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分数除法 (2)
- 格式:pptx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6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结合以学习过的分数除以整数,再通过本节课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三种类型的计算整理并加以归纳总结,就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统一起来。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1~32页例2及“做一做”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转化等基本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想的美妙与魅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教学难点: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渗透数学文化,揭示课题从“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旧知复习,了解学情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2.回顾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出示题目:学校与函谷关景区相距约40 km,开车大约要2/3 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题目,依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3.请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猜测计算方法,并试着说说理由。
4.画线段图,探究算理。
(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问:已知的2/3小时怎么表示?对应行的路程是多少呢?(2)从图上可以清楚看出:24千米包含几等份?每一等份是多少?怎样列式?它是多长时间行的路程?(3)1小时里有多少个1/3小时呢?所以,1小时行的路程怎么列式?(4)结合图示,回顾思考过程,再次明确计算思路。
(5)请出小括号,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发现40÷2/3转化为40×3/2,验证了猜想。
5.观察思考,小结算法。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教學目標:1、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並使學生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算理,正確總結、應用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1、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1)引導學生回憶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根據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寫出相關的兩個除法算式。
(30÷5=6,30÷6=5)2、口算下麵各題×3 ××××6 ×二、新知探究(一)、教學例1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1)出示插圖及乘法應用題,學生列式計算。
(2)學生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並解答。
(3)將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數乘、除法算式。
2、學生自學後小組間交流3、全班彙報: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裝幾盒?300÷100=3(盒)×3=(千克)÷3=(千克)÷3=3(盒)4、引導學生通過整數題組和分數題組的對照,小組討論後得出: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個一個因數。
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二)、鞏固分數除法意義的練習:P28“做一做”(三)、教學例2(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小組討論操作,如何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並通過操作得出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主要是对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复习。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分数除法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于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分数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推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根据25×4=100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2.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3.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1是多少?4.求12的3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月饼图并提问: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几块?请你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4、2各叫什么数?(教师板书)在这个算式中,2(2)2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这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第3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 2.练习: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题,学生审题,教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列出算式:276÷(说出76的含义及算式含义)(2)每段到底长多少米呢?同学们能否以小组形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算时请你认真观察线段图,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3)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成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种不同的思路)(4)学生对以上思路进行质疑: ①6÷2表示什么?②为什么2176276⨯=÷?(5)我们还可以把76米铁丝平均分成几段? (6)还可以把76米铁丝平均分成几段?平均分成4段可以吗?你试着算一算。
(计算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为什么不同6÷4?6米平均分成5段、6段,分别计算每段长多少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第【1】篇〗第4课时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49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板书: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学例5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1)用除法计算。
600÷2/3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 升。
2/3x=600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x=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1/2=喝了的升数(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小结。
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含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包含2课时。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乘法的运算规则,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难以将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的形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来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分数除法来解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来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一家餐厅有一道菜品,甲、乙两人分别吃了一半,然后甲又给了乙一些,最后乙吃完了。
问甲给了乙多少?2.新课讲解:介绍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和步骤。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同时,学生分组讨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来解答。
4.应用拓展: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40人,男生占60%,女生占40%。
如果增加了5名男生,男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31~32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34~35“练习七”中第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1.课件出示习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上面两道题,然后说一说第2题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并汇报.2.导入课题. 师:当除数是整数时,可以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么,当除数是分数的时候,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行程问题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又引领学生产生迁移类推的意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阅读理解,分析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1例2。
(2)师:同学们,通过阅读题目,你们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教学提示】教师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探索“2÷23”的过程,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对算理深入理解,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由除到乘的转化过程。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小明和小红各自走的时间和路程,要求两人的速度,并比较谁走得快一些。
(3)师:同学们,根据题意应该如何列式呢?【学情预设】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列出算式.小明的速度:2÷23;小红的速度:56÷512。
2。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1)师:如何计算2÷23?①学生自由猜想,尝试着自己算一算。
②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有如下两种方法:预设1:利用商不变的规律:2÷23=(2×3)÷(23×3)=6÷2=3.预设2:根据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猜想一个数除以分数也适用:2÷23=2×32=3。
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掌握列方程求两个未知量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头列式。
3重15千克,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1)一袋面粉的41,求火车的速(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火车速度的4度是多少?12、分析条件。
出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4师问:这句话中哪个量是单位“1”?怎样理解这句话?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例61.课件出示例6图片。
2.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1)知道了我们班全场的总得分;(2)知道了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
3.想一想,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4.请学生概括图片信息,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概括:六(1)班参加篮球比赛,全场得分为42分,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
六(1)班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二)解答例题1.画线段图。
(1)根据题意,请学生把线段图画在草稿本上,其中一个学生黑板上板演。
(2)对照板演的同学,检查自己的线段图有什么不足之处。
2.独立解答。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出示在实物投影上。
(2)解题方法预设:方法一:方法二:(3)学生逐题讲解解题思路,教师配合线段图加以说明。
3.教学用方程解答例6。
(1)想一想:如果用方程来解答这道题目,你能在题中找出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上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上半场的分数;上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上半场的分数;……(2)说一说:根据这些等量关系,应该把哪个量设为未知数?另一个量又可以怎样表示?①把上半场设为分,那么下半场可以表示为分或分;②把下半场设为分,那么上半场可以表示为分或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2》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主备教师:知识与技能: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探索并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及手段。
教学流程:一、复导入1.口算(请说出计算方法)4136 ÷ 2 ÷ 3 ÷ 6 ÷二次备课计算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211小时里有()个小时,1小时有()个小时。
3.列式(说说数量关系)XXX2小时走了6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用心思考独立完成一)独学例2的第31页部分,思考完成下题。
1.XXX2小时走了6km,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依据的数量关系式是(),列式:_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1.2×求的是什么?2.2×3求的是什么?3.结合计算过程,观察、填空。
除法运算转换成了()运算,()没变,()变了,除数变成了它的()。
4.我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数的()。
二)独学例2的第32页部分,思考完成下题。
1.XXX5.5小时走了12.6km,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依据的数量关系式是(),列式:_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根据自主探究,你能直接计算么?试一试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试着说一说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么?三、合作交流释疑解惑1.对学要求:①和对子互相批改独学内容②和对子交流: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和高中数学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可能会对分数的除法运算产生困惑,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展示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本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一些简单的分数除法题目,来巩固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的应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收获。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自主学习。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已经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