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 李玉梅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 李玉梅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 李玉梅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乘法计算 李玉梅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大朱旭小学李玉梅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步:知识回顾

环节一:师友回顾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环节二:教师检查

23×11 52×11

第二步:题型讲解

环节一:师友讲解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环节二:教师点拨

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第三步:互助提高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环节一:师友练习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环节二:教师提升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

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四步:总结提升

环节一:师友总结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

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

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环节二:教师梳理

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第五步:巩固反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列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 47+32= 68+32= 63-38= 75+9= 59-36= 60-27= 26+47= 87-29= 60-39= 58-15= 35+57= 72-7= 36+41= 73+19= 63-37= 52+9= 用竖式计算。 37+42= 58+22= 73-38= 65+9= 49-26= 50-17= 36+57= 77-29= 70-49= 58-25= 25+57= 62-7= 26+31= 63+29= 73-17= 42+9= 用竖式计算。 57+22= 48+32= 83-28= 55+9= 69-36= 70-17= 16+37= 67-19= 80-39= 68-25= 15+47= 52-7= 46+41= 53+29= 83-37= 62+9= 用竖式计算。 67+21= 78+12= 53-38= 85+9= 79-36= 80-27= 46+27= 97-29= 90-39= 78-15= 45+37= 82-7= 56+41= 43+19= 93-37= 72+9= 用竖式计算。 77+22= 38+52= 93-38= 75+8= 89-36= 90-27= 56+17= 57-29= 50-29= 88-15= 55+27= 92-7= 66+41= 33+49= 53-27= 82+9= 用竖式计算。 27+51= 88+12= 93-48= 78+8= 79-46= 40-27= 66+17= 97-39= 50-19= 98-25= 65+27= 72-5= 36+21= 23+59= 43-37= 32+9= 用竖式计算。 14+35= 16+35= 93-42= 23+29= 93-24= 86-27= 32+29= 68-17= 81-39= 72-25= 56+23= 72-5= 59-42= 43+34= 94-46= 7+33= 用竖式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数乘法的心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数学数乘法的心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很多人都很容易出错,那么有什么技巧可以算得又快又准确呢?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的心算技巧 一、特殊求积 特殊求积指的是两个乘数为特定数字,根据规律可以非常快捷地写出乘积。包括:“头同尾补”“尾同头补”“一个数乘以11”。 1、“头同尾补”,特征是:两个乘数的头数【十位 数字】相同(头同),尾数【个位数字】相加正好等于十(尾补)。如:13×17,34×36,59×51,42×48…… 写乘积方法:尾×尾作尾(乘积的后两位),头ד头哥哥”【比头数大1的数】作头(乘积的前面数),连接就是积。 例如13×17的积:后两位是3×7=21,前面是 1×2(1的哥哥)=2,连接起来,积就是221。 再如34×36的积:后两位是4×6=24,前面是 3×4(3的哥哥)=12,连接起来,积就是1224。 再如59×51的积:后两位是9×1=09(确保两位), 前面是5×6(5的哥哥)=30,连接起来,积就是3009。 以此类推。 即时训练:52×58 = 17×13 = 39×31 = 45×45 = 34×36 = 93×97 = 2、“尾同头补”,特征是:两个乘数的尾数【个位 数字】相同(尾同),头数【十位数字】相加正好等于十(头补)。如:34×74,52×52,86×26,95×15…… 写乘积的方法:尾×尾作尾(乘积的后两位),头×头

+尾作头(乘积的前面数),连接是乘积。 例如34×74的积:后两位是4×4=16,前面是 3×7+4=25,连接起来,积就是2516。 再如52×52的积:后面是2×2=04(确保两位),前 面是5×5+2=27,连接起来,积就是2704。 以此类推 即时训练:18×98 = 36×76 = 53×53 = 25×85 = 47×67 = 71×31 = 3、“一个数乘11”包括两位数×11和多位数×11,写乘积的口诀是“两边一拉,中间相加。” 例如:23×11=253(把乘数的尾数3往后拉,头数2 往前拉,中间是2+3=5,连接起来,积就是253) 52×11=572(把乘数的尾数2往后拉,头数5往前拉,中间是5+2=7,连接起来,积就是572) 65×11=715(注:中间相加如果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即时训练:11×26 = 38×11 = 64×11 = 245×11 = 11×346 = 3572×11= 二、“万能求积”,指的是任何两位数相乘都可以直接写积,她弥补了特殊求积的局限性。万能求积对于乘数数字简单的两位数乘法写积简单而且方便,不过,如果乘数数字过大,特别是乘数的个位数字大,就牵涉到进位甚至有连续进位的,写积也会有麻烦。但是,经常以此法写积,也会熟能生巧。 写乘积的方法是:顺序是从低位开始写起,依次往高位写,每次只写出一个数字,满十进1,满二十进2……口诀:尾×尾——交叉乘相加(甲头数乘乙尾数,乙头数乘甲尾数, 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头×头。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附乘法练习题)

