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检验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2.78 KB
- 文档页数:6
一、抽样方案
从来货时的不同部位,从至少5%包装单位中抽样,样品量不少于1KG。
二、感官要求
三、理化指标:
四、卫生标准
按NY5115无公害大米要求执行
五、包装及储运要求
1、用纤维袋或塑料袋定量包装,如25KG/包;
2、包装标识清楚,如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电话等;
3、运输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雨淋日晒及交叉污染;
4、常温下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虫等;
5、收货后保存期不少于半年;
五、需提供的证明报告:
每批次来货需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或其它证明。
一、抽样方案
从来货时的不同部位,从至少5%包装单位中抽样,样品量不少于1KG。
二、感官要求
三、理化指标:
四、卫生标准
按NY5115无公害大米要求执行
五、包装及储运要求
1、用纤维袋或塑料袋定量包装,如25KG/包;
2、包装标识清楚;
3、运输中要防止雨淋日晒及交叉污染;
4、常温下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虫等;。
大米检验报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大米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证大米的安全和质量,政府和相关部门经常对大米进行检验。
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米检验的报告,报告将详细介绍大米的检验标准、检验方法以及最新的检验结果。
一、大米检验标准大米检验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主要包括大米的香味、色泽、外观、嗅觉、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
根据标准的要求,大米不得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同时需要保证大米的食用安全和营养价值。
二、大米检验方法大米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嗅觉检验、嗅器检验、化学分析等多种方式。
其中,外观检验主要通过观察大米外观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来评价其质量;嗅觉检验则通过嗅闻大米的香气来判断其是否发霉或有异味;嗅器检验则依靠专用的电子嗅器来检测大米中的异味物质;化学分析则通过对大米中的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进行定量分析。
三、最新的大米检验结果根据最新的大米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米质量稳定,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然而也有个别地区的大米检测出一些问题,比如农药残留、霉变等。
这些问题主要与种植环境、生产过程以及贮存条件等相关。
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大米生产的监管,并对不符合标准的大米进行处理,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四、大米质量改进的建议在大米质量改进方面,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
首先,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合理调整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药残留对大米质量的影响;其次,加强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管理,确保大米的质量不受霉变等问题的影响;同时,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意识,加强他们对大米质量的重视,培养他们的科学种植技术和质量意识。
综上所述,大米的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大米的检验,可以及时了解大米的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相信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努力下,我国的大米质量会逐步提高,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大米检验检疫要求
大米检验检疫涉及到多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1.外观检验:观察大米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表面状态,应符合相应品种的正常特征,无异常色泽、气味、异状颗粒。
2.含杂检验:大米中不应含有稻谷、糠麸、泥沙等杂质,且不得含有虫害、霉变等有害物质。
3.水分检验:按照标准规定的水分含量进行检验,确保大米的水分含量不超过规定的限度。
4.粒型检验:大米的粒型应符合标准规定,长度、宽度和厚度应基本一致,无异型粒。
5.新鲜度检验:通过感官检验和化学检验方法,检验大米的新鲜度。
大米应具有正常的气味,无异味,且不得有霉变、结块等现象。
6.农药残留检验:对大米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确保农药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7.重金属检测:检测大米中重金属的含量,如铅、汞、镉等,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8.食品添加剂检测:如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情况,需对大米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9.包装和标签检验:对大米的包装和标签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包括包装材料、标识、标签等应符合规定,标签上应明确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10.微生物检测:如涉及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需进行相应的检测。
