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906-2006浅解
- 格式:pdf
- 大小:526.21 KB
- 文档页数:7
吴忠市市政建设管理中心朝阳东街160KVA箱式变电站项目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2018年5月17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吴忠市市政建设管理中心朝阳东街160KVA箱式变电站项目(2)工程范围及数量需要安装160KV箱变1台,设备安装调试。
(3)施工工序流程进场前准备工作(签安全、防火协议及办理施工设备、机械进场手续等)—用电申请手续办理—设备吊运进场及开箱检验——一次系统设备(箱变、地网、设备接地)安装——设备整体调试、传动——设备耐压试验——设备整体检查、验收、清扫、孔洞封堵——具备送电条件——送电。
二、施工准备计划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工场地准备、施工机械准备、施工力量配置、生活设施准备和资金准备等方面。
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经理部及相关负责人召开施工管理预备会,进行统筹协调,明确分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畅进行。
同时,召集各专业骨干,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1、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及有关技术人员审阅图纸,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书面汇总,并提交图纸审核会。
(2)编写施工技术方案由项目总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并报项目经理审批,确保工程施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
(3)材料准备项目总工根据施工技术方案,进行预先材料用量计划分析,提出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
物资部门根据材料供应计划统一进行采购,采购时坚持货比三家,保证质优价廉,三证齐全,确保工程使用合格材料的控制程序。
材料采购之后,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会同监理人进行检验和验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材料的抽样检验和工程设备的检验测试。
(4)施工机械准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案分析,编制施工机具需量及进场计划,对进场机具检查、保养、维修,落实专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1.遵循的主要标准GB3906-20063.6〜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11033《额定电压26/ 35 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GB 5589.3-1985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第3部分:局部放电测量》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DL/593-96《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条件》GB 3804—90《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GB 3804—91《3〜35kV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763-19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1. 一般检查:1.1外观结构:1.1.1柜体的长、宽、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3毫米。
1.1 . 2柜体的防护等级应符合IP2X要求,(前方、后方及顶部),即直径12毫米的圆铜棒应不能进入其内铜棒应不能进入其内,如达不到要求超过4处判定为不合格。
1.1.3.吊装螺丝(环)应符合规格,无裂纹等质量问题,安装应牢固、足够。
1.1.4.柜口的网门焊接应牢固、平整、不得有突起或部分脱落等现象。
1.1.5.拼屏孔,安装孔开孔应正确、规范。
1.1.6.屏柜组装用螺栓应加弹簧垫圈,不得漏锁。
1.1.7.所有的门开关应灵活,无卡阻现象,开启角度不小于90度,每个门的接地点应有软编织线与接地铜排相连。
1.1.8.柜体喷涂色标应符合要求,不得有明显色差,柜体表面不得有污斑、划伤、掉漆等现象。
1.2.标志、相序检查:1.2.1.主回路相序应正确,主接地标志应贴牢、清晰。
1.2.2.柜内的元器件型号规格应符合制造规范图样要求,编号应与电气接线图一致,位置应根据元件器件的上、下、左、右次序优先排列。
1.2.3.操作标签应贴得正确、整齐、牢固。
1.2.4产品铭牌的安装应平整规范,标注内容应清晰正确。
1.2.5模拟线的制作应与一次制造规范一致,制作应整齐、美观同一元器件图案大小应一致,制作前柜体应擦拭干净,制作后应烘烤牢固。
电气开关柜:GB3906标准详解
概述
本文档将详细解释电气开关柜的GB3906标准,包括其定义、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等内容。
定义
GB3906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电气开关柜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电气开关柜的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适用范围
GB3906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6kV至40.5kV、额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力系统中的电气开关柜。
它适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配电系统,以及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的电力供应和配电系统。
技术要求
结构要求
- 电气开关柜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能够承受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 开关柜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灰尘、水分等外界物质进入开关设备内部。
