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转炉除尘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33
浅谈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改造工艺作者:胡绪升王艳婷王鹏军雷国鹏严博来源:《科技风》2021年第22期1概述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面对近年来日趋严重的雾霾问题,国家环保部门对炼钢厂转炉的环保、能耗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有的湿法除尘工艺由于其排放效果不理想、耗能高、占地面积大等不足,已严重制约了炼钢厂的环保、经济效益指标,因此各炼钢厂开始陆续进行湿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
目前针对OG湿法转炉煤气的净化与回收系统改造,主要有以下四种工艺:第一种是目前被广泛推广使用的干法除塵工艺,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鲁奇的“LT”系统和奥钢联的“DDS”系统,其具有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在近些年的新建转炉及转炉改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种是充分利用原湿法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较具代表性的是介于湿法与干法之间的半干法工艺;第三种是OG湿法后,在风机前串联一套湿式电除尘器:第四种是将传统干法系统中回收侧的煤气冷却器前移至切换站之前,即新型干法系统。
2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介绍转炉一次烟气OG湿法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转炉烟气在未燃状态下经罩裙下部烟罩、上部烟罩和汽化冷却烟道被冷却至900℃,然后进入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由饱和塔、文氏管洗涤重力脱水器和90°弯头组成,烟气经净化脱水后,合格煤气由离心风机送入煤气柜作燃料使用,在吹炼前期和后期一氧化碳浓度较低时,由三通阀切换至放散塔燃烧放散。
在早期环保政策要求较低时,转炉煤气湿法工艺的应用较广泛,但后期因环保政策要求的提高,原系统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具有代表性的是半干法工艺。
半干法工艺可有效保证颗粒物排放≤20mg/Nm3,且其充分利用了原有系统进行改造,一次投资较少,经济效益明显,但是更低的颗粒物排放要求就很难达到。
由于资金、场地等因素限制,还可考虑在OG湿法后增加湿式电除尘器,虽能用较少投资将颗粒物排放有效控制在10mg/Nm。
转炉除尘工艺流程转炉炼钢会产生大量烟尘,为了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需要进行除尘处理。
转炉除尘工艺流程包括烟气捕集、烟气输送、除尘处理、烟气排放和污泥处理等步骤。
一、烟气捕集烟气捕集是转炉除尘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其中含有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
为了收集这些烟气,需要在转炉上方安装集气罩。
集气罩的作用是将转炉产生的烟气收集起来,防止烟气外泄。
集气罩的形状和大小应根据转炉的尺寸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以确保烟气捕集效率。
二、烟气输送烟气输送是将收集起来的烟气输送到除尘设备的过程。
为了确保烟气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会使用风机进行加压。
在烟气输送过程中,需要使用管道将集气罩与除尘设备连接起来。
管道的材质和结构应根据烟气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管道的耐用性和密封性。
三、除尘处理除尘处理是转炉除尘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
在除尘处理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湿法除尘或干法除尘两种方法。
湿法除尘是通过水雾将烟气中的粉尘沉降下来,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干法除尘是通过过滤器将烟气中的粉尘过滤掉,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具体的除尘工艺应根据钢厂的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
四、烟气排放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可以排放到大气中。
在排放前,应对烟气进行监测,以确保排放的烟气符合环保标准。
如果监测发现烟气中有超标的有害气体,需要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另外,还需要对排放的烟气进行降温处理,以防止烟气温度过高引起周围环境的热污染。
