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拟人句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拟人,让表达更生动》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选择的教学内容为部编本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的第三部分。
课本上出示了两个拟人句,一个是:“‘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我把自己藏了起来。
”这一句出自本单元的课文《雾在哪里》,另一句是:“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卷,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帽子,当做铁环滚走了。
”题干设计的是:“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教材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品读拟人句,体会“把‘物’当成人来写”在语言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悟“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学会写拟人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悟“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学会写拟人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比喻手法,感受修辞之美1.分别出示本册课文中的三组比喻句。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寒号鸟》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难忘的泼水节》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了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2.引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内容。
3.复习比喻手法,找出每句的“本体”和“喻体”,体会比喻手法在语言表达上的好处。
(板书:让表达更生动)4.根据图片,进行比喻表达练习。
二、品读课文句子,感受拟人之美1. 出示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第三部分的两个句子,品读有趣之处:“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我把自己藏了起来。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帽子,当做铁环滚走了。
2.认识“拟人”手法: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就叫拟人。
二年级语文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拟人句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思想:初步掌握拟人的知识,能判断拟人句,尝试写拟人句。
教学分析:拟人句手法在作文中经常需要运用,它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对于富有人格特征的事物以及动植物都十分喜爱,易于接受。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关春天的文章,就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特点,学生特别喜爱。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拟人句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
2、知道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把动物拟人化、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3、能够区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4、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学习法。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区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2、教学难点: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教学过程:一、课前微视频教学1、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概念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修辞手法——拟人。
我们学会了它,就可以使我们的文章写得生动有趣了。
那什么是拟人手法呢?让我们来读下面的句子: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桃花笑红了脸。
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对了,句子中把春雨、桃花、笋芽儿当作我们人来写了,给它们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感情。
春雨成了美丽的姑娘,还会弹乐曲;桃花拥有了人一样红润的脸庞;笋芽儿也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地开口说话了。
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是不是觉得很生动,很有趣呢?这样的句子就是拟人句了。
定义: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拟人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学会仿写拟人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拟人句的魅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拟人句的概念及特点2. 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3. 拟人句的仿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学会仿写拟人句。
2. 教学难点: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动物们也会说话、笑、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有趣的句子,让小动物们活起来。
b. 出示课题:拟人句2. 新课内容a. 讲解拟人句的概念及特点b. 讲解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c. 示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拟人句,引导学生理解拟人句的运用。
3. 练习环节a.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拟人句,并说明理由。
b.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仿写拟人句。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
b. 强调拟人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拟人句的概念及特点2. 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3. 拟人句的仿写七、作业设计1. 课下练习:仿写5个拟人句。
2. 预习下一课内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拟人句的概念、构成及运用。
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拟人句,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拟人句的构成及运用一、拟人句的构成拟人句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的修辞手法。
二年级比喻句拟人句课件(增加附录条款)二年级比喻句与拟人句课件一、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比喻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定义与特点比喻句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达到强调、夸张、渲染等修辞效果的一种句子。
比喻句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词和喻体。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句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富有创意,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陌生的物体熟悉化,使平淡的事物趣味化。
2.常见类型(1)明喻:直接说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如“他的脸色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灿烂”。
(2)暗喻:不直接说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需要读者自己去理解,如“他是我们班的学霸”。
(3)借喻:借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如“他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3.写作方法(1)确定本体和喻体: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到一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作为喻体。
(2)选择合适的喻词:喻词的选择要恰当,能够准确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
(3)保持简洁:比喻句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
二、拟人句拟人句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效果。
1.定义与特点拟人句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的修辞手法。
拟人句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被拟人化的对象和赋予的人类特征。
被拟人化的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赋予的人类特征可以是外貌、性格、行为等。
拟人句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有情感,能够使非人类事物具有人的情感和意识,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常见类型(1)外貌拟人:将被拟人化的对象赋予人的外貌特征,如“树叶在风中跳舞”。
(2)性格拟人:将被拟人化的对象赋予人的性格特征,如“小猫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3)行为拟人:将被拟人化的对象赋予人的行为特征,如“河流欢快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拟人句教学课件2023-10-26•拟人句的定义和作用•拟人句的分类和构成要素•拟人句的写作技巧•拟人句的实例分析•学生拟人句创作的指导和评估目•总结与展望录01拟人句的定义和作用定义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或行为,使其具有人格化的形象。
