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数据主成分分析(包括得分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 格式:pdf
- 大小:240.83 KB
- 文档页数:5
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统计技术1. 引言地下水环境监测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下水环境监测,我们可以获取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动态变化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主要介绍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技术,包括数据收集、预处理、分析及应用等方面。
2. 地下水监测数据收集在进行地下水监测数据统计之前,首先要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包括地面观测井、地下水监测站、遥感技术等。
收集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井的布设要科学合理,以便全面反映地下水环境的特点。
3. 地下水监测数据预处理地下水监测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转换等步骤。
数据清洗是为了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保证数据质量。
数据整合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为相同的格式,便于后续分析。
数据转换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用于统计分析的格式,如将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日平均值、周平均值等。
4. 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参数进行概括和描述,包括计算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对地下水水位、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进行趋势分析、周期分析等。
空间分析是对地下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如进行等值线绘制、空间插值等。
5. 地下水监测数据应用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如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警等。
例如,通过分析地下水水位变化,可以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防止地下水超采;通过分析地下水水质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
6. 总结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统计技术是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地下水监测数据的收集、预处理、分析和应用,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环境的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数据质量,不断探索和优化统计方法,提高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
地下水数据挖掘与分析地下水是自然界中非常宝贵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主要经济活动所需的重要水源,也是生物、农业、工业和城市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支持。
在我国,由于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导致了地下水量、质量的巨大差异。
因此,对地下水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地下水数据种类地下水数据的种类包括基础数据和采集数据。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气候、土地利用/覆盖等方面的数据,采集数据则包括水位、含水层厚度、水质、水量等方面的数据。
二、地下水数据的分析方法1.统计学分析法统计学分析法主要是根据大量数据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利用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处理,得出水文地质特征参数、统计学参数和分布规律等信息。
2.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分析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依据采集数据训练建立的模型来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或优化等工作。
如决策树分析、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可以用于地下水水质、水位预测或含水层厚度分析等方面。
三、地下水数据的应用1.地下水资源评价与规划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规划是制定地下水保护、管理措施的前提,也对决策者和一般公众了解地下水资源状况、开展地下水监测等起到重要作用。
2.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是有效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和持久利用的重要手段,利用地下水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实现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的平衡,优化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措施。
3.农业、环境等领域应用地下水在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如利用地下水数据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的实施效果,保证城乡环境水资源供需的平衡等。
四、地下水数据挖掘与分析存在的问题尽管地下水数据分析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缺少优质的数据来源,导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不足。
2.由于地下水数据种类繁多,分析过程复杂,缺乏专业化人才,导致地下水分析难度大。
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以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为例
王海波;李虎平;侯俊林
【期刊名称】《西部资源》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选定内蒙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40个地下水质站点2年资料,在SPS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水环境的综合评价之中.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从评价分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理想,体现了主成分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实用性.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王海波;李虎平;侯俊林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0100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李哲强;侯美英;白云鹏
2.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复杂碎屑岩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中1区为例 [J],
3.基于灰色聚类的地下水质综合评价——以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为例 [J], 王海波
4.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浅析 [J], 王海波;侯俊林;李虎平
5.基于RS、GIS技术的土地利用转移关系研究——以三晌梁地区为例 [J], 王立军;安慧君;张韬;王建琼;张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姓名:宋紫乔性别:女籍贯:北京出生年月:1990年5月学历: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08级学生通讯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手机号:186****7022邮编:100041项目:本文系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课题“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政府综合绩效评价研究”和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也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方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建设成果之一。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政府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摘要】对一个国家而言,政府在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发展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绩效是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的体现,对政府综合绩效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并对其效果进行评判和诊断。
