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41.02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3篇)一、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试题结合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反映课改的实施情况。
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卷面分析:(一)填空部分:问题出现最多的是第2、4、6、7小题,学生对于循环小数的基本特征、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三角形的特征等知识没有完全掌握。
(2)是非题:错误率最高的是4、5道小题,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导过程和用字母表示的简单公式理解不透彻。
(三)选择题部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1、2小题,乘除法的意义混淆,没弄清平行四边形的形变意义。
(四)计算部分:计算中简便计算与混合计算、解方程错误多。
(五)解决问题部分:错误率最高的是第1、3、6题,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不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第3题很多学生没有统一单位就计算。
第6题、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去区分哪一个是三角形的底就计算从而导致失分现象。
通过这次考试,也从某些方面暴露出我们在教学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1、计算方面。
本次考试的计算题难度并不大,但是学生的失分仍然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还不够扎实。
2、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
看错、抄错题目漏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3、灵活解题及认真审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1)从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时要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关注学生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5)关注学困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这次考试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达到优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距离。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一、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校五年级一共有270人参考,年级平均分为71.2分。
优秀率35.2%,及格率80.7%,本次考试成绩一般,学生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考情分析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表现在学生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等低级错误。
三、试卷特点1.本次测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的前四个单元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做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照顾全体学生,对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智能水平、实践应用等进行多角度的考评,保证基础性,突出灵活性,注重导向性。
2.本次的试题有六道大题。
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体积、动手实践的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四、存在的问题:(一)基础概念的理解不透彻,造成对基础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比如什么是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等以及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运用不熟练、易混淆单位换算不熟练等。
(二)计算作为一个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加强练习。
试卷第四题集中考查本册有关计算内容,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不少学生多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有点混淆,出错较多。
象这样丢分很可惜。
因此,在今后计算教学中对计算知识还需要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入口头叙述计算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解决问题时,对条件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策略训练有待提高应用题是日常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既能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卷面看:⑴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⑵ 学生的实践能力太弱,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质量分析一、试卷命题分析。
本张试卷以《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新的数学试卷命题改革为指导,试卷力求做到:立足基础,涵盖面宽,重点突出,比分分配合理,力求体现出基础性、生活化、活动性等特点,以便能如实检测出学生对五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画图、书写等常用的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基本思想方法的运用,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题、检验、估算、书写等学习习惯。
本张试卷力求体现基础性,以知识技能为主线;很多题目把知识点融于实际情境中,体现生活化的特点;部分题目突出了活动性,意在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填空5和操作题);部分题目综合性较强,思维度较高,如(填空5,选择题4等),意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区别不同层次的学生。
本张试卷增加了统计图的分析和解读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统计图的读图能力。
但是,试卷中也中疏忽的地方:第七题统计图中的第1小题,下降了()“毫升”(应为“毫米”)。
二、学生作答情况。
(一)总体成绩。
参加本次统考的学生有2120人。
优秀率64.1%,及格率86.32%,综合比82.27,平均分78.77分。
52个班级中共有10个班级不及格率超标,占总班级数的19.2,其中8个班级超过5个百分点,占班级总级数的15.38%。
从总体上看,城乡差距缩小了。
除陈城中心外,其他6个中心校的成绩比较接近。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总体成绩有所提高。
虽然试卷中有一部分试题思维度较高,灵活性较大,但学生的总体成绩良好,其中优秀率达标的班级28个班,占五年级总班级数的53.85 %,及格率达到90%以上的班级有15班,占五年级总班级数的28.85%,及格率达80%以上的班级有32班,占总级数的61.54%。
综合比达到90%以上的有12个班,综合比达到80%以上的班级有28个班,占五年级总班级数的53.85%。