这些要求涵盖了大米从外观到内在质量的多个方面,以确保大米的安全和卫
生质量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在具体操作中,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大米的品质和安全性。
大米质量等级标准一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由于一级大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因此,米的胀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二级大米背沟有皮。
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加工精度低于一级大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一级大米。
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大米执行标准1、国标大米,它的执行标准为GBT19266,这种大米也被人们称之为真五常大米,这种大米的口感,相对于其他大米的口感时是最为好吃的,这种大米也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最好的谷稻大米。
2、执行标准为GBT20040,这种大米被称之为方正富硒米,这种大米中所含的硒元素是非常高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3、大米的执行标准为GBT22438,名字为原阳黄金晴这种大米,也能达到国家优质大米一级标准,相对于其他大米时,其价格要便宜上一些,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大米,大米做出来松软香甜。
4、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8824的是真盘锦大米,这种大米口感好吃,但营养价值要低一些,口感可以与五常大米相媲美。
依据国家标准,我国大米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籼米:包括早釉米、晚籼米;粳米:包括早粳米、晚粳米;糯米:包括籼糯米、粳糯米。
大米的种类糯米是由糯性稻谷长成,不透明,颜色呈乳白色,呈现出半透明,黏性较强的特点,糯米的种类可分粳糯米和籼糯米。
粳糯米则是由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的形状一般呈椭圆形;籼糯米是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的形状一般为椭长形或细长型。
粳米是由粳米无糯性稻谷制成,米粒的形状一般为椭圆形。
根据粳米的成熟季节,分为造景米和晚粳米两种。
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的形状一般为长椭型,或者是细长形。
而根据籼米的成熟期不同,一般又分早籼米和晚籼米。
选购大米的标准选购大米的标准:1. 外观:大米的外观应该干燥而光滑,颜色均匀,没有杂质、碎米和变色的颗粒。
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大米的外观来判断其品质。
2. 色泽:优质大米应该有明亮的色泽,白里透亮。
如果大米呈现发黄或发红的颜色,则可能被污染或存放了很长时间。
3. 形状:优质大米的颗粒应该饱满而均匀,形状规则。
可以通过观察大米的形状来判断其品质,避免买到碎米或形状不规则的大米。
4. 香味:好的大米应该有清香的味道,如果闻到大米有发霉、异味或其他不正常的味道,那可能是大米质量差或存放不当。
5. 水分含量:选择水分含量适当的大米非常重要。
水分过高的大米容易发霉和变质,而水分过低的大米则可能过于干燥。
一般来说,优质大米的水分含量应该在13%左右。
6. 口感:好的大米应该有良好的口感,煮熟后稻谷饱满,米粒有一定韧性但又不会过硬。
可以通过煮熟一些大米来试吃,判断其口感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7. 品牌信誉:选择有良好品牌信誉的大米可以提高购买的可靠性。
可以通过查询大米品牌的口碑和消费者评价来了解其产品质量。
8. 生产日期:购买大米时要留意其生产日期。
一般来说,新鲜的大米更好,因为过长时间的存放可能导致大米变质或失去口感。
9. 包装:注意大米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防潮防虫。
检查包装袋上是否有水分迹象或虫子。
选择密封严实的包装,以保证大米的质量和保存。
10. 价格:价格也是选购大米的参考指标之一。
优质大米的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但是相对于其品质和口感而言是值得的。
注意不要只看价格,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总结起来,选购大米时应该注意外观、色泽、形状、香味、水分含量、口感、品牌信誉、生产日期、包装和价格等方面的指标。
综合考虑这些标准,可以选择到质量好、口感佳的优质大米。
大米验收标准及验收方式
大米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质量:大米外观应整齐,颜色均匀,无杂质,无碎米、黄米、苍米等。
2. 色泽质量:大米应有光泽、透亮,色泽均匀,无异味。
3. 味觉质量:大米应具有正常的米香味,无异味和发霉味。
4. 粒型质量:大米粒型应整齐,大小均匀,无碎粒、断粒等。
5. 含水率:大米的含水率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合格的大米含水率一般在12%左右。
大米验收方式一般是通过采样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外观,检查大米的整齐度、颜色、杂质等情况。
2. 色泽检查:观察大米的色泽是否均匀,光泽是否正常。
3. 嗅觉检查:闻大米是否有异味或霉味。
4. 品尝检查:煮熟一些样品,品尝大米的味道是否正常。
5. 秤重检查:对大米的含水率进行测量。
以上是一般常见的大米验收标准及验收方式,具体的验收标准和方式还需根据不同地区和厂商的要求而定。
一、抽样方案
从来货时的不同部位,从至少5%包装单位中抽样,样品量不少于1KG。
二、感官要求
三、理化指标:
四、卫生标准
按NY5115无公害大米要求执行
五、包装及储运要求
1、用纤维袋或塑料袋定量包装,如25KG/包;
2、包装标识清楚,如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电话等;
3、运输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雨淋日晒及交叉污染;
4、常温下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虫等;
5、收货后保存期不少于半年;
五、需提供的证明报告:
每批次来货需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或其它证明.
