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8
一、选择题1、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____。
A、运动副元素B、运动副2、____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A、移动副B、转动副C、高副3、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____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
A、0B、1C、34、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____。
A、局部自由度B、复合铰链C、虚约束5、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____个转动副。
A、2B、3C、46、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____。
A、轴与车轮B、前叉与轴C、辐条与钢圈7、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____。
A、除去不计B、考虑在内C、除不除去都行8、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B、两构件相联接C、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D、两构件既联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9、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mm。
A、20B、50C、200D、50010、机构运动简图与____无关。
A、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B、构件数目C、运动副的数目、类型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11、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____副。
A、低B、高C、转动D、移动12、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____。
A、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B、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C、相对移动D、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二、判断题1、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
3、齿轮机构组成(转动)副。
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5、运动副按(运动)形式不同分为高副和低副两类。
6、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7、机构中只有一个机架。
8、机构中(只有)一个主动件。
9、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运动)副即为复合铰链。
10、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是相同的。
11、虚约束没有独立约束作用,在实际机器中(可有可无)。
第一章:练习题库-健康管理概论1.(单选)正确答案:B生活方式管理是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2.(单选)正确答案:A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的国家是美国3.(单选)正确答案:C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是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4.(单选)正确答案:A健康管理有三部曲“检测—评估—干预”,其中的健康风险评估,也叫做疾病预测,是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技术核心,用以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征的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
5.(单选)正确答案:A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持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6.(单选)正确答案:C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三维健康观;《阿拉木图宣言》: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渥太华宪章》: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保健大宪章》: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7.(单选)正确答案:D健康管理的特点标准化、个体化、足量化、系统化。
8.(单选)正确答案:D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9.(单选)正确答案:E疾病管理具有3个主要特点:(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慢性病)的个体。
如糖尿病管理项目的管理对象为已诊断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病人。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0.(单选)正确答案:A美国在2000年启动的“健康人民2010”计划包括两个主要目标、28个重点领域和467项健康指标。
第一章练习题1、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为(A)沸腾温度Tb (B)玻义耳温度TB (C)临界温度Tc2、当压缩因子Z<1时,表示该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无法确定3、下列何种条件下真实气体可以液化()(A)Tr>1,Pr>1 (B)Tr>1,Pr<1 (C)Tr=1,Pr<1 (D)Tr<1,Pr=14、对理想气体,压缩因子Z=1。
能否说当气体的Z=1 时,该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在实际气体的等温线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交点处,Z=1)5、当温度足够低时,任何实际气体的Z~P 曲线与理想气体的Z~P 曲线均交于两点。
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这是因为当温度足够低时,气体的玻义耳温度高于体系温度,Z~p 曲线出现极小值。
)6、从范德华方程出发并结合玻义耳温度定义,证明(1)在足够高的温度,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
(2)在低温,低压下,Z<1 。
答案:(当T<=TB,Z>1)(3)当a=0 ,Z 随压力p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答案:(当a=0,Z=1+bp/RT,恒温时,p 增加,Z 增大。
)7、下列说法何者正确?(1)临界压力是气体可被液化的最低压力。
(2)气体被液化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温度小于波义耳温度(3)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4)气体的临界状态与气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3)8、气体A、B、C 都服从范德华方程,其范德华常数a和b的大小顺序为a(A)=a(B)>a(C);b(C)>b(B)>b(A)。
问三种气体临界温度的大小顺序。
答案:(T c(A)>T c(B)>T c(C))9、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式中b为常数,n为物质的量。
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程,压力自p1变至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ΔU)第二章练习题1、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
(1)因Qp =ΔH,Qv=ΔU,所以Qp 和Qv 都是状态函数。