例子太阳露出了笑脸,小草探出了头。
什么是拟人句拟人句的作用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的特征和行为,拟人句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增强表现力引发读者共鸣突出形象增强语言趣味性拟人句将非人类的事物人格化,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联想。
拟人句能够将非人类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事物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句的运用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02拟人句的分类和构成要素拟人句的分类赋予植物以人的特征赋予动物以人的特征人物类比赋予非生物以人的特征拟人句的构成要素•描述人的特征•外貌特征•行为特征•情感特征•描述非生物的特征•外观特征•功能特征•环境特征03拟人句的写作技巧总结词:突出特点详细描述:在写作拟人句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如动物的特性、植物的习性等,能够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将小兔子的耳朵比作棉花糖,突出其柔软的特点。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总结词:形象生动详细描述: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将非人类的事物人格化,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用“害羞”来形容花朵的闭合状态,用“翩翩起舞”来描述树叶的飘落。
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总结词:情景交融详细描述:在拟人句中,将事物与人的情感、动作、状态等相结合,能够使句子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
例如,用“快乐地歌唱”来描述小鸟的鸣叫,用“温柔地抚摸”来描述微风的吹拂。
注重情景交融04拟人句的实例分析描写动物的拟人句01描写动物的拟人句能够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动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02“小狗旺旺高兴地跳了起来,扑向主人的怀抱。
”这句话中,小狗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地跳起来,扑向主人的怀抱。
人教版二年级拟人句教学
设计思想:
初步掌握拟人的知识,能判断拟人句,尝试写拟人句。
教学分析:
拟人句手法在作文中经常需要运用,它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对于富有人格特征的事物以及动植物都十分喜爱,易于接受。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关春天的文章,就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特点,学生特别喜爱。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拟人句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
2、知道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把动物拟人化、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3、能够区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4、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学习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区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2、教学难点: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句子、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微视频教学
1、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概念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修辞手法——拟人。
我们学会了它,就可以使我们的文章写得生动有趣了。
那什么是拟人手法呢?让我们来读下面的句子: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桃花笑红了脸。
笋芽儿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对了,句子中把春雨、桃花、笋芽儿当作我们人来写了,给它们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感情。
春雨成了美丽的姑娘,还会弹乐曲;桃花拥有了人一样红润的脸庞;笋芽儿也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地开口说话了。
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是
不是觉得很生动,很有趣呢?这样的句子就是拟人句了。
定义: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2、拟人手法的三种运用形式
师:那什么事物都可以进行拟人化呢?拟人手法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三种:
1)把植物拟人化
2)把动物拟人化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师: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1)把植物拟人化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师:从这句,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笋芽儿渴望快快长大的迫切心情。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师:柳树怎么会有辫子呢?哦,原来是嫩绿的柳枝呀,多像小姑娘的长辫子呀。
这里就把柳树拟人化了。
2)把动物拟人化
百灵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蝴蝶在花丛中跳起舞来。
师:这里把百灵鸟的叫声形容为在歌唱,顿时让我们觉得百灵鸟不仅仅是小鸟,更是位歌唱家了。
而蝴蝶也成了优秀的舞者,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将蝴蝶的欢乐、美丽生动、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我们留下了美的享受。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师: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到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温柔的春雨姑娘呢?这比“打雷了,天上下起了小雨。
”生动多了吧?
师:所以,假如我们给了这些动、植物以鲜活的生命,我们的语句就不会单调乏味,我们的文章将更加清新,鲜活。
这就是拟人句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光要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
现在,老师就教大家怎样将一个简单的句子变成形象生动的拟人句。
例:天空中有许多星星。
师:首先,我们要将“星星”人格化,可以叫它“星宝宝”,因为星星给我们的印象是可爱的。
然后,我们还要给星星赋予人的动作、神态或感情。
我们先想一想,星星的特点是什么?嗯,
很亮,还一闪一闪的,就像我们亮晶晶的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是吗?那我们可以这样写:星宝宝们在天空中眨着眼睛向我问好。
这样一改,是不是可爱的小星星形象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拟人句是不是很棒呢?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那请你也来改一个句子吧!
练:牵牛花开了。
提示:首先将牵牛花人格化——。
然后,想想牵牛花有什么特点?,它的花朵像——。
改:牵牛花(弟弟)吹起了(小喇叭)。
牵牛花(小姐)穿上了(喇叭裙)。
……
3、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师:相信聪明的你们已经学会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判断一下这个句子是不是拟人句?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师:可能有些同学犯糊涂了,觉得这句是把春天当人来写,你看春天都是小姑娘了,应该是拟人句吧?那可就错了,因为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词——“像”。
“什么像什么一样。
”这是什么句子?经过老师的提示,你就知道了,对,这是一个比喻句“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那我们可以把这个比喻句改成拟人句,怎么改呢?我们不能用“像”这个比喻词,所以我们直接叫她“春姑娘”,她的拟人化的动作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不变。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改成:害羞的春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4、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好,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的运用形式有三种:把植物拟人化,把动物拟人化和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最后,在拟人手法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1、要有真情实感,做到自然逼真,不要生拉硬扯;2、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其要表达的心情;3、要符合其身份和表达的环境;4、要与比喻句区分开来。
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中,我们主要看是否有“像、好像……”这些比喻词。
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
微习题
第一关
下列句子,哪些是拟人句?请在后面打“√”。
小树向我招手,小花向我点头。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泉水唱着歌跑下山去。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抬起它们的头。
大雨打落了娇嫩的蔷薇花。
第二关
请写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形式的拟人化。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洪水咆哮着向村庄袭来。
萤火虫点着灯笼在夜间散步。
春风给柳树梳头。
太阳花向着太阳微笑。
第三关
用拟人的手法改写下列句子。
泉水流下山去。
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