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10.52 KB
- 文档页数:37
虫害预测预报方案虫害预测预报方案「篇一」一、病害的预测预报枸杞病害的预测预报就是预先了解枸杞病害的发生可能性,发生的轻重程度,从而决定防治的对策。
枸杞各种病害预测的主要根据是:病害的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的特点,病害流行前寄主的感病情况与病源物的数量,病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当地的气象预报等。
二、虫害的预测预报在枸杞害虫的预测中,常常采取直接取样调查方法。
其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与取样方法、取样的样本数、样本的代表性有密切的关系。
1.枸杞害虫种类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是进行田间采集调查,其次可附以诱虫灯、色板诱集和性引诱等方法。
田间采集调查最好每半月进行一次,凡遇到害虫或益虫都应该采集标本,标明名称、危害虫态、捕食或寄生状态等。
对于一些不知名的害虫或益虫,可以临时编号待查。
通过诱集器所诱得的虫子标本要及时检查登记。
这样经过两年的系统调查,就可能获得当地枸杞作物上的害虫或者益虫种类组成较完整的基本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枸杞作物上的虫情及危害状态和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2.枸杞害虫数量调查害虫数量调查方法一般采取取样调查的方法。
影响取样调查代表性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调查取样技术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调查的责任心,只要责任心强就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调查取样技术主要有取样的方式、样本数量和取样单位三项组成。
(1)昆虫分布型枸杞生产每种害虫及其虫态,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性,而表现出一定的分布型。
最常见的有三种分布型:随机型、核心型和嵌纹型。
活动力强的昆虫一般呈随机型分布,比如蚜虫、瘿螨、木虱等。
活动力弱的昆虫呈核心型分布,表现在田间分布均匀,形成一个个核心集团,并从核心作放射性的蔓延。
有的昆虫是从田间的杂草过渡来的,在田间呈布均匀的疏密相间分布,称为嵌纹型分布。
(2)调查取样技术①取样方法对于随机型昆虫分布取样方式采取五点取样法、棋盘式或对角线式的取样方法,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核心型分布采用分行取样或棋盘式的取样方法,比较有代表性。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科学家和农民们不断努力寻找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病虫害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生态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环境、植物品种等。
其中,气候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病虫害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例如一些病虫害更喜欢湿润的环境,而另一些则适应干燥环境。
因此,通过了解气候条件,可以初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
二、观察和收集数据为了进行病虫害预测,科学家和农民需要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的方式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
观察可以从每年的生长季开始,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密切关注植株的生长情况、叶片的形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以及土壤的水分含量和质地等相关信息。
三、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数据,科学家和农民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期。
数学模型可以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概率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已知的生态因素来进行预测。
这些模型通常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和植物品种等,以最大程度地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
四、借助现代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领域。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面积的农作物生长情况,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准确预测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气象和土壤环境数据,为病虫害的预测提供更准确和实用的信息。
五、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病虫害预测预报对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其次,预测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周期和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
此外,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助于农民选择适合的农药和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了做好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管理工作,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虫害预测的基础知识、预测方法、预测模型建立和管理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虫害预测的基础知识1.虫害的分类虫害是指以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各类昆虫。
根据幼虫食性的不同,虫害可分为咀嚼性害虫和吸食性害虫两大类。
常见的咀嚼性害虫有蛾类、螟类、甲虫类等;吸食性害虫有蚜虫、白蚁、蝽类等。
2.虫害的危害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咬食叶片、莖、果实、种子或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枯黄、果实畸形等现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部分虫害还能传播病原菌,引发病虫害复合发生,造成更大的危害。
3.虫害的发生规律虫害的发生受气候、作物品种、土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度性。
有些虫害在特定的发生期内多发,如稻虫、红蜘蛛等;有些虫害则随着气温、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如棉铃虫、蚜虫等。
三、虫害预测的方法1.气象预测法气象因素是影响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气象预测法是虫害预测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常根据虫害对气温、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适应性,结合历史数据和气象趋势进行分析,从而预测虫害的发生期和危害程度。
2.种虫关系法种虫关系法是通过研究害虫与其天敌、寄生虫、共生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推断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可能的发生量。
比如蚜虫和天敌之间的数量关系、早发生的危害虫对后来者的保护作用等。
3.生态学预测法生态学预测法是以害虫的生物特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基础,通过研究其性态、生活史和种群动态等因素,来推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害虫成虫数量和寄主植物繁殖力的变化,推测害虫将来的发生情况。
四、虫害预测模型建立1.模型选择建立虫害预测模型时,需要选择适合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它们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到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预测预报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掌握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是进行预测预报的前提。
通过对病虫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病虫害监测和调查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监测和调查的方法包括定点观察、普查、抽样调查等。
