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构建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tax system

in China

2016年3 月1日

摘要

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税收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地方税体系作为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自1994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税制改革,然而我国地方税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集中阐述了地方税和地方税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地方税体系的相关理论,具体介绍了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并对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税体系;现状;问题;构建

Abstract

Tax revenue is not only the main source of national fiscal revenue, but also an important economic lever of national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tax system, the local tax system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lthough since 1994, our country are a series of tax reform. However, the local tax system of China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perfection of China's local tax system construction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local tax and local tax system, analyze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he local tax system, concrete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the local tax system of China,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the existence of local tax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improve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local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of local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Local tax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tructure

目录

引论 (1)

一、地方税体系的基本理论 (1)

(一)地方税体系的概念 (1)

(二)地方税体系的基本理论 (2)

二、我国地方税体系运行现状 (3)

(一)税权发展现状 (3)

(二)税种发展现状 (4)

(三)税种发展现状 (5)

三、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6)

(一)税收立法问题 (6)

(二)税权划分问题 (7)

(三)主体税种功能缺失 (7)

(四)税收征管机制不健全 (8)

四、构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议 (8)

(一)加强税收立法 (8)

(二)完善地方税权划分 (9)

(三)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9)

结语 (11)

主要参考文献 (12)

引论

1994年,我国正式开始推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自此进行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税种的分割以及税收权限的划分,国税和地税两套税务征管机构由此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税体系产生。20多年来,国税和地税两套税务机构的征管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税制度作为我国分税制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构建科学规范的地方税体系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征管体制还存在职责不够清晰、执法不够统一、办税不够便利、管理不够科学、组织不够完善、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必须加以改革完善。在此背景下,2015年底,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地方税体系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一、地方税体系的基本理论

(一)地方税体系的概念

1.地方税的概念

要研究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理解地方税的概念。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地方税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全面统一的定义。对于地方税的概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表1:我国地方税概念的分类

①叶陈刚.财政百科全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

以上观点对地方税的定义各有侧重,揭示了地方税收入归属地方政府所使用支配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简单的概念已经无法全面概念地方税的定义。在本文中,笔者将地方税的概念定义为根据一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立法权限归属中央或地方,地方政府负责征收且拥有一定管理权限的、收入完全归属地方政府的各种税种之合,其目的是取得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的财政收入,以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

2.地方税体系的概念

一个国家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需求以及税收征管水平等因素,合理划分税权、科学设置税制、明确税收征管等,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补充、互相协调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我们称之为税收体系。在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实现政府职能方面,税收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不替代的作用。

地方税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分税制,其以征收地方税收入为中心,主要目的是筹集财政收入,保障地方政府财力、实现地方政府和税收的只能,概括来说,地方税体系就是由地方税的制度制定、执行和司法保障等多个复杂的体系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税收征收分配系统。地方税体系是与中央税体系想对应的概念,其与中央税体系是互相补充、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地方税体系的基本理论

1.财政分权理论

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包括税收管理、债务安排、预算执行等方面的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以便地方能够对所需政策类型进行自主选择,更好的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不仅仅是在我国,几乎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财政分权。而财政分权理论主要分为两代,以Tiebout、Musgrave、Oates等为代表的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主要强调地方政府

②邓子基.地方税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③邓子基.地方税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④易运和.最新税务百科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的竞争机制,提倡通过将资源配置权力向地方政府倾斜,增加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来有效提高地方政府效率。然而却忽视了政府官员忠于职守的假设与现实却是极为不符的。以Qian、Roland、Weingast为代表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侧重点在于分权机制设计。该理论提出政府官员并非救世主,他们也存在自身利益诉求。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官员同样存在寻租的可能。因此,有效的政府结构应是官员与地方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在对财政分权的研究视角方面大有不同,但是都充分解释了财政分权存在的必要性,明确指出财政分权在减少信息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正分配以及进行财政监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财政分权从纵向来看,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权以及省、市、县、乡镇四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从横向来看,财政分权包括税权、税种、征管、司法等要素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配置。因此,财政分权理论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支撑,而系统分析财政分权理论则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分权实践,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地方税体系制度框架。

2.公共产品理论

18世纪初,欧洲自由经济发展盛行,公共产品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其核心内容是充分肯定政府与市场经济相比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公共产品是指社会中一部分人消费某种公共产品时,不排除其他人在同一时间内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增加他们消费的边际成本。公共产品的效用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特征等特征决定着某种公共产品即使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私人也不愿提供。再加上政府在优化资源配置、市场调控、实行公平和效率方面比市场经济体有更多优势,因而,政府便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体。中央政府自身职能和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着中央政府是国防、外交等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最佳提供者,地方政府因具有了解本地居民偏好优势,成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主体。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接近民众,更加了解居民偏好,加上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和不足,决定了地方政府是地方居民公共产品的最佳提供者,而地方税是政府有效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主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必须拥有健全的地方税体系才可以保证给本地居民提供适宜充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而更好的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二、我国地方税体系运行现状

(一)税权发展现状

1.税收立法权现状

从中国税收立法权现状来看,全国性税种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全

国性税种的条例、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增减税目、调整税率由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制定。地方税种的立法权属于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而本地区地方税法解释权、实施细则以及调整税目、税率、征收办法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实施。尽管地方税种的立法权规定为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实施,但事实上并未能实行。总的来看,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有利于中央政令统一和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地区差异大,全国统一制定税收法律、法规难度大,不利于地方进行自我调整和发展。

2.地方税收征管权现状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1994年中国设置了省、市、县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国税系统实行人员和经费垂直管理,负责中央部分税收收入以及共享税收入。地税系统实行人员垂直到省管理和经费横向管理,负责地方税收入。从税收征管权看,虽对国地税征管范围作了规定,但在多套征管机构并存、共享税种征管交叉重叠的情况下,征管比较混乱,有些共享税由国税征收,有些共享税由地税征收,还有一部分比如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由国地税共同征收,在国地税之间信息共享并不畅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政策不一、争抢税源问题,造成征纳成本过高,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征纳双方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税收归属权现状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税收收入划分为中央税收入、共享税收入和地方税收入。中央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中央税收入。地方固定收入有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地方税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共享税种收入。

(二)税种发展现状

表2:1994年以来中国地方税种改革时间与具体内容⑤

⑤胡斯.完善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安徽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5.