一、抽样方案
从来货时的不同部位,从至少5%包装单位中抽样,样品量不少于1KG.
二、感官要求
三、理化指标:
四、卫生标准
按NY5115无公害大米要求执行
五、包装及储运要求
1、用纤维袋或塑料袋定量包装,如25KG/包;
2、包装标识清楚;
3、运输中要防止雨淋日晒及交叉污染;
4、常温下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霉及防虫等;。
大米品质标准
大米的品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大米颗粒应整齐、光滑、饱满,色泽自然、统一,无杂质、异味。
2.水分:大米含水率应在13%左右,过低易出现苦味,过高易产生霉菌。
3.含糊率:即大米中的糯米粒数量,应该控制在5%以下。
4.不完全米率:即大米中的碎米、小米、米屑等的含量,应该控制在2%以下。
5.糙米率:即大米中的糙米含量,应该控制在0.5%以下。
6.境外物率:即大米中的杂质、异物、石子等含量,应该控制在0.1%以下。
7.长短粒米比例:应该控制在2:8到3:7之间。
8.原产地: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
米质测定方法正文:一、大米的质量检验标准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占粮食总产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保证稻谷收获后的米质符合进出口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大米的质量。
大米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品种、等级、含水量和安全性等,其中以含水量的检验最为重要,因此,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大米含水量的检验方法。
二、大米含水量的检验方法1、仪器检验法1、目测法一般用于判定品种质量,以及在储藏期间是否生虫。
由于绝大多数大米外表干燥、洁净,具有一定光泽,所以采用目测法。
这种方法只能反映大米外部形态的一般特征,不能反映内部组织结构和质地的优劣。
2、筛检法适用于散装或小包装大米。
其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检验项目; ②确定检验器具的尺寸、形状、筛孔尺寸; ③将大米置于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力量使其通过筛孔。
根据出米率高低和含水量大小,可分别判断出不同粒级。
2、感官鉴别法该方法利用人的眼、鼻、口的感觉器官来分析评定大米的质量。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色泽与滋味。
通过目测与手摸,判断稻谷的色泽和滋味,对稻谷颜色、气味以及加工精度都可以进行初步鉴定。
②稻壳与米糠的情况。
观察米粒的外部结构,可以推断出大米的加工精度、出糙率等。
③加工精度。
用手捏、手搓,并借助放大镜等仪器检查米粒的长度、厚度、表面粗糙度,即可鉴定出大米的加工精度。
3、水分测定法当大米含水量大于14%时就属于生虫现象,在保管过程中极易发霉变质,影响食用。
所以,应随时注意掌握大米的水分变化情况,经常进行检验。
目前用于水分测定的仪器有:电子分析天平、电子称、秒表、扦样器和干燥箱等。
由于我国的电子天平普遍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不适用于大米含水量的测定。
因此,可用水分快速测定仪,也可用烘干法测定。
4、温度测定法大米含水量超过标准指标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温度的影响。
但温度又与水分有密切关系,它会随水分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测定法可分为常温测定法和非常温测定法两种。
常温测定法主要用于新米的含水量测定。
大米检验标准GB 1354 —86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岀口的商品大米。
1分类1.1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1.1.1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1.1.1.1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1.2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1.1.2.1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1.1.2.2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1.1.3 糯米: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1.1.3.1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1.3.2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2各类大米中混有其他类大米的总限度为 5.0 %。
1.3大米中的名贵品种、杂交品种、中熟米和陆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订标准或按质量分别归属。
2质量标准2.1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
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表2、表3、表4。
2.1.1 早籼米、籼糯米质量指标见表12.1.2 2注:一类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二类地区: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地区。
2.1.3 早粳米、粳糯米质量指标见表3。
表42.2各类大米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在制定精度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特等: 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 %以上;标准」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 的占80 %以上;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3 的占75 %以上;二标准三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2 的占70 %以上。
2.3收购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大米检测标准及常规检测项目大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大米的检测标准及常规检测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米检测标准1.国家标准我国对大米的检测标准主要是GB/T 17891-1999《大米》和GB/T 15682-2008《大米中污染物限量》两个标准。
其中,GB/T 17891-1999《大米》规定了大米的基本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口感、含水量、杂质、不完整粒、糙米、碎米、脂肪酸值、脂肪酸组成、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粘性、嗜碱性、糖化度、硬度、糊化温度、糊化度等指标。
2.国际标准国际上对大米的检测标准主要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Codex Alimentarius)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Codex Maximum Residue Limits)两个标准。
其中,Codex Alimentarius规定了大米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限量,Codex Maximum Residue Limits规定了大米中允许残留的农药种类和限量。
