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643.00 KB
- 文档页数:25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案讲义
一、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使用多种教育技术辅助
教育,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过程。
它不仅是现代教育手段,而且是一种
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习
活动的有效开展,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深入学习,深入
探索社会知识,提高学习环境的不断完善。
二、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可以将一个学科的内
容实时传播到任何地方。
它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
己的家庭中就能够获取相同的学习机会,并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虚拟实验技术
虚拟实验技术是学校新建的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实验
过程延伸到网络上,以降低学校的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同时可以让
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
3、互动多媒体技术
互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它可以将学习内容转换为
多种媒体形式,如动画、游戏和文本等,可以把学习内容变得易懂而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斗转星移,我们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文明的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储存、再生和应用的技术,包括各种如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广播、电话、传真、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技术,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更是当今信息社会的热门话题。
现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信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具有非凡活力的支柱产业。
信息技术不仅加强了人们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加强了人们生产创造新的信息知识的能力,加速着信息本身的生产、累积、更新和传播。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普遍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社会己高度信息化。
社会的信息化己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方法。
与过去的十年寒窗十年面壁不同,现在的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络的终端浏览、下载任何知识和信息,而且其超文本方式的分类或模糊检索的速度、超媒体表现方式的易读易悟性是前所未有、不可比拟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高科技迅速发展。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又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知识老化迅速。
这就要求教育的专业和学科课程进行更新和改造,学校教育不能仅仅从传授不断增长的知识来考虑,不能仅“授人以鱼”,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就象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产婆术”,教师的任务并不在于传播知识,而是做“知识的产婆”一样,现代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掌握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更新加快与社会职业对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提高,扩大了对教育的需求,需要改变现有办学观念和模式,需要扩大教育的时空,教育要跨越出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单一模式的框框,建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学习指导[本章简介与具体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简单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发展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课件基本知识。
他对后面几个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一、教育技术学的含义;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种类;第二节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1)个别指导;(2)操练与练习;(3)模拟;(4)游戏;(5)测试;(6)问题解答;(7)发现学习; (8) 个案调研; (9) 教学咨询;(10)微世界;(11)认知工具;(12)电子书;(13)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 (14) 学习伙伴系统;(15)虚拟教室二、计算机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二、多媒体化1.多媒体的概念2.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其优点:(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第四节课件基本知识一、课件、多媒体课件及其特性;二、课件的拓扑结构;三、课件制作的一般方法。
[重点与难点]教育技术的含义、CAI的15种基本模式及其含义;网络的概念、多媒体的概念、网络教学模式及其优点、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其优点;课件及其拓扑结构[学习建议]1.寻找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书籍,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以上概念的认识;2.上Internet网,寻找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其最新发展情况;3.寻找有关“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书籍,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以上概念的认识;4.上Internet网,寻找关键词“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了解其最新发展情况;5.分析“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6.比较课件、多媒体课件的异同点;7.认真做后面的“思考题”。
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一、教育技术学的含义1.教育技术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目录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2)1.1 教育技术的历史和内涵 (2)1.1.1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2)1. 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 (3)2、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4)1.1.2 教育技术内涵和定义的理解 (5)1. 媒体/工具论 (6)2. 方法/手段论 (6)3. 过程论 (6)4. 理论/实践论 (6)1.2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8)1.2.1 视听教育理论 (9)1. 戴尔的经验之塔 (9)2. 戴尔“经验之塔”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10)1.2.2 学习理论 (1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1.2.3 教学理论 (14)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14)2.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 (15)3.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 (16)4.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6)5. 加涅的九段教学理论 (17)1.2.4 传播理论 (17)1. 传播的概念 (17)2. 一些主要的传播模式 (18)1.3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3.1 教育技术的综合化和交叉性趋势 (21)1.3.2 教育技术手段的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21)1.3.3 学习与教学理论将在其研究和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21)1.3.4 教育技术更重视对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支持 (22)思考题 (22)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学习目标1、了解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2、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范畴和学科范畴3、知道几种常见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4、了解主要的教育传播模式,知道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5、理解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叙述三者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意义6、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已经成了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第二节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
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
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妥妥多选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
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视听传播阶段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三节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旳产生(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称为“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界末至20世纪23年代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初期发展阶段,也称为“媒体技术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称为“系统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称为网络发展阶段。
2、国外教育技术旳发展与名称旳演变(1)视觉教育阶段(2)视听教育阶段(3)视听传播阶段(4)教育技术形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3、教育技术AECT“’94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旳定义:“教育技术是有关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旳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AECT“’05(04)定义:“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立、运用和管理合适旳技术过程和资源来增进学习和提高绩效旳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旳实践。
”(焦建利译)5、教育技术旳研究内容按照教育技术旳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旳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均有其详细旳内容。
(图P9)6、现代教育技术旳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1)布鲁纳旳发现教学法2)奥苏贝尔旳故意义学习理论3)巴班斯基旳教学最优化理论4)加德纳旳多元智能理论(3)视听教学理论:1)“经验之塔”理论(图P17)2)视觉理论3)听觉理论(声音“三要素”:响度、音高、音色。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第一,塔基旳学习经验最详细、最直接,学习起来也最轻易,越往上越抽象,塔旳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第二,位于塔中旳视听媒体,易于培养学习者旳观测能力,能冲破是空旳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旳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