乘法知识点 一、口算乘法 1、乘法算式的意义: 例:25×4读作:“二十五乘以四”;“表示4个25的和是多少;或25的4倍是多少”。 2、口算方法: 例:①200×4= ;先算2×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即200×4=8 。 ②25×4= ;想:把25分成20和5;20×4=80;5×4=20;80+20=100。 3、口算都是从高位算起。 二、笔算乘法 (一)、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两条: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掌握计算法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乘的顺序:从个位乘起;③、积与多位数的对位方法:从低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④、进位问题:将进位数字变小写在所进位数的横线上;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1、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①、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中间也有0:203×3= ;704×2= ;1502×3= 。 ②、一个因数中间有0;而积中间没有0:407×4= 。 ③、一个因数中间没有0;可是积的中间有0:243×7= 。

判断: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就有0。( ×) 2、一个因数中末尾有0的乘法: ①、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200×4=800;先算2×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②、积末尾的0的个数与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 A、一个因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250×7= ;60×9= ;1110×5= B、一般积末尾的0多于或等于一个因数末尾的0:多于1500×6= ; 等于2700×3= 。 (三)、估算与连乘 1、估算只是求近似数;不算精确结果; 2、估算的方法:先把多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与一位数相乘。 3、估算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198×5≈(把198看成200); 308×7≈(把308看成300);147×2≈(把147看成150);998×6≈(把998看成1000)。 4、连乘时要一步一步细心地计算。 45×4×7 20×8×5 125×8×7 360×(2×5) 乘法用竖式计算题 207×8= 402×8= 374×7= 468×6= 83×7= 340×5= 508×5= 405×4= 148×5= 84×8= 63×9= 459×2= 217×6= 750×4= 37×9= 302×8=

三年级数学乘法计算题

一、计算(请用竖式计算法) 1) 995-775= 2) 985-807= 3) 136+471= 4) 345+427= 5) 622+190= 6) 437+270= 7) 683+181= 8) 903-786= 9) 81+519= 10) 525-412= 11) 736-675 = 1 2) 461+433= 13) 833-732= 14) 961-600= 15) 718-608= 16) 188-14= 17) 166+262= 18) 419+489= 19) 811-796= 20) 230-177=

二)乘法计算题 207×8= 402×8= 374×7= 468×6= 83×7= 340×5= 508×5= 405×4= 63×9= 459×2= 217×6= 750×4= 37×9= 302×8= 139×9= 362×9= 215×7= 217×6= 430×6= 2070×3= 206×5= 153×6= 408×9= 506×4= 413×7= 105×3=

三)小学数学三年级应用题乘法 1.?商店有40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3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3.?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5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4.?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5.?学校买来20箱图书,每箱24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6.?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7.?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8.?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计算专题

班级姓名 一年级计算拓展专项练习 一、填空 1.计算8+6,先算()+()=10,再算10+()=(),所以8+6=();计算5+9,先算()+()=10,再算10+()=(),所以5+9=()。 2.比10少2的数是( ),17和19中间的数是( ),比17多1的数是( );比16多2的数是(),比20小的数是( )。 3.从2、7、8、9、15中选3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5. 把4、5、6、7、9、13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每个数只能用 一次),使等式成立。 ①()+()=()②()-()=() 6. ○+○=6,○+△=13,○=( ),△=( )。 7.□-△=8 ,△-○=1 ,□-○=()。 8. □内最大可以填几?⑴8+□<13 ⑵6+□<12 ⑶10-□>4 ⑷17-□>10 9.使横排、竖排的3个数相加都等于9。