二、常规检测项目1.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大米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光泽度等方面。
颜色应为白色或微黄色,形状应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应均匀一致,光泽度应良好。
2.含水量检测含水量是大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含水量都会影响大米的品质和储存寿命。
含水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称重法、干燥法和电子式含水仪法等。
3.杂质检测杂质是指大米中不属于米粒本身的杂质,如石子、土块、树枝、纸屑等。
杂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视法、筛分法、沉淀法等。
4.不完整粒检测不完整粒是指大米中未完全成熟或受损的米粒,其含有的营养成分较少,对大米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不完整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视法、筛分法、计数法等。
5.糙米检测糙米是指未经去壳的大米,其含有的营养成分较多,但口感较差。
大米的执行标准一、引言。
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大米的质量安全,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大米执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大米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大米的外观要求。
1. 大米的外观应干净整齐,无杂质、异物和霉斑。
2. 大米的色泽应自然纯净,不应有发黄、发黑等现象。
3. 大米的粒形应饱满饱满,无碎米、糠糠和破碎现象。
4. 大米的气味应清香自然,不应有异味或霉味。
三、大米的理化指标。
1. 大米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2. 大米的脂肪酸价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3. 大米的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4. 大米的储存稳定性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四、大米的营养指标。
1. 大米的淀粉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低于规定标准。
2. 大米的维生素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低于规定标准。
3. 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低于规定标准。
4. 大米的微量元素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低于规定标准。
五、大米的加工要求。
1. 大米的加工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整洁。
2. 大米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3. 大米的贮存和运输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保持通风干燥,防止受潮、发霉。
六、大米的质量检验。
1. 大米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2. 大米的质量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七、大米的质量控制。
1. 大米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可控。
2. 大米生产企业应进行全程追溯,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可溯源。
3. 大米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
八、大米的质量监督。
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大米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国标大米标准一览表
国标大米的标准如下:
1. 普通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354。
2. 优质大米:
五常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9266,产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其大米香味浓郁、米粒油亮具有光泽。
还有一种普通的五常大米其执行标准为
GB/T1354,其品质与口感不如GB/T19266。
盘锦大米:执行标准为GB/T18824,产于辽宁省盘锦市,其大米米香清新,颗粒饱满,长宽适中。
方正大米:执行标准为GB/T20040,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富硒大米属于功能性农产品,富含硒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原阳黄金晴:执行标准为GB/T 22438,这种大米是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大米品种,达到国家优质大米一级标准,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国标大米的示例,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国家相关标准文件。
大米出厂检验报告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旨在对出厂的大米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二、检验对象检验对象为出厂的大米,具体规格为:每百克含水量≤14.0克、不完善粒≤2.0克、不具有变质、霉变、有害成分和不良气味。
三、检验内容1.外观检验通过对大米外观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砂石、杂质、虫蛀等情况。
2.含水量检验采用快速测量仪器,测定大米样品的含水量,该值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不完善粒检验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大米样品,通过筛网进行筛选,检测出不完善粒的重量,该值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存储稳定性检验随机选取一部分大米样品,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贮存,并在特定时间间隔内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出现变质、霉变等情况。
5.残留农药检验选取一部分大米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检测大米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如有则进行定量分析。
6.有害成分检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对大米中的有害成分进行检测,如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
7.感官检验由专业验收人员进行感官检验,包括外观、口感、气味等方面,判断大米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通过目视观察,对大米样品外观进行检查。
