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身边的生物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4.21 KB
- 文档页数:7
提示生物种群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生物种群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指定区域内的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生境要求、种群动态等相关信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区域本次调查选定了位于XX省XX市的某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区域,范围包括XX平方公里的森林、湿地、草原等不同生境类型。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样地排查、捕捉标识、生态学网格调查等2. 调查过程中注意对特定物种的保护,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3. 调查工作历时XX个月,覆盖了不同季节和生境,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四、调查结果与分析经过调查,得到了详细的生物种群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各类生物种群的分布情况及数量统计2. 生物种群的生境分布与利用情况3. 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4. 生态环境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可能面临的威胁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指定区域内某些物种数量较多,但其他一些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2. 森林生态系统对某些特定生物物种的保护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3. 某些人为因素对特定生境的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影响五、保护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一些建议:1. 加强对重点物种的保护工作,采取措施降低人类活动对其生境的影响2. 加强对濒危物种和受威胁物种的保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确保其生存环境3. 完善生物种群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的生物资源数据库,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 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意识,促进保护工作的开展六、结语通过本次生物种群调查,我们对指定区域内的生物种群进行了初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人类环境和生态平衡作出贡献。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农田生物调查报告篇一:生物专业调查报告生态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报告生态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报告(淮阴区)——池塘养殖生态维护及废弃物处理生科院0902刘沛沛,苗玮,孙敏敏,0901纪陈毛,0903刘玲,孟莹一、活动背景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随着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环境,影响食品,还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关系到农民的增收。
池塘养殖过程中废水的排放,淤泥的堆积,不合理的育种等都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池塘养殖生态维护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以养殖池塘水环境调控为内容的养鱼池塘生态维护,具有养殖环境优、产品质量高的优势。
使养殖池塘内部环境维持在健康状态,达到发病减少、生产增效、减少污染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通过对乡镇地区池塘养殖的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状况,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保护周边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共同创建美好的未来。
三、活动地点淮阴区凌桥乡渔业组四、活动过程1、询问并了解养殖过程?生产环境的要求:塘口面积为8—15亩,水深2.0—2.5m,池底平坦,鱼塘要进、排水方便。
池塘清整首先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将池底淤泥厚度保持在15—20cm即可,其次要对池埂进行检修加固,防止漏水和鱼类逃逸;然后要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是池塘留水10cm,用生石灰60—75kg/亩兑水化浆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是池塘水深1m,用生石灰120—150kg/亩兑水化浆趁热全池泼洒)。
待池水的药物毒性消失后再注水。
?养殖设施:池塘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可适当加大坡度,以减少塘埂倒塌的可能性。
池塘的进、排水系统要完善,通常采用沟渠。
池塘应具备防漏、防逃、过滤等设施。
?鱼种放养:春节前放养自育鱼种,每亩放养密度:草鱼鱼种150-200尾(规格为0.35—0.4kg/尾)、团头鲂鱼种100-150尾(规格为0.1kg/尾左右)、鲢鳙鱼(3:1)鱼种500-550尾(规格为0.25—0.5kg/尾)、鲫鱼鱼种2500-3000尾(规格为0.05kg/尾左右)、青鱼鱼种10尾(规格为0.1kg /尾左右),其它混养品种:斑点叉尾鮰鱼种20尾(规格为0.05kg /尾左右)、黄颡鱼种60尾(规格为0.03kg/尾左右)。
生物昆虫研究报告初一学生引言本次实验我们研究了昆虫的种类、结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态和行为,我们对昆虫的分类、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方法我们通过野外考察和实地观察来研究昆虫。
观察对象包括蚂蚁、蝴蝶和蜜蜂等常见昆虫。
我们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相机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果及讨论蚂蚁我们观察到蚂蚁有明显的体节,头部与胸部、腹部相连,具有硬壳和六条腿。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组成一个强大的群体,分工明确,分为工蚁、兵蚁和蚁后等不同角色。
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我们发现它们能够通过触角进行交流,用化学物质标记食物来源和路径。
蚂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生活在各种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
蝴蝶我们观察到蝴蝶的身体呈扁平状,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蝴蝶具有特殊的鳞片覆盖在翅膀上,这给它们带来了美丽的颜色。
蝴蝶是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昆虫。
它们在幼虫阶段以食草为食,通过蜕皮不断生长。
当幼虫成熟后,它们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蛹,并最终变成成虫。
蝴蝶能够借助翅膀上的鳞片进行飞行,并且能够通过触角感知周围的信息。
蜜蜂我们观察到蜜蜂身体黄黑相间,头部有一对触角和大而复眼。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组成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群体,分为工蜂、雄蜂和蜜蜂。
工蜂负责采集花蜜和花粉,雄蜂负责交配,而蜜蜂则是产卵并维持整个蜜蜂群的生存。