1. 计算5+7,先算()+()=10,再算10+()=(),所以5+7=();计算3+9,先算()+()=10,再算10+()=(),所以3+9=()。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加得数是();最小的一位数与个位和十位是同一个数的两位数相加得数是()。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 4.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2)0+2+4+6+8=()(3)0+1+2+3+4+5+6+7+8+9=() 5.-○=6 ○-△= 8 △+△=8 =()○=()△=() 6. △+△=16 △+○=○=9 △+○=() 7.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3。

三年级上册乘法竖式计算题

825X5= 916X 8= 921X 2= 7X 367= 5 X 198= 689X 4= 105X 5= 50X 2= 368X 5= 538X 3= 906X 5= 133 X 7= 603X 6= 812X 7= 860X 3= 647X 7= 786X 4= 689X 2= 783X 8= 9X 38= 750X 4= 188X 5= 274X 6= 343X 4= 480X 6= 270X 3= 306X 9= 25X 4= 905 X 5= 450X 8= 809X 4= 367X 2=

907X5= 740X8= 864 X7= 562 X 5= 528X4= 952X6= 965X6 = 562X 6= 513X 6= 8X545 = 432X8= 212X7= 222X 5= 528x 5 = 422X3= 452X6= 424X7= 524X8= 561X3 = 452X4= 854 x 4= 552 x 2= 465 x 2= 456x 5 = 156X5= 612X4= 446X9= 125X2 = 103 x 6 = 122 x 8 = 135 x7 = 123 x 4=

452 x 4= 589 x 9 = 623 x 3= 958 x 6= 364 X 9= 567 X 8= 35 X 2= 359 X 3= 602 X 9 = 46 X 2= 603 X7= 606 X 8 198X 8= X5 = 426 X 4= 6 X 37= 48 326X 5= 482 X 8= 370 X 7= 84 X 5= 76X 8= 486 X 2= 607 X5= 00 X 8= 915X 3= 23 X 3= 560 X 4= 458 X 5=

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竖式计算题()

825×5= 916×8= 921×2= 7×367= 5×198= 689×4= 105×5= 50×2= 368×5= 538×3= 906×5= 133×7= 603×6= 812×7= 860×3= 647×7= 786×4= 689×2= 783×8= 9×38= 750×4= 188×5= 274×6= 343×4= 480×6= 270×3= 306×9= 25×4= 905×5= 450×8= 809×4= 367×2= 907×5= 740×8= 864×7= 562× 5= 528×4= 952×6= 965×6 = 562× 6= 513× 6= 8×545 = 432×8= 212×7= 222× 5= 528x 5 = 422×3= 452×6= 424×7= 524×8= 561×3 = 452×4= 854 x 4= 552 x 2= 465 x 2= 456x 5 = 156×5= 612×4= 446×9= 125×2 = 103 x 6 = 122 x 8 = 135 x7 = 123 x 4= 452 x 4= 589 x 9 = 623 x 3= 958 x 6= 364 ×9= 35×2= 359×3= 567×8= 602×9= 46× 2= 606×8= 603×7= 198×8= 426×4= 6×37= 48×5= 326×5= 482×8= 370×7= 784×5= 76×8=486×2= 607×5= 900×8= 915×3= 560×4= 458×5= 423×3= 87× 9= 362×6= 525×3=254×5= 53×3 =142×7= 32× 7= 45×8= 514× 5=433× 6=25×7=302× 4= 59× 7= 420×8= 793×8= 816×4= 4×53= 5×42= 6×96= 55× 6= 287×7= 448×2= 217×7= 306×6= 4 ×43= 67× 5=77× 3= 55× 6= 81× 7= 505×5= 3×92= 412×4= 18×9= 101×9= 91×7= 102×7= 986÷2= 536÷4= 831÷7= 312÷4= 186÷6= 267÷3= 480÷5= 228÷3=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测试练习一