- 开关柜应设计合理,便于安装、维护和检修。
性能要求
- 电气开关柜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如断路器的开断能力、隔离开关的隔离性能等。
- 开关柜应具有可靠的运行特性,包括合闸、分闸等操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开关柜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试验方法
- GB3906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包括机械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 所有的测试都应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并记录测试结果。
总结
GB3906标准对电气开关柜的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电气开关柜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选择和使用电气开关柜时,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7电工电气 (202 No.2)王瑞(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000)GB/T 3906新旧标准人工污秽试验差异分析2020年3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906—2020《3.6kV ~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简称新标准)代替标准GB/T 3906—2006《3.6kV ~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简称旧标准),定于202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新标准附录E《用于严酷气候条件下的3.6kV ~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附加要求》相对于旧标准附录C,人工污秽试验方法有较大变化,文中针对人工污秽试验在新标准中技术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标准变更内容1)新标准对人工污秽试验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
新标准7.2.9明确仅适用于隔室采用空气绝缘以及主回路均采用固体绝缘材料包覆元件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在凝露和污秽方面要求高于标准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时,应按附录E 方法进行试验,而对于其他类设备,则由制造厂和用户另行协议。
旧标准6.2.8则要求标准适用的所有设备在凝露和污秽方面的要求超出正常使用条件时,还需制造厂和用户协议方可按附录C 进行试验。
2)新标准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周围的凝露和污秽使用条件分类中去掉“P 0”级。
新标准对凝露和污秽使用条件分类划分包括“C 0、C L 、C H ,P L 、P H ”,旧标准划分为“C 0、C L 、C H ,P 0、P L 、P H ”。
C 0、C L 、C H :代表凝露的等级,由不出现凝露到不频繁凝露,直到凝露频繁;P L 、P H :代表污秽等级由轻度污秽到严重污秽。
在旧标准中“P 0”代表无污秽,但同时又标注“P 0认为是不现实的”在新标准中去掉此内容。
3)新标准在分类程序中去掉穿透性试验及判定。
新旧标准根据设备受到湿度和污秽共同作用的情况,划分了3个使用条件的严酷等级,每一等级对应一个设计类别。
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指标解读点击次数:414 发布时间:2009-7-13一、新旧技术条件对比(一)新版技术条件,全面替代1989版:GB/T10586-2006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87-2006盐雾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88-2006长霉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89-2008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90-2006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91-2006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92-2008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1158-2008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二)对温湿度指标的解读1、温度等级取值与1989版相当2、温度偏差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温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它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
标准指标±2℃,高温试验箱的还没看到新标准。
虽然新旧标准对此指标称呼相同,但定义和检测方式有所改变。
1989版:利用24h的测试数据,分别算出最高、最低温度与标称温度之差,为试验箱在该标称温度下的偏差。
标准指标为高温±2℃、低温±3℃。
计算为24h的测试数据中的最高、最低温度。
但由于比较对象为标称值,只要正负偏差在极值范围内,可以通过修正控制仪表误差进行单方向超差修正。
如此,计算出的数据包含温度波动及控制误差、温漂因素。
2008版:利用30min的测试数据,分别算出各点的温度算术平均值,工作空间其它点的温度平均值与中心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
比较数据采用平均值,基本消除了波动因素,比较对象为中心点温度,消除了控制器测试误差,测试时间短,消除了温漂。
因此新版的偏差指标更客观反应工作空间温场的情况。
就产品设计调试而言,偏差的调试主要靠风道进出风口的调整,控制上的调整作用相对减弱。
3、温度梯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的最大值。
标准指标≤2℃。
新标准用温度梯度替代旧标准的温度波动度。