2、多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扎实。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五班级数学试卷分析失分缘由和改进措施一、试卷分析:学问的掩盖全面,各种学问的比例合理,贴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本领的进展,使不一样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相应的胜利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进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
试题有必需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给同学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对进展同学观看本领、想象本领和思维本领有很大帮忙,对我们平常的教学也是一个极好的检测。
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留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同学发觉并解决实际问题。
如:综合应用的几道应用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学问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要求同学用数学的眼光观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二、考试结果情景及分析:五班级共有30名同学参与了此次测试,平均分是84.8分;及格率为93.9%,优秀率为74.5%。
同学的得点数是98分。
底得点数是54分。
从底得点数我们能够看出同学间的差别很大。
全班级有3个同学不达标,而这3个同学当中有1个是培智生。
他们3个的总成果仅有157分,这样来看同学的整体的学习状况进展较好,基本到达了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进展要求。
三、同学卷面分析:基础学问的把握、基本技能的构成较好。
综合运用学问的本领较弱。
表此刻同学确定题、应用题。
如:确定题的第四题,有些同学认为“……无限小数必需是循环小数。
”是无限的,主要缘由是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楚、不扎实,没有延长讨论意念。
再如,综合应用的第4题,要求依据题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做出正确选择。
同学不能综合运用自我的数学学问来分析数学信息,进而没能正确思索1千米所需的汽油和1升汽油所走的路程之间的区分,致使解答的问题消失许多错误。
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表此刻稍简单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本领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同学造成必需的影响。
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题型、分值、难易程度、考查内容分析等)题型及分值:本次试题共分为六个大题,100分。
基础知识占60分,其中选择题8分、判断题6分、填空题26分、计算题20分。
操作题14分,主要考查图形的旋转、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表面积的计算和折线统计图相关内容。
解决问题共26分,联系生活实际,题型比较灵活。
难易程度分析:本次试卷较好的提现层次性,难易适度。
考查内容分析:本次数学期末试题,命题基本上符合新课程理念。
整个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
二、成绩统计情况分析(参考人数、人平分、优秀率、及格率、得失分情况分析、总体评价等)本班次参加检测的共53人,平均分为82.85分,优秀率为60.4%,及格率为92.5%,90分以上17人,80-90分为23人,60-80分为9人,60分以下4人。
(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综合性大,错误率较高。
第4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有部分同学没有掌握。
(2)填空题第21题题型灵活,考察学生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考察学生生活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3)操作题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审题不清楚从而画成了图形一平移后的图形,失分严重。
另外仍有部分同学作图习惯不好,没有用铅笔和直尺作图。
(4)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学以致用的思想一直是新课标的精髓!第33小题,在以前题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变,对于基础学生而言,不理解题意,出错较多。
三、教学和复习采取的优秀措施1.在作业的布置.上,做到分层设计,这样既能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扩展优等生的知识面。
同时,可以适当布置实践性作业。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好重难点,将知识落到实处,也要为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
【导语】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得学习情况。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三⽅⾯考查学⽣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可以说是全⾯考查学⽣的综合学习能⼒。
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素质和能⼒的培养考核。
重点突出以下⼏⽅⾯: 1、注重双基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统计、解决问题,都⽴⾜考查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的能⼒。
2、注重学⽣观察能⼒和空间观念考查。
3、注重学⽣动⼿操作能⼒的考查。
4、注重学⽣应⽤数学知识解决⽣活中实际问题能⼒的考查。
⼆、考试概况及问题分析 通过阅卷可以看出,多数试卷卷⾯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及格率和优秀率都⽐较⾼,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学⽣的计算能⼒、动⼿操作能⼒、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运⽤能⼒较强。
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还有待提⾼。
下⾯对测试情况做以具体的分析: (⼀)、填空部分:问题出现最多的是第(3)⼩题,此题是为了考查学⽣对“⽅向与路线”知识的掌握,多数学⽣对平⾯⽰意图上的⽅向的辨认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多个观测点,⽤⾓度确定并描述线路,也就是指出从某地到另⼀地的⾏⾛路线出错率极⾼;再有就是⾓度的测量,学⽣会“⽤量⾓器测量”的基础不牢,使⽤量⾓器也存在⼀定的技术问题,其原因不外是动⼿能⼒差些。
(⼆)判断题部分:出错率较⾼的是第(2)、(4)两⼩题,前者属数与代数,后者商品打折属分数在实际⽣活中的应⽤,⽽学⽣并没有弄清等式的概念,对于⽤字母表⽰数基础不扎实,以及缺乏打折和让利的⽣活经验,因此失分。
(三)计算中的解⽅程及列⽅程求解的问题很多:新教材增添了⽤等式的性质解⽅程,⽽我们的学⽣从卷⾯上多数看不出在使⽤这个性质,近三千多张试卷只有约10%体现了使⽤这个性质。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考查,也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但是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成绩不大理想。
二、试题分析试卷题型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解决问题六大内容。
通过不同侧面考查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三、学生成绩情况个大题型进行简单分析,以下是整张卷子中错误非常多的题目与分析,希望让执教者通过整理有更进一步的思考:(1)填空题1. 2.05升=()dm³=()cm³【分析】:复习时出现复式单位转化,而这里是连等,很多孩子就混淆了。