(三)税种发展现状

1.“金税工程”与税收征管改革

1994年,我国实施了“金税工程”,广域网应用到税收征管中,有效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此次深化税收征管的改革方案强调了税收征管的重要意义,是我国第一次以体系化的方式来认识税收征管工作。同时方案将税收征管范围拓展到税收征、管、查三个主要环节,并包含计算机应用、税务机构设置和纳税服务等方面内容。随后,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深化税收征管的改革方案,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的税收征管体系。将依靠计算机网络,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根本,形成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作为税收征管改革的主要任务。

2.“征、管、查”相分离的税收征管改革

2001年,“征、管、查”相分离的税收征管改革拉开序幕,部分省按照该思路将市、县所属分局按征、管、查职能分离设置并精简基层征管机构,强调征、管、查三个职能之间的相互制衡。同年修订《税收征管法》,增列了加强税源监管措施和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内容,有效规范了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保护纳税人正当权益。

3.信息化建设与纳税人服务

从2005年开始,由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综合征管软件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省局数据得到集中,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008年,从税务总局到省、市税务机关相继设立了大企业管理部门,通过专业化的税务服务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方式也不断转变,税源管理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体系成为税制改革的重点,税收征管机制得到不断完善。

三、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立法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秉承依法治国的理念。然而在地方税立法方面,仅有一部《税收征管法》作为税收收入保障制度的基本依据,其他相关配套法律尚未建立完全。

《税收征管法》仅对工商、银行、交通、邮政、审计、检察、法院、会计师事务所、拍卖行、律师事务所、公安机关、出境管理机关等政府或非政府部门的协税护税责任做出了规定,规定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是对于这些部门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实施行政协助的条件、实施行政协助的程序以及行政协助的费用来源等问题却始终没有规范明确。因此,在涉及需要对税务机关提供行政协助的情况时,尤其是涉及到各部门之间的具体利益时,往往都是依靠税务部门领导与其它协税部门领导的沟通和协调才得以完成。甚至当有些部门间利益关系无法协调时,问题就会被一再搁置,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例如税务案件移送后,协查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对税务案件不查、不办、久查不结,甚至要求税务部门提供办案经费等现象都是实际存在的。

税收收入法制化以税款的依法征收为根本,要求应收尽收,既不漏征漏管,也不征收过头税。然而,目前的现实却是我国地方政府每年向地方税务局下发税收征管计划性指标,这种做法无疑是有悖于税收法制化的要求的。为完成政府下发的任务,有些税务机关不择手段,不惜向企业摊派税款,征收过头税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有些地方为减轻来年税收任务,在本年度的税收征管中只求确保完成当年任务,放宽对企业的征收管理工作,使得本

应征收的税款没有征收或者征收不到位,国家财政收入遭受直接损失。

(二)税权划分问题

税权,也称课税权,是指由宪法,法律赋予政府行使开征,停征,免征,退税,补税等一系列税收事务权利的总称。税权划分是指税权在相关国家部门之间的分割与配置。税权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合理划分税权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我国的税权划分问题早在1994年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税权划分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分税不分权、税权高度集中是我国分税制改革实行以来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体现在税收立法权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税收立法权是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实施、修改和废止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权利。它是税权的核心内容,是各国税收理论实践都极为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税收立法一直实行单一的立法体制,地方税收的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税体系中各个税种的税法、条例以及实施细则几乎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全国统一颁布实施,地方几乎没有税法解释、税种开征、停征以及税收政策制定方面的权利。200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明确规定“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地方税收的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仅有有限立法权,如:可以决定开征或者停征屠宰税和筵席税,可以制定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实施细则,就个别税种的个别税目可以在统一税法规定的幅度内确定具体的执行标准。这种高度集中的立法体制对于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客观上也形成了许多弊端。一方面,会抑制地方政府参与税收体系特别是地方税体系完善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促进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向“适应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方向完善。另一方面,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充分运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调控地方经济,削弱了地方税的特有作用,而且在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还会使得地方政府迫于财政支出的压力,绕开税收立法权的限制,寻求基金、收费和摊派等不规范的筹资方式,不利于财税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三)主体税种功能缺失

在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中,营业税仍然是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主体税种支撑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必然使得营业税调节地方经济的功能弱化,从而影响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为此,构建地方税体系的新型主体税种迫在眉捷。多数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资源税和房产税的方面。就资源税来说,既可以与价格改革机制相配套,也可以满足欠发达但自然资源丰富地区构建支柱财源需要。而对于

房产税来说,现行地方税体系中,独立属于地方税的税种中,有一半以上均与房产税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加以有效利用,必然能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然而,就两种税种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对地方经济的调节功能较弱,地方政府的日常公共支出不能单靠它来满足。对于许多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煤炭等自然资源的资源税仍属于从量计征,使得在国际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屮,资源产品价格逐年提高,似资源税的税收总额仍增速缓慢。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的资源大省,但其资源税的收入占黑龙江省地方收入比例较小,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调节功能极不明显。

(四)税收征管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税收体制的重要问题集中在国税和地税两个税务系统,主要体现在这两套系统之间的职权范围不够明确,导致税务系统整体的税收征管工作效率低下。具体来讲,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在税收征管范围上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有:税收征收权与归属权不是归同一部门所有,这种不对等导致税收政策的制定者与实际税收征管者之间的脱节,弱化了税收政策的执行效果;与地方税征收和管理有关的相关机构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没有能够密切协作,造成税源监管不力,造成税收收入的流失;缺乏统一规范的税收征管程序法。国税局和地税局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没有一致的征管程序,容易产生征管操作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市场发生在包括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纳税核查、税款征收等税务征管过程中,造成纳税人不知道依照哪种程序,也使纳税人以此逃脱应该缴纳的税款;缺乏完备的税收政策。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国税和地税两套系统中存在征缴范文交叉或重叠,形成税负不平等,也容易造成税款流失,更给国税和地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四、构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税收立法

2015年底,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对我国税收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为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对税收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政治体制已经表明我国的税收立法权必须集中中央,所存在的授权问题应该予以重视,以后若新开征税种必须由人大或其常委会立法,即使授权也应该是个别的而非整体性的授权。为了从法律层面明确征税主体、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地方各个税种应该改变暂行条例的形式,尽快升级为法律文件,利用法律对各项税收事项进行约束,以立法的形式呈现更能体现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体现税收活动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地方税体系的合理构建。在税收立法权集中中央的制度下,我国应该给与地方一定的税收调整权。给了就当落实到实处,不要徒有虚权。在税率、免征政策等方面,给与地方一定的弹性空间,并且充分利用该弹性让地方发挥税收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