GB3906-2006 3.6~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CHPTL IEC60298第3版额定电压1kV~52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解释导则标准解读李华良2011.01.101/29lihualiangjob@主要内容:一、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简介二、GB3906-2006和IEC60298中关于绝缘试验的解读三、40.5kV及以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浅析2/29一、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简介1.中置柜2.固定柜3.环网柜4.C-GIS3/29 中置柜的全称为铠装型移开(抽出式)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其分三层结构,上层为母线和仪表室(相互隔离),中间层为断路器室,下层为电缆室。
由于断路器在中间层,所以称为铠装型移开(抽出式)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中置柜。
4/29某 KYN28A-12中置柜主要技术参数5/296/292.固定柜 某些组件分设于单独的隔室内,但具有一个或多个非金属隔板的金属封闭式高压开关柜7/29某 XGN2 箱型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柜8/293.负荷开关柜、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环网柜) 环网柜是一组高压开关设备装金属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
它被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
9/29某 HXGN-10(ZF)户内高压真空环网开关柜技术参数10/292.C-GIS 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ubicle type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一种用于10~35kV 或更高电压输配电系统实现控制、保护、测量、监控、通讯等功能的新型开关设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1月30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6年第10号(总第97号)公布了250 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GB 3906-2006 3.6 kV~40.5 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该标准于2006年8月25日正式批准,将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 3906-1991。
一. 概述自GB 3906-1991《3~35 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在这期间,高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运行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因此2000年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年会上决定全面修订GB 3906-1991,并跟踪IEC 60298:1990的全面修订。
由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负责起草。
在标准修订工作组对GB 3906-1991进行修订工作的过程中,IEC也在着手对IEC 60298:1990进行全面修订。
因此,标委会决定由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随时跟踪IEC 60298:1990的修订动态。
2003年11月IEC发布了IEC 62271-200:200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00部分:额定电压1 kV以上52 kV及以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对应于原来的IEC 60298)。
为此,标准修订工作组按照IEC 62271-200:2003标准重新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2004年9月经标委会第四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审查,秘书处在完成标准复核后于2005年2月上报。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有关规定,强制性标准需对WTO 的成员国通报,因此标准正式批准时间延至2006年8月25日。
二. 本标准与GB 3906-1991《3~35 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主要差异——将术语“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修改为“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增加了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新的分类方法,删除了旧的分类方法;——增加了“隔室类别”、“隔板等级”的概念及相关内容;——增加了“丧失运行连续性类别”概念,并增加了相关的内容;——增加了“内部电弧级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AC)”的概念和相关试验内容;——明确了接地回路的短时耐受电流数值的选取方法;——增加了“电磁兼容性”的相关要求和试验;——“评价内部故障电弧效应的试验”和“电磁兼容性试验(EMC)”作为“适用时强制的型式试验项目”,选用的型式试验项目中增加了“电缆试验回路的绝缘试验” ;——增加了防腐蚀要求和相关的验证试验;——明确了“雷电冲击电压试验”的合格判据,增加了“作为状态检查的电压试验”;——增加了“电缆绝缘试验的规定”;——增加了“外壳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要求;——增加了“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附加试验”;——增加了“关合和开断试验”项目的具体内容;——修改了“机械操作和机械特性测量试验”的具体要求;——增加了“充气隔室的压力耐受试验和气体状态测量”;——型式试验项目中删除“操作振动试验”内容;——删除了“充气隔室零表压5 min的耐压试验”;——增加了“开关设备的选用导则”。
一.二•按照IEC62271-200:2003修订•2004年9月经标委会讨论后,2005年2月上报。
•经对WTO的成员国通报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8月25日正式批准。
