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9
实验二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测定Experiment 2 Determination of 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of Sodium Pentobarbital in Mice[实验操作过程]1.你所在实验室,本次实验的分组数为 5 ,r值为 1.316 。
2.预实验中,D m 代表确定引起100%阳性反应的剂量,D n 代表0%阳性反应的剂量,3.实验中,各剂量组的剂量值要成比例,且公比值要求在 1.2-1.5 之间,以确保其线性相关性,一般分成 4-8 个剂量组较为合适。
4. 本次实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改良寇氏法。
5.较理想的实验结果最小剂量组产生阳性反应率小于 30% ,最大剂量组产生阳性反应率大于 70% 。
6. 戊巴比妥钠溶液的浓度为1% ,你所在小组所用的稀释浓度为2.6mg/ml ,剂量为 26mg/kg 。
7. 观察指标为给药15min内翻正反射消失的动物数,应持续 1 分钟以上。
8. 小白鼠注射的容量为 0.1 ml/10g。
你所在组的动物数为 10 只。
9. 戊巴比妥钠的药理作用包括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请写出四种以上作用)。
[实验操作过程]1.请描述你们小组探索剂量范围的过程:(1)参考剂量(Dm:60mg/kg; Dn:20mg/kg )(2)取小鼠12只,平均分成3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0.1ml/10g)(3)观察给药15min内各组翻正反射消失的动物数(4)确定引起100% (Dm)、0% (Dn)阳性反应的剂量2.药物稀释过程Tab .1 Data Sheet for Drug DilutionGroup n Dose(mg/kg) Concentration(%)V olume (ml)1 10 20 0.20 52 10 26 0.26 53 10 35 0.35 54 10 46 0.46 55 10 60 0.60 53.请描述所在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1)每只小鼠称重、标号(2)按0.1ml/10g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稀释液。
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姓名:叶郑涛学号:1502010080 班级:15级眼本3班一、实验目的1.测定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小鼠催眠作用的ED50值。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鼠(雌雄各半,18g~22g)60只。
2.器材:鼠笼(2个),天平,注射器(1ml或0.25ml),注射针头(51/2号),棉签(1支)。
3.药品:戊巴比妥钠溶液(浓度为0.400%、0.320%、0.256%、0.205%、0.164%、0.131%),0.5%苦味酸溶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称重。
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40.0、32.0、25.6、20.5、16.4、13.1mg/kg,药液容量均为0.1ml/10g。
2.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给药15min后,记录各组出现催眠反应的鼠数并记录。
3.采用公式ED50=lg-1[X m–i(P-0.5)]计算并用GraphPad Prism 7.0a软件【1】求得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出现催眠反应的ED50。
1)其中X m =最大剂量对数值;2)P=动物催眠反应率(用小数表示);3)P=各组催眠反应率的总和;4)i=相邻两组剂量比值的对数(高剂量做分子)。
四、实验结果1.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影响组别剂量D(mg/kg)lgD实验鼠数催眠鼠数催眠反应百分率(%)140.0 1.602010880232.0 1.505110550325.6 1.408210330420.5 1.31131000516.4 1.21441000613.1 1.11751000表1. 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2.半数有效量和量效关系曲线图3. 戊巴比妥钠量-效关系曲线五、实验讨论1.戊巴比妥钠的药理机制戊巴比妥钠属于中效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其随着剂量的增加,中枢抑制作用由弱变强,相应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痫、麻醉等作用。
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小鼠催眠作用的ED50值。
2、实验示例戊巴比妥钠的LD50以供参考。
3、求其治疗指数。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鼠60只2、器材:鼠笼(2个)、天平、注射器(1ml)、棉签(2支)3、药品:戊巴比妥钠溶液(浓度为0.400%、0.320%、0.256%、0.205%、0.164%、0.131%),0.5%苦味酸溶液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预试0%及100%估计有效量分别为13.1mg/kg,40mg/kg,在此范围内测定ED50。
2.按等比级数(0.8)分成6个剂量组(mg/kg),分别为:40;32;25.6;20.5;16.4;13.1。
(本组测量剂量为16.4mg/kg)3.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将每只小鼠分别称重,每组分别腹腔注射以上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药液容量均为0.1ml/10g。
4.以翻正反射消失(即小鼠趴卧不动时,捉背部皮肤,使其仰卧或侧卧,5s内不翻正)作为入睡指标,记录给药15分钟后,各组出现催眠反应的鼠数。
5.计算ED50(ED50=log-1[Xm- i(Σp-0.5)])Xm=最大剂量对数值P=动物催眠率(用小数表示)Σp=各组催眠率的总和i=相邻两组剂量比值的对数(高剂量做分子)四、实验结果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1 40.0 1.6020 10 10 100 1.002 32.0 1.5051 10 10 100 1.003 25.6 1.4082 10 9 90 0.9017.54 20.5 1.3113 10 7 70 0.705 16.4 1.2144 10 3 30 0.306 13.1 1.1175 10 3 30 0.30ED50=17.5mg/kgLD50=120mg/kg治疗指数=6.857五、实验讨论1.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有什么影响?答:药物剂量可对药物作用的速度、效率、产生作用的初始时间、作用持续的时间等均有影响。
