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物理串联和并联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39
九年级上册物理串联和并联一、串联电路。
1.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相连的电路。
2.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 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_总=R_1 + R_2 + ·s + R_n。
- 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_总=U_1 + U_2 + ·s +U_n。
- 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 = I_1 = I_2 = ·s = I_n。
二、并联电路。
1. 定义: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入电路的电路。
2. 特点:- 电流有多条路径。
- 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
- 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R_总) = (1)/(R_1) + (1)/(R_2) + ·s + (1)/(R_n)(两个电阻并联时,R_总=(R_1× R_2)/(R_1 + R_2))。
- 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_总=I_1 + I_2 + ·s + I_n。
-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 = U_1 = U_2 = ·s = U_n。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1. 定义法: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来判断。
2. 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流向观察,如果电流始终不分流,则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一点分流,分别通过不同的用电器,然后在另一点汇合,则是并联电路。
3. 拆除法:拆除一个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是串联电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是并联电路。
四、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
1.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这样可以保证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2. 节日小彩灯通常是串联的,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通过每个小彩灯的电流相同,亮度较均匀。
但其中一个小彩灯灯丝烧断,其他小彩灯都会熄灭。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串联电路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相互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法称为串联。
以串联方法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操纵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
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肯定经过另一盏灯。
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肯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假设想操纵全部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到达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法。
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局部,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具体方法是:(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说明该电路为并联。
课后练习1.两个灯泡串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
答案:也不亮仍旧可以亮思路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路中的某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路。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不只一条,如有一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正常工作。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根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节日的小彩灯是__________联的,安装在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联的__________。
答案:串并思路解析:小彩灯中有一只灯泡不亮,一串彩灯都不亮,所以是串联的;教室里的灯其中一个不发光,其他的灯仍可以正常发光,所以是并联的。
3.如果一个开关能同时操纵两盏灯,那么这两盏灯是( )A.肯定是串联的B.肯定是并联的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C思路解析:可以是串联,或者是并联,把开关接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
第3节串联和并联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学习电路的基础,也是进行电路设计的关键。
教学重点要放在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分析归纳出小灯泡串联和并联连接的特点,并辨认实际电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理解与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非常有意义。
从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刻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电学知识,之前没有进行专门的电路连接操作,本节课中设计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尤其是并联电路的连接对学生来说有很大困难,学生还要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力要求颇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充分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根据已有知识能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4.能区分并举出生活、生产中串、并联电路的应用实例。
核心素养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意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难点:根据已有知识能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教学过程:和1.串联(1)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的。
(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
(1)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
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学中,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
了解串联和并联的原理和特点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点。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元件连成一串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一个路径流动。
以下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1.1 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同,因为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可以流动,所以经过每个元件的电流大小一致。
1.2 电压相加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元件电压的代数和。
换句话说,将每个元件的电压相加即可得到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1.3 电阻相加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是元件电阻的代数和。
将每个元件的电阻相加即可得到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元件并排连接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为不同的路径流动。
以下是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2.1 电流分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会分成不同的路径,分别经过各个元件。
每个元件所承受的电流大小取决于元件本身的电阻大小。
2.2 电压相同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相同。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两个端点连接在一起,所以它们之间的电势差相等。
2.3 电阻求倒数的代数和的倒数等于总电阻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阻之间会进行求倒数的运算。
将各个元件的电阻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可得到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串联和并联的应用串联和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场景的示例:3.1 灯泡串联在一个房间内,灯泡经常被串联连接。
这意味着将多个灯泡连接在同一个电路中,每个灯泡依次连接。
当其中任何一个灯泡熄灭时,其他灯泡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3.2 电池并联并联连接电池可以增加电流的容量。
当一个电池电量耗尽时,其他电池仍然可以继续供电,从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3.3 并联双喇叭一辆汽车通常会安装两个车喇叭,并且它们是并联连接的。
这样可以增加喇叭的音量和声音的传播范围。
四、总结串联和并联是九年级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
教案:15.3 串联和并联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5章第3节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学生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导体等。
然后,通过学习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两种连接方式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练习,运用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电路、电源、导体等基本元素。
2. 掌握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3. 能够运用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和特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难点:运用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练习题、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的元素和连接方式。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电路元素和连接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二、知识点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导体等。
2. 教师讲解串联和并联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连接方式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巩固对串联和并联的理解。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展示解题过程和思路。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3.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几道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3.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巩固知识。
五、实验操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路图。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教材考点梳理一、串联电路1.定义: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1)电流路径:只有1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
(2)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3)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位置改变,作用不变。
3.局部短路对电路影响:“谁被短路,谁不工作。
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4.生活应用:(1)手电筒中,多节电池串联。
(2)开关和它控制的电灯串联。
(3)节日小彩灯串是串联。
二、并联电路1.定义: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1)电流路径:有多条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2)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相不影响。
(3)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各个支路用电器。
3.局部短路对电路影响:“无论哪个用电器被短路,都会发生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导线。
4.生活应用:(1)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并联。
(2)街上路灯是并联。
三、电路的识别方法1.定义法:看各个用电器是“逐个顺次连接”还是“并列连接”。
2.电流法:即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分流,一般为并联。
3.拆除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
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4.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四、并联电路画法1.“干支干”: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先画干路,过分流点后画各个支路,经合流点后画干路到电源负极。
2.“先支后干”:先画出每一条支路,然后经分流点和合流点再画出干路到电源两极。
五、串联、并联电路区别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连接特点逐个顺次并列连接电流路径只有1条有多条路径工作特点互相影响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与位置无关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短路影响“谁被短路,谁不工作。
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全电路都短路,烧毁电源生活应用小彩灯串街上路灯重难点突破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两灯泡属于串联接法的是( )A. B. C. D.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使用也正在得到普及,家用电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 )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串联、并联都可以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电路分析错误的是( ) A.当断开12S S 、,闭合3S 时,1R 与2R 为串联 B.当断开3S ,闭合12S S 、时,1R 与2R 为并联 C.当断开1S ,闭合23S S 、时,1R 与2R 为串联 D.只要同时闭合13S S 、,就会出现短路现象4、如图所示,要使灯泡1L 和2L 组成串联电路,应( ) A . 闭合2S ,断开1S B . 断开1S 和2SC . 闭合1S 和2SD . 闭合1S ,断开2S5、小强把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1S 和一个指示灯1L (相当于电 阻很大的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