•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三GB3906-2006的主要特点•修改采用IEC62271-200:2003《额定电压1kV以上52kV及以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版,即IE60298的第四版)。
•对各种设计的设备型式分类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对设备的安全性、适用性诸方面的规定,更加细化,更具可操作性。
•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的。
四GB3906-2006与IEC62271-200的主要差异•适用电压范围,由1kV以上52kV及以下改为3.6kV-40.5kV。
适用频率范围由60Hz及以下改为50Hz及以下。
•增加的主要内容:•接地开关和隔离开关之间的闭锁要求。
•型式试验周期和型式试验报告有效期的要求。
•出厂试验进行充气隔室气体状态测量的要求。
•GB/T11022-1999应当补充的要求(如二次回路试验)。
•删减了不符合国情的相关条款。
五GB3906-2006与GB3906-1991的主要差异定义•将“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重新定义为“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3.102)•对隔室进行了新的定义。
(3.107)•对隔板进行了新的分级。
(3.109)•定义了充流体隔室。
(3.118)•引入了“运行连续性的丧失类别”的概念(3.131)•定义“内部电弧级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3.132)五GB3906-2006与GB3906-1991的主要差异设计和结构•细化了接地方面的要求。
(5.3)•铭牌的项目更全面了。
(5.10)•联锁方面的规定有一些变化(5.11)•对外壳的金属件、隔室的金属隔板和活门的接地有效的判据。
(5.102.1)(5.103.3.2)•阐明了隔室的命名和多种形式(5.103)•对可移开部件的要求。
(5.104)•增加电缆绝缘试验的规定(5.105)•增加防腐蚀要求(5.106)五GB3906-2006与GB3906-1991的主要差异型式试验•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的条件。
(6.1)•型式试验内容。
(6.1)•绝缘试验明确判据。
(6.2.4)•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试验有较大变化。
(6.10)•取消了机械寿命试验的条款,相关试验按有关专项标准进行。
五GB3906-2006与GB3906-1991的主要差异其它•增加了“8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选用导则”•增加了“11 安全性”•附录内容进行了调整、修改。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3.101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开关装置与相关控制、测量、保护和调节设备的组合、以及与相关的辅件、外壳和支持件及其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设备的总称。
3.102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除外部连接外,全部装配完成并封闭在接地金属外壳内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隔室的分类3.107.1 联锁控制的可触及隔室内部装有高压部件,按制造厂的规定,可以打开进行正常操作和/或维护,触及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体设计控制的隔室。
注:安装、扩展和修理等不是正常的维护。
3.107.2 基于程序的可触及隔室内部装有高压部件,按制造厂的规定,可以打开进行正常操作和/或维护,触及受适当的程序结合锁具控制的隔室。
注:安装、扩展和修理等不是正常的维护。
3.107.3 基于工具的可触及隔室内部装有高压部件,可以打开,但不是为了进行正常操作和维护,需要专用程序和工具才能打开的隔室。
3.107.4 不可触及的隔室内部装有高压元件,不可以打开的隔室。
打开会破坏隔室的完整性。
隔室有不可打开的明显指示。
•充流体(气体或液体)隔室3.118 充流体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一种隔室,其中充有绝缘和/或开断用流体,即气体(不是周围空气)或液体。
3.120 最低功能水平(充流体隔室的)气体压力值[相对压力,用Pa(或密度)表示]或液体的质量,在此值及以上时,才能保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值。
3.121 设计水平(充流体隔室的)是指用于确定充气隔室设计的气体压力值[相对压力,用Pa(或密度)表示]或充液隔室设计的液体质量。
•隔板的分类3.109 隔板的等级根据隔离带电部分所用的是金属隔板还是非金属隔板,将其分类如下:3.109.1 PM级隔板在打开的隔室和主回路的带电部件之间,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具有的连续并接地的金属隔板和/或活门(如果适用时)。
3.109.2 PI级隔板在打开的隔室和主回路的带电部件之间,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非金属隔板和/或活门。
•运行连续性的丧失类别3.131 运行连续性的丧失类别根据主回路隔室打开时其它隔室和/或功能单元是否可继续带电划分的设备类别。
注1:LSC类别描述了当需要触及主回路隔室时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继续带电运行的范围。
打开装有带电设备的主回路隔室的范围取决于多种因素(见8.2)。
注2:LSC类别不规定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类别(见8.2)。
对于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运行连续性的丧失类别(LSC)规定了当打开主回路的一个隔室时其它隔室和/或功能单元可以保持带电的范围。
3.131.1 LSC2类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有可触及隔室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打开功能单元的任意一个可触及隔室,所有其他功能单元仍旧可以继续带电正常运行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一种例外的情况是:打开单母线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母线隔室时,不能连续运行。
单母线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母线隔室除外。
