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件我的爸爸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10
最新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我的爸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详细内容为“我的爸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描绘自己心中爸爸的形象,用绘画形式表达对爸爸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思想感情,增强亲情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美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物绘画技巧的运用,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新能力,以及亲情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画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职业的爸爸形象,引导学生关注和描述自己爸爸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2)示范绘画步骤,边示范边讲解。
3. 学生绘画实践(20分钟)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23幅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优点和不足。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讲解,修改自己的作品,提高绘画水平。
6.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爸爸》2. 板书内容:(1)人物绘画基本技巧:比例、线条、色彩(2)绘画步骤:构图、勾勒、上色(3)亲情观念:热爱家庭、尊重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爸爸”为主题,创作一幅人物绘画作品。
2. 答案:见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现爸爸的形象,如剪纸、泥塑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人物绘画技巧的运用,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小班美术我的爸爸教案
课题:小班美术《我的爸爸》
教学目标:
1.了解“我的爸爸”的形象;
2.通过描绘“我的爸爸”的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父爱;
3.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提高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
彩色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将一幅画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辨认其中的内容,询问其中的形
象是什么,经过幼儿们的普遍认同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的
爸爸》。
2. 讲授新课
让幼儿们用五彩纸剪成爸爸的形状,并用彩笔绘制出爸爸的脸和衣服。
老师可以从侧面辅助孩子描绘爸爸的形象,关注爸爸的特征和细节,
比如眼睛很大、眉毛很浓、嘴巴很宽等。
绘画完成后,孩子们可以在
作品上用字条写出“我爱爸爸”、“爸爸最棒”等话语来来表达对爸
爸的爱。
3. 活动方案
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墙上,让所有学生分享自己作品的细节、颜色
和特色。
幼儿们可以彼此赏识其它作品,并向父母展示他们的作品。
4.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父爱的形象,并且提高了绘画能力。
孩子们也可以带着他们冲印好的作品回家展示给家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是通过幼儿的自由创作,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发挥他们
的创造力。
在作品完成后,孩子在展示、分享、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
中培养了观察、表达、赏识的能力。
这实在是一节很有益的小班美术课堂。
中班教案《我的爸爸》中班教案《我的爸爸》1内容与要求:1、乐意参加收集信息的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与收集。
2、大胆交流爸爸的信息,尝试说完整的话,有爱爸爸的情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爸爸的爱。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童易课件;爸爸调查表;指导要点:一、爸爸的秘密1、出示课件“我的爸爸”,引出主题。
2、出示“爸爸调查表”,说说自己的爸爸——关键性提问:说说你找到了爸爸的哪些秘密?帮助幼儿从调查表的各个项目组织语言回答。
——辅助性提问:你的爸爸叫什么?属什么?工作是什么?你的爸爸有哪些本领?爸爸喜欢干什么?——出示有示范性的调查表,让个别幼儿说说:是怎么记录的?为什么要这么记录?你们看得懂吗?小结:用画画、符号、数字等记录又快又好又清楚,让人一看就懂。
二、最喜欢爸爸的……请幼儿分别说说“你最喜欢爸爸做什么?”三、我爱我的爸爸1、讨论:“你爱爸爸吗?”“你愿意为你爸爸做些什么事情?”2、教师小结:每个爸爸都很爱孩子,也很能干,而且很辛苦,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关心爸爸,爱爸爸,做爸爸的小帮手。
中班教案《我的爸爸》2设计思路: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中,中班社会:我的爸爸。
幼儿在对家的点滴认识中,我发现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渗透了很多关于爸爸的活动。
幼儿开始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爸爸,知道了许多爸爸的本领,但部分幼儿还不能分辨哪些是爸爸的优点而哪些又是爸爸的不足之处,所以我就预设了此活动让幼儿更全面地关注自己的爸爸,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热爱、崇拜等情感,视他们为自己的偶像。
一、活动目标:1、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爸爸的特点和本领,陪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对爸爸热爱、崇拜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爸爸调查表2、爸爸的一些日常用品(如爸爸的鞋、衣服、帽子、眼镜等)三、活动过程:(一)找找我的爸爸引言:最近我们一直在开展家的主题活动、,了解了很多关于家里的人和事,幼儿教案《中班社会:我的爸爸》。
美术《我的爸爸》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我的爸爸》。
课程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方式,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的特征和形象,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父亲的形态、表情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家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父亲的形态、表情和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父亲的特征,以及如何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对父亲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课件、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形象的爸爸,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父亲的特征和形象。
2. 新课教授:讲解父亲的特征和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表现父亲的形态、表情和特点。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和制作父亲的形象,讲解绘画和制作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爸爸。
