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主要地形区及其判读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1.平原地形:平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土壤肥沃。
平原通常以河流沉积物和海域沉积物所形成,能够提供优质的农田和适宜的居住环境。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平原地区包括中美洲的大平原、欧洲的中部平原、中国的华北平原等。
2.高原地形:高原是指地势相对较高、地势缓和的地区,地面平坦且气候凉爽。
由于地势较高,高原地区通常具有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性的植被。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区有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北美洲的高原期、亚洲的青藏高原等。
3.山地地形:山地是由山脉、岳峰等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陡峭、多山和容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
山区地形常常锁定大量水源,为下游平原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旅游和滑雪等户外活动的条件。
世界上著名的山地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脉等。
4.河谷地形:河谷是河流在长期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地形,特点是两侧的山脉或高原相对较高,中间的河谷地势较低。
河谷地形通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也是农田和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世界上着名的河谷地形有尼罗河谷、长江三峡和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等。
5.沙漠地形:沙漠是指长期干旱少雨的地区,特点是植被缺乏、土地贫瘠、沙丘连绵起伏。
沙漠地形对于农业和人类生存条件非常苛刻,但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适宜开展沙漠旅游的条件。
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地形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维多利亚沙漠和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
中国主要地形区:1.华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平原地带广阔,包括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等,以及山地和丘陵地带,如太行山、燕山、五台山等。
这一地形区主要为农田提供了优质土壤,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2.西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以高原地带为主,包括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一地形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许多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并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区。
中国十二个地形区的归纳总结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多样性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地形区。
根据地貌特征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将中国的地形区划分为十二个主要类型。
下面对这些地形区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东北平原。
这个地形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平原,相对平坦。
这个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河网密布,土地肥沃,农业发展较为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第二,北方平原。
这个地形区位于环渤海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东南部,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这个地形区的主要特点是平坦而开阔,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良好。
第三,华北山地。
这个地形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由太行山、燕山和冀鲁山脉等构成。
这个地形区的地势较高,山脉起伏,山间沟壑纵横,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
第四,华北平原。
这个地形区位于华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这个地形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良好。
第五,西南山地。
这个地形区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西南丘陵等。
这个地形区地势较高,山峰层峦叠嶂,河流纵横交错,地貌多样,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区。
第六,青藏高原。
这个地形区位于我国西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这个地形区的地势崇山峻岭,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但是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七,西北山地。
这个地形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包括天山、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山脉。
这个地形区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地貌多样,是我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第八,东南丘陵。
这个地形区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包括两广地区和闽浙地区的丘陵地带。
这个地形区的地势较低,山丘起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良好。
第九,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个地形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这个地形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良好。
第十,西南丘陵。
这个地形区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和滇桂地区的丘陵地带。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多变,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峰众多,绵延不绝,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盆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南岭、秦岭、云贵高原等。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湖泊也很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二、自然地形特征1. 山脉中国有多条大大小小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云贵高原等。
这些山脉将中国大地分割成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的高原地形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大,地貌特征明显。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盆地地貌特征为低洼平坦,多为沙漠和草原。
5. 河流中国众多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它们织就了中国丰富的水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6. 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形的成因1. 地壳运动中国的地形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壳板块的活动和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2. 气候侵蚀中国的地形也受气候侵蚀的影响,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气候侵蚀会使地形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地貌。
3. 河流侵蚀中国众多的河流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侵蚀、冲积,不断改变着地形的面貌。
4. 孕积作用孕积是指陆地上风吹、水流、冰雪等运动,携带着土壤、石头等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新的地形。
中国地理分界线知识归纳及经纬线判读技巧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高二地理中国的地形知识点中国地形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中国的地形特点对于理解国家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地理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理范围广阔,地形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河流等地貌特征。
下面将就中国地形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中国地形概述中国位于东亚,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
总体上,中国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呈现出一种“东高西低”的特点。
整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沿海平原区、中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高原和盆地区。
中国地面的海拔变化较大,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是塘泊地势。
同时,中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地质灾害频发,因此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二、中国山脉中国境内存在众多山脉,其中著名的山脉有长白山、太行山、华山、黄山、岳阳楼、青藏高原等。
这些山脉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代表了中国的地质演化和地貌特征。
山脉在地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中国自然风景的象征,也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
三、中国高原和盆地西部地区是中国的高原和盆地聚集区。
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地质资源。
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此外,还有松花江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多个地理单元。
四、中国河流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
中国河流全长数万公里,不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涵养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河流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代文明和现代城市都依托于河流而兴起。
五、中国的岛屿除了大陆地区,中国还拥有许多岛屿,如台湾、海南岛、长寿岛等。
这些岛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同时,岛屿地区还面临着独特的地缘政治和环境问题等挑战。
六、中国地形与自然灾害中国地形条件给予了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容易发生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中国主要地形区及其判读一、中国主要地形区表解
二、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判读
(一)根据经纬度判断
1.“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判断该地形区为
A.青藏高原B.准噶尔盆地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2.右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青藏高原
(二)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判断
3.下表是某地形区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图表判断该地形区的名称是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三)根据地貌景观判断
4.读“我国某地形区的地貌景观示意图”,图示地
貌反映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
高原D.黄土高原
5.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根据相对位置(界山)判断
6.如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五)根据成因判断
7.被风“吹来”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
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由黄河携带的泥沙淤积而成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六)根据剖面图判断
9.上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七)根据“之最”判断
10.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1、我国分布山脉最多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2.下列地形区中地势最低的是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C
6.B
7.B
8.C
9.B 10.C
11.A 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