2.含水量检验使用快速测量仪器,将大米样品放入仪器中进行测量。
3.不完善粒检验采用筛网法,将大米样品进行筛选,用电子天平称量筛选出的不完善粒重量。
4.存储稳定性检验将大米样品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贮存,定期观察其变质、霉变、异味等情况。
5.残留农药检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对大米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
6.有害成分检验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对大米样品中的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7.感官检验由验收人员进行目视、嗅觉、触觉等感官检验,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
五、检验结果与评价经过以上检验项目的检测和分析1.外观检验结果良好,无存在砂石、杂质、虫蛀等情况。
判断优质大米的标准为
优质大米的标准:一是农药残留及污染程度检测为阴性。
二是口感好,蛋白质含量小于7%。
三是米饭柔韧度、弹性好,直链淀粉含量小于20%。
优质大米以加工精度、碎米、不完善粒、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和杂质最大限量为定等指标。
按此规定把优质籼米、优质粳米,和优质糯米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
优质大米的标准与含有的碎米和口感淀粉量有关。
一是药物和污染残留,只要检测为阳性就不能确定为优质米。
二是蛋白质含量。
以7%为限,小于7%即是优质米,口味就好,并且越低越好;大于7%口味就差,越高越差。
三是直链淀粉含量,以20%为限,越小,米饭的柔韧度、弹性越好,越高则越差。
只要检测为阳性不能确定为优质米。
最新国标《GB/T 17891-2017 优质稻谷》,将于2018年7月1日代替《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含第1号修改单)》。
该标准规定了优质稻谷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优质商品稻谷。
判定规则: 整精米率、垩白度、食用品质均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某等级指标且直链淀粉含量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判定为该等级优质稻
谷;其他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定级指标中有一项达不到三级要求,或直链淀粉含量不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的,不得判定为优质稻谷。
GB17891-2017与GB17891-1999相比:增加了籼稻粒型分类,分长粒、中粒、短粒;取消了胶稠度、出糙率、垩白粒率、粒型长宽比指标;修改了质量要求中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异品种率、黄粒米含量。
大米标准gb db大米标准GB DB。
大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而大米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GB DB是中国大米质量标准的简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米标准GB DB的相关内容。
首先,大米标准GB DB主要包括了大米的基本要求、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内容。
在大米的基本要求中,GB DB规定了大米的命名、分类、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大米时能够获得优质的产品。
同时,GB DB还规定了大米的质量指标,包括了水分含量、杂质含量、黄曲霉毒素含量、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等,这些指标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大米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GB DB还对大米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外观检验、水分含量检验、杂质含量检验、黄曲霉毒素含量检验等,这些检验方法的执行可以有效地对大米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
其次,大米标准GB DB还规定了大米的包装、标志和贮存要求。
在大米的包装方面,GB DB规定了大米包装的材质、尺寸、标识、印刷和包装质量等要求,以确保大米在包装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在大米的标志方面,GB DB规定了大米的商标、产品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的标识要求,以便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大米时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在大米的贮存要求方面,GB DB规定了大米的贮存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大米在贮存过程中不受到潮湿、霉变等问题的影响。
最后,大米标准GB DB还对大米的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进行了规定。
在大米的生产和加工方面,GB DB规定了大米的生产工艺、设备、卫生条件、人员操作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大米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掺假等问题的影响。
在大米的运输过程中,GB DB规定了大米的运输工具、包装、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大米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大米标准GB DB的出台和执行,对于保障大米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米检验标准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注:一类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陕西。
完全未脱皮的完整糙米粒。
杂质,包括下列几种:
糠粉
通过直径圆孔筛的筛下物,以及粘附在筛层上的粉状物。
矿物质
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带壳稗粒及稻谷粒。
其他杂质
无食用价值的大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物质。
黄粒米
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碎米
大碎米
留存在直径圆孔筛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小碎米
通过直径圆孔筛,留存在直径圆孔筛上的碎粒。
色泽、气味、口味
一批大米固有的综合色泽、气味和口味。
4检验方法
大米样品的扦取和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照GB 5490~553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执行。
5包装、运输和储存
大米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食储运局检验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哈俊山、林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