写成(2)dm³=(50)cm³,其实课堂上也多次强调过,他们理解起来仍然困难。
2.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米,占全长的()【分析】: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学习有关分数知识的基础,教材迁移“平均分”时用除法解决问题来得出具体的“数量”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是学习知识的正迁移。
受“分数的意义”影响,学生一看到分数,他们马上会想到“平均分”,分数作为具体的“数量”令学生难以理解,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要想尽办法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好像分数不是数,小数才是具体的数。
所以当两个类型放在一起出现时,学生的思维出现混淆,难以区别。
3. 把一个长方体切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分析】:此类题目多次遇到,在单元考试卷最后一题附加题中更是图形结合,但是对于学生就难道颇大,一方面是由于文字更加抽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改变理解得不深刻。
(2)判断题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那么它的周长一定是偶数。
( ) 【分析】:这里要考察的是奇数×偶数=偶数,由于知识的遗忘,学生也是很糊涂。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一)一、从试卷分析试卷包括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约分、通分、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数小数互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试卷共三大部分:1、基础知识及应用部分:填空、判断、选择;2、计算部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通分比较大小、分数小数互化。
3、解决问题部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本次试卷突出考察学生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适当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命题难度不大,紧扣教材,落实《课标》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没有形成基本的技能。
约分、通分的基础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此性质,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
可有的学生通分时分子、分母不是乘同一个数,还有的学生连基本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都没有掌握,更谈不上正确的约分和通分。
一部分学生因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含义理解的不透。
如4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15分钟等于多少小时。
学生没有约分。
慢车行完全程要12小时,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 ),慢车每小时比快车慢全程的( )。
把3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米。
错误率在50%以上因此教学时仍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技能。
学生只有在牢固“双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和发展。
2、学生的日常训练不够扎实。
本次试卷个别题目是学生平时做过的题目稍加改动,而学生却难以做对。
如解决问题:五(1)班学生去老区参观共用去1013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午饭和休息用去的时间占,剩下的是浏510览时间。
浏览时间占几分之几? 此题类型是考试前一天讲的,错误率在35%以上。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练习的必要性,加强训练。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欠缺。
选择题第3小题:把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119① ② ③ 91010因此教学时应适当加强解题策略的教学,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第1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期末考试五年级数学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教材,抓住重点,从概念、计算、*作、应用四方面考察学生的双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了各知识应用技能的考查,全面地检测了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所需掌握的各部分内容。
试题做到了不偏、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
题型涵盖了填空、选择、判断对错、动手*作、计算、问题解决等,体现了对双基的考察。
但从试卷总体难度看,难度还是稍微偏大。
二、卷面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评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看,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题部分:第一题大题填空、第二题判断题,第三题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题目难易适度,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范围,同时也有灵活运用基础概念的题目。
本部分题目命题形式灵活新颖,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1)填空题:主要考察基本定义和基础知识。
其中第十小题中的单位换算对学生的细心程度是个考验,出错的比较多。
(2)判断题:难度适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个锻炼。
(3)选择题:难度较小,学生正确率较高。
2、计算题目存在的问题:包括(4)题。
主要是简便运算方面不宜做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能灵活掌握简便运算方法,无论是哪一种都应当给予认可。
因此在判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的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命题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新理念。
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我认为: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所有方方面面的主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导语】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得学习情况。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
所考资料深⼊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资料展此刻学⽣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活学活⽤的数学本事。
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景,教师也能够经过此次测试从中找到⾃我教学中的不⾜,以改善教学⽅法。