初二物理下册第1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各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 摆度B. 匹C. 卢D. 米2. 将10千克改为吨的数值是:A. 0.01B. 0.1C. 1D. 103. 下列颜色中,折射率最小的是:A. 绿色B. 黄色C. 红色D. 蓝色4. 将大小写字母A、a的书写方式表示为物理量,则它们属于同一个:A. 向量B. 标量C. 矩阵D. 张量5. 将15 cm换算为千米的数值是:A. 0.000015B. 0.00015C. 0.0015D. 0.015二、填空题1. 标准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______。
2. 速度的SI单位是______。
3.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的数值约为______光速。
4. 在太空中,物体的质量跟地球上比较会______。
5. 速度的大小受到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国际单位制(SI)及其重要性。
2. 什么是力?列举三种产生力的方式。
3. 请解释什么是速度?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有何关系?4. 计算并写出下列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A. 质量:25克B. 长度:3.5厘米C. 时间:2小时20分钟D. 速度:150米/秒四、应用题小明开车时以10.0米/秒的速度行驶,行驶时间为3600秒。
求小明行驶的距离。
五、综合题小明和小红比赛用时进行快速打字。
小明在5分钟内打了350个字,小红在10分钟内打了550个字。
请分别计算小明和小红的打字速率(字/秒)。
原文答案:一、选择题1. D. 米2. C. 13. C. 红色4. B. 标量5. A. 0.000015二、填空题1. 牛顿(N)2. 米/秒(m/s)3. 约为 300,000,0004. 不变5. 路程和时间三、解答题1.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度,用于规定和统一科学技术中各种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它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使各国在科学和工程领域能够进行精确的测量和交流。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关于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B. 性激素由人的脑垂体分泌产生C. 青春期愿意与异性接近是不正常的现象D.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 男女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C.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但进入子宫才开始发育D.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3.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发育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B. 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C. 青春期男生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D.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需要熬夜学习,锻炼记忆力4. 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B. 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 在输卵管中形成的受精卵,转移到子宫内开始进行发育D.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5.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B. 受精卵的植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C. 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D. 附睾的作用是贮存和输送精子6. 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男女生殖系统中最主要性器官分别是阴茎和阴道B.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是受精卵C. 胎儿在子宫内血液与母体是相通的D. 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会有遗精,女孩会有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7. 下列有关人体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B. 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输卵管C.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D. 新生命的起点是婴儿出生8.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
数学初二上册第一章练习题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学初二上册中,第一章练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并加深对于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按照合适的格式,为您呈现数学初二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练习题一:有理数的运算1. 计算:(-2) + 3 - 5 + (-1) + 4 + (-6)。
解答:(-2) + 3 - 5 + (-1) + 4 + (-6) = -2 + 3 - 5 - 1 + 4 - 6 = -7。
2. 计算:(-3) + 5 - (-2) - (-4) + 6。
解答:(-3) + 5 - (-2) - (-4) + 6 = -3 + 5 + 2 + 4 + 6 = 14。
3. 计算:(1/2) + 3/4 - 1/8 - 2/3 + 1/6。
解答:(1/2) + 3/4 - 1/8 - 2/3 + 1/6 = 6/8 + 6/8 - 1/8 - 16/24 + 4/24 = 17/24。
练习题二: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 计算:(-1/4) × 3 × (-2/3)。
解答:(-1/4) × 3 × (-2/3) = 3/4 × 2/3 = 6/12 = 1/2。
2. 计算:(-5/6) ÷ (-2/3)。
解答:(-5/6) ÷ (-2/3) = (-5/6) × (-3/2) = 15/12 = 5/4。
3. 计算:(-3/4) × 4 ÷ (1/2)。
解答:(-3/4) × 4 ÷ (1/2) = (-3/4) × 4 × 2 = -3/4 × 2/1 = -3/2。
练习题三:整式的加减法1. 计算:5x² - 2x + 3 + 2x² + x - 4。
解答:5x² - 2x + 3 + 2x² + x - 4 = (5x² + 2x²) + (-2x + x) + (3 - 4) = 7x²- x - 1。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 50 年之久。
这本书的作者是 ( )。
A.华生B.斯金纳C. 桑代克D.杜威2.1868 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因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3. 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 )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4.1924 年出版了第一本由我国学者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潘寂、D.陈选善5.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在 1908 年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该书的翻译者是 ( )。
