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一、熟习重要的经纬线邻近的地理事物: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邻近重要地物30o N撒哈拉荒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墨西哥高原、美国南部沿海平原60 o N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东欧平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苏伊士运河、尼罗河、阿拉伯海、长江、密西西比河河口、开罗、珠峰、拉萨、重庆、武汉、杭州、上海、新奥尔良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圣彼得堡、雅库茨克北回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夏威阿斯旺大坝、利雅得、卡拉奇、加尔各答、广州、归线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檀香山、哈瓦那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安第斯山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北部、维多利亚湖、新脉、亚马孙平原加坡、基多、亚马孙河河口南回南非高原、大自流盆地、非洲南部、澳洲中部、南美中部。
归线阿塔卡马荒漠、拉普拉塔平原。
圣保罗(南)、里约热内卢(北)20° W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东部、非洲西岸大不列颠岛、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撒哈欧洲和非洲西部、伦敦、巴黎 (0 °经线东侧 )0°经线拉荒漠、几内亚湾20 °E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巴尔干半岛、非洲中部、斯瓦巴德群岛(黄河站)、开普敦(好波德平原、地中海、刚果盆地望角)30°E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海欧洲中部、非洲东部、摩尔曼斯克、莫斯科、开峡、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罗、尼罗河60 °E乌拉尔山、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亚洲西部、霍尔木兹海峡(西)90 °E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亚洲中部、叶尼塞河、乌鲁木齐、拉萨、加尔各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答、中山站( 80°E)120 °E中西伯利亚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亚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勒拿河、北京、杭州、陵、台湾海峡、马来群岛马尼拉150 °E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亚洲、澳大利亚东部、悉尼(东部)、堪培拉(西部)180 °E阿留申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以东白令海峡、惠灵顿60°W拉布拉多数岛、西印度群岛、亚马孙平原、北美东部、南美中部、布宜诺斯艾利斯、麦哲伦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德雷克海峡海峡、长城站90°W中部大平原、苏必利尔湖、墨西哥湾、中美北美中部、密西西比河、芝加哥、新奥尔良洲120°W落基山脉北美西部、旧金山(西)、洛杉矶(东)二、各大洲、国家的控制经纬线(控制主要地形区和河流)1.亚洲: 30°E ;90°E;120°E;北回归线; 30°N ;40°N ;60°N。
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
熟悉表1、表2、表3。
表1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纬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赤道(0°)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北回归线(23°26´N)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23°26´S)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北极圈(66°34´N)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南极圈(66°34´S)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90°N 北极点位于北冰洋90°S 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重要经线地理意义穿越地区本初子午线(0°)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180°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120°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表3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大洲或国家纬度范围经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大陆1°17´N—77°43´N26°03´E—169°40´W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欧洲大陆36°00´N—71°08´N9°31´W—66°10´E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非洲大陆34°51´S—37°21´N17°33´W—51°24´E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北美大陆7°12´N—71°59´N168°05´W—55°41´W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南美大陆53°54´S—12°28´N81°20´W—34°46´W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大洋州47°S—30°N 110°E—130°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南极洲62°S以南跨360°经度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中国4°N(南部大陆21°N)—54°N74°E—1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印度8°N—33°N 72°E—97°E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日本(四大岛)31°N—46°N 130°E—145°30´E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德国48°30´N—55°N 6°E—15°E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俄罗斯43°N—78°N 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美国(本土)25°N—49°N 125°W—73°W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巴西34°S—5°30´N 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埃及21°30´N—31°30´N25°E—35°E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41°S—10°30´S 113°E—153°30´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中国重要的几条经纬线纬线:北回归线(23°26′N)云南、广西、广东、台湾30°N 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拉萨、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长江一线40°N 喀什、塔里木盆地、祁连山、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包头、北京、渤海湾经线:90°E 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拉萨、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孟加拉湾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横断山脉、泰国湾(东南亚)110°E阴山(包头)、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水谷地、巫山、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海口)120°E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杭州、台湾岛西侧、澳大利亚西岸。
中国的经纬度范围中国地理位于东经73°33′33″至135°05′05″、北纬18°10′11″至53°33′25″之间,覆盖着广阔的面积。
中国国土的纬度范围从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一直延伸到西南的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北纬18°10′11″的纬线横穿云南省的南部和西藏自治区的北部,而北纬53°33′25″的纬线则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和吉林省的南部。
中国的经度范围则从东经73°33′33″的经线开始,该经线位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边界附近,一直延伸到东经135°05′05″的经线。
这条经线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和福建省北部。
中国的北部边界与俄罗斯、蒙古国和朝鲜接壤,南部边界则与越南、老挝、缅甸、不丹和尼泊尔接壤。
西部边界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相邻,东部则与韩国、日本的冲绳群岛相望。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特点鲜明。
西部地区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组成,这些山脉将中国与邻国分隔,形成了中国的西部边界。
东部地区则有长江和黄河两大主要河流,这些河流赋予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肥沃的土壤和繁荣的经济。
中国的经纬度范围覆盖了广袤的陆地,不仅有数以亿计的人口,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拥有多种气候类型和地理景观,包括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
经纬度范围的不同也导致了中国民俗、饮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差异。
北方人民以面食和烩菜为主,南方人民则更喜欢米饭和炒菜。
不同地区的方言和习俗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情。
总结而言,中国的经纬度范围广泛覆盖了不同地理特点和文化传承的区域。
无论是山脉、河流、平原还是高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中国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这些资源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国家,为世界所瞩目。
中国地理中的重要经纬线
20°N:海口(110°E)
30°N:杭州(120°E)—黄山—九江/庐山—武汉(南)—巫山(110°E)—重庆(北)—成都(南)(100°E—110°E)—峨眉山(3098)—横
断山区(100°E)—雅鲁藏布江谷地—拉萨(90°E)
40°N:鸭绿江口—辽东半岛—秦皇岛(120°E)—北京—大同—包头/鄂尔多斯高原(110°E)—阿拉善高原—甘肃嘉峪关/酒泉(100°E)—敦煌—塔里木盆地中北部(90°E以西)—喀什(北)/近中国领土西端
120°E: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50°N)—秦皇岛(40°N)—山东半岛—青岛—太湖—杭州(30°N)—台湾海峡东南部(北回归线)
110°E:白云鄂博—包头(40°N)—鄂尔多斯高原—华山(近几字拐处)—巫山/三峡(30°N)—张家界—桂林(北回归线)—雷州半岛(西)—
海口(20°N)
100°E:弱水—甘肃嘉峪关/酒泉(100°E)—青海湖—龙羊峡—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30°N)—玉龙雪山(5596)—丽江(三江并流东)—大理—西双版纳西部(北回归线)
90°E: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罗布泊可可西里—藏南谷地
注:区域定位的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基本上都需要对大的地图做到心中有图再通过相对定位来进行确定。
中国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北回归线: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
30°N: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5°N:昆仑山脉、青藏高原、秦岭、华北平原、黄海
40°N: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辽东半岛。
45°N:准格尔盆地、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
80°E: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85°E:额尔齐斯河、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河、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
90°E:阿尔泰山、天山、吐鲁番盆地、阿尔金山、昆仑山、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
100°E内蒙古高原西部、河西走廊、祁连山山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105°E: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10°E内蒙古高原、阴山、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水谷地、巫山、两广丘陵、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
115°E:内蒙古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南海
120°E: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125°E:东北平原、黄海、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