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绪论 课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2、认识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弄清现代汉语的特点二、教学要点和难点1、要使学生分清“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几个概念。
2、弄清现代汉语方言概况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
它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二)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功能上: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汉民族全体成员服务。
(三)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口语是基础,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依据;而书面语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又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说。
(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共同语是指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也叫作民族共同语。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二)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这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重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人口比较多,方言比较复杂,为了了解、研究、掌握和说明方言情况,有必要对特征不同的方言划分方言区。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第一章:绪论1.1 现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介绍现代汉语的概念和范围分析现代汉语的特点,如语音、词汇、语法等1.2 现代汉语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现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和变化1.3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介绍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意义和目的分析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践和应用第二章:语音2.1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的音素和音节结构分析现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特点和分类2.2 语音的变调和异读介绍语音变调和异读的概念和原因分析语音变调和异读的规律和应用2.3 语音的记录和描写介绍语音记录和描写的方法和工具分析语音记录和描写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三章:词汇3.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和分类原则分析现代汉语词汇的实词和虚词的特点和用法3.2 词的构成和变化介绍词的构成和变化的方式和规则分析词的构成和变化的应用和语义变化3.3 词义和词义关系介绍词义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词义的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等第四章:语法4.1 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和成分分析现代汉语的词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4.2 词类和词性介绍词类的分类和特点分析词性的判断和应用4.3 句子的类型和结构介绍句子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分析句子的构成和句型变化第五章:修辞5.1 修辞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修辞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修辞的目的和效果5.2 修辞手法和技巧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分析修辞手法的应用和表达效果5.3 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修辞格的应用和表达效果第六章:语用学6.1 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分析语用学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和重要性6.2 语境与语言理解介绍语境的概念和种类分析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6.3 语用失误与语用策略介绍语用失误的原因和表现分析语用策略的种类和应用第七章:现代汉语方言7.1 方言与方言学介绍方言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方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7.2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与特点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方言的特点和差异7.3 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讨论方言与标准语的差异和关系分析方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贡献第八章:现代汉语与文化8.1 语言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在文化传承和表达中的作用8.2 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元素介绍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元素,如成语、谚语等分析文化元素的意义和使用场合8.3 跨文化交际与现代汉语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现代汉语的使用和适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现代汉语的语用问题和文化差异第九章:现代汉语教学法9.1 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介绍教学法的定义和原则分析教学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9.2 教学材料的选取与设计介绍教学材料的选取原则和标准分析教学材料的类型和设计方法9.3 教学评估与反馈介绍教学评估的方法和目的分析教学评估的结果和反馈的作用第十章:现代汉语教学实践10.1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介绍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设计的原则分析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效果10.2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种类和实践分析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有效性和应用10.3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总结教学案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语音和词汇的教学: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对汉语的音节结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词汇的构成和变化有深入的理解。
《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教学要求:阐述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相互作用,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的关系,普通话的标准,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任务教学内容:☆(一)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功能: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认知世界和思维的工具,文化信息的载体。
☆(二)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也是我国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还有许多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主要特点。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要规定。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1.1 语言的概念和特点▲语音规则:d和e可组合,d和t不能组合。
即声韵可组合,声声不可组合。
▲语义规则:“我看书”√,“我喝书”×。
▲语法规则:“我看书”√,“我纸书”×。
聚合关系:即在一个线条的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出现的符号之间构成的关系。
如:语言的几种意义:●他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因为他们没有共同。
●计算机的高级。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系统。
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语言的概念:①理解符号性。
所有的符号都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语言也是符号,也是由能记和所记两部分组成。
●凡喜欢读书的人,读书都有做记号的习惯,或放书签,或折角,这时记号是给自己约定的。
现代汉语讲稿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线索;2.掌握现代汉语的主要地域方言的主要特点以及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3.领会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特点;4.领会掌握现代汉语规范的意义内容原则和主要标准。
【教学重点】1.现代汉语的形成;2.现代汉语的定义、特点;3.现代汉语、官话、七大方言。
【教学难点】1.现代汉语的特点;2.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方言的关系;3.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1.结合中国地图了解掌握汉语方言分布,认识北方话的地位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2.结合世界地图和谱系分类表,了解语言的分布。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内涵语言是音义结合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内涵。
萨丕尔:“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
”(《语言论》P7)《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P475)(二)语言的构成要素1.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义:语言的信息内容3.语法:语言的组织规律(三)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有口语(有声语言)、书面语(指将口语提炼加工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手势语(唇语)(主要指聋哑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三种形式。
区别:书面语与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
★语言工具的优点: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精细性。
例如网络语言:潜水——秘密交谈;灌水——随便写;造砖——用心写美眉(MM)——漂亮姑娘;JJ——姐姐(亲昵的称谓)GG——哥哥;DD——弟弟BB——宝贝、孩子、情人、拜拜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了;286——傻瓜我来乐——我来了;气死我乐——气死我了菌男——俊男;霉女——美女思考:1.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以英国哲学家罗素(B.Russell)的一句话引出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一只狗无论叫得多么起劲,它也无法告诉你,它的父母虽然穷但却很诚实。
现代汉语教案(⼀)现代汉语教案(⼀)语法部分绪论⼀、语法按⼀般理解,语法是词、词组、句⼦,甚⾄句组的组织规则、结构规则。
以句⼦⽽论:我把他请来了。
⼩⽼虎把⼤驴⼦吃掉了。
梁⽣宝把稻种买来了。
……NP1+把+NP2+VP这是⼀种习惯。
对⼀般⼈来说是习焉不察的,是⼤家都遵守的。
当然,这是简单叙述,进⼀步考察,还有很多内容。
语法的两重含义:规则、学说。
规则是⼀套,学说可以不同(研究⽅法不同、观察⾓度不同、语料选择不同等等,导致不同的看法)。
但检验的最终依据是事实。
有⼈把“语法”理解得很宽。
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与语⾔学词典》关于语法是这样说的:“某些当代的语⾔学家把语法看作包容⼀切的语⾔分析理论,如转换⽣成语法、系统语法、法位学、层次语法就是这样。
”(汉译本第149页)语法有共时语法、历时语法之分。
共时语法是指⼀个时期断代的规则。
历时语法是语法要素的历史发展。
语法有学校语法和专家语法之分。
学校语法⼜称教学语法(专为教学⽬的⽽制定的语法常常叫作学校语法)。
专家语法⼜称科学语法(研究⼀般语⾔或特定语⾔的语法叫科学语法)。
语法有规范语法和描写语法之分。
“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试图提供普遍有效的规则,表明某种语⾔必须这样说,这样写”。
“今天⼤多数语⾔学家赞成语法应该是描写性的,即语法应该把实际的惯⽤法记录下来,系统地阐述⽣成句⼦和理解句⼦的规则,这样,语法就成为能使学习者⽆论对本族语还是对外语的运⽤臻于完善的有价值的⼯具。
”(赵元任《中国话的⽂法》)语法⼜分词法、句法两部分。
词法研究词的构造和分类(外语⾥加上“形态”)。
句法研究组词成句的规则,包括词组结构规则,句⼦构造规则。
⼆、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或称概括性)语法规则是从⽆数词、句⼦⾥概括出来的。
学习语法也要有抽象能⼒。
⽐如:教科书、练习本:词性相同想问题、来客⼈:词组结构相同这种书不看、不看这种书:词组结构不同2.稳固性语法规则也在缓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