A.陆志韦B.陈选善C.房东岳D.潘寂6.1963 年,我国心理学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出版,与此同时,全国各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此书的主编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房东岳D.潘寂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 )。
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8.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前苏联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十分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者是 ( ) 。
A.赞可夫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9.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面的观点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班杜拉10.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 。
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
A、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不与委托者独立。
B、仅与委托者独立,不与被审计单位独立。
C、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不独立。
D、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独立。
2、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
A、账项基础审计B、风险导向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3、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审计的监督体系。
其中,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方面是基本相似的。
A、审计所依据的准则B、审计要实现的目标C、对内部审计的利用D、审计中取证的权限。
4、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是()的成立。
A、威尼斯会计协会B、爱丁堡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5、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本单位()领导,内部审计最有效。
A、总会计师B、董事会C、总裁D、主管财务的副总裁6、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但这一规定并不限制注册师()。
A、与被审计单位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B、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代编财务报表等服务C、妥善保管在审计过程中编写的工作底稿D、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7、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规范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法律规范B、政府监督C、行业自律D、违纪处分8、内部审计通常不进行()审计。
A、财务报表B、绩效审计C、合规审计D、内部控制审计9、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型。
A、行政B、司法C、立法 D独立二、多项选择1、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审计,可以有不同的审计分类。
按照审计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分类,审计可以分为()类别。
A、财务报表审计B、经营审计C、合规审计D、账项基础审计2、以下关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初二第一章数学练习题1. 三角形ABC中,AC=BC,角A=50°,角B=70°。
求角C的度数。
解:由题意可知,AC=BC,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角A=角B,所以角C=180°-角A-角B=180°-50°-70°=60°。
2. 已知a:b=3:4,且a+b=35,求a和b的值。
解:设a=3x,b=4x,代入a+b=35得到3x+4x=35,解得x=5。
所以a=3x=3*5=15,b=4x=4*5=20。
所以a的值为15,b的值为20。
3. 小明的年龄是大杰的2/5,两人年龄相差14岁,求他们各自的年龄。
解:设小明的年龄为x,大杰的年龄为y。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两个方程:y = 2/5x (1)x - y = 14 (2)将方程(1)代入方程(2),得到x - 2/5x = 14。
化简得到3/5x = 14,解得x = 14 * 5/3 = 70/3 ≈ 23.33。
将x的值代入方程(1)可以求得y的值:y = 2/5 * 70/3 ≈ 28/3 ≈ 9.33。
所以小明的年龄约为23.33岁,大杰的年龄约为9.33岁。
4. 某数的1/5比它自身多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方程:1/5x = x + 2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5,得到x = 5(x+2)。
化简得到x = 5x + 10,然后将5x移到等式左边得到4x = -10。
再将-10移到等式右边得到x = -10/4 = -2.5。
所以这个数为-2.5。
5. 若2/x - 3/4 = 7/12,求x的值。
解:将等式两边的分式进行通分,得到(8-3x)/(4x) = 7/12。
将分式的分母相等,得到12(8-3x) = 7(4x)。
化简得到96 - 36x = 28x,然后将28x移到等式左边得到96 = 64x。
再将64x移到等式右边得到x = 96/64 = 1.5。
第1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2.信息就是数据。
3.知识来源于信息。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初二的第1章练习题1. 下面是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请你简要回答。
1.1 地球是什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之一,它是一个蓝色的行星,具有大气层和赤道等特征。
1.2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但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
它在赤道处稍微扁平,两极稍微鼓起。
1.3 地球的大小如何?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类地行星。
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该运动导致了地球的昼夜更替。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运动,一年完成一周。
1.5 地球是由什么组成的?地球主要由岩石、水和气体组成。
地球表面被70%的水覆盖,其余部分则是陆地和大气。
2. 选择题2.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24小时B. 12小时C. 1周D. 365天答案:A. 24小时2.2 地球的直径约为多少千米?A. 12,742千米B. 50,000千米C. 100,000千米D. 1,000,000千米答案:A. 12,742千米2.3 地球表面被什么覆盖?A. 火山B. 沙漠C. 水D. 冰川答案:C. 水2.4 地球的公转是指什么运动?A. 绕自身轴旋转B. 绕其他星球旋转C. 绕太阳运行D. 绕月球运行答案:C. 绕太阳运行3. 简答题3.1 请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我们根据地球的自转周期将时间分为24小时。
昼夜的交替影响了我们的作息时间和活动规律。
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改变,不同季节气温和光照条件也会不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3.2 地球的哪些特征使其能够承载生命?地球的适宜气候、大气层和水资源使其能够承载生命。