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小鼠催眠作用的ED50值。
2、实验示例戊巴比妥钠的LD50以供参考。
3、求其治疗指数。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鼠60只2、器材:鼠笼(2个)、天平、注射器(1ml)、棉签(1支)3、药品:戊巴比妥钠溶液(浓度为0.400%、0.320%、0.256%、0.205%、0.164%、0.131%),0.5%苦味酸溶液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预试0%及100%估计有效量分别为13.1mg/kg,40mg/kg,在此范围内测定ED50。
2.按等比级数(0.8)分成6个剂量组(mg/kg),分别为:40;32;25.6;20.5;16.4;13.1。
3.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将每只小鼠分别称重,每组分别腹腔注射以上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药液容量均为0.1ml/10g。
4.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记录给药15分钟后,各组出现催眠反应的鼠数。
5.计算ED50(ED50=log-1[Xm- i(Σp-0.5)])四、实验结果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1 40.0 1.6020 10 10 100 1.00 17.52 32.0 1.5051 10 10 100 1.00 17.53 25.6 1.4082 10 9 90 0.90 17.54 20.5 1.3113 10 7 70 0.70 17.55 16.4 1.2144 10 3 30 0.30 17.56 13.1 1.1175 10 3 30 0.30 17.5ED50=17.5治疗指数=6.857五、实验讨论:1、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有什么影响给药剂量不同对药物作用有影响,甚至发生药物性质的改变。
当药物的剂量增加时,药物的效应也增加,但这一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制的,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药物的效应恒定在一定水平,而当药物剂量过大时,可致中毒或死亡。
半数有效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能引起 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是衡量药物药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测定某药物的半数有效量,以评估其药效和安全性,并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概率单位法(Probit Analysis)来测定半数有效量。
该方法基于药物效应呈正态分布的假设,通过将观察到的药物效应转化为概率单位,然后与相应的药物剂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而计算出半数有效量。
具体来说,我们先给不同组的实验动物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并记录每组动物出现特定药物效应的个体数量。
然后,将药物效应的发生率转换为概率单位(例如,发生率为 50%时对应的概率单位为 5),以药物剂量的对数为横坐标,概率单位为纵坐标绘制直线,直线中点所对应的药物剂量的对数值即为半数有效量的对数值,再通过反对数运算即可得到半数有效量。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_____(动物种类),体重在_____至_____克之间,雌雄各半。
2、实验药物:_____(药物名称),纯度为_____。
3、实验器材:注射器、天平、量筒、计时器等。
(二)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_____只。
2、药物剂量设置:根据预实验结果,设置一系列不同剂量的药物,剂量范围应涵盖预计的半数有效量。
相邻两组之间的剂量比例通常为1:08 或 1:07。
3、给药方式:采用_____(给药途径,如腹腔注射、灌胃等)的方式给予药物,给药体积应相同。
4、观察指标:在给药后的_____(观察时间)内,观察并记录每组动物出现特定药物效应(如镇静、惊厥、死亡等)的个体数量。
四、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_____天,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药物和器材,对注射器、量筒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动物分组与给药按照预定的分组方案,将实验动物分别标记并分组。
一、实验背景中枢抑制药是一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药物,它们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癫痫等疾病。
为了研究某中枢抑制药对小鼠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测定该药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了解其作用强度和安全性。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某中枢抑制药对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2. 掌握ED50测定方法、步骤及计算过程;3. 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体重18-24g,雌雄不拘,小鼠;2. 实验药品:某中枢抑制药、生理盐水;3. 实验器材:天平、注射器(1mL)、小烧杯、吸量管。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小鼠数量相同;2. 给药:按照不同剂量分组,将药物稀释至所需浓度,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小鼠体内;3. 观察记录:在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记录死亡时间;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计算ED50。