本次考试的成绩:全班64⼈全部参加,其中A等,B等,C等,D等,成绩不太梦想。
本试卷共七道⼤题。
第⼀⼤题;填空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对这道题掌握得还不错,仅有⼀⼩部分学⽣不会做这道题。
第⼆⼤题:确定题此题中4⼩题,考查学⽣对对称轴和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有个别的学⽣弄不明⽩了,混淆了。
第三⼤题:选择题。
考查了学⽣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和旋转图形的掌握情景。
学⽣⼤体上掌握的⽐较好。
第四⼤题:数图形的对称轴。
考查了学⽣对画图中对称轴的确定本事。
绝⼤多数学⽣都能正确答题。
第五⼤题:计算题。
主要考查学⽣简便⽅法的运⽤。
仅有⼏个学⽣最终⼀⼩题没⽤简便⽅法,错误不多。
第六⼤题:看图回答问题。
此题以课本基础为主,主要考查学⽣对图形的变换掌握情景,涉及到旋转和平移。
这道题错误相对较多,主要是理解本事强。
第七⼤题:动⼿操作题。
第1⼩题画出⼀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此题错误较多,主要是没有找好对称点,所以不能正确地画出轴对称图形。
第2⼩题是画出三⾓形绕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这题错误更多主要是此刻的⽅向和读数不对,以后要加强练习。
第3⼩题画出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不少学⽣平移的格数不对,出错的也不少。
改善措施: (1)加强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的本事培养,尤其是动⼿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的本事培养。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数学组陈秀荣一、试题分析这次期末试卷是统考试卷,考试内容充分依据课标的精神,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注重了基础知识、能力及拓展延伸的综合测查,试卷主要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统计应用、解决问题、”七大部分,兼顾了各类学生的差异,大部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个别试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试题以生活素材为情境,考查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以灵活的形式真正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试题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关注了学生的体验。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填空。
注重于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题出的比较灵活,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考察。
在10个小题中,第1、4、5、6、8、题得分较好,只有少数学生有个别的错误。
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第2、3、7、9、10小题。
第2小题长方体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
全班一共13人,7人做错,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最多”这两个字,没有考虑到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时长方体就有8条棱长度相等。
在今后的基础知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普遍性,还要认识到物体的特殊性,要注重知识的延展性。
第3小题、长方体木棒横截面面积为4平方厘米,长度为3米,平均分成4段,表面积()了()平方厘米。
这题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个别同学缺乏空间想象力不能理解、分析出把长方体平均分成4段,要分3次,表面积会增加6个侧面,即表面积增加了6个横截面的面积。
做这类题目要引导学生画图,题意就会形象的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第7小题、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那么女生人数占全部的(),这道题对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全班就一人做对。
这道题里有两个单位“1”,学生不理解单位“1”和份数的关系,找不准单位“1”,就找不到全班有几份,男生占几份,女生占几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找单位“1”的方法。
第10小题、单位换算,和填写合适的单位,1/3时﹦()分,如果列式计算,分数乘法还没有学过,所以学生只有用分数的意义来分析,1/3时就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0分钟。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是中学考试管理中重要环节。
考试成绩的好坏,试题质量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依靠试卷分析解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一)一、试题分析本试题难易度适中,知识覆盖面较大,能突出教材重点,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本试题使学生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度、广度、深度。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给学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
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另外此次试题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此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试卷覆盖面广泛,内容较全面试卷内容涉及本册教材重、难点,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及形成过程。
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分数加减法口算、笔算知识,也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情况。
(2)、试卷注重“双基”评价,面向全体试卷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本着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的教学出发,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二、试卷分析从得分来看,学生的成绩较不理想,学困生较多,需要进一步提高。
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计算与理解。
特别是转化学困生更为突出。
从各题的得分率来看,填空、、计算题、应用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动手操作、思维的灵活性还稍差一些。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试卷分析第1篇:五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一、填空。
(每题2分,共24分)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2.在24÷3=8中,()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3、()(12)=3÷4=12(())=15÷()=()(填小数)4.5(3)kg表示把()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份,也表示把()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份。