测试时间:5分钟 58+40=99-12=96-80=65+31= 46+19=69-25=14+41=50-45= 30+47=53+25=80+7=39+59= 11+81=5+77=80+15=47-20= 37+62=95-83=49+13=36+64= 69-23=48-42=35+31=65+1= 97-40=43-33=25+52=38-11= 46-37=5+72=78-30=32+45= 95-44=53+27=75+6=15-14= 31+50=46+11=28+41=24-13= 34+23=91-45=56+4=31+65= 99-41=46+44=87-53=1+80= 73+26=1+59=2+96=49-10= 49+51=95-92=21+42=7+83= 45-24=40+59=98-43=13+55= 25+43=20-1=13+62=8+54= 74-53=46+14=81+12=83+2= 2+74=36+60=34+63=30-26= 10+63=36-12=94-23=88-68= 67+23=73-63=57-35=44+34= 88-34=25+44=5+63=16+72=

测试时间:5分钟 31+21=27-13=49+40=22+70=66-46=61+17=87-83=42-2= 56+13=2+76=24+40=71-37=74+16=98-30=95-46=91+9= 60+16=55-51=96+1=68+12=52+42=25-5=94-89=66-25=34-4=71+3=66-55=22+64=2+90=43+38=85-10=93-40=43+23=96-61=77+5=76+4=71-15=87-50=17-15=76-75=43+27=87+11=33+54=43-6=44+51=10+64=12+70=29+40=51+41=33+32=97-16=74+3=11+81=13-6=13+43=99-68=29-22=97-27=43+7=64+10=66-10=14+46=2+74=42+43= 89-34=16+52=67-44=29-12=

三年级乘法计算题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14x5= 3x232= 2x49= 2x476= 2x372= 73x8= 9x98= 485x2= 10x6= 75x8= 239x3= 3x24= 76x11= 6x63= 42x2= 3x167= 161x5= 7x15= 50x16= 267x3= 2x374= 421x2= 94x10= 6x30= 4x69= 480x2= 8x9= 25x3= 40x7= 4x43= 128x7= 63x2= 2x150= 5x121= 487x2= 14x4= 326x2= 54x7= 5x65= 9x84= 6x120= 23x3= 5x55= 8x70= 8x34= 12x5= 3x242= 484x2= 73x8= 241x4= 23x33= 7x136= 47x1= 100x10= 2x486= 4x103= 6x35= 21x8= 2x292= 62x1= 2x302= 7x123= 2x408= 11x73= 90x11= 10x53= 390x2= 499x2= 4x211= 131x4= 26x17= 442x2= 76x13= 22x9= 51x7= 41x5= 3x100= 60x16= 4x246= 172x3= 7x90= 3x276 = 3x111= 57x10= 2x150= 10x87= 50x11= 15x3= 124x5= 10x75= 5x64= 9x11= 50x2= 86x9= 17x5= 83x10= 191x3= 383x2= 48x5= 2x361= 0x63= 19x2= 32x14= 246x3= 17x6= 225x2= 3x43= 116x6= 8x16= 305x2= 5x144= 24x27= 29x3= 2x213= 2x75= 11x10= 3x242= 5x34= 97x5= 22x7= 14x2= 412x2= 3x296= 64x4= 10x60= 2x448= 2x91= 25x7= 9x38= 3x4= 4x103= 52x7= 2x297= 6x30= 8x78= 16x4= 190x5= 21x3= 164x4= 49x8= 21x2= 268x3= 2x330= 3x215= 24x8= 70x3= 6x84= 19x9= 85x10= 4x193=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

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 方法4: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 12-9=10-9=14-9=18-9=11-9= 19-9=16-9=13-9=17-9=15-9= 4.出示算式: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计算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10-9=1 1+3=4。 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四:9加(4)等于13。

最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列竖式计算(暑假作业)

用竖式计算。47+32=68+32=63-38=75+9=59-36= 60-39= 36+41=60-27= 58-15= 73+19=26+47= 35+57= 63-37=87-29= 72-7= 52+9= 用竖式计算。 37+42=58+22=73-38=65+9=49-26= 70-49= 26+31=50-17= 58-25= 63+29=36+57= 25+57= 73-17=77-29= 62-7= 42+9= 用竖式计算。