(二)完善地方税权划分

在选择税权划分模式这一问题上,既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也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要与我国社会制度以及政治体制相符合。首先,我国是一个单一体制国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也决定了我国的税权划分走向。因此,在税权划分上,中央要坚持税权的集中,方能有足够能力统一全国范围内的税收政策,以消除两极政府之间的税权争夺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恶性竞争,营造公平税收的良好环境。所以在我国必须保证中央税权主导地位不动摇,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此外,中央税权的主导化并不意味着税权的绝对集中。应到充分注意到: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其特殊性,各地区税源优势的差异性,使得税权无法绝对集中,也不能绝对集中。这是因为绝对集中对于中央集权和发挥地方优势都不可取,因此集权之下,适度分权才可取。具体来说,为了保证税法全国一盘棋,又考虑到地方差异性,可以将税收立法权作出以下划分:(1)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两级政府之间分割税收立法权,税收立法权不再下放。(2)地方政府在不损害中央税源和利益的大前提下,可以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开征适合本地区的新税种。(3)税源较广且税基流动性差,同时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税种,例如城建税、车船使用税以及土地使用税等,这类税种其具体税目设置、税率调整以及实施税收优惠等权限由各级地方政府掌握,而中央政府只负责大框架的设定。(4)对于税源分布零散、征收成本较大且不影响中央宏观调控的一些税种,如筵席税、契税等,这类税种的税收立法权应当全权交给地方政府。最后,坚持协调原则。在税权体系中,存在着效力等级不同,类别差异的各类税权主体。这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且为各类税权主体认可和遵循的协调规则,来保证该税权体系正常运转。税权协调原则,核心是将税权划分体系内不同的税权主体进行等级顺序划分,以针对体系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协调,使其遵从“中央高于地方、总体重于局部、兼顾两者利益”的原则,以确保税权划分体系协调统一。

(三)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务机构依法开展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税收征管体系主要以《税收征管法》为依据,辅以《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01年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已无法满足我国当前税收征管

工作的需要,因此,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势在必行。

1.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各自权利与义务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征纳双方,即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性,明确双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遵循《税收征管法》不仅仅是对纳税人的义务和要求,同时,也是对税务机构的义务和要求,这是进行税收征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税收征管活动中双方应当遵循的原则。在税收征纳过程当中,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征税,转变征管方式,由执法型向服务型转变。税务机关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收征管程序,真正做好征纳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工作。2015年底,《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便民办税的基本原则,要求“以纳税人为中心,坚持执法为民,加强国税、地税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让纳税人和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不断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

税务部门职责权限的合理分工和纳税人合理科学的分类,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提升税收管理科学化水平。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将税务机关的管理权限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之间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和划分的同时,设立相对应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建设专业的管理团队。

此外,《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对纳税人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也是有效的改革方式。对企业纳税人按规模和行业,对自然人纳税人按收入和资产实行分类管理。方案要求在2016年,以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局为主,集中开展行业风险分析和大企业、高收入高净值纳税人风险分析,运用第三方涉税信息对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区分不同风险等级分别采取风险提示、约谈评估、税务稽查等方式进行差别化应对,有效防范和查处逃避税行为。

3.推进税务代理制度的发展

在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下,税收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纳税人意识相对薄弱,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推进税务代理制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税收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变动,新的税收法规层出不穷。一方面,这是源自我国税制的发展;两一方面,这种变动给纳税人带来了极大地困扰,许多纳税人跟不上税收法规变化的步伐,更有甚者几乎没有税法基础常识。因此笔者认为在纳税人依法纳税观念淡薄的情形下,加强专门税务代理人员的培养,使其尽快能够接受纳税人的税务委托,承办纳税人有关纳税事

宜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纳税代理人以其纳税代理专业服务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建立起一座联接的桥梁,既可以帮助纳税人完成依法缴税,又可以降低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成本。

4.完善税收信息化建设

2015年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科学效能的基本原则,要求“以防范税收风险为导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转变税收征管方式,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加快税收征管科学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笔者认为在税收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征管方式进行改进,从而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税收信息化。在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整体化优势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有效克服各自为政的缺陷,准确把握信息革命发展形势,推进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在征纳管理活动中的运用,大力提升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为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系统信息,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达到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提高税收征管效益的目标。

结语

地方税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管是在调节地方经济发展,还是在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地方税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地方税体系自1994年形成开始,便经历着一系列变革。然而,虽然我国地方税体系不断变革,但始终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伴随着“营改增”的推行,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地方税体系的重构显得极为迫切。2015年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税收体制改革的关注。但是,方案的执行还有很长的道路到走,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 叶陈刚.财政百科全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

[2] 邓子基.地方税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易运和.最新税务百科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何塞.增值税扩围下的地方税问题研究.对外经贸,2013(02).

[5] 朱云飞,成军.我国地方税体系现状与构建研究.财政监督,2013(12):62-65.

[6] 邓子基.建立和健全我国地方税体系研究.财会研究,2007(08):10-15.

[7] 郭月梅.“营改增”背景下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探讨.财政研究,2013(12):35-37.

[8] 李建军.新形势下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的现实选择.财政监督,2014(02).

[9] 关礼.构建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探索.税务研究,2014(04).

[10] 汪明星.完善地方睡体系的国际借鉴.国际税收,2014(10).

[11] 中国统计年鉴1996 年—2013 年https://www.doczj.com/doc/445699331.html,/tjsj/ndsj/.

[12] Wilson,J.D.T.About the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Social Sciences,1999(11).

[13] Jack MmintZ.Capital Mobility and Tax Competition[M].Now Publishers Inc,

1998.

全面营改增后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文献综述 (4) 一、国外研究综述 (4) 二、国内研究综述 (5) 三、文献述评 (8) 第三节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9) 一、研究方法 (9) 二、创新与不足 (9) 第二章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 (10) 第一节地方税体系的基本概念 (10) 一、地方税 (10) 二、地方税体系 (10) 第二节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必然性 (13) 一、分级政府和分级财政的制度基础 (13) 二、公共产品需求的现实差异 (14) 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存在 (16) 第三节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18) 一、改革的指导原则 (18) 二、改革目标 (19) 第三章我国地方税体系的运行现状 (21) 第一节我国现行地方税制结构的变化发展 (21) 一、营改增改革进程 (21) 二、中央税与地方税总体收入规模 (22) 三、地方税分税种收入规模 (22)