蜜蜂对于花粉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植物繁殖至关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昆虫的分类、结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蚂蚁、蝴蝶和蜜蜂是常见的昆虫种类,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通过触角进行交流和标记食物来源。
蝴蝶经历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的变态过程,能够飞行和感知周围信息。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对于花粉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昆虫的研究让我们了解到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昆虫的保护,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范文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今天,我们跟随着老师在学校中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
调查校园生物种类调查目的:1、了解学校及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记录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调查笔记。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等方法步骤:1、设计调查表:设计合理的调查表2、分组:以5为人为一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3、选择路线: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东边绕过办公楼、教学楼进入操场,边观察边记录,最后由学校西边回到大门口。
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沿途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有:石榴、冬青、樱花、杂草、蝴蝶、蜜蜂、雪松、三叶草、鼠妇、蚜虫、蚯蚓、小叶黄杨、蜘蛛、蒲公英、蚊子、狗尾草、小飞蛾、毛毛虫、桃树、苍蝇、梧桐树、七星瓢虫、白杨树、月季、枣树、壁虎、爬山虎、松树、槐树、蚂蚁、蚱蜢、蝗虫、蜻蜓、麻雀、蜗牛、橡皮树等。
石榴花石榴花是淄博第十五中学的校花,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对它格外的喜欢,平时更加保护它。
你知道吗?她有很多好听的名字。
不信你听我说:【学名】punic a granatum别名安石榴、海石榴、若榴、丹若、山力叶【生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桃金娘目,石榴科,石榴属。
花语成熟的美丽: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而雌花和雄花比较容易分出,因为雌花比雄花大而且漂亮,但是雌雄花都很好看,花色多为红色或白色。
都能招蜂引蝶。
远远望去,就像成熟的女人穿着彩色的裙子在那里翩翩起舞,十分还看。
所以,它的花语为:成熟的美丽【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punic a granatum)的花。
石榴株高2-5m,高达7m。
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
初中生物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背景介绍
生物是我们周围自然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物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为了深入了解生物在社会中的实践应用,我进行了一次初中生物社会实践调查。
调查目的
我们的调查目的是深入了解生物在社会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探讨生物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以及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份,涵盖了对生物与社会联系问
题的了解。
问卷内容包括了生物对社会的实践应用、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生物环境保护的看法等方面。
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生物对社会的实践应用情况,有60%的受访者认为医药领域是
生物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次是食品和农业领域。
2.在生物资源利用方面,80%的受访者表示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存在浪费,
希望能够更加节约利用,保护生物资源。
3.大部分受访者对生物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强,90%的受访者表示应该积
极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广泛,生物对社会的实践
应用影响深远,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物资源,促进生物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加强生物与社会的联系,促进生物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保
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物是我们的伙伴,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以上是我们在初中生物社会实践调查中的一些发现和想法,希望能够引起更多
人对生物在社会中的实践意义的关注和思考。
“观察认识身边的植物”实践活动报告主题说明科学课上,老师展示了校园植物照片让学生辨认,却发现同学们根本都不认识身边的这些植物,即便能叫出一两种植物的名字对该植物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我校地处农村,植物种类繁多,然而同学们关于植物的知识却非常缺乏,大部分同学甚至对校园的植物识别都很不够,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植物会是如此奇妙的一个世界。
面对如此丰富而又方便的可用资源,我们有必要将它运用起来。
所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了解身边的植物,对此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对身边的植物物种进行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并把科学、语文、美术等这些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这次活动,我们先从身边的植物入手,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一些书籍、资料等手段,对植物的名称、种类、用途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能学到身边常见植物的相关知识和识别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辨认身边的植物,使同学们更加贴近大自然,陶冶他们关注环境的情操,真正做到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等身边的树木的名称,培养学生对花草树木的兴趣;了解各种树木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等,初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学生植物知识;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作用,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促进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态道德的普及。
2、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同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制作植物标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思想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学校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认识不同的植物:三年级学生认识植被、四年级认识灌木,五年级认识乔木,六年级认识藤萝。