57+22=48+32=83-28=55+9=69-36= 80-39= 46+41=70-17= 68-25= 53+29=15+47= 83-37=67-19= 52-7= 62+9=16+37= 用竖式计算。 67+21=78+12=53-38=85+9=79-36= 90-39= 56+41=80-27= 78-15= 43+19=46+27= 45+37= 93-37=97-29= 82-7= 72+9= 用竖式计算。 77+22=38+52=93-38=75+8=89-36= 50-29=

66+41=90-27= 88-15= 33+49=56+17= 55+27= 53-27=57-29= 92-7= 82+9= 用竖式计算。 27+51=88+12=93-48=78+8=79-46= 50-19= 36+21=40-27= 98-25= 23+59=66+17= 65+27= 43-37=97-39= 72-5= 32+9= 用竖式计算。 14+35=16+35=93-42=23+29=93-24= 81-39= 59-42=86-27=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除法速算与巧算

第二讲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1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计算① 24×25 ② 56×125 ③ 125×5×32×5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 计算① 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例4 计算① 123×101 ② 123×99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 例7 222×11 2456×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 2 2 2 4 4 2 222×11=2442 2 4 5 6 2 7 0 1 6 2456×11=27016 例8、16×5 [分析]一个数×5,可以除以“2”添上“0”。 16×5=(16÷2) ×10=80

例924×15 [分析]一个数×15,“加半添0”。 24×15=(24+12)×10=360 例4 从10到20×之间的两位数相乘(十几×十几) 13×14 [分析]个位数相加后再加“10”,然后乘“10”,个位数相乘后,所得两个数相加。 13×14=182 想:(3+4+10)×10=170 3×4=12 170+12=182 例5 62×68 81×89 [分析] 62×68,一首数6+1=7,头×头是: 7×6=42,尾×尾是2×8=16, 42与16在一起:4216 81×89,一首数8+1=9,头×头9×8=72, 尾×尾是1×9=9,因为9小于10,所以72与9相联时,在9的前面添一个0。答案是81×89=7209 例6 72×32 68×48 [分析] 72×32头乘头+尾是7×3+2=23 尾×尾是:2×2=4 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联时,在4前边补一个0,答案是: 72×32=2304 68×48头乘头+尾是6×4+8=32 尾×尾8×4=64 答案是: 68×48=3264 练习: 14×5 114×5 19×17 3728×11 1295×11 16×18 36×15 72×15 78×72 84×86 62×42 31×71 43×25×4125×(19×8) 50×13×2 25×32×125 125×64 9×37+9×63 102×43 65×99+65 125×798 45×123-45×23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练习题及答案73×5=2×2=7×7= 11×7= 3×7=14×4=7×7=3×9=8×0=5×3=57×7= 14×5=×2=6×6=3×2=84×8=3×9=91×2=×9=1×5= 19×9=0×0=1×1= 19×7=5×0=36×3=7×9=8×4=×1=4×6=×4=4×3=66×2= 26×5= 17×4=1×2=0×3=6×9= 6×6=8×0= 60×6=2×8=12×5=2×4=1×5=56×4=1×4=34×0=1×9= 15×3=40÷4=0÷5= 0÷2=6÷2=55÷5=63÷2= 84÷2=3÷3=8÷2=9÷3=2÷2=8÷3=6÷3=67÷2=86÷=63÷=6÷3=6÷6=5÷5=06÷3=70÷4=16÷5=80÷6=783÷3= 04÷2= 148÷8=246÷7=50÷5=103÷3= 123÷3= 144÷9=7÷3=52÷5=6÷4=60÷2=20÷9= 二、解决问题。 1、4名老师带领84名同学去春游,坐4辆巴士,平均每辆车可以坐多少人? 2、44人打羽毛球,如果双打可以分成多少组?如果单打呢? 3、学校印刷厂要装订860本练习本,已经装订了800本,剩下的要2天完成,平均每天还要装订多少本?