5.7(5)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6.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7.折线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8.分数单位是8(1)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9.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0、6.03升=()升()毫升78ml=()cm3600g=()kg(填分数)3.6dm2=()m211.把一个棱长2dm的正方体切成相同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dm212.10盒月饼中有1盒质量稍轻,用天平称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稍轻的这盒月饼。
二、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每题1分,共6分)1.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2.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在100克水中放入2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5(1).()4、边长是非零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
()5、5(4)=30(24)=15(12)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6、7(2)+ 4(1)--7(2)+ 4(1)=0.()三、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倍,体积扩大()倍A.2B.4C.6D.82、一个茶杯盛满水是350mL.就可以说茶杯的()是350mL.A.质量B.体积C.容积3.3(1)和9(3)比较()A.意义相同B.大小相同C.分数单位相同4.一根水管用去7(5),还剩下7(5)米,用去的和剩下的相比()A.用去的长B.剩下的长C.一样长D.不能比较5.钟表上将时针从数字“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这时时针指向的数字是(A.5B.6C.7D.8四、计算。
五年级数学(下)学科试卷及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题难易度适中,知识覆盖面较大,能突出教材重点,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本试题使学生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度、广度、深度。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给学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
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另外此次试题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此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试卷覆盖面广泛,内容较全面试卷内容涉及本册教材重、难点,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及形成过程。
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分数加减法口算、笔算知识,也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情况。
(2)、试卷注重“双基”评价,面向全体试卷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本着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的教学出发,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二、试卷分析从得分来看,学生的成绩较不理想,学困生较多,需要进一步提高。
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计算与理解。
特别是转化学困生更为突出。
从各题的得分率来看,填空、、计算题、应用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动手操作、思维的灵活性还稍差一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基础知识部分:本次考试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5篇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18人,参加本次质量检测人数为18人。
在本次质量检测中,平均分为87.4分,优秀人数为13人,优秀率72.2%,良好人数为3人,良好率为16.7%,及格人数为17人,及格率94.4%。
二、试卷情况分析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题型结构、试题内容分布全面、合理,题量适中。
试题考查了书本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注重了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的有关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分析1、从学生的做题情况看: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四则运算方法掌握的比较好。
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简算意识,能依据运算律进行简算。
这类题失分较少。
2、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弱。
比如说在分数的问题上,总是找不准单位“1”,例如:“把3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3块饼干的(),第份占1块饼干的()。
”,我觉得像这类问题非常抽象,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类问题到六年级仍然是个难点问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表现在稍复杂的题型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等错误,操作题大多数学生都画得不够准确。
三、改进措施1、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要充分引导学生的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要求做到人人过关。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关键的句子进行分析。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认真审题,深入分析,仔细答题,用心检验等习惯。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五年级数学期末卷面质量分析一学期的学习结束了,面对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感受到一点点喜悦外,感到更多的是不足。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5篇【#五年级# 导语】试题分析是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
依据试题试用或正式使用后的结果,分析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别度和客观性等。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试卷分析:知识的覆盖全面,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贴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本事的发展,使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
试题有必须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对发展学生观察本事、想象本事和思维本事有很大帮忙,对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是一个极好的检测。
