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2. 1 预应力加固法2. 1. 1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上缘受压 ,下缘受拉。
由于预应力水平拉杆的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 ,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
该力通过拉杆锚固端偏心地传递到原构件上 ,在原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此时该作用力在原构件上的基本形态成下缘受压、上缘受拉趋势)。
该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 ,减少了外荷载效应 ,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能力。
同时 ,由于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 ,构件裂缝发展得以缓解、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值得重视的是由于水平拉杆的作用 ,原构件的截面应力特征由受弯变成了偏心受压,所以加固后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原构件在压弯状态下的承载力。
2. 1. 2 预应力撑杆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在相应区域使用撑杆 ,通过施加预应力强迫撑杆受力 ,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 ,从而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并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采用预应力加固的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部分受力 ,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 ,降低原结构的应力水平 ,使一般加固方法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具有加固、卸载和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 ,后加部分和原有结构能够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承载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常用于大跨度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优点 :改变了原结构内力分布 ,降低原构件的应力水平 ,消除新加杆件与原来构件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 ,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
缺点 :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 ,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 ,在生产性热源且原结构表面温度经常大于600 C的环境中使用时,其防护处理较困难,造价较高; 另外对于混凝土收缩变大的结构 ,造成后加部分的预应力损失较大 ,故不宜采用。
2. 2 增设支承加固法增设支承加固法是在需要加固的结构构件中增设支承 ,减少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从而减少作用在被加固构件上的荷载效应 ,达到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水平的目的。
常用于对使用条件和外观要求不高的场所。
优点:该法简单可靠 ,受力明确,易拆卸,易恢复原貌。
缺点 :严重损害原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空间 ,所以要用在具体条件许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
3其他加固方法其他一些常用的加固方法:锚栓锚固法,它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C60 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 ,但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结构及轻质结构 ;高强钢丝绳网片 -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 ,该方法与绕丝加固法相似 ,只是它采用的是高强钢丝绳网片 ,对防止砂浆或混凝土的开裂效果较好 ;辅助结构加固法 , 该方法是采用另制的辅助构件 ,如型钢、钢桁架或钢筋混凝土梁 ,部分或全部分担被加固梁的荷载 ,从而提高整体承载力。
4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对于需要加固的结构物 ,其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应根据结构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
方案的确定要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可行、且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的原则。
只有这样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 ,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和增设支承加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