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美与人生的四种境界

审美与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只有在审美中,才能彰显真实的的自我
二、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只有在审美中,才能确证自我的创造才能和精神自由
三、审美活动有助于从整体上全面提升人生境界。人生有多重境界,如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天地境界等等,而审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比较高层次的一种,通过审美活动,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组和塑造,他将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

人生的四种境界(转)

人的精神境界,按期实现人生的意义、价值的高低标准和 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欲求的境界”。人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
第二等级——“求实的境界”。人有了自我意识,能分清物与我、我与他人,能把自己当成主体,把他人、他物当做客体。人在这种境界中,不再是满足自己最低的生存欲望,而是更进而要求理解外在的客观事物(客体)的秩序——规律。
第三等级——“道德的境界”。人在这种境界中,以对万物一体相通的领悟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作为自己“应该”做之事而为之奋斗不已。
第四等级——“审美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属于“高级的主客体融合”,它包摄道德而又超越道德、高于道德。在“审美的境界”中,人不再只是出于道德义务的强制(尽管这是一种自愿的强制)而做某事,不再是为了“应该”而做某事,而完全处于一种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自然而然的境界之中。
这四种境界在个人实际的人生中,彼此的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一般地说,人往往是四种境界同时具有。大概不会有人低级到完全和禽兽一样,只有“欲求的境界”,而没有丝毫更高的境界;也不可能有人只有最高的“审美境界”,而无饮食男女之事的“欲求的境界”。事实是,各种境界的比例关系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境界也不同。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可以是这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另一个民族、另一个时代,可以是另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例如,有的民族和时代的文化以科学的“求实境界”占主导地位,有的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则以“道德境界”或“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而且,个人境界的高低层次之分,并不等于就是判定一个民族的文化高低之分,其间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