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如:综合应用的几道应用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二、考试结果情景及分析:五年级共有3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平均分是84.8分;及格率为93.9%,优秀率为74.5%。
学生的得点数是98分。
最底得点数是54分。
从最底得点数我们能够看出学生间的差别很大。
全年级有3个学生不达标,而这3个学生当中有1个是培智生。
他们3个的总成绩仅有157分,这样来看学生的整体的学习状况发展较好,基本到达了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和发展要求。
三、学生卷面分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构成较好。
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较弱。
表此刻学生确定题、应用题。
如:确定题的第四题,有些学生认为“……无限小数必须是循环小数。
”是无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没有延伸研究意念。
再如,综合应用的第4题,要求根据题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做出正确选择。
学生不能综合运用自我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进而没能正确思考1千米所需的汽油和1升汽油所走的路程之间的区别,致使解答的问题出现很多错误。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考查,也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但是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成绩不大理想。
二、试题分析
试卷题型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解决问题六大内容。
通过不同侧面考查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三、学生成绩情况
个大题型进行简单分析,以下是整张卷子中错误非常多的题目与分析,希望让执教者通过整理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1)填空题
1. 2.05升=()dm³=()cm³
【分析】:复习时出现复式单位转化,而这里是连等,很多孩子就混淆了。
写成(2)dm³=(50)cm³,其实课堂上也多次强调过,他们理解起来仍然困难。
2.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米,占全长的()
【分析】: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学习有关分数知识的基础,教材迁移“平均分”时用除法解决问题来得出具体的“数量”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是学习知识的正迁移。
受“分数的意义”影响,学生一看到分数,他们马上会想
到“平均分”,分数作为具体的“数量”令学生难以理解,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要想尽办法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好像分数不是数,小数才是具体的数。
所以当两个类型放在一起出现时,学生的思维出现混淆,难以区别。
3. 把一个长方体切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分析】:此类题目多次遇到,在单元考试卷最后一题附加题中更是图形结合,但是对于学生就难道颇大,一方面是由于文字更加抽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改变理解得不深刻。
(2)判断题
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那么它的周长一定是偶数。
()
【分析】:这里要考察的是奇数×偶数=偶数,由于知识的遗忘,学生也是很糊涂。
(3)选择题
自然数的分类正确的是()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真分数和假分数
D.小数、分数和整数
【分析】:题目以集合圈的形式来阐释自然数的分类,以及其他答案的错误点。
让我想起雷夫老师的做法是:面对选择题不仅要选出正确的答案,更要说明其他错误答案的理由。
这也是选择题的真正价值所在和内涵。
(4)计算
1.口算10—9.12=
【分析】:此类的错误率是因为孩子们对知识的遗忘。
2.简便计算
【分析】:“减法的性质”学生掌握得不怎么理想,此题又增加了另一个加数需要在“有加有减”的情况下交换位置,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有难度,再加上面对“简便计算”,他们的意识真的很弱。
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希望执教老师加强!
3.解方程
10.4—x= 2
9
5
【分析】:分数中的方程是非常简单的形式,可是学生做得很不理想,此类方程更是错误连连,在教授方程一单元时,同时也要强化“减法性质”来解决方程,那么学生在这个题目上也会好理解一些。
(5)解决问题
1.用正方体地砖铺一间长56分米,宽48分米的店面,要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最大可以用边长是多少分米的地砖?要用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分析】:不知道是恨铁不成钢还是执教者要深刻自我反思,此类题目的高错误率真的很不应该,多次联系,课堂上的个别学生回答也是掌握扎实了。
那么为什么还会错误呢?我觉得就算课堂上十个孩子举手了,剩下的30个孩子不一定是会做,而且能够认真倾听的。
2.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8L的水,再把一个苹果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 1.5dm。
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学生缺乏变化的思维,不能够举一反三,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题目,但是就改变了一下个别信息。
所以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题目的真正内涵。
我想执教者如果能够结合题目,通过图形和列出关系式,就能比较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多个角度分析这类题目的不同做法。
四、反思与改进措施
本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虽然题目灵活,但是执教的老师仍然做出从自身出发的感悟与反思:
一、我们为什么教数学?是不是教授书本上那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然后心惊胆战地去等待考题把我们的学生考倒?
二、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外来务工子女),我们要付出的是怎样的更多思考?这是一群一走出校门就多数处于无人管的孩子(父母都忙于打工),真的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吗?
一切都将不是无计可施,希望这次吸取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所有的功夫在“课堂”,结合我自身本学期思考的几点作以下阐述:1.如果低年级没有培养好学习品质,到了高年级,那么教师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在“知识本身”上,尽可能地让知识本身富有趣味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每次教授的知识是单个存在的,或者联系地还不够紧密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知识窜成链,连成片,只有构建知识,才能活用知识。
本次考差的原因也是由于学生不会变通题目。
3.本学期复习阶段虽然执教老师也思考了怎样复习有效,但是最后还是使学生陷入循环地无效练题中。
仍然要思考“查漏补缺、梳理沟通、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延伸”四个复习的宗旨。
总之,我一定要扬长补短,有所突破,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