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需要更加明确教育规模、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工作实践、旅游发展和社会实际很好结合起来,着力营造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环境和氛围,大力提倡实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在育人与用人方面的全面的接轨。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上,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要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应做好本专业的建设与规划。

1、学科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部分专业体系内容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够,不能主动适应首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滞后;专业实验实训不够完备,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2、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进一步适应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方向;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形成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体系。

(2)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目标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

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①以共同的课程目的、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能力、精神文明及潜能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如马克思主义、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

②以专业模块为方向,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

构建专业素质与技能课程模块,逐步建成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景点管理、旅游信息管理等模块。

③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构建选修课程模块。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二是,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水平,课程划分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合格课程、建设中课程四种类型。

旅游管理教研室共承担了《管理学》、《旅游学》、《统计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市场学》、《旅游情景(双语)》、《客源国概况、《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旅游文化》、《礼貌礼仪》、《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旅游发展》、《旅游环境保护》19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本着门门课程合格,争取成为精品课程的目标,旅游管理教研室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旅游学》、《管理学》成为2007年第一批校级合格课程,《旅行社管理》、《统计学》成为2007年第二批校级合格课程,《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礼貌礼仪》、《旅游心理学》成为2008年第二批校级合格课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成为2009年第二批校级合格课程,《旅游情景(双语)》、《风景名胜区管理》、《客源国概况》、《旅游环境保护》成为2011年校级校级合格课程。

在此基础上,《旅游学》于2011年成功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地方旅游发展》成功申报为2011年应用型课程开发项目,《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于2006年就已经是校级精品课程,并于2007年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综上,旅游管理教研室的19门课程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应用型课程开发项目1门,合格课程比例达到100%。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积极动员副高以上职称教师,重点建设3门基础条件较好,学生受益面较广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在未来每年立项建设1门左右。

积极动员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争取5年内立项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建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已于2007年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建设期内,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级精品课建设标准所要求

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进行重点建设,在建设中注重课程设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建设思路。项目建设负责人胡善风,建设进度为2015年底前完成。

《旅游学》于2011年成功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建设期内,力争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负责人朱国兴,建设进度为2016年底完成。

开设辅修课程及增加品牌讲座。

三是,教材建设

根据教材建设水平,教材划分为精品教材、特色教材两种类型。

力争产生一批校级精品教材和一定数量的特色教材;争取创1—2本国家级精品教材;推出一套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新一代系列专业教材。

3、教学管理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改革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引导探究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广泛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经验,适当推广以问题为导向(PBL)的项目教学法和行为为导向(IBL)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学院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

(3)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分别采用笔试(开卷、闭卷)、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

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结构合理,类型多样

(1)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职称结构:到2015年末,教授、副教授超过专任教师数的40%,其中,教授达到或接近专任教师数的20%,讲师达到专任教师数的50%。

学历结构:到2015年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数的100%。

学缘结构:到2015年末,建立一支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实现师资来源的多元化,满足我院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需要。

(2)加大不同类型的教师培养力度

①专业带头人

在建设过程中,根据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提出的要求,旅游管理培养专业带头人一名,使其成为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旅游行业和本专业领域

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派遣专业带头人到法国、韩国作访问学者,与对方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共同开展相关课题项目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期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6篇以上对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论文。

②骨干教师

根据3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要求,确定至少三名专业骨干教师,分别负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等3门优质核心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及评价标准等内容的建设。同时创造条件安排骨干教师分别于2012-2015年四年间出国学修,和对方院校共同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及中国旅游专业学生境外实习和就业项目开发。

③兼职教师

聘请本专业的国内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并担任兼职教教师,同时聘请相关旅游企业的负责人直接参与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聘请旅行社、景区景点管理人员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项目课程开发及教学工作;聘请20人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④专任教师“双能”素质的培养

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80%到黄山高尔夫酒店、黄山国际大酒店、黄山一楼实业有限公司、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等企业兼职,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市场开发工作;所有专任教师在2年内有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在企业挂职锻炼,使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

5、专业建设目标:汇聚多方智慧,论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分专业进行专业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的论证,充分做好本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设计。

(2)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聘请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以课程开发、改造为重点,与企业专家、学者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可采取以下途径:一是组织业内专家、教学管理者、企业高层管理者以项目组的形式共同开发、审查和评估专业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二是借用外界教育资源实现课程开发: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课,整理讲课提纲,形成课程方案;选送教师外出听课,从中获取资源;从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中获取、体炼出适合教学的新课程;三是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

的作用,以课程组方式承担相应课程研发与改造工作;四是要求主讲教师主动参与市场、企业调研,确保课程讲授内容的更新。

6、国际化办学目标:加强国际化办学研究,实现教学体系、模式新尝试

(1)召开“国际化办学工作研讨会”,理清国际化办学思路。

(2)设立学科专业建设交流资助基金,创造条件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如联合培养学生、联合承担科研项目、互派访问学者等,不断提高学院办学视野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4)逐步拓展并完善2+2等国际合作学历教育。

(5)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规律,扩大教师的对象国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政策观念。

7、深化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实现实践教学新环境

(1)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采用多种业界合作形式(图1),组建校企合作教育工作机构,设定项目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环境的布局,逐步加大经费的投入,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合作落实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丰富学生职业岗位体验经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参加实训的机制;论证开拓国外实践教学基地。

图1 业界合作形式 「案例合作 」

企业的特色案例,建立具有地

方特色的课程案例库 双导师制,业内的 「调研合作

」「课程合作 」进课堂

定制合作 」与国内高尔夫精英班 」建立实习基地、

学生就业推荐、教师顶岗培训、企业管理层在岗培

(2)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旅游科技活动、文化作品、演讲比赛等活动,争取在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奖项上有更大的突破。

(4)服务地方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职责,旅游学院充分利用国家级特色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为当地政府的旅游决策进言献策,参与旅游规划、服务咨询、行业培训等活动。2009年5月旅游学院发起举办的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旅游科学发展研讨会,讨论、修改,形成了完整的《区域旅游发展宣言》,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2009年12月,旅游学院与向阳渔港签订合作协议,并以“向阳渔港培训学院”命名,开始实践管理班;2011年6月与向阳渔港合作实施了“储备干部培养方案”,为在校学生及新入职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2011年5月与阳光酒店集团合作实施了“阳光卓越经理人计划”,根据阳光酒店集团的需求,开设“阳光卓越经理人班”。2011年8月,与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在产学研方面达成框架协议。

8、教学管理目标:明确方向,强化指导

(1)定期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确定教学管理研究方向,在学院重点教学改革立项中增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效果分析密切相关的课题,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多出对学科专业建设有贡献的成果;探索适应先进教学法改革的管理办法,力争产生一批引领教学单位教学改革的成果。

(2)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根据用人单位的评价及市场信息反馈,适时调整专业建设规划、不断修订与完善本科培养计划、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导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形成动态的、良性的循环,始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