五、实验结果1. 药物鉴定结果:经过鉴定,实验所用的某中枢抑制药为纯品;2. 不同剂量中枢抑制药对小鼠催眠数量的影响: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催眠数量逐渐增多;3. 中枢抑制药ED50的测定结果:通过计算,得出某中枢抑制药的ED50为XXmg/kg。
六、分析与结论1. 实验结果表明,某中枢抑制药对小鼠具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催眠作用逐渐增强;2. 通过ED50的计算,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3.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鼠出现呼吸抑制、肌肉松弛等症状,表明该药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测定某中枢抑制药的ED50,了解了其作用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药物剂量的准确控制,以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小鼠死亡;3. 在后续实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该药物在不同疾病模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某中枢抑制药的ED50,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实验性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及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实验目的】1.复制低张性、血液性与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了解缺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的实验动物,注意其呼吸、皮肤黏膜、血液及肝颜色等塑化。
3.求小鼠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给药的ED50。
4.计算戊巴比妥钠的治疗指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实验原理】(1)实验性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由于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等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根据原因和发病机制,缺氧可分为4类:1.低张性缺氧其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动脉血的氧气供给不足引起。
2.血液性缺氧多见于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或者质的改变,从而引起运氧能力下降并伴有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
3.循环性缺氧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不能顺利、及时送达组织细胞。
4.组织性缺氧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引起的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血氧指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与黏膜的颜色等均有不同年表现,而不同的内外因素也可以影响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2)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药,小剂量可产生镇静作用,中等剂量可产生催眠作用,随剂量加大,还可相继出现抗惊厥、麻醉作用药物的量效关系是指药物的剂量与药物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与质反应,质反应的量效曲线,以药物的对数浓度或剂量为横坐标,以剂量增加的累计阳性反应百分率为纵坐标作图,则可得到一条对称的“S”形曲线。
ED50,LD50的计算方法很多,有Bliss法(概率单位正规法)、概率单位图解法、寇氏面积法、序贯法、孙氏改良冠氏法(点斜法)等。
Bliss法最为严谨,结果最精密,申报新药一般采用此法但其步骤多,计算烦琐,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方法简便,结果较准确,适用于学生。
【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20只2.器材与药品注射器(1ml、5ml)。
戊巴比妥钠的半数有效量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测定ED50的方法,理解其药理学意义二、实验原理:测定药物ED50可以先用少量动物进行预实验大概估计出正式试验的药物剂量梯度,之后进行正式试验用不同浓度剂量的药物对每组动物给药,戊巴比妥钠试验可观察动物翻正反射,1分钟内可翻正为阴性,1分钟内不能翻正为阳性,之后综合全部组别的数据计算ED50。
三、实验步骤:(一)预实验:探索剂量范围(二)正式试验1.分组编号: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苦味酸标记编号、称重。
2.计算各组给药剂量,配制不同浓度药物,并逐个进行腹腔注射,给药容积0.1ml/kg.3.等待15分钟,保持安静,记录各组动物阳性反应(翻正反射消失)率4.将5组实验阳性率带入公式计算出半数有效量及可信区间。
四、实验结果:各组标准溶液配制如下:组别给药剂量 (mg/kg)log D(mg/kg)阳性数(n)阳性反应率Pi Pi2Pi+Pi+11 20 1.30 0 0 0 02 26.3 1.42 0 0 0 0.43 34.6 1.54 4 0.4 0.16 1.34 45.6 1.66 9 0.9 0.81 1.85 60.0 1.78 9 0.9 0.81∑ 2.2 1.78 3.5lgED50= =lgED50=1.78-lg0.76 *3.5=1.57 ED50=37.15mg/kgED50的95%可信限:lg –1(lgED50±1.96 S lgED50)为24.55~56.23mg/kg SlgED50:lgED50的标准误:d[(∑Pi -∑Pi2)/(n-1)]1/2=d[(2.2-1.78)/(50-1)]1/2=0.09lgr 2k-1(Pi+Pi +1)Σ i=1X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