适宜的气候条件在一定范围内维持适宜的气温和湿度,大气层保护地球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直接伤害,水资源为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总结: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运动方式。
一、填空题1、银行会计的对象是银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银行的经济活动)。
2、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分开。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4、金融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6、基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帐务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7、会计科目按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8、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性质视期末余额而定,余额在借方表现为(资产),余额在贷方表现为(负债)。
9、银行会计中,对涉及表内科目变化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只涉及表外科目的,用(单式收付)记账法。
10、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的帐务平衡公式是:发生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12、银行的记帐凭证,按其记账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明细记账)凭证和(总记账)凭证两类。
13、(会计科目)是银行对象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银行综合核算的工具。
14、(账户)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照单位类别或资金性质划分的户头,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工具。
15、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由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部分组成。
16、银行会计凭证按格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7、每日核对是指每日会计核算结束后,要对帐务的有关内容进行核对,以达到账账、账款相符。
18、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
19、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太阳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太阳自西向东绕地球转2.我国一艘远洋运输船,12月中旬从我国某港口出发,一个月后到达澳大利亚的港口城市悉尼,到达目的地时的季节是()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3.8月25日22:00左右,新疆喀什斜阳余晖照射在树干上,拖出了长长的影子,而此时的北京已经进入沉沉黑夜。
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冬至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夏至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春分、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当北半球得到太阳光热最多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5.全球昼夜平分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甲处和乙处B.甲处和丙处C.乙处和丁处D.乙处和丙处6.地球位于丙点时,我省有可能有的现象是A.草色遥看近却无(春)B.黄梅时节家家雨C.玉蟾清冷桂花孤(秋)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7.由太平洋珊瑚礁(岛)示意图可知,图中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A.热带地区B.北温带地区C.南温带地区D.北寒带地区8.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昼夜交替现象B.出现了昼夜长短的变化C.出现了时间的差异D.产生了季节的变化9.下图为某日地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该日,我国()A.东北地区银装素裹B.长江流域进入汛期C.广州正午有直射现象D.北京昼长达一年最长10.地球公转产生了()A.四季变化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昼夜更替D.火山地震11.下列节日株洲市日出时间最早的是()A.建军节B.劳动节C.儿童节D.国庆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地球的公转方向()A.和自转相反B.为自东向西C.为自西向东D.呈顺时针13.①①①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依次是()A.劳动节、国庆节、元旦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C.元旦、劳动节、国庆节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14.从d到a,北京的昼夜长短关系为()A.昼逐渐变长,昼长夜短B.昼逐渐变长,昼短夜长C.昼逐渐变短,昼短夜长D.昼逐渐变短,昼长夜短15.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转C.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D.太阳在不停地绕地球转动16.地球上终年炎热的地区是()A.温带地区B.两极地区C.高山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2022年暑假,家住南三环附近的小明计划带表妹到北京环球度假区畅游。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A.统计学B .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 .统计资料2. 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A. 30名职工 C. 每一名职工 3.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 某人的年龄 C. 某人的体重 4. 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 连续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B. 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B. 某人的性别D. 某人的收入)B •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 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 .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C. 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C.总体性 E. 社会性2.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模型法 E. 直接观察法3. 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 教师职称4.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A 年龄B 机器台数C 人口数D 学生成绩5.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 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6.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A. 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B .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D .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B .同质性D .具体性 B .归纳推断法D .综合分析法)C 企业规模D 企业产值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转化7.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正确的定义是()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标志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C.变异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差异D.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E.标志值是变量的数量表现三、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立项实施30周年。