本文通过对政府绩效与因子分析法的详细解释,将二者结合,详述因子分析法在我国政府综合绩效评价方面的运用,更进一步的衡量政府绩效,提升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自我评价能力与管理能力。
【关键词】政府综合绩效因子分析法综合绩效评价1.政府综合绩效的概念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它包含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
一般而言,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核心,社会绩效是价值目标,政治绩效是中枢。
在西方,政府绩效也被称为“国家生产力”、“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其字面意义是指政府所做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益的意思,但其内涵丰富,既包括政府“产出”的绩效,又包括政府“过程”的绩效。
通常,在研究政府绩效时,经济指标都被放在首要位置。
它反映了政府在既定时间内,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水平。
经济指标要求政府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所以它所关注的是“投入”项目。
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数据分析技术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其中地下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水源之一,其管理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据分析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的复杂性。
首先,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具有隐蔽性,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
其次,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更新过程较为缓慢,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极大。
此外,地下水与地表水、大气降水等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受到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数据分析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将地下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如含水层的分布、水位、水质等,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管理者更清晰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GIS 还能够与其他数据分析工具结合,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估和规划提供依据。
监测数据的收集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利用传感器和自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地下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的变化。
这些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存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在数据分析方面,统计分析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描述,如均值、方差、频率分布等,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
相关性分析则可以帮助找出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地下水位与降雨量之间的关联,为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提供线索。
时间序列分析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对地下水位等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例如,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或季节性 ARIMA 模型,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提前做好准备。
机器学习算法也逐渐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管理。
决策树、随机森林等算法可以用于对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和评估,例如判断某个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是否属于过度开采。
多元统计分析(MSA)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制图技术结合,已成功地运用于含水层潜在污染区的刻画中。
刻画污染物特征对场地修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缺乏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以及污染物观测的不确定性,使得刻画污染物特征的工作成果大打折扣。
MSA利用其它水质参数为监测污染物提供了辅助信息,改进了对潜在污染的评价。
GIS能够实现海量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在组织和管理水质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显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萨瓦纳河基地(Savannah River Site)地下水中的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的浓度,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围、GIS图层(coverage)和比例尺。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将最能够指示潜在污染的变量进行分组。
利用氚、Al、Mg、Na以及TDS可以最好地表征氚的潜在污染,而利用PCE和Cl可以预测PCE的潜在污染。
利用1999年检测的污染物浓度验证采用1993~1995年的地球化学数据绘制的潜在污染图,结果令人满意。
对水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地球化学和污染物浓度分组。
一、简介由于监测点数量少且位置分布不均,样品分析存在误差,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使监测污染物在很短的距离内就发生很大的空间变化,因而编制地下水污染图通常是一件非常复杂困难的工作。
目前一般用数值模型来刻画地下水污染羽,但由于对局部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足,因此这一方法也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多点、多次监测和多分析指标的出现也加大了管理和绘制大容量水质数据集的难度。
除了数值模型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就是对地下水水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断潜在污染区。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基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变量进行分类。
PCA和其它因子分析方法的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大量观测变量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分析。
地下水中存在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如电解、离子置换或者碳酸盐的平衡作用,使不同组分的浓度可能存在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2011年北京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 以了解影响本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
方法主成分分析对6类农村饮用水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6类农村饮用水从优到劣的结果为完全处理(丰)、完全处理(枯)、部分处理(丰)、部分处理(枯)、未处理(丰)、未处理(枯)。
总体水质状况有处理优于未处理、完全处理优于部分处理、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水质。