4、4、有65张桌子,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能分到几张,还剩多少张? 5、有50盆花,排成4行,还多2盆,平均每行放多少盆? 6、一个旅游团有38人,按三人一间的标准住宾馆,要预订几间房? 1.39个同学在操场上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4棵杨树苗48元,3棵松树苗63元,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3.三班小朋友做玩具,一共做了48个,送给幼儿园15个,其余的平均分给一年级3个班,每班可以分得几个? 4.张教师带100元去商场买3个小足球,找回了7元,你能知道每个小足球多少元吗? 5.一本《故事大王》共65页,小明打算4天看完,小花打算6天看完,小明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小花呢? 6.张大伯家养了18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张大伯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7.停车场有大汽车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7辆,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8.明明有42张邮票,芳芳比他少15张,他们俩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位数乘法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乘法计算题乘以 1 位数(乘以9)257X 9= 47 2X 9= 379 X 9= 668 X 9= 803X 9= 347 X 9= 528 X 9= 415 X 9= 418X 9= 849 X 9= 639 X 9= 459 X 9= 217X 9= 750 X 9= 32 7X 9= 362 X 9= 745X 9= 97 1X 9= 268 X 9= 929 X 9= 139X 9= 362 X 9= 52X 9= 215 X 9= 59X 9= 98X 9= 217 X 9= 37 X 9= 430 X 9= 2070 X 9= 95 X 9= 66X 9=

乘以8) 33X 8= 72X 8= 236 X 8= 153 X 8= 35X 8= 30 5X 8= 27 4X 8= 69 X 8= 137X 8= 66X 8= 40 8X 8= 92X 8= 47X 8= 50 6X 8= 416 X 8= 37 4X 8= 413X 8= 10 5X 8= 254 X 8= 157 X 8= 74X8= 12 5X 8= 326 X 8= 458 X 8= 257X 8= 47 2X 8= 379 X 8= 668 X 8=

乘以7 418 X 7= 849 X 7= 639 X 7= 459 X 7= 217 X 7= 750 X 7= 32 7X 7= 362 X 7= 745X 7= 97 1X 7= 268 X 7= 929 X 7= 139X 7= 362 X 7= 52X 7= 215 X 7= 59X 7= 98X7= 217 X 7= 37 X 7= 430X 7= 2070 X 7= 95X 7= 66X 7= 33X 7= 72X7= 206 X 7= 153 X 7= 35X 7= 30 5X 7= 27 4X 7= 69 X 7=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数竖式计算

小学三年级下册乘法竖式计算 80 32 88 61 × 40 × 31 × 29 × 55———————————— 35 57 62 24 × 91 × 91 × 42 × 30———————————— 84 29 23 37 × 52 × 79 × 61 × 26———————————— 87 35 32 57 × 46 × 71 × 71 × 36————————————

× 87 × 41 × 92 × 42———————————— 18 77 29 73 × 92 × 67 × 23 × 50———————————— 47 20 90 66 × 72 × 38 × 19 × 84———————————— 58 32 92 42 × 97 × 16 × 93 × 11————————————

× 58 × 29 × 30 × 34———————————— 23 58 61 71 × 30 × 28 × 14 × 29———————————— 76 11 63 27 × 19 × 55 × 42 × 71———————————— 79 22 74 44 × 79 × 49 × 14 × 94————————————

× 94 × 57 × 19 × 47———————————— 28 22 83 53 × 75 × 24 × 73 × 79———————————— 39 67 61 88 × 80 × 12 × 40 × 32———————————— 76 79 49 29 × 87 × 21 × 74 × 86————————————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计算技巧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起点,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吧!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计算技巧,祝大家学习愉快。 一、知识点概述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日益感受到它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人们同时也发现,在解决一些有规律的计算问题时,人脑如果能熟练地运用运算技巧的话,能比电脑更迅捷地得出计算结果。同学们一定希望自己在计算时也能做到正确、迅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我们要熟练地掌握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其次,要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向同学们介绍常见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1、用分解的方法,将一个数适当地分解为n个数,运用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和乘法的分配律凑整进行简算。 2、运用乘、除法的性质改变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1)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第一个数除以二、三两个数的积;也等于第一个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除以第二个数。 即abc=acb=bca (2)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用任意一个乘数除以第三个数,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 3、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4、运用积不变的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例1、计算:17.4837-174.81.9+17.4882 分析:

