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各个部位图片
- 格式:ppt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2
蒲公英泡脚的功效与作用蒲公英泡脚的功效与作用蒲公英是一种生长在世界各地的野草,它的叶子呈现出类似蒲公英的形状。
蒲公英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促进健康和治疗许多疾病。
本文将探讨蒲公英泡脚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对身体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益处。
蒲公英泡脚对身体的影响蒲公英泡脚被认为可以通过人体的足底反射区来对全身各个部位产生刺激,从而调整身体的平衡。
它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同时,蒲公英泡脚还可以缓解疲劳、促进睡眠、改善免疫力和调节内分泌系统。
首先,蒲公英泡脚可以增加血液循环。
当脚部浸泡在热水中时,温热的水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
这种增加的血流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帮助清除废物和毒素。
这种改善的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疲劳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蒲公英泡脚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身体维持正常功能的过程,它包括化学反应、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等。
良好的新陈代谢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通过蒲公英泡脚,可以刺激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而增强健康。
此外,蒲公英泡脚还可以减轻疲劳和促进睡眠。
疲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它可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蒲公英泡脚可以通过增加血流、放松肌肉和舒缓神经系统来缓解疲劳。
同时,泡脚还可以促进深度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过程,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和大脑的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蒲公英泡脚还被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力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免疫力是身体抵御疾病的重要机制,而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调节身体内部的各种功能。
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底反射区来调整免疫力和内分泌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平衡。
蒲公英泡脚对疾病的治疗蒲公英泡脚已经被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健康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疾病,以及蒲公英泡脚对其治疗的功效。
首先,蒲公英泡脚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和流感具有一定的效果。
当我们泡脚时,温热的水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刺激免疫系统。
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基本信息英文名:Dandelion拼音:Pú gōng yīng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蒲公英-原植物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婆婆丁(辽宁)、仆公罂(《本草图经集》花期:3~8月使用部位:花、叶、茎、根花语:停不了的爱。
外形特征蒲公英-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蛛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
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花期早春及晚秋。
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使用价值食用方法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生吃: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蒲公英-原植物,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
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莱。
做馅: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痈有一定疗效;④蒲公英玉米汤:蒲公英60克,玉米蕊60克,加水浓缩煎服或代茶饮,用于治疗热淋,小便短赤。
药用价值蒲公英-原植物蒲公英又称尿床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o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药用部位: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应用参考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蒲公英茶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作法: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蒲公英中药配伍: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
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
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
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用途: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
蒲公英介绍卡片的内容
蒲公英在我们日常生活是属于-种最常见的花草,它的生命力非常的强,遍布于各个角落,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属于菊科花草,也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野生植物,它那叶似连座状平铺着,在每一年的春季到进来,那顶端一头的状花序,甚是美丽悠然,身于蒲公英从中,给以无限之暇想。
下面一起来看看蒲公英的特点。
一、蒲公英的特点介绍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付红粘浆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全株被白色疏软毛。
根深长,區柱形,表面黄棕色。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钟形:总苞片多层:花全为舌状花,两性,花冠黄色;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以岱中、岱西、舢桂花为多。
药用部位干燥的全草。
蒲公英性味功能甘,微苦,有着清热解毒,消除肿痛之功效,在我们中医药学里它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胃炎,肝炎,急性阑尾炎,乳腺炎等,功效非常之多。
而且蒲公英本身属于自然之植物,没有被破坏污染等,是一种看似乎普通实则非常实用的植物。
二、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方法
苦、甘,寒。
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生吃: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见《唐本草》。
苏颂云:"春初生苗,叶如苦营,有细齿,中心抽一茎,茎端一花,色黄"。
李时珍说:"小科布地生,断之有白汁,嫩苗可食"。
此草各地自生,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草作药用。
苦微甘、性平,无毒。
根含蒲公英素、植物淄醇、菊糖及果胶等。
健胃、利胆、清血、净血,并有催乳,以及缓和轻泻之功。
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药,适用于感染性炎症发热,如:上感、流感、急性气管炎、肺炎、胆襄炎、乳腺炎等,对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亦有卓效。
急性及亚急性胆寨炎,肋间病、寒热、呕吐、便秘:鲜蒲公英全草60-90克,水煎服,15日为一疗程,连用1~2个疗程,有根治之例。
乳痈肿病:蒲公英30克,金银花或忍冬藤叶9克,以黄酒、水合煎,温服。
胃、十二指肠溃疡:蒲公英根焙燥研细末,温水送下,每服约1克,一日2~3次,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病,发热头疼:蒲公英15克(鲜草30~60克),生甘草3-6克,水煎服。
中耳炎化脓期: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一日分2~3次服,并取药液滴耳。
急性眼结胰炎(风火赤眼门):蒲公英60克,水煎服,同时取药汁少许洗眼,一日3次。
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蒲公英英文名:Dandelion蒲公英拼音名:Pu gong ying蒲公英拉丁名:Herba Taraxaci蒲公英科别:菊科Compositae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蒲公英花期-3~8月使用部位-花、叶、茎、根蒲公英介绍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蒲公英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蒲公英老根功效作用与主治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不仅在中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也常被当做野菜食用。
蒲公英的各个部位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中以蒲公英老根在药用价值中较为突出。
这里主要介绍蒲公英老根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1. 功效作用
1.1 清热解毒
蒲公英老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咽喉肿痛、
痈肿疖肿等。
