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体格检查完整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30
体格检查——心脏有爱伤观念,与患者沟通良好: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现在由我给您做一下心脏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
您先躺下(患者平卧位),搓热手,手消,解开患者衣服。
视检查者下蹲,从切线方向观察:①.心前区是否有隆起→无隆起;②.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如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等→无异常搏动;③.心尖搏动位置:正常位于第5肋间左胸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范围的直径2.0~2.5cm。
观察有无心尖搏动移位,心尖搏动的强度与范围有无改变及有无负性心尖搏动等。
触①原则是先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全面检查一下,然后②触诊心尖搏动:用两步法进行。
先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感触,再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触诊,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位于第5肋间左胸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范围的直径2.0~2.5cm。
③触诊有无心尖抬举性搏动或心前区抬举性搏动(心尖抬举性搏动→左心室肥厚;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右心室肥厚)。
④触诊有无心前区震颤,先用手掌在各瓣膜区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手指指腹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⑤触诊心包摩擦感。
以手掌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有无心包摩擦感。
如果有,以收缩期、前倾体位和呼气末(使心脏靠近胸壁)更为明显(多见于急性心包炎)。
叩原则:左轻右重(胸骨遮盖),出现声音由清变浊时,需往返叩诊几次。
①先叩心浊音界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第5肋间)外2-3cm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做标记。
由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
(第5肋间、4、3、2)②叩心浊音界右界。
先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即为肝上界(约为第5肋间),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做标记,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第4肋间、3、2)。
③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④心脏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2-3 Ⅱ2-32-3 Ⅲ 3.5-4.53-4 Ⅳ5-6Ⅴ7-9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8-10cm注:右界各肋间几乎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4肋间稍超过胸骨右缘。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总分:50分姓名得分项目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仪表和态度2①工作衣、帽穿戴整齐,②对病人态度和蔼,做必要的交流。
2每项1分①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
②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2每项1分检查前准备3备齐用品(携带听诊器)1①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
②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3每项1分视诊5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2每项2分①检查者右手全掌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④确认心尖搏动(用两指或单一中指指腹)2每项0.5分指出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左室肥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2触诊7①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
②分清出现时期(收缩期、舒张期还是连续性的)③检查顺序心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剑突下偏左(逆时针法)3每项1分①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②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消瘦者例外),③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3每项1分①先叩左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②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③逐个肋间向上,④直至第2肋间。
4每项1分口述右界叩诊,①先叩出肝上界,②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③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每项1分叩诊(心浊音界)14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位置。
4超过2厘米扣2分心脏检查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剑突下偏左或右)。
5每项1分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主次法也可)3错一项扣1分心率(正常心率1例)2心律(房颤等1例)2正常心音或心音改变(奔马律异常1例)2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在模型人上听诊)杂音(二尖瓣狭窄杂音1例)2整体印象3手法娴熟及按望触叩听顺序进行3利津县中心医院。
一、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操作时间10分钟)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评分标准三、无菌技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5分钟)无菌技术操作一、无菌持物钳(镊)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
(二)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镊)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条、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移至物品旁进行操作;3、无菌钳(镊)使用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后的干持物筒、持物钳使用的有效期≤4小时。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二)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容器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打开后,须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期为24小时。
三、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以供实施治疗时放置无菌物品使用。
(二)注意事项1、操作区域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使用的有效期为4小时。
四、戴无菌手套(一)目的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
(二)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须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四、胸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五、腰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六、换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七、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操作时间5分钟)八、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操作时间6分钟)。
胸骨右缘第 2 肋部位间时相收缩期胸骨左缘第2 肋间收缩期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3~4 肋间 2 肋间心尖区心尖区收缩期常见病变主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舒张期二尖瓣狭窄收缩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体格检查一、视诊:(光线来源于左侧)1.胸廓畸形:正常人基本对称1)心前区隆起:由心脏肥大所致2)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2.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 2.0- 2.5cm。
1)心尖搏动移位:生理因素因素心尖搏动移位备注因素病理因素心尖搏备注动移位肥胖上外体型消瘦下内年龄婴儿卧位上体位右卧位右第 4 肋间左心室增大左下第 6 肋间心脏右心室增大左第 4 肋间因素左右心室增大左下右位心右胸1.0-2.5cm 患侧胸膜牵拉、肺不张等心脏纵隔移位左卧位妊娠上2)波动范围和强度2-3cm 外因素横膈移位对侧气胸、液气胸、胸腔积液等左外横膈抬高所致右下横膈下降所致(1)生理因素:体瘦、儿童、交感神经兴奋搏动增强,范围扩大:病理因素:甲亢、发热、贫血(2)生理因素:体胖、迷走神经兴奋搏动减弱,范围缩小:病理因素:甲减、心肌受损、气胸、胸腔积液、肺气肿(3)负性心尖搏动:缩窄性心包炎(Broadbent 征)、严重的右心室肥大。
3.心前区异常搏动1)胸骨左缘第 2 肋间收缩期搏动:交感神经兴奋、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2)胸骨左缘第 2 肋间及胸骨上窝收缩期搏动:升主动脉瘤(或扩张)、主动脉弓瘤(或扩张)、主动脉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贫血3)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收缩期搏动:右心室肥厚4)剑突下搏动:右心室肥厚、腹主动脉瘤、消瘦二、触诊:1.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及剑突下搏动(临床意义多同心脏视诊)心尖区抬举性搏动:左心室肥厚胸骨左下缘抬举性搏动:右心室肥厚2.震颤(器质性病变体征):机制:狭窄或产生涡流,与血流速度、病变狭窄程度、两侧压力差和胸壁厚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