把174.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把1.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数的乘积不变。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来简算。 解: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9+82) =17.48100 =1748 例2、计算13.59.9+6.510.1 分析:用凑整数的思想,即把要处理的数凑成整十、整百等,便于计算。 解:13.59.9+6.510.1 =13.5(10-0.1)+6.5(10+0.1) =13.510-13.5 0.1+6.510+6.50.1 =135-1.35+65+0.65 =(135+65)-(1.35-0.65) =200-0.7 =199.3 例3、计算172.46.2+27240.38 分析: 根据题中数字构成的特点,将2724拆成(1724+1000),再按积不变的规律,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解:172.46.2+27240.38 =172.46.2+(1724+1000)0.38 =172.46.2+17240.38+10000.3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专项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专项练习25×36= 38×38= 28×45= 81×17= 35×58= 804÷6 = 183÷4 = 74×87= 26×75= 54×87= 35×68= 47×69= 84×65= 68×74= 900÷6 = 8648÷4 = 35×24= 64×95= 48×17= 36×17= 57×36= 43×38= 61×45= 72×17= 39×58= 81×24= 41×18= 76×87= 67×75= 242÷2 = 37×68= 52×69= 26×65= 28×74= 615÷3 = 64×94=

51×24= 92×95= 896÷8 = 408÷4 = 25×38= 38×47= 28×82= 81×41= 35×81= 62×51= 778÷6 = 74×35= 26×64= 54×62= 846÷2 = 47×51= 84×51= 654÷3 = 18×77= 57×78= 815÷5 = 64×61= 936÷3 = 36×66= 29×36= 5400÷6 = 28×84= 81×85= 35×95= 62×84= 485÷5= 74×57= 26×62= 54×62= 35×81= 47×51= 84×32= 68×62= 18×15= 57×24=

35×38= 64×51= 48×27= 36×54= 91÷7 = 340÷2 = 644÷7= 47×57= 824÷4 = 93×35= 92×62= 88×49= 87×28= 84×44= 27×57= 27×56= 34×76= 77×57= 79×19= 36×76= 59×59= 98×75= 98×67= 196×33= 40×20=60×70=30×30= 90×90=80×40=60×90=70×90=50×20=10×48=32×20=24×20=40×5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第一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不熟练,造成计算错误。 误区点拨: 用“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时,用10减去减数后,错误地用差直接当结果。用10减去减数后,应把结果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计算十几减几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计算。 易错点2: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计算。 误区点拨: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常常把求另一个部分量用加法解决,求两部分量的和用减法解决。

(2)如果问题给出的两个条件是总量和其中的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就用减法计算。如果问题给出的是两部分的量,求总量,就用加法计算。 第二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不能区分。 误区点拨: 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是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 易错点2:数图形的个数时,经常漏数或者重复数。 误区点拨: 数图形的个数时,为了避免漏数或重复数,一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从内到外或从大到小。如果是组合图形,先从单个图形开始数,再数组合图形。一定要避免不按照规律乱数。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读数和写数。 误区点拨: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 (2)写数时,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但它前面的某个数位有珠子,那么这个数位要用0占位。 易错点2:整十数的计算。 误区点拨: (1)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常会出现把整十数当成一位数进行计算的错误。 (2)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可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几十几。几十几减几十,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十,就得几个一;几十几减几,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 几个一,就得几个十。 易错点3:找规律填数。 误区点拨: (1)找规律填数时,先要找到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2)经常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数。 易错点4:数的大小比较。 误区点拨: 比较数的大小时,常出现方法上的错误。当位数相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时,我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的那个数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我们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那个数就小。 第四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应用题 1、面包:每个3元 饼干:每包4元 饮料:每瓶6元; 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 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 2、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3、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 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4、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 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5、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 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6、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 7、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8、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9、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 来9名同学。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10、点心店有7笼包子,每笼6个,小胖买了4笼(1)小胖一共 买了几个包子? 11、学校买来了30盒白色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 剩多少盒? 12、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 剩12筐.运来多少筐? 13、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 少棵果树? 14、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15、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 座几排?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应用题 1、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 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2、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心理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3、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 果第三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家具厂上个月生产单人木床1500张,双人木床1850张,铁床2500张,铁床比木床少生产多少张? 5、手帕厂原计划八月份生产手帕3280打。采用新的生产流水线后,生产的手帕运走了2960打,还剩875打。比原来计划增产多少打? 6、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队割草46千克,第二小队割草54千克,第三小队比第一、二小队割草总数少39千克,第三小队割草多少千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