第二节我国地方财政自给率与税收贡献度 (24) 一、地方财政自给率 (24) 二、地方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 (26) 第三节我国地方税收征管体系现状 (27) 一、税收征管环境改善 (27) 二、税务部门失去发票控管 (28) 第四章我国地方税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30) 第一节税制结构不科学,主体税种缺乏 (30) 第二节地方政府支出责任重、重心偏低 (31) 一、地方支出责任过重 (31) 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重心偏低 (32) 第三节地方税税权配置不科学 (33) 一、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 (33) 二、税收征管权划分不合理 (34) 第五章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方案设计 (35) 第一节地方税主体税种选取的方案分析 (35) 一、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 (35) 二、消费税改为共享税的可行性分析 (38) 三、环境保护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 (42) 第二节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方案设计 (43) 第三节赋予省级政府税收立法权的方案设计 (44) 一、赋予省级政府税收立法权的可行性分析 (44) 二、赋予省级政府立法权的改革思路 (45) 总结 (48) 参考文献 (49) 致谢 (52)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53)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设问题剖析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设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财政有三大职能: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二是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三是保障公平的收入分配。就完成财政职能而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有优势。就提供公共产品这一职能来说,应更多地交给地方政府执行,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不同偏好。就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保障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两项职能来说,则应由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可见,在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中,地方政府被认为有更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为了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地方政府有规范的地方税体系,使地方财政有连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规范的地方税体系应符合这样的基本要求:(1)主体税种明确,税收收入有一定的规模;(2)税源能够持续增长,税制相对稳定;(3)税收管理权限相对独立,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按照这些要求衡量,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分析和研究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规范措施,不仅是完善地方税体系的需要,更是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现行地方税体系非规范性的突出表现 (一)地方税主体税种不明确,收入规模小 目前地方税体系中的税种多达18个,但每一税种都不具备对地方财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长期稳定增长的特点。除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目前有较好增长势头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他地方税则相对零星分散,收入规模小。地方税收入规模过小,使地方政府支出过分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非税收入。在目前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方法不够规范和数量不足以弥补地方政府支出缺口时,地方政府只好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非税收入,由此造成基金、收费迅速膨胀,扰乱了正常的国民收入分配秩序,给老百姓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目前,政府收入除税收以外,纳入预算的规范性收入有:企业收入、教育费附加以及其他杂项收入。介于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之间但仍可精确计算的有:预算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等。纯属制度外且无法加以统计的收入有:由各地方、部门“自立规章,自收自支”的各种收费、罚款、集资、摊派收入等等。上述三个层次的政府收入总计是政府税收收入的2.43倍。由于非税收入大多缺乏规范性,地方政府对此又无自我约束机制,结果出现地方政府收入严重超越地方经济发展基础的现象,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后劲,造成未来地方税税源的严重不足。 (二)地方税收缺乏增长机制 税收的规范性之一是具有随经济增长而相应增长的特征,但由于个别税种的特殊性,如

XXXXX局税务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税务文化建设来源于税收事业的需要,支撑和推动着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新形势下推进税收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XXXXX局根据总局、省局及市局有关税务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围绕省局提出的“践行核心价值观,汇聚发展正能量”指导方针,大力弘扬“尚德崇法务实至善”的核心价值理念,结合县局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兴税的目标导向,通过发挥税务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鞭策功能、管理功能和辐射功能,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法治、文明、和谐、规范的税收工作环境,树立依法治税、敬业爱岗、诚信服务、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使税务文化建设贯穿、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推动凤阳国税事业实现新跨越。 一、多措并举,齐抓共建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办公室、人事教育、工会、机关党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税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局上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参与部门各负其责,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税务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对税务文化建设工作从计划安排、措施制定、考核落实等诸环节进行了详细部署。县局通过将税务文化建设项目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督促各参与部门真抓实干,认真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县局在建设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为税务文化建设工作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营造氛围,深化认识。为了提高和统一税务干部对税务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做到人人自觉参与,主动投入,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税务文化上墙。县局因地制宜,针对机关办公楼特点,将走廊通道打造成图文并茂、美观大方的税务文化长廊,在每个楼层都挂有名言警句书法作品,以精神树廉、警示明廉,让税务文化走廊成为精神熏陶的阵地、净化心灵的课堂。二是文化宣传上网。以县局网站为舆论阵地,通过开辟宣传专栏、撰写专题文章、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广大干部职工理解开展税务文化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大力营造精神氛围。三是文化理念入心。以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青年干部为班底,组建了XXXX局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网上文明传播活动,在全局营造出风正气顺、廉洁高效的和谐环境,形成了修心养廉、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思维,丰富载体。 创新是税务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的不竭动力。我局立足工作实际,在税务文化活动形式上不断推陈创新。一是依托职工阅览室丰富的藏书资源,定期在全县国税系统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全体税务干部针对各自工作岗位制定个人年度读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制定《XXXXX局职工兴趣小组活动方案》,综合干部职工兴趣爱好,成立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摄影、书法等13个兴趣小组,明确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地点,严格活动纪律,确保税收工作与兴趣活动“两不误”。三是定期举办

外国地方税体系的比较分析

外国地方税体系的比较分析 地方税体系是指由多种地方税种组成的,具有一定的收入规模,明确的税权划分,相对独立的征收机构的统一体。因而,地方税体系由地方税种、收入规模、税权划分和征收管理机构等四部分组成。尽管这四因素在地方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的完整统一体,对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地方税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四要素。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出发,对国外地方税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一、外国地方税税收权限的比较分析 一般来讲,完整意义上的税收权限应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税收立法权,即税法的制定、颁布和税种的设立权。税收立法权在税收权限中处于核心地位。②税法解释权:即依据税收基本条例,对基本法进行补充规定和制定实施细则的一种权限。③征收管理权:包括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以及对税收稽征过程中产生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裁决的权限、征收机构的权限。④税收调整权:具体包括增加或减少征税品目,调整征税比率,减少税负等方面的权限。 税权划分是分级体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各级税收体系协调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我们论及地方税税收权限问题时,实际上讨论的是税收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集中与分散的程度,而不是绝对的中央集权或绝对的地方集权。具体