下图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A.椭圆B.圆弧C.球体D.方形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④②③①3.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①赤道位置②平均半径③公转轨道④表面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读经纬网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地的坐标是()A.(70°N,170°E)B.(70°N,170°W)C.(70°S,170°E)D.(70°S,170°W)5.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地位于西半球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上C.③地位于南半球D.④地位于西半球6.有一天,《熊出没》中的光头强异想天开,想去地球另一端伐木,于是他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到达另一端。
请问光头强“通地”前行的大约距离及到达的纬度分别是()A.6371千米,0°B.12742千米,90°C.5.1亿平方千米,90°D.12742千米,0°7.在地球仪制作过程中,关于地球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纬线的度数由北向南增大B.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C.地轴与地面呈66.5°的夹角D.本初子午线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8.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①和阴影②都位于低纬度地区B.阴影①位于西半球,阴影②位于东半球C.阴影①的面积小于阴影②的面积D.阴影①在南半球,阴影②在北半球9.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A.0°B.60°C.90°D.180°10.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地球卫星照片C.日食、月食现象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家住台北市的马明计划到祖国大陆的福州市祭祖,出发前他做了一些准备。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充要条件 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若命题“若a M ∈,则b M ∉”为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命题的是( )A .若a M ∉,则b M ∉B .若b M ∉,则a M ∈C .若a M ∉,则b M ∈D .若b M ∈,则a M ∉2.设x ∈R ,则“2x >”是“21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已知下列四组陈述句:①p :集合(){}**|3A x y x y x y =+=∈∈N N ,,,;q :集合{(1,2)}. ①p :集合A B C A ⊆⊆⊆;q :集合A B C ==.①p :{}21x x x n n ∈=+∈Z ,;q :{}61x x x n n ∈=-∈N ,.①p :某中学高一全体学生中的一员;q :某中学全体学生中的一员.其中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有(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4.已知,R a b ∈,则“1a >或1b >”是“2a b +>”的( )条件.A .充分非必要B .必要非充分C .充分必要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5. “2x π=”是“函数cos 2y x =取得最大值”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a p a +=(p 为常数,n ∈N ,1n ≥),则称{}n a 为“等方比数列”.甲:数列{}n a 是等方比数列;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 ).A .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是乙的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7.命题“2[1,3],20x x x a ∀∈---≤”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A .4a ≥B .3a ≥C .2a ≥D .1a ≥8.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l 表示一条直线,且l α⊂,则“l β∥”是“α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已知集合{}{}22,1A xx x B x a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 ) A .[]0,1 B .[]1,0- C .[]1,2- D .[]1,1-二、填空题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①若0xy ≥,则x y x y +>+①若220x y +≠,则0x ≠或0y ≠①“2a b x +>是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①“0x ∀>,1x e x >+”的否定形式是“0x ∃≤,1x e x ≤+”11.直线mx +(2m -1)y +2=0与直线3x +my +3=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12.已知p :210x ≤≤,q :11a x a -<<+,R a ∈,且p 是q 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多选题13.下列选项中,p 是q 的充要条件的是( )A .p :0xy >,q :0x >,0y >B .p :A B A ⋃=,q :B A ⊆C .p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q :三角形存在两角相等D .p :四边形是正方形,q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四、解答题14.已知集合{|211}A x a x a =-≤≤+,{|03}B x x =≤≤.(1)若a =1,求A B ;(2)给出以下两个条件:①A ①B =B ;①“x A ∈“是“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以上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横线处,求解下列问题:若_____________,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D【分析】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故找出题设命题的逆否命题即可.【详解】命题“若a M ∈,则b M ∉”的逆否命题为:“若b M ∈,则a M ∉”,因为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故由原命题为真命题可知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属于基础题.2.A 【分析】根据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求21x <的解集,结合充分必要性定义判断题设条件间的关系即可. 