1、指导学生调查、访问、收集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
2、制作植物名片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讨论、设计、展示活动步骤: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篇一:《我对身边环境的调查报告》我对身边环境的调查报告以下是我对学校的调查报告: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尤其是一到夏天的雨季,厕所里就会有无数的蛆到处乱爬,要是去上厕所简直没办法走,恶心极了。
2、夏天的时候,小卖部门口、食堂里、垃圾箱旁边以及各种水沟旁,都会有许多苍蝇到处乱飞,屋顶黑压压一片,可怕极了。
3、附近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流到了河沟里,农民的田地里。
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全乡的各个角落,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工厂经冶炼后剩下的废渣随意倾倒在山坡上,河沟里,对森林、土质也造成了污染。
5、校内校外常有学生、村民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环境。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废渣、粪便、、塑料袋、废弃物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我的建议:我们要从身边做起,注意观察,要对环境负责,对他人负责,建议设立宣传标语,以示人们。
可幸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意识和素质也不断提高,逐渐篇二:《我们周边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我们周围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班级:广告展示设计(一)班姓名:程靖学号:200930500107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联系更加紧密和相互更加依赖的21世纪。
这种依赖关系使原来小范围的问题都会成为全球性问题。
这种全球性问题体现在多种方面,本文主要研究环境问题,举例”河南癌症村”, 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每个人都要提高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
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校园动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篇一: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今天,我们跟随着老师在学校中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
调查目的:1、了解学校及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记录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调查笔记。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等。
方法步骤:1、设计调查表:设计合理的调查表。
2、分组:以6为人为一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3、选择路线: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东边绕过办公楼、教学楼进入操场,边观察边记录,最后由学校西边回到大门口。
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沿途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有:石榴花、杂草、蝴蝶、蜜蜂、鼠妇、蚜虫、蚯蚓、杨树、蜘蛛、蒲公英、蚊子、狗尾草、小飞蛾、毛毛虫、榆树、苍蝇、七星瓢虫、松树、槐树、蚂蚁、蜻蜓、麻雀、蜗牛等。
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初步学会了调查方法,认识了许多生物,明白了小小的校园就有如此多而鲜活的生命,那么整个地球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小树立认真学习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篇二: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活动目的1、了解校园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你所看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10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4、调查。
沿着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记录观察到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的名称、数量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背景介绍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复杂性。
本文将围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展开讨论,包括调查方法、意义和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二、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观察生物的栖息地和行为习性,可以获取大量信息。
2.摄像头监测:设置摄像头对特定区域进行监测,记录生物的活动情况。
3.生物标本采集:采集植物标本或动物标本,并进行分类、鉴定。
4.生物声音识别:利用录音设备录制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声音,并进行鉴定。
5.DNA检测:对采集的生物标本进行DNA检测,确定物种的遗传信息。
三、调查意义1.生态平衡:了解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帮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环境保护:通过调查生物能够发现濒临灭绝物种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以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3.科学研究:调查结果可以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推动相关科学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有助于保护生物栖息地,促进物种多样性的维护。
2.减少人类活动干扰:限制开发、减少污染和破坏,保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教育宣传:通过教育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4.跨国合作:跨国合作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五、结论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是了解生态系统、保护环境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严谨的分析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可以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本文对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有所帮助。
生物群落调查实习报告报告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绪论:生物群落调查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特定区域生物群落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相互关系等信息。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
一、实习内容与方法1.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系统初步调查:调查区域的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点。