则是指以上四种权限中中央集什么权、地方分什么权的问题。从国外地方税体系的情况看: 1.强调中央税权的主导地位是各国税权划分上的共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无论是实行集权式分权模式的国家还是实行分散式分权模式国家,各国大致上都将中央税权置于地方税权之上,使地方税权受到中央税权的制衡。比如,尽管美国地方政府有高度自治权,但在税权上仍然存在着“双重制约”,即联邦对州和地方以及州对地方在税收权限上的制约。 2.从税权集中与分散的程度看,税权划分有三种模式: ①分散型:分散型的特点是各级政府都被赋予很大的税收权限,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美国联邦、州及地方政府均各自行使相对独立的税收权限,包括立法权、解释权、开征停征权、调整权和优惠权等,这是形成统一的联邦税制与各异的州与地方税制并存这一独特格局的根本原因。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证各级财政尤其地方财政自主地组织和支配财源,实现各自的财政职能和财政目标,但同时它对各级税权关系的协调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②适度集中、相对分散型:指将某一部分税权划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如立法权集中、执行权分散,这一类如德国与日本。在德国,绝大部分税种的立法权集中在联邦,各州在联邦尚未行使其立法权的范围内有一定的立法权,但州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析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析-社会科学论文 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析 张健 摘要:我国现行的地方税体系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建立的,虽然近20年来经历了多次调整,但基本框架没有改变。本文对现行的地方税体系在税权配置、主体税种、地方税制、地方税征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地方税;分税制;问题 一、税权配置不合理,不利于地方行使职能 1.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 《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规定,“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要集中在中央。”因此,几乎所有的地方税种的税法均由中央政府制定及颁布(已停征屠宰税、筵席税等个别税种的部分权力除外)。除海南省和相当于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及深圳特区被授予可制定地方性税收法规外,其余各省、市均没有税收立法权。地方只能在中央制定的税收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地方税收条例、规定。这些条例、规定散见于各地、各类通知、规定中,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 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体现了中央统揽全局的要求,对税收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税收立法权的过度集中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在事权的客观需求下,地方出现越权行为,扰乱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秩序;第二,制约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或因无法可立,无法可依,失去本地域独有或零散的税源。

2.税收管理权划分不合理 现行地方税体系中税收管理权划分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地方税收收入的组织以及政府职能的实现。目前,税收管理分设国、地税两套机构,对于保障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调动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税收管理方面的弊端也很突出。两部门之间因为平台不一致、标准不统一、机构不对称等原因,使得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导致税收征管难度加大。例如,对“共管户”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计税依据中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是由国税部门征收,而税款的征收是由地税部门负责,信息不对称和共享不及时,使得地税部门对此类税收的征收、检查难度大、效率低。 二、税制体系不合理,不利于地税部门征收管理 1.税收结构不合理,主体税种单一从2008—2009 年湖北省统计数据看,在当前地方税体系中,营业税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50%左右。营业税的主体税种地位十分明显,且收入规模比较稳定。但是,随着“营改增”的全面铺开,作为地方税的营业税将逐步由作为共享税的增值税取代,在不考虑增值税扣除、改革前后假定税收总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意味着地方税收收入将减少37.5%①,如将“营改增”的整体减税要求和抵扣计算入内,这一比例将更大。 地方税主体税种单一,伴随着“营改增”的全面铺开,所带来的地方税税收收入的锐减,会加剧地方财政收入的紧张。在地方事权不变的情况下,无疑会

开展“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情况汇报

开展“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情况汇报 开展“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情况汇报 省局教育处: 根据省局《关于开展全省国税系统“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6月份以来,铜陵市国税局围绕“唱响主旋律,展示新形象,促进大发展”活动主题,在全市国税系统集中开展了“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现将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活动氛围为扎实推进系统税务文化建设,确保“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取得实效,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市局根据省局“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要求,结合铜陵国税实际,研究

制定了《铜陵市国家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以开展书画摄影作品征集评选、职工大众广播体操推行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党史宣讲以及组队开展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并明确了各项活动的承办部门、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举办方式、活动保障等事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市局及各区、县局相关领导积极参与书法评选、体操活动和羽毛球比赛等,带动了干部职工参与税务文化建设活动的热情;市局网站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加大了信息宣传力度,在系统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丰富活动载体,深化文化建设主题开展书画摄影作品征集评选。面向在职职工和离退休干部,采取自愿报送和定向约稿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征集书画摄影作品。各参赛作品作者通过书法、绘画、篆刻、摄影等形式,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要内容,讴歌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表达了对党和国

家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国税干部昂首奋进、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经过层层遴选,市局组织人员精心挑选了8幅作品上报省局参加评选。 开展大众广播体操健身活动。市局以省局开展大众广播体操集中展示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国税系统中积极推行体操健身活动。一是组建体操方阵参评。市局抽调了64人组成88人的方阵,利用工余时间和节假日,集中开展队列和体操训练。为保证拍摄效果,训练过程中,采取逐人、逐列通过的方式,加大训练量,做到动作规范、整齐划一。 参训人员克服炎热天气和训练疲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训练任务,确保视频摄录工作如期完成。二是全面推行体操健身活动。以参加体操方阵人员为主要培训力量,在系统各单位进行普及推广,并将大众广播体操作为工间操制度予以长期坚持,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 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党史宣讲活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文化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文化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税务绩效文化建设 目前,税务部门绩效管理是自上而下谈论、关注和推行推行的一个热点,而税务文化建设又是税务部门的一项长期工作。作为基层的税务部门,如何在科学有效的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推动和加强税务文化建设,进而反过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是我们基层税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基层务税部门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绩效文化的组成 一般意义上认为文化的组成结构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当中精神文化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演化出来的一种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也是人类文化的核心组成。从绩效管理的一般演变过程分析绩效文化的组成,包含了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 1、绩效文化结构图 物质层。这是绩效文化最表层的一部分,属于一种物质表现形态存在形式的表层绩效文化研究对象,也是形成绩效文化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最基础与最本质的前提,借助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式表现。物质层面的绩效文化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气氛。 行为层。也就是绩效行为文化,其属于组织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出现的活动文化,在绩效文化中属于一个较浅显的一部分内容。其工作的中心是行为文化,也是组织工作的形态、作风与表现和人际处理关系的一种动态表现形式,其反映的是一种绩效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制度层。这在绩效文化中属于一个中间层级,主要是对组织与当中的成员行为出现的规范性与约束性的影响,其属于组织绩效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要求与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之和。集中表现了绩效文化的物质层与精神层对组织和当中成员约束行为的一种要求,包含有组织领导制度、组织架构与绩效管理制度等等多方面的内容[1]。 精神层。简单的说就是绩效精神文化,其属于组织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心理定位与价值取向,其所反映的是全体的工作人员一同追寻的目标与共同的认识,也是组织的道德观、价值观与绩效观的综合表现。绩效精神文化属于绩效价值观