结论应加强农村改水工作, 完善水处理, 以确保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s of BeijingAbstract: Objectives To apply a principal ponent analysis on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drinking wate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fe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engineering in Beijing in 2011. Methods Principal pon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have a 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6 kind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upply. Results The quality of 6 kind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arrayed from the best to the worst were:full treated water in wet period, full treated water in dry period, parts treated water in wet period, parts treated water in dry period, untreated water in wet period and untreated water in dry period. Conclusions Reforming rural drinking water supply and improving water treatment should bestrengthen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upply.Key words: principal ponent analysis rural drinking water prehensive evaluation农村饮用水安全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改善农村饮水也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作者:王海波李虎平侯俊林来源:《西部资源》2012年第01期摘要:选定内蒙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40个地下水质站点2年资料,在SPS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水环境的综合评价之中。
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从评价分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理想,体现了主成分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实用性。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水环境综合评价1. 引言内蒙古达拉特三晌梁工业园区是2001年初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自治区级开发区,它主要涉及煤化工、PVC管材及芒硝产业等,随着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三废”排放量的增加,势必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因而对该区现有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为防止该地区污染继续加剧和保护水质,提供前期的基础研究,研究中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和污染指数方法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SPSS (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是由美国SPSS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大型统计学软件包,目前已推出SPSS 18.0 for Windows版本,具有统计功能强大、分析结果清晰、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等特点。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就是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降维的方法将多个指标转换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从而使进一步研究变得简单的一种统计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
2. 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 ( PCA法 )是一种将多维因子纳入同一系统中进行定量化研究, 理论比较完善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认为在众多有相关性的因子之间必然存在着起支配作用的共同因子。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一、引言因子分析是一种强大的统计方法,用于从一组变量中提取出潜在的公共因子。
这种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
它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数据集的维度,同时保留原始数据中的重要信息。
这种方法有助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实现过程。
二、因子分析数学模型1、公共因子模型因子分析的公共因子模型可以表示为:X = AF + ε其中,X是观测数据矩阵,A是因子载荷矩阵,F是公共因子矩阵,ε是特殊因子矩阵。
这个模型的意思是,观测数据X可以由公共因子F和特殊因子ε加权组合而成。
公共因子代表了所有观测变量之间的共性,而特殊因子则代表了每个观测变量的独特性。
2、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矩阵A描述了每个观测变量与公共因子之间的关系。
矩阵中的每个元素aij表示第i个观测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
通过求解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找出公共因子对观测变量的影响程度。
3、旋转矩阵在因子分析中,旋转矩阵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优化公共因子的解释。
旋转矩阵可以使得公共因子的解释更加直观和有意义。
常见的旋转方法包括方差最大旋转(varimax)和正交旋转(quartimax)等。
三、实现过程1、确定公共因子的数量在开始因子分析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公共因子的数量。
常见的确定公共因子数量的方法有基于特征值的方法、基于解释方差的方法以及基于碎石图的方法等。
2、求解因子载荷矩阵在确定了公共因子的数量后,我们需要求解因子载荷矩阵。
常用的求解方法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以及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方法等。
3、旋转因子载荷矩阵通过旋转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优化公共因子的解释。
常见的旋转方法包括方差最大旋转和正交旋转等。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因子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4、解释公共因子我们需要对提取的公共因子进行解释。
如何进行地下水位监测与数据分析地下水位监测与数据分析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及环境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进行地下水位监测与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关技术与方法。
1. 地下水位监测的意义与必要性地下水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重要水源,而地下水位的波动与变化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对于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至关重要。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系统的演变规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并提供数据支持用于解决水资源管理与环境问题。
2. 地下水位监测的方法与技术在地下水位监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与技术进行数据采集。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井点法、水位计法和遥感技术等。
井点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地表或井状设备中设置水位观测点,记录地下水位变化的时空分布。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范围的地下水位监测。
水位计法是基于水位计测量技术的一种地下水位监测方法。
通过在井孔中悬挂水位计,利用湿度传感器或压阻式传感器等测量手段,实时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
比起井点法,水位计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地下水位数据,并能进行远程数据传输与实时监测。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位监测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表水体的遥感影像,通过图像处理与分析,可以间接推测出地下水位的变化。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大范围、连续的地下水位监测,但其监测精度有限,需要与实地数据进行结合使用。
3. 地下水位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意义地下水位数据分析是将采集到的地下水位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及分析,以从中找出变化规律、趋势与异常等信息。
这对于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处理相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下水位数据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揭示地下水位的周期性变化、季节性变化以及长期趋势等。
此外,还可通过统计学手段,计算地下水位的平均值、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从而评估地下水位的稳定程度与变异程度。
