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_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 格式:ppt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32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目标导航] 1.了解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始的原因。
(重点) 2.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重点)3.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难点)一、“九十五条论纲”1.原因(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会对德国进行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①经济: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极力阻碍德意志的统一。
(3)思想因素: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4)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发表: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
3.影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思维点拨]1.天主教统治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旧文明的矛盾冲突加剧、德意志近代化的发展要求,这一切决定了宗教改革必然首先在德意志地区展开。
2.教会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的愤怒,成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宗教思想(1)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认为人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每个信徒都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
(3)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2.宗教仪式: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
3.世俗权力(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2)德意志应当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特别提示]“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修行观,适应了工商业市民阶层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沉重打击罗马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