搭建四个平台 推进税务文化建设

搭建四个平台推进税务文化建设 2011-04-25 16:21:34 | 来源:湖北省沙洋县国税局| 作者:姚卫叶凌在进行税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沙洋县国税局抓住“四个平台”,坚持将文化建设渗透于整个税收管理活动之中,形成具有税务特色的管理文化,实现了以典型的事迹教育人、以优质的服务感染人、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以精彩的活动凝聚人的目的。 ——以典型的事迹教育人。注重大力宣传优秀群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全系统先后树立了“廉政标兵”、“服务标兵”、“征管能手”、“青年岗位能手”、“政务先进个人”等各种先进典型,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教育热潮。深入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争当杰出青年卫士、先进个人等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了以青年文明号促和谐服务月、文化月、奉献月活动;开展了以“文明执法,细致服务”、“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扶贫济困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软环境建设活动。通过活动,使广大税务干部的思想面貌和精神风貌得到极为明显的提高,县局连续三届被授予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全省青年文明号称号,全市、全县最佳文明单位、全市党风廉政先进单位、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市最佳办税服务厅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以优质的服务感染人。县局坚持以纳税人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把每月的1日、15日定为“局长接待日”,开设解决纳税人热点、难点问题的“绿色通道”;推行了“行风在线访谈”活动,走进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直播间,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以办税服务厅为依托,大力开展了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和服务竞赛活动,深化文明办税“八公开”、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税收服务制度。通过全面规范办税服务厅的设置,完善和优化纳税服务措施,积极构建网上认证、网上申报、银行划卡缴税等多元化纳税服务体系。在办税服务大厅深化完善了“八项服务”:即微笑服务、公开服务、首问服务、限时服务、弹性服务、承诺服务、监督服务和预约服务,办税服务厅基本达到了“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秩序零障碍”的服务标准;还通过开设服务窗口委屈奖,要求干部做到“不让纳税人在我面前受委屈、不让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税款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出现、不让税务机关形象因我受到影响”,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软环境。通过服务,拉近了与纳税人的距离;通过服务,提升税务干部的意识和素质;通过服务,营造了国税局服务性机关的良好形象,受到了沙洋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几年来,县局接连被地方党委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支持地方软环境建设先进单位”,在全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名列第一名。 ——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县局党组坚持认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展示税务部门良好的形象,更能够激发税务干部的工作热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税务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使广大国税干部能有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使纳税人能有一个轻松的办税环境,县局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压缩公务经费开支,把有限经费用在建设上,用在改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上。几年来,县局采取向上级申请经费、自筹资金等办法,对办税服务大厅进行了重新设置和装潢,建设了“干部培训中心”,改建了市局内部食堂,增添了办公设备,统一了办公用具和办公物品摆放,使县局机关面貌焕然一新。优美的办公环境、良好的物业管理、丰富的后勤保障措施,使税务干部有了“家”的感觉,“爱岗敬业”、“以局为家”不再成为口号,而是成为每名税务干部平时实实在在的行动。沙洋县国税局连续获得地方政府授予的“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精彩的活动凝聚人。沙洋县局非常关注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本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原则,把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作为凝聚广大队伍干部向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在全系统举办“税韵书香”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干部多读书、精读书、读好书;建立国税内、外网站,开设热点新闻、国税动态、法律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国际借鉴研究

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国际借鉴研究 地方税制是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税收职能的发挥起到决定性因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追求地方税制最优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目标。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对于加强中央宏观调控,有效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税制结构也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解决。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完善我国地方税制的国际比较及对策建议。提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地方税制的构想。 一、当前我国地方税制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4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地方政府收支包干的财政体制,为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在1994年我国进行了以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改革,确立了地方税制结构。经过20年的实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各级政府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亦有较大的变化和日益规范的趋势,但由于地方税制的改革滞后,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地方税收收入规模与地方政府责任不相适应。相对于西方一些实行分税制的国家来说,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能相对要多,不仅承担维持本地区机构运转所需经费,而且还要承担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但地方税收收入规模

不够。由于地方税收收入规模难以满足地方事权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便通过征收基金、收缴费用等手段扩大收入来源,出现了不规范、不统一甚至不合法的收费现象,导致出现纳税人虽然在税收负担上相对较轻,但在综合税费负担上却较重的现象。 (二)地方税制优化改革滞后。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在确保中央财政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后又于2002年将所得税划为共享税以确保中央财政的收入,但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滞后,虽然提出了一系列修订老税种开征新税种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除土增值税在艰难中出台外,其他新税种均没有出台而老税种也没有得到及时修订,使一些适合地方税配制的税种没有及时完善起来,如《房产税暂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修订以及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随呼很高但始终没有开征的税种。 (三)税种划分及征管交叉影响了征管效率。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是在确保中央财政前提下实施的,由于过多考虑确保中央财政,因此在税种划分及征管上出现一些混乱,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名义上划为地方税,但其中又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部门(行业)、行为或收入项目将一部分划为中央税,使划分标准较为繁杂混乱。企业所得税在分税制的初期,是按照多层标准来划分收入和征管,改为共享税后,又增加了按新老企业和主体税种作为划分国地税征管的标准,征管交叉造成政策执行不统一,实际上是给地方税务机关在征管上和纳税人遵从上带来了极大不便。 (四)税权过于统一。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在政府职能尚

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促进税收工作发展

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促进税收工作发展 ◆邱红松 武汉市洪山区地方税务局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建设税务文化作为抓手,着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自身的工作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税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总体思路 该局抓文化建设一是以洪山地税干部个人的座右铭、格言、警句为切入点,以干部个人文化卡、科所文化墙、区局文化手册为载体,推动洪山地税特色文化的提炼和形成,实现精神追求、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时代需求的和谐统一;二是以“盛德富国,臻于至善”为核心价值理念,具体就是:以德为本,聚财强国,明德亲民,追求卓越。并详细制定了文化建设的规划。 同时,精心构筑文化长廊。主要分为前言,第一部分《中国赋税文明史》(第一篇华夏赋税文明史诗、第二篇华夏赋税撷英、第三篇荆楚税痕、第四篇新中国税制演进),第二部分《洪山地税文化篇》(第一篇税务文化核心理念、第二篇税务物质文化、第三篇税务精神文化、第四篇税务制度文化、第五篇税务行为文化、第六篇税务廉政文化),第三部分《文化建设实践行》(第一篇区局文化建设实践、第二篇区局文化建设载体、第三篇科室所(局)文化建设实践、第四篇人生感悟集锦),第四部分《传承文化链接录》(“扫帚”精神——局长室邱红松推荐赏析、“拔钉”启示——办公室黄亚莉推荐赏析、韦睿作风——基层工作科王先水推荐赏析、木桶理论——人事科金艳推荐赏析、蝴蝶效应——基层工作李嵬推荐赏析),第五部分《书画作品荟萃》,后记。 该局文化建设总体思路是:2003年抓好试点,建立个人文化卡;2004年进行论证,召开专题研讨会;2005年建立科所(局)文化墙、