又可划分两个分类:LSC2B:打开功能单元的其它可触及隔室,该功能单元的电缆隔室仍旧可以带电的LSC2类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LSC2A:除LSC2B外的LSC2类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3.131.2 LSC1类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除LSC2类外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运行连续性的丧失分类举例主母线室——基于工具的隔室熔断器/电缆室——基于联锁的隔室负荷开关——不可接触的隔室打开功能单元的熔断器/电缆室,其它功能单元都可以继续保持带电,可以连续运行。
但是熔断器隔室的电缆不能继续保持带电。
打开的熔断器/电缆隔室和带电母线之间的金属板中有断点。
也就是负荷开关隔室的绝缘隔板。
新的分类是——LSC2A-PI过去的分类是间隔式。
•内部电弧级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3.132 内部电弧级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AC)经试验验证能满足在内部电弧情况下保护人员规定要求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注:其他内容参考附录A。
A.2 可触及性的类型a)非柱上安装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在设备现场,可能需要区分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两种可触及类型:—— A类可触及性:仅限于授权的人员;—— B类可触及性:不受限制的可触及性,包括一般公众的。
对应于这两类可触及性,A.3规定了两种不同的试验条件。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外壳的不同侧面可以具有不同的可触及性类型。
采用下述代码表示外壳的不同侧面(见A.7和A.8):F:前面L:侧面R:后面前面应由制造厂明确规定。
b)柱上安装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C类可触及性:接触不到的设备限定的可触及性设备的最低允许高度应由制造厂规定。
•内部电弧级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等级命名A.8 等级的命名试验验证为IAC级时,根据6.106,对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命名如下:——总的:IAC级(英文内部电弧等级的缩写)——可触及性:A、B或C(按照A.2)。
——试验值:试验电流(单位为kA)、持续时间(单位为s)。
这一命名应包括在铭牌中(见5.10)。
示例1:一台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试验的故障电流为12.5kA(有效值),持续时间0.5s,打算安装在公众可触及的场所,试验时指示器位于前面、侧面及后面,命名如下:IAC级BFLR内部电弧:12.5kA 0.5s示例2:一台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试验的故障电流为16kA(有效值),持续时间1s,打算安装在下述条件下:前面:公众可触及后面:限于操作人员侧面:不可触及命名如下:IAC级BF-AR内部电弧:16kA 1s•接地5.3 接地接地回路的短时耐受电流值取决于使用设备的系统中性点的接地类型。
注1:对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设备,接地回路的短时耐受电流最大值可达到主回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注2:对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设备,接地回路的短时耐受电流最大值可达到主回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87%(异相接地故障情况下的短路)。
接地回路通常设计成只能耐受一次短路故障。
5.3.1 主回路的接地5.3.2 外壳的接地按GB/T 11022-1999中5.3的规定(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接地:每台开关装置的底架上应该设置可靠的适用于规定故障条件的接地端子,该端子有一紧固螺钉或螺栓用来连接接地导体。
紧固螺钉或螺栓的直径应该不小于12mm。
接地连接点应该标以GB/T 5465.2中规定的“保护接地”符号。
和接地系统连接的金属外壳部分可以看作接地导体。
),并做如下补充:在最后安装时,应通过接地导体将运输单元相互连接,相邻运输单元之间的该连接应能承受接地回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
注1:一般地,如果延伸到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整个长度的接地导体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则认为完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如果接地导体是铜质的,则在规定的接地故障条件下,当额定短路持续时间为1 s时,其中的电流密度不超过200 A/mm2;当额定短路持续时间3 s时,其中的电流密度不超过125 A/mm2。
且其截面不得小于30 mm2。
接地导体的末端应有合适的端子以便与设备的接地系统相连接。
如果接地导体不是铜质的,则应满足等效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要求。
注2:导体横截面积的计算方法参考附录D。
每个功能单元的外壳都应连接到这个接地导体。
固定在外壳上的小部件,只要直径不超过12.5 mm,就不需要连接到这个接地导体,例如:螺母。
除主回路和辅助回路外的所有要接地的金属零件都应直接或通过金属构件连接到接地导体。
通过框架、盖板、门、隔板或其它构件间的电气连续性确保功能单元内部相互之间的接地连接(例如:通过螺钉或焊接方法固定)。
高电压隔室的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连接到框架。
注3:外壳和门见5.102。
5.3.3 接地装置的接地5.3.4可抽出部件和可移开部件的接地•联锁5.11 联锁装置按GB/T 11022-1999中5.11的规定。
并做如下补充:为了防护和便于操作,设备的不同元件间应装设联锁。
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机械联锁。
下列规定对主回路是强制性的:a)具有可移开部件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断路器、负荷开关或接触器只有处于分闸位置时才能抽出或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