5. 互动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父亲的特征形态表情特点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手工制作材料技法步骤七、作业设计1. 题目:以《我的爸爸》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运用绘画方式表现父亲的形态、表情和特点。
2. 题目:以《我的爸爸》为主题,制作一个手工制品。
答案:学生运用彩泥、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出父亲的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父亲的形态、表情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家人的关爱和对家庭的珍惜。
同时,通过互动评价,学生互相学习,提高了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父亲节教案美术《我的爸爸》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美术》课本,章节为第四单元《我的家人》,详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情感,以父亲节为契机,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爸爸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感受父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父亲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爸爸的基本技巧,如比例、构图、线条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爸爸的情感,以及如何处理画面细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父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感受父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爸爸的基本技巧,如比例、构图、线条等,并示范绘制一幅简单的爸爸画作。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制自己的爸爸画作,鼓励学生表达对爸爸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画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画作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并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父爱如山我的爸爸比例构图线条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爸爸表达自己的爱意,并用绘画记录下与爸爸的美好时光。
2. 作业题目:以《我的爸爸》为主题,绘制一幅画作。
3. 作业要求:画面要表现出爸爸的外貌特征、职业特点和与自己的亲密关系。
4. 作业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父亲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爸爸的感情。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可以组织一次关于父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爸爸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父亲节教案1美术《我的爸爸》-(多场景) 教案父亲节美术活动——《我的爸爸》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父亲的感恩之心。
2.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绘画活动:《我的爸爸》3.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父亲节的背景,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2.讲解:教师讲解绘画活动的要求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绘画主题,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3.创作环节:a.学生独立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父亲的形象和特点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
b.小组合作: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创作一幅画作,展现组内成员对父亲的共同记忆和情感。
4.作品展示:每组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5.评价环节:a.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b.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c.师评: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父亲节的意义,引导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关心、关爱父亲。
四、教学资源:1.PPT课件:介绍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展示绘画作品。
2.绘画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
3.音乐:播放温馨、感人的音乐,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五、教学建议:1.在创作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在评价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感恩之情融入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提高了审美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元的绘画形式,如版画、雕塑等,丰富学生的美术体验。
美术《我的爸爸》教案(5篇)美术《我的爸爸》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我的爸爸》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爸爸》教案1 一、活动目标:1.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说“爸爸像……一样……”。
2.感受爸爸的爱,萌发爱爸爸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我爸爸》PPT课件2.小朋友们爸爸的照片3.完整配乐故事4.动物图片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说说你的理由!过渡语:你们的爸爸都很能干、可爱。
2.导入故事“我爸爸”。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Peter也想说说自己的爸爸。
(二)阅读理解绘本《我的爸爸》1.出示图画书《我的爸爸》,看封面,认书名。
师:Peter的爸爸长什么样?他在干什么?他穿着什么衣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呢?小结:这真是个调皮、可爱的爸爸!这本书就叫《我爸爸》。
2.播放PPT2。
.师:Peter的爸爸喜欢干什么?小结:爸爸有两个爱好,唱歌和跳舞。
3.播放PPT3、4。
师:爸爸还喜欢干什么呢?爸爸喜欢足球,喜欢跑步,你怎么知道爸爸跑了第一名呢?爸爸真的是太棒了!4.播放PPT5。
(1)师:Peter的爸爸还有很多本领,是什么本领?(2)变猫头鹰师:这张图你能看懂吗?爸爸怎么变成了猫头鹰呢?这张图说明爸爸有什么本领呢?学说“爸爸像……一样……”(爸爸象猫头鹰一样聪明) (3)变鱼师:爸爸怎么变成了鱼呢?这张图说明爸爸有什么本领呢?“爸爸像……一样……”(爸爸象鱼一样游得快) 让小朋友们学游泳的姿势。
(4)变猩猩师:这张图说明爸爸有什么本领呢?“爸爸像……一样……”(爸爸象黑猩猩一样力气大) 5.生活迁移,用“爸爸像……一样……”。
师:小朋友们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呢?他像哪个动物一样?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爸爸贴到相应的小动物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