区局文化手册,重温文化理念及总结;2006年深化文化建设,提炼区局核心价值理念;2007年修订完善个人格言、警句、座右铭及区局核心价值理念;2008年—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洪山地税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廉政文化体系。 税务文化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廉政文化的综合,是税务干部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形成的具有职业特点的群体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因此,洪山区地税局在开展文化建设之初就确立了其应具备的四个特点:一是注重工作实际;二是突出个性特色;三是不强求一致性;四是体现积极向上。 二、构建文化建设载体 洪山区地税局文化建设经过近五年来的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形成了现有的格局: 1、制度文化载体:一套ISO9001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一本《税务标准化管理系统设计》、一本《工作日志》、一张《外出工作单》等,有效地推进了税收工作的规范化。 2、行为文化载体:一本《文明服务手册》、一个《先进事迹宣传栏》、一张《阳光办税与税企文化交流卡》、一个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月、一个帮困扶贫会、一个文化共建社区、一个扶贫点等,体现了税务工作的廉政文化和文明办税。 3、精神文化载体:一张个人文化卡、一面科所(局)文化墙、一本区局《文化手册》、一本《文化建设园地》、一条文化长廊、一个局史荣誉室;一个季度一本好书、一个季度一次演讲活动、一台自编自演的联欢会;一个登山队、围棋队、跳操队、乒乓球队、游泳队、一个图书室;一年一次综合运动会等,丰富了干部业余生活,体现了税务团队凝聚力。 4、物质文化载体:一栋温馨洁净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几台用以接送干部职工上下班的班车、一个干部职工进行锻炼的职工之家、一间全市首创的电话报税中心、计算机教室等,营造了税务干部良好的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英文题目: 学生姓名: 院系: 届别: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二0 一年月

摘要 地方税体系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税,税种以及点多面广,如果治理不善,就会造成使用人力较多,消费时间较长,征收的成本高。因此。合理安排地方税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不同的税种,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因地制宜,并且利用合理的管理方法,高效的完成征税任务,完善征税体系。对于我国目前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出导致其结果的根本原因,并且从中得出治理其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一些操作建议。 关键词:地方税;体系;完善

Abstract The local tax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reform of the tax system,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tax system in China. Local taxes, taxes and over a broad area, if poor governance, it will cause more human and consump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cost of collection. Therefore in the loc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ax on different and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same tax,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using various management method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achieve the tax, tax stipulated in the law, improve loc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local tax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division of local tax power, tax structure design and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local tax; system; perfect

从增值税谈我国税制改革方向

地方税体系现存问题剖析与改革方向探索 内容提要: 一九九四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扭转了“两个比重”过低的不利现象,中央政府的财力得到了保证,宏观调控力度有所提高。地方税体系也得到了加强。然而在新体制的运行过程中,地方税体系仍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对地方税体系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改革方向作了相应的探索。 关键词:分税制地方税体系问题剖析改革方向 一九九四年以分税制为中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适应党的十四大所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扭转了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这两个比重过低的困扰中国财政多年的不利局面,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收入的增加而得到进一步增强,地方税体系的建设也在加强地方税征管、增加地方税收入、建立地方税体系、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相当显著的作用,然而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对出现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剖析,并对未来的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方向作出相应的探索。 一事权财权划分不够明晰。 公共财政理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而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完善的分税制应以“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预算”为目标,而九四年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比重”过低问题,是一种中央与地方分钱的改革模式。在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上还不明晰,中央政府出现了缺位与越位现象,比如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科研、支农支出方面,中央政府投入不足,直接造成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财政困难,有的地方财政已完全是吃饭财政,更遑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了。而在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企业亏损补贴方面则没有及时退出,依然处于越位位置。因此必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根据本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划分的事权中由中央政府行使的职能: (一)以国家整体利益考虑的对全国居民提供的集体性质的公共品提供,如国防、外交、对外援助、跨省特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中央政府行政管理等; (二)具有规模经济和经济外部性等特点,或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些公共品提供,应由中央政府负担其经费的全部或部分,如教育、空间开发、环境保护、海洋开发、尖端科学、卫生保健、社会保险、公共防疫,以及全国性交通干线、通迅、能源发展等; (三)跨地区政府管辖范围的不同行政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地方税体系现状

地方税体系现状 2013年,当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时,有测算显示,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在2013年减轻的负担约为1200亿元,这项测算的时间跨度仅为4个月。测算同时显示,如果“营改增”推广到全国所有行业,减税规模应该在4000-5000亿元。 面对这样的减税规模,有地方财政部门向记者表示,“虽然这项改革暂时对地方影响不大,不过我们有顾虑,一方面是因为营业税确实在地方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营改增’意味着地方的主体税源或者说收入的支撑没有了。另一方是今后到底怎么做,我们地方财政部门现在也正在探索。”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传递的财税改革信号,有观点认为,房地产税和资源税有望构成中国地方税体系的支柱,东中部大体以房地产税为支柱,西部大体以资源税为支柱。这种观点是否符合现下实际? 房地产税可行? 东部地区某市一位财政工作者说:“在我们市,前几年地方税收增量的70-80%是房地产带来的,后来减少到30-40%。现在一方面要严控‘土地财政’,另一方面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调控措施,房价下来后,围绕房地产产

生的营业税、建设税等等又要少一大块。这些减少的收入,仅仅依靠房地产税是补不回来的。” “东部地区以房地产税为支柱,我个人认为,目前来说不现实,而且可能不一定可行。”长期从事地方财政研究的余丽生研究员表示。他说:“首先,从重庆和上海进行的房产税试点情况来看,将来如果要通过房地产税给地方带来大的收入来源有难度。其次,现在房地产税要先经过人大立法程序,将来即使推出来,可能国家也是更多的把它作为调节分配关系的手段。而且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房地产税跟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以公有制为基础,实际上国家已经通过土地出让金的形式把房产70年的收入征收了,如果再普遍征税,预计会有一定的社会阻力。” 而来自西部资源型地区的陕西省财科所所长武永义同时表示,“对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城镇化率比较低的地区,房地产税或许不能成为主体税种。”在他看来,地方税体系中的主体税种不一定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种形成的复合主体。由于东中西部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差异、市场化进程和经济、财源结构不同,将来西部地区可能以资源税和消费税为主体税种,东部地区则以消费税和房地产税为主体税种。 根据记者了解,地方财政部门目前普遍认为,房地产税不足以成为地方主体税种,支撑起地方税体系,原因主要

