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划线汉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慰藉(jí)干瘪(biě)蓬蒿(hāo)引颈受戮(lù)

B . 沉湎(miàn)栈桥(jiàn)颓唐(tuí)怒不可遏(è)

C . 腌臜(zàn)角色( j iǎo)骄奢(shē)尽态极妍(yán)

D . 攫取(jué)巉岩(chán)阔绰(chuó)吹毛求疵(cī)

2. (2分)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思索理智坚真化为乌有坚贞

B . 窝棚智惠凝视无与伦比

C . 繁衍显露解释不可遏治

D . 接触刹那消磨迷惑不解

3. (2分)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A . 阮籍

B . 嵇康

C . 刘伶

D . 向秀

4.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 “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 . 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 . “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 . 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7八下·临泽期末) 默写填空

(1)中国的古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李渔《芙蕖》中的荷叶是“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作袅娜之姿。”杨万里面对夏日荷塘,挥笔抒写“①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的《苏幕遮》被王国维赞为“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的诗句则是:②________,________。而莲花更是圣洁的象征,所以许多文人雅士都把它“③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作为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

(3) 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

6. (13分)(2017·老河口模拟)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补写对联】学生会将要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品读”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组织者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语。假如你也是组织者之一,请你扣住活动主题,补写出对联的下联。

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下联:________

(2)【设计版块】班上要办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明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版块,请帮他再设计两个版块,以使手抄报内容更丰富。

版块一:名人嗜读趣事

版块二:读书方法汇编

版块三:________

版块四:________

(3)【探究材料】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

(4)【提出建议】免费办理借书卡、开办星期六讲坛、派出流动借书车……这是襄阳市图书馆近年来为引导市民爱上阅读实施的一系列便民措施,请你为襄阳市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7. (2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

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

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划线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

(3)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A、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从上面的文段中,你看出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水仙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各司一时②欲购无资③请已之④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2)下列句中划线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而子敬先亡

B . 拔山倒树而来

C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 . 远者小而近者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七、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写作。

寒冷的冬季,迎来的第一缕春风,令人神清气爽;母爱似一缕春风,吹去你心中所有的阴霾;一句鼓励是一缕春风,让你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充满哲理的诗词,让你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清新;充满魅力的名人,用春风般的激情感染着……那一缕春风,就是让你心中永远拥有的希望。

请以“那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5-1、

5-2、

5-3、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

6-1、

6-2、

6-3、

6-4、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7-1、

7-2、

7-3、

7-4、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8-1、

8-2、

8-3、

8-4、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1、

9-2、

七、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