(2)物种鉴定与标本采集:对调查区域内的植物、动物等进行野外鉴定,并采集标本作进一步研究。
(3)相关数据统计:对调查区域内不同物种的数量、分布、生境要求等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2.调查方法:(1)野外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物种的数量、分布和行为习性等信息。
(2)标本采集法:对植物进行采集标本,进行分类和记录。
(3)土壤采样法:对调查区域内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了解土壤的化学性质和有机质含量。
(4)水质采样法:对调查区域内水体进行采样,分析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等指标。
二、实习结果与分析1.生态系统初步调查结果:调查区域属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地势较为陡峭,土壤酸性较高,水文状况良好。
地区内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
2.物种鉴定与标本采集结果:(1)植物鉴定:共采集到XX科XX属XX种的植物标本,其中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根据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相关文献,初步确定了各类植物的种属。
(2)动物鉴定:通过野外观察和记录,记录到了多种鸟类、昆虫和两栖爬行动物等。
其中,鸟类种类最为丰富,包括翠鸟、啄木鸟、喜鹊等多种鸟类。
3.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基于野外观察和鉴定数据,对不同物种的数量、分布、生境要求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调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物种丰富度指数达到XX。
不同物种在调查区域内分布不均衡,部分物种的数量较少,表明可能存在种群数量下降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1.调查范围有限:本次实习针对一特定区域进行调查,调查范围相对较小,未能全面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分布情况,建议在以后的实习中扩大调查范围。
实验课题一: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方案1.目标引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分析出什么是调查?然后让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调查时应注意些什么?设计出调查表。
2.自主学习带着目标,小组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明确什么是调查。
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设计出调查表并与书上的方法步骤相比较,确定本组的调查目标和方法。
这种学生自己选择调查方案,并设计实施的做法,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3.实地调查各小组根据本组制定的调查目标和方法进行实地调查。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
学生注意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
调查中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学生注意对生物资源的爱护。
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
学生注意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遇到不会的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
4)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5)各组同学共同整理资料,对生物进行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下面以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为例,介绍一下调查方案的撰写:1.调查目的a)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b)尝试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分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c)初步学会做调查几记录。
2)材料用具调查表笔3)方法步骤a)选择调查范围:校园生物种类调查,家庭所在社区生物种类调查或农田生物种类调查,等等。
b)分组:4-5人为一个调查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c)设计调查路线: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七年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1教师寄语: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___。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2)分组:_________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归类(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种生物,其中植物()种,动物()种,其他生物()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能力方面: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
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四.教学过程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二、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拓展应用三、正确对生物进行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3、按照用途分类检测案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B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D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C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C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B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7.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动物:鲫鱼,奶牛,蚂蚁;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其他生物:木耳,大肠杆菌。
认识身边的生物调查报告
篇一: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
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
九成宫初中八年级王倩指导老师: 马宝龙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今天,我们跟随着老师在学校中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
调查校园生物种类调查目的:
1、了解学校及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记录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对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调查笔记。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等方法步骤:1、设计调查表:设计合理的调查表
2、分组:以5为人为一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
3、选择路线: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东边绕过办公楼、教学楼进入操场。
边观察边记录,最后由学校西边回到大门口。
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沿途