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探讨_1

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探讨 提要:我国地方税设立并已运行多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完善现行地方税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的主要是税权划分不清、主体税种不明确、税种老化、内外税制不统一。作者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地方税的税权、税制结构和税收比重现状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税收合理分权、设立11个地方税种、培养主体税种和统一征管机构、完善征管手段的初步设想。一、对我国现行地方税制的评价可以说,我国现行的地方税制与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的地方税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994年的税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基本上没有触动地方税制。实行分税制的目的,在于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保证中央和省级政府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财力。统计数字显示,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中央税收收入占整体税收收入的比重逐年攀升。特别是近两年,税收收入已经连续两年增收2000亿元以上,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6年的10%上升到2001年的15%以上。2001年总体税收(不含关税和农业税)已经突破15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收近2500亿元。通过税制改革增强中央政府可调控财力的目的基本实现,中央税收体系得到了加强。与之相比,地方税制改革严重滞后,大部分税种滞后于的,而且部分税种缺失,地方政府无法通过规范的渠道取得行使其职能所必需的资金。2001年国税系统组织的税收收入已经超过10000亿元,而地税系统组织的收入尚不到5000亿

元。地方税税制不健全,管理不顺畅,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税权划分不清现行分税制只是将某些税种以及共享税的部分收入划归地方,其收入安排、使用权属于地方,但税收立法权、开停征权、政策管理权却属于中央。即使给予地方一些税权,也是散见于其他、税收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之中。究竟按照什么原则,哪些税权属于地方,没能借鉴国际惯例,进行合理地界定。财权、税权的不统一,势必抑制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税收的力度,甚至会干扰税务机关正常执法行为。(二)地方税主体税种不明确现行由地方税务机构组织征收的税种中,税收收入规模较大、调节力度强、调节面较大、起主导作用的只有营业税、所得税(含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含居民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3个税种。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均已超过税收总收入的10%以上,个人所得税收入也已接近1000亿元大关。但这3个税种,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地方税,而且有的税种随着改革的推进,还有可能成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逐步纳入中央税收体系。真正属于地方税体系的“十税一费”,虽然总的收入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但单一税种收入规模能达到二三百亿元以上的也仅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房产税。确切地说,地方税主体税种尚不清晰且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三)税种老化、内外税制不统一现行地方税中,有几个税种还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当时的政务院颁布实施的,如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房地产税,时间最近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迅猛发展,国民经济

税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税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平凉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雷晓亮 税务文化建设是在税收征管活动过程中,各地根据各自客观条件,所形成的税务制度、行为、精神文化。我们需要建设的税务文化,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现代信息化、全球化这一大环境、大趋势的要求。因为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当中,长期积累传承下来的非物资成果,文化较好的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彼此在约定当中,自觉的遵守,具有很好的执行性。人们在评价制度与文化孰美的时候,给文化给予了更高的褒奖,就是因为文化的执行性。所以,建设税务文化,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提高税务每一个团体每个成员对自身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相互关系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在税收征管活动过程中长期积累和建设的硕果,是大家公认的文化规范,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的功能。税务文化重在长期建设。 一、税务文化的建设起步。我们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税收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事税务职业的广大税务人没有切实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参加税务工作的时候,当时人们就说:如果行政上不好好工作就放到市管会(工商、税务收税,那时确是这样,税务方面聚集了各单位来的人,基础条件比较差,管理比较粗放。随着国家的发展,税务部门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焕发勃勃生机,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依法治税的法制观念、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追求零差错的征管质量意识,很大程度提升了外界对税务工作认同程度,变化当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制度、行为、精神文化建设取得了进展。在继承和发展当中文化从来是有延续性的,不因新的东西的出现而旧有的文化就会消失,新的文化就会确立,在彼消此长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强化优秀的适宜的能够指向先进性的大众接受的税务文化,就是确立的新的文化我们还要遵从文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做螺旋式上升。建设中的税务文化还要考虑每个单位个体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个人文化养成影响的长期性、单位领导个体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环境决定的利益团体不一致性,所有这些这就是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文化建设的起步要认识这种复杂性。

中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构想10页

中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构想地方税体系是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组织结构问题具体体现。地方税是由中央或地方立法、地方征收管理、收入归地方分配使用的税,地方税体系的特征,就是在立法、执法、收入分配等方面地方的参与度明显。可见,地方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地方税体系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央税体系与地方税体系之间比较,具有税源同一性、税种相对独立性、税权平行和交叉性、税收管理相互渗透性关系。因此,无论中央和地方,在立法时相互沟通,在征管上加强联手,在税源建设上共创税源,这才是基本选择。这不仅符合国际一般经验,也是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现实要求。本文就目前中国地方税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做些探讨。 一、中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保持明显上升势头,财政收入占GDP 比例不断上升,地方收入也在持续增加。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1994-2000年间,地方收入增幅达89%。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财权重心上移而管理权重心下移的现象,基层财政困难日益凸显,虽然中央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方面的矛盾,但并未根本解决。另外,这几年在资源制约条件下,不动产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有关的对“土地财政”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很多讨论认为是由于分税制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使得地方政府把更多兴趣放在办企业、搞建设项目、抬高地价增加土

地批租收入等短期行为上。这些体制方面的不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和基本事实是,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滞后,没有形成真正的分税制。 (一)税收立法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地方行使职能 目前,中国在地方税体系建设上缺乏基本依据和规范,对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地方税种开征及调节范围等重大问题上没有做出权威的、具体的规定。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有房地产税或类似税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房产、土地不分设税种,房地不分割,统一征收房地产税或财产税。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地方政府或议会都有确定税率和计税依据等方面的自主权。 另外,从统计数据看,中国2001--2006年地方政府预算收入占全国各级政府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5,1%~47,7%,而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69,5%~75,3%。这种比例的失衡,也揭示了地方政府税权与事权的不平衡。 (二)地方税收收入规模较小,与地方财政支出需要有差距 税制改革以来,除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几个共享性质的税种以外,大部分地方税种收入规模小、税源分散、征收难度大。这种格局的突出表现是,地方税收收入占整体税收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偏低。据统计数据显示,1995-2006年全国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3,1%~38,8%,远远低于国际70%~80%标准水平。而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又承担了大量的发展重任,比如辖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