【详解】当21x<时,有0x <或2x >, 所以2x >是21x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故选:A3.D【分析】逐个判断是否有q p ⇒且p q 即可.【详解】①若**3x y x y +=∈∈N N ,,,则12x y =⎧⎨=⎩或21x y =⎧⎨=⎩,①{(1,2),(2,1)}A =,即p :{(1,2),(2,1)}A =;故q p⇒且p q ,即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符合题意;①若A B C A ⊆⊆⊆,则根据子集的性质可得A B C ==,即p :A B C ==;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不符题意;①对于21x n n =+∈Z ,,当31n k k =-∈Z ,时,61x k k =-∈Z ,, 故{}61x x n n =-∈N , {}21x x n n =+∈Z ,,①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符合题意;①易知p q ⇒且q p ,即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不符合题意;综上,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有①①.4.B【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当1a >或1b >时,如2a =,3b =-,此时1a b +=2<,因此不充分, 若1a ≤且1b ≤,则2a b a b +≤+≤,因此是必要的.即为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5.D【分析】根据余弦函数的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当2x π=时,函数cos 2cos 1y x π===-,故充分性不成立;当函数cos 2y x =取得最大值时,22,Z x k k π=∈,即,Z x k k π=∈,故必要性也不成立,综上可得:“2x π=”是“函数cos 2y x =取得最大值”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选:D .6.B【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正负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若{}n a 为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q ,则()222112n n n n a a q p a a ++⎛⎫=== ⎪⎝⎭,p 为常数,所以{}2n a 成等比数列,即{}n a 是等方比数列,故必要性满足.若{}n a 是等方比数列,即{}2n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不一定为等比数列,例如23452,2,2,2,2,...--,有()221224n na a +=±=,满足{}n a 是等方比数列,但{}n a 不是等比数列,充分性不满足. 故选:B7.A【分析】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由结果不能推出条件,故放宽条件即可.【详解】由题知,命题“2[1,3],20x x x a ∀∈---≤”为真命题时,满足[1,3]x ∀∈-,22x x a -≤.则当[1,3]x ∈-时,222(1)13x x x -=--≤,所以命题“2[1,3],20x x x a ∀∈---≤”为真命题时,3a ≥.经验证,A 选项符合题意;8.C【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面面平行的判定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若l α⊂,l β∥,则平面α和平面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若l α⊂,αβ∥,则l β∥,所以“l β∥”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 .9.D【分析】根据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结合集合关系的区间端点大小关系求解即可【详解】{}()(){}[]222101,2A x x x x x x =-≤=-+≤=-∣∣,因为B A ⊆,故112a a ≥-⎧⎨+≤⎩,解得11a -≤≤ 故选:D10.①①①【分析】①当,x y 均为正数时结论是错误的;①220x y +≠出,x y 不同时为0,故正确;①只有0a ,0b 时,2a b x +>才可推出,x > ①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故错误.【详解】对于选项①:若0x ,0y ,则||||||x y x y +=+,故①错误;对于选项①:若0x =且0y =,则220x y +=,所以:若220x y +≠,则0x ≠或0y ≠,故①正确;对于选项①:当0a ,0b 时,若2a b x +>,则x >题中没有说明,a b 的范围,所以是不充分,当x >时,2a b x +>不一定成立,如:2,8,4a b x ==>=,2a b x +>为2852x +>=,不成立,故“2a b x +>是x >的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①错误;对于选项①:“0x ∀>,1x e x >+”的否定形式是“0x ∃>,1x e x +”,故①错误.故答案为:①①①11.0m =或1m =-【分析】根据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当m=0时,两直线为y=2与x= -1,此时两直线垂直;当2m -1=0,即m=12时,两直线为x= -4与3x+12y+3=0,此时两直线相交不垂直;当m≠0且m ≠12时,两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233,2121m y x y x m m m m -=-=----, 由两直线垂直可知3121m m m -⎛⎫⋅-=- ⎪-⎝⎭,解得m= -1, 故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0m =或1m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及两直线垂直的条件,本题的关键是由两直线垂直得出参数m 的取值,易错点是忘记验证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导致判断失误,12.[]3,9【分析】根据题意可得()1,1a a -+ []2,10,即可建立不等关系求解.【详解】因为p 是q 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所以()1,1a a -+ []2,10,所以12110a a -≥⎧⎨+≤⎩,解得39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9.故答案为:[]3,9.13.BC【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对于A :由0xy >,得0x >,0y >或0x <,0y <,故P 不是q 的充要条件,故A 错误; 对于B :由A B A ⋃=,则B A ⊆,若B A ⊆则A B A ⋃=,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故B 正确;对于C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存在两角相等,故P 是q 的充要条件,故C 正确;对于D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四边形为菱形,故p 不是q 的充要条件,故D 错误; 故选:BC14.(1){|03}A B x x ⋃=≤≤ (2)1[,)2+∞【分析】(1)由并集定义计算;(2)若选择①,则由A ①B =B ,得A B ⊆,然后分类讨论:A =∅与A ≠∅两类求解;若选择①,得A 是B 的真子集,同样分类A =∅与A ≠∅求解.(1)当1a =时,集合{|12}A x x =≤≤,因为{|03}B x x =≤≤, 所以{|03}A B x x ⋃=≤≤;(2)若选择①,则由A ①B =B ,得A B ⊆.当A =∅时,即211a a ->+,解得2a >,此时A B ⊆,符合题意; 当A ≠∅时,即211a a -≤+,解得2a ≤,所以21013a a -≥⎧⎨+≤⎩,解得:122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若选择①,则由“x A ∈“是“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 ⫋B . 当A =∅时,211a a ->+,解得2a >,此时A ⫋B ,符合题意;当A ≠∅时,211a a -≤+,解得2a ≤,所以21013a a -≥⎧⎨+≤⎩且等号不同时取,解得122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