1.2 利尿消肿
蒲公英老根对于排尿困难、水肿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清除体内多
余的水分和毒素,促进排尿。
1.3 润肺止咳
蒲公英老根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效。
2. 主治
2.1 肺热咳嗽
蒲公英老根可用于治疗因肺热引起的咳嗽,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有助于缓解
咳嗽症状。
2.2 风热感冒
蒲公英老根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以帮
助降温清热。
2.3 水肿脚气
蒲公英老根还常用于水肿、脚气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有助于
改善相关症状。
综上所述,蒲公英老根作为传统中草药之一,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使用蒲公英老根时,还需遵医嘱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擅自增减剂量,以确保药效的准确发挥。
什么时候的蒲公英最好?在农村的路边草丛随处可见的蒲公英享有“药草皇后”的美称。
它是⼀种草本植物,含有许多对⾝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同时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胆碱、菊糖等成分,不仅能当作⽇常的⾷物,药⽤价值也不错。
什么时候挖出来的蒲公英最好呢?蒲公英虽好,但时节不同吃法也⼤不⼀样1. 如果⽣吃的话,或者蘸酱吃可以选择春天刚发芽的,由于它⽐较嫩,⼝感上不是特别苦,能给⼈⼀种清新的感觉。
2. ⽽春秋的蒲公英适合做茶,尤其是根,也是做茶的⾸选,3. 晚秋时节的蒲公英可以作为中药材晒⼲备⽤。
蒲公英可以泡⽔喝,对⾝体有很⼤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个⽅⾯:1.清热解毒可以缓解⼝⼲⾆燥的症状,可以治疗热毒症。
2.提⾼免疫⼒蒲公英中含有菊糖、葡萄糖,可以增强机体抗毒作⽤,提⾼机体的免疫⼒。
3.利尿维⽣素A、维⽣素C、钾、钙等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作⽤,同时也可以利尿。
4.抗菌消炎蒲公英叶中的某些物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对各种炎症都有缓解作⽤。
5.去肝⽕蒲公英被成为天然“下⽕草”,去⽕效果⾮常好,尤其对于肝胃热。
6.美容养颜蒲公英的叶⼦对舒缓⽪肤炎症有较好的作⽤,可以保养⽪肤,花还可以祛除雀斑,所以说,没事的时候服⽤⼀些对⾝体是有好处的。
7.除此之外,对于腮腺炎、痔疮出⾎、便秘、⽓管炎、急性乳腺炎等也有⼀定好处蒲公英作为药材使⽤时,可以产⽣⼀定副作⽤,因此要注意⽤量、对症使⽤、还有避免发⽣过敏反应。
作为野菜来说,它的做法多种多样1. ⽣吃凉拌菜蒲公英正是养肝护肝最好、最有效的⾷物之⼀,蒲公英在中医中归肝经,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蒲公英的解毒护肝作⽤在欧洲也被认可。
蒲公英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胆碱、有机酸、果胶、蒲公英淄醇等,有着清热解毒等特别好的功效。
⽤蒲公英根泡⽔,可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现代科学证实,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 ,故可以保肝。
浦公英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呢蒲公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在路边看到的一种植物,虽然蒲公英的个头很小,风轻轻地一吹像降落伞一样,随风飘扬,许多人觉得蒲公英只是用来观赏的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可对中医们来说不管是什么药物价值很丰富的,对很多的疾病和有着特别的功效,那么浦公英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呢?药用部位: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应用参考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蒲公英茶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作法: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蒲公英中药配伍: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
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
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
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用途: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
蒲公英片成分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草,生长在草地、田野、路旁等地。
它的花呈黄色,形状像一朵小太阳,非常美丽。
但是,蒲公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它的根、叶、花、果实等部位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中。
本文将从蒲公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蒲公英片的成分。
一、化学成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如生物碱、多糖、黄酮、挥发油、甾醇、有机酸等。
其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黄酮和多糖。
1. 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如蒲公英碱、蒲公英素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2. 黄酮黄酮是一类具有芳香环和苷基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蒲公英素、异蒲公英素、芦丁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3. 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多糖类化合物,如蒲公英多糖、蒲公英酸多糖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二、药理作用蒲公英片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1. 利尿作用蒲公英片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减少水肿。
这是由于蒲公英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和生物碱等成分,能够刺激肾脏排泄多余的水分和盐分。
2. 抗炎作用蒲公英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风湿病等炎症性疾病。
这是由于蒲公英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3. 免疫调节作用蒲公英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和肿瘤。
这是由于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多糖类化合物,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4. 抗氧化作用蒲公英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是由于蒲公英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氧化反应。
三、应用领域蒲公英片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主要包括:1. 水肿蒲公英片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缓解水肿症状,如肾炎、肝硬化、心力衰竭等。
蒲公英(婆婆丁)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名】蒲公英【别名】蒲公草、地丁、蒲公丁、金簪草、狗乳草、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
【类别】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位】以全草入药。
以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为佳。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间。
药材主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味归经】寒,苦、甘。
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妇人乳痈肿,胃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疗一切毒虫蛇伤。
【文献】①《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
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
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③《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④《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⑤《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⑥《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⑦《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
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⑧《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⑨《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⑩《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11)《本草经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
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
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常用配伍】甘草、金银花、当归、黄芩、连翘、赤芍、地丁、柴胡、牡丹皮、大黄、玄参、茯苓、白芷、地黄、紫花地丁、陈皮、菊花、天花粉、夏枯草、香附。
【成分药理】①抗菌作用:该品注射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