三、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气象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集和分析气象资料,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例如,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四、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植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五、数学模型的应用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例如,利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可以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发生情况。
总之,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植物病虫害标题:识别与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的应对策略引言:在家庭的园艺和农业活动中,植物病虫害是常见的现象。
这些病症和虫害不仅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了解和识别这些病虫害,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步骤。
植物病虫害概述:植物病虫害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昆虫和螨虫等引起的疾病和虫害。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1-病虫害的预测与预警1-1 病虫害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是指由真菌、细菌、以及昆虫、螨类等有害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和害虫问题。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其预测与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1-2 病虫害的预测与预警方法1-2-1 气象预测法气象预测法主要利用气象因素与病虫害的关系,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气温、湿度、降水等因素的观测,判断某病虫害是否有可能发生并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1-2-2 生物学预测法生物学预测法主要研究病虫害生物学特性与发展规律,通过生物学观测和分析,预测病虫害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观测病原菌的繁殖状况、害虫的孵化和生长发育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1-2-3 统计学预测法统计学预测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样本数据与病虫害发生的联系,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统计历年同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测。
2-病虫害的预报方法2-1 阈值预报法阈值预报法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一系列指标值,当这些指标值达到或超过预定的阈值时,即发出预报信号。
该方法用于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为农民提供预防和防治的指导。
2-2 模型预报法模型预报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病虫害的流行趋势和发生规律。
根据病虫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得出预测结果。
该方法可以对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行精确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3 远程遥感预报法远程遥感预报法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大范围、实时的农田信息,结合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进行预测和预报。
通过对农田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快速获取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预警和指导。
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强对园区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工作,为病虫害及时有效防治提供准确依据。
调查采取普查与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全园病虫害普查,确定某一时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调查。
将调查的数据及时汇总分析,定期做出病虫害发生趋势的预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田间病虫害进行防治。
针对天牛的预测预报一、虫情监测虫情监测分虫情普查和固定监测,以地面监测为主。
(一)虫情普查1、普查每年2次,春季越冬虫态开始活动(约4-5月份)和秋季落叶后越冬前(约10-11月份)进行,以秋季普查为主。
普查范围包括发生区和与发生区相毗邻的未发生区。
2、发生区内以田块为单位,对园区内所有树木进行全面踏查。
查清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3、未发生区与发生区毗邻地区,以交通沿线传入天牛可能性大的地区及附近的寄主林分做重点全面普查。
如发现有枯梢、羽化孔和蛀孔等可疑症状,要在附近做进一步详查,如确定为天牛危害,应立即采取措施除治。
(二)固定监测1、发生区内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分别设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3-5块固定标准田块。
配备专人定期监测。
2、与发生区相毗邻地区的未发生区在交通沿线传入天牛可能性较大的地段也要设立固定监测点,定人定期监测。
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将天牛发生区划分几种类型,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原则,确定治理措施。
针对其它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预报病虫发生趋势,并提出合理防治措施。
田间设立病虫预测圃和观测圃设置病虫调查预测圃。
调查预测圃共分三类,即病害预测圃,不施杀菌剂;虫害预测圃,不施杀虫剂;无化学防治区,不施杀菌剂和杀虫剂。
每类圃面积2000平方米,统一按常规措施进行农田管理。
预测圃设有昆虫诱集灯(黑光灯)、高空捕虫网、孢子捕捉仪、农田小气候观测仪等(观测田间湿度、风速、风向、温度和雨量等),定期对黑光灯、高空捕虫网诱集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及孢子捕捉仪捕捉的孢子种类和数量进行仔细调查记录,及时汇总分析。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目的在于侦察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把侦察所获材料,结合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和大田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正确判断病虫害未来的动态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要求蔬菜基地的生产者,不失时机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这是科学种田比较重要的措施,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1. 调查点的设置及方式每种昆虫和病害在田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分布型成为空间分布型,这种空间分布型是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对环境条件长期相适应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昆虫物种与环境因子统一的表现。
由于地形、土壤、寄生植物的种类和栽培技术等的差异,调查的设置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块及基地的不同分布来确定,同时调查的广泛性、代表性,是确保病虫害调查是否准确的关键,最终关系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方法一:五点法,在一片被调查的地块里固定五个调查点。
其方法是选取某一种蔬菜种植面积比较大,而且地块比较方整连片的,地形、生产条件基本一致的田块作为调查田。
在调查田对角线上选取五个调查点(图3-1),作为固定的调查点,每次调查都在这些点上进行。
每点分四行选100棵蔬菜,调查点蔬菜要求生长齐苗,与大田蔬菜长势一致。
某一种蔬菜在一个村的四面都有种植,而生产条件基本一致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否则只能采取其他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图3—1五点调查法调查点的设置方法二:随机法,调查点不固定。
这种方法使用于面积比较大,而且生产条件有比较大的差异,选用五点法可以达到比较相近的准确程度有一定的难度时采取的调查选点法。
其方法是,在选调查点时,先用眼睛看一下大田作物生长的程度和差异,根据生长势进行随机确定,如生长差的占的面积比较大,调查点可以多1—2个,总的调查点一般在10个左右,只调查一次,下一次的调查点可以另行确定。
每点分四行共选100棵。
方法三:在不规则的地块里可选用对角线法(图3—3)三角定点法(图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