银川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王永良;唐莲;张静;黄天炎【摘要】为了探求银川市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8个影响因子,采用2008-2016年数据建立了数据模型,对银川市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量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来水价格、城镇人口数量、洗衣机台数和沐浴器个数是影响银川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宏观的经济调控以及家庭用水方式和习惯对居民生活用水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期刊名称】《宁夏工程技术》【年(卷),期】2018(017)003【总页数】5页(P239-243)【关键词】银川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作者】王永良;唐莲;张静;黄天炎【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挑战。
但是由于人们对水危机的认识不足,出现了城市供水不足、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过度开采、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现象,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加重了用水供需矛盾。
为了对居民用水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有因子分析[1—2]、方差分析[3]、聚类分析[4]、主成分分析[5—6]和典型相关分析[7]等。
指南: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统计表征技术1. 引言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其环境背景值的统计表征对于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的指南,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统计表征技术。
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它反映了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基本状况,是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和制定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依据。
3. 统计表征技术概述统计表征技术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地下水样品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进行表征和评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统计表征技术:3.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地下水样品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描述,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提供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基本概况。
3.2 概率分布分析概率分布分析是研究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分布特征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概率分布函数包括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
通过概率分布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波动范围和分布形态。
3.3 变异度分析变异度分析是衡量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数据变异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变异度指标包括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通过变异度分析,可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4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地下水环境背景值中不同污染物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等。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4. 统计表征技术的应用以下是一些统计表征技术在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中的应用实例:4.1 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概率分布分析,可以评估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的波动范围。
例如,通过计算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均值和标准差,可以了解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
4.2 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通过变异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可以监测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杜军凯;傅尧;李晓星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留数据原始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数据维度,
从而将影响地下水质的多因子简化为几个综合因子,但对地下水的综合水质状况无法直接表达;模糊综合评价法能直接给出水体综合水质情况结论,但评价因子多为人为选取,存在较强的主观性。
以辽宁思山岭矿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影响各断面水质的关键因子,将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水质耦合评价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分析因子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总页数】7页(P75-81)
【作者】杜军凯;傅尧;李晓星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
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王维;郭宝顺;秦华联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李晓星;杜军凯;傅尧;王琛
3.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在额尔齐斯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高礼中;谢海燕
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王维;郭宝顺;秦华联
5.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薛伟锋;褚莹倩;刘强;吕莹;曹文军;侯辰侠;沈葆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介绍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Maximum Variance Orthogonal Rotation)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降维和特征提取。
该方法通过寻找一组新的正交坐标系,将原始数据在新的坐标系中进行旋转变换,使得旋转后的特征具有最大方差。
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我们可以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信息。
优势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的主要优势包括: 1. 特征提取: 通过旋转变换,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能够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信息,并且保留了原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2. 降维: 通过将数据旋转到新的坐标系中,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可以降低数据的维度,减少冗余信息,提高计算效率。
3. 可解释性: 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旋转后的特征在新的坐标系中具有最大的方差,可以更加清晰地解释数据的特征。
理论原理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转换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中。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即将每个特征的均值减去该特征的均值,并除以该特征的标准差,将数据转换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分布。
步骤二:构建协方差矩阵对标准化后的数据构建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的每个元素表示两个特征之间的协方差。
步骤三:特征值分解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步骤四:选择主成分根据特征值的大小,选择前k个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其中k代表降维后的维度。
步骤五:正交旋转将选择的主成分构成的正交矩阵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相乘,得到旋转后的数据。
应用场景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 金融领域:用于资产组合优化和风险管理。
- 物联网领域:用于传感数据的分析和异常检测。
- 健康监测领域:用于生物医学信号的处理和特征提取。
实例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的应用,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进行演示。
假设我们有一个由两个特征构成的数据集,特征分别为身高和体重,我们希望将数据进行降维,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