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有:冬青、樱花、杂草、蝴蝶、蜜蜂、雪松、三叶草、鼠妇、蚜虫、蚯蚓、小叶黄杨、蜘蛛、蒲公英、蚊子、狗尾草、小飞蛾、毛毛虫、桃树、苍蝇、梧桐树、七星瓢虫、白杨树、月季、枣树、壁虎、爬山虎、松树、槐树、蚂蚁、蚱蜢、蝗虫、蜻蜓、麻雀、蜗牛、橡皮树等。
月季花
月季,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等。
属蔷薇科,常绿小灌木。
原产于我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现各省都有栽培。
月季花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耐旱、耐寒。
月季花为我国原产品种,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
月季花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在17至18世纪输入欧洲,他们用欧洲种月季进行反复杂交。
经过二百多年创造了二万多个园艺品种。
花月季,特大型月季,单花大型月季和藤本月季。
【月季花的作用】
月季花的根叶、花可供药用,有活血、解毒、消肿之效;有香气的品种还可提取香精
【形态特征】
蔷薇属植物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攀绿状植物。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
花单生或排成伞房花序、圆锥花序;花瓣;枚或重瓣。
有多种花具有香气。
在开花后,花托膨大,即成为蔷薇果,有红、黄、橙红、黑紫等色,呈圆、扁、长因等形状。
月季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具钩状皮刺。
羽状小叶3~
5枚,花常数朵簇生,微香,单瓣,粉红或近白色。
花期10月。
如香水月季,由月季与巨花蔷薇天然杂交而来。
枝长,常带攀援性,小叶5~7枚,表面有光泽,新梢、嫩叶常为古铜色。
花有粉红、浅黄、橙黄、纯白等色,芳香,生长季节开花不绝。
而现代月季是经多次杂交、长期选育而成的杂种月季品种群。
灌木或藤本;叶较厚、较大而表面光泽;花蕾多卵圆形,花形丰富,复瓣至重瓣,淡香至浓香。
连续开花,而以5~6月及9~10月为盛花期。
【产地·需要温度】几乎遍及亚、欧两大洲,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
至于现代月季,血缘关系极为复杂。
月季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
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
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
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
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状态。
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
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
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
有连续开花的特性。
归类: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初步学会了调查方法,认识了许多生物,明白了小小的校园就有如此多而鲜活的生命,那么整个地球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小树立认真学习的观念,丰富
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篇二:生物调查研究报告
《生物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目的:通过对所调查物的构造原理及技能特点的分析,来设计出为人类服务的产品。
调查研究对象:蜘蛛网。
调查研究方式:资料法。
调查研究时间:20XX年9月10号-14号。
调查研究内容:
构造原理和过程:蜘蛛会先向空中放出一根长长的“搜索丝”,任其随微风或气流飘荡。
之后,蜘蛛会放出一根悬垂丝,并在这根丝的中段加上第三根丝成y字状,形成蜘蛛网最初的3根不规则半径。
再加上50多条线形成一张网的雏形。
接下的工作是铺设螺旋线,纺织成网。
蜘蛛以网心为起点,织出一根自内向外的螺旋线,当做下一道工序的“脚手架”。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脚手架”搭好,蜘蛛所织出的网还没有黏性,也就是说还粘不住昆虫。
这时,蜘蛛便从外向网心开始铺设有黏性的丝,即捕食螺线,同时把“脚手架”
啃吃掉。
技能特点:蜘蛛网是由部分种类的蜘蛛吐丝所编成的网状物,用以捕获昆虫、小型脊椎动物等作食物,或用以结巢居住。
蜘蛛可以感应到猎物冲撞或受困于蜘蛛网上时所产生的震动;在完成它们的网后,蜘蛛会在网上或附近等待猎物落入陷阱。
蜘蛛网里有些丝有黏性,有些没有。
由于蜘蛛本身的行动也会受自己的黏液所影响,因此当它们在网上移动时,会避免踩到带有黏液的丝线。
对设计的启发:据说有一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生病卧床,病情很重,尽管如此他还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是比较抽象的,能不能把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方程呢?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苦苦思索,拼命琢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
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功夫,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
蜘蛛的“表演”使笛卡尔的思路豁然开朗。
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有顺序的三个数。
反过来,任意
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在空间中找出一点p与之对应,同样道理,用一组数(x、y)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平面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有用一组两个有顺序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坐标系的雏形。
.
调查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生活中很多产品以及为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都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或者动物的研究得到的启发,从而利用这些特性来创造出为人类服务的东西。
篇三: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
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
调查人:陆雯
班级:初一七班
调查地点:八大处虎头山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5日
调查目的:
了解陆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净化空气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美好的环境。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1、设计合理的调查表
2、选择路线: 从虎头山山脚到山腰沿路观察
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
不同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沿途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有:爬山虎,椿象,榆树苗,酸枣树,狗尾草,野花,蜘蛛,喜鹊,飞蛾等。
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初步学会了调查方法,认识了许多生物,看到了如此多而鲜活的生命,今后我会加倍认真、仔细调查周边的生物,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这就需要我们从小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养成善于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地球是多样的,自然更是多样的,面临着接踵而至的各个生态危机,生物链的失衡,唯有我们的处处留心,面面观察能够改变现状,所以同学们,为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