五、污泥处理转炉除尘工艺流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污泥处理的目的是将污泥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同时减少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的污泥处理方法应根据污泥的性质和钢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脱水、堆肥、焚烧等。
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于填埋、土地改良等用途,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操作规程1、操作前准备:1.1好系统的气密性检查,保证系统无泄漏,以防煤气回收时漏水、漏氧。
1.2检查CO回收设备,包括水封阀、三通阀转动灵活,润滑良好,气动元件可靠无泄漏介质。
1.3各部位水封注满水,并随时检查补水与溢流情况。
1.4冬季时确保设备伴热系统良好。
1.5将一文、二文水开启到工作水量。
一文水量:喷头用水150(±5)t/h;溢流水量80-85 t/h,二文用水量:喷头用水150(±5)t/h。
软水水套用水量20t/h。
1.6系统开水后,注意相关的排水情况,包括溢流用水一文冷却软水回水流量,重力脱水器、水封斗排水与900弯头水封斗排水情况。
保持排渣板半闭状态。
1.7煤气回收人员检查控制画面各部位参数状态是否与实际相符。
并与一次风机操作人员联系好。
做好冶炼期间升降速工作。
2、冶炼期间操作规程:2.1吹炼开始CO回收人员要密切与风机操作人员、操枪人员、煤气加压站人员联系好。
2.2回收煤气时进行参数运行记录,包括一文、二文水压、流量,一文、二文前后温度。
风机前后温度及烟压力,风机转速与电流情况。
并注意期间变化情况。
2.3当吹炼期间CO≥30%,O2≤1%时开始回煤气。
2.3.1回收煤气前首先与煤压站人员联系好,确定回收管路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2.3.2回收前确认水封逆止阀处于打开状态,V型水封水位处于最低水位≤0.5m。
2.3.3确认后操作三通阀处于回收。
回收期间时刻注意风机进出口压力,三通阀、水封阀前后压力,如遇各种参数异常马上停止回收将三通阀打放散。
2.3.4回收期间要时刻与风机操作人员、操枪联系好。
做好应急提枪、降速、关阀准备。
2.4回收煤气时注意事项:2.4.1如遇操枪工通知,提枪、拉碳、转炉大喷及煤压站拒收,应马上停止回收。
2.4.2如遇风机电流异常,转炉口溢烟火过大应停止回收。
2.4.3如遇风机出口各段烟气压力大于7KPa时,应马上停止回收。
3、停炉操作:3.1如遇转炉系统检修时,首先进行V封注水到安全水位4.4m。
炼钢工程除尘系统1、炼钢工程除尘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尘系统净化后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2)除尘系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铁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 435中的有关规定;(3)严寒地区除尘系统宜设风机房;(4)除尘设施的排气筒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烟气降温应优先考虑余热回收。
2、除尘系统主要设备的设置应遵守下列规定:(1)除尘系统宜采用负压式并优先选用干式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2)在袋式除尘器入口烟气中含有炽热颗粒物时,在除尘器入口前的管道上应设火花捕集装置;(3)除尘器卸、输灰宜采用机械输送或气力输送,卸、输灰过程不应产生二次污染;(4)除尘系统管网的计算风量、风压不应直接用于风机、电机选型,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的有关规定;(5)除尘系统需多台风机并联工作时,应选取相同型号、相同性能的机组,其风量、风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中的有关规定;(6)周期性变负荷运行的除尘系统,风机应配置与工艺设备联锁控制的调速装置,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因管道内风速过低引起的水平管道内粉尘沉降。
3、除尘系统辅助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尘系统控制和检测应包括系统的运行控制、参数检测、状态显示、工艺联锁;(2)各除尘系统的除尘设备、除尘风机和输灰设备的操作应设置就地与远程两种操作方式;(3)对大型除尘设备、输灰设备等设备较为集中场所,应考虑检修用电源和设于控制室的通信联络用电话;(4)在大、中型除尘风机的机壳外部宜设有消声材料包覆隔音层。
对大、中型负压除尘系统的除尘风机出口应设置消音器。
4、除尘系统管道及检修设施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尘系统各环路的压力损失应进行压力平衡计算。
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0%。
当通过调整管径或改变风量仍无法达到上述数值时,宜装设调节装置。
转炉、混铁炉除尘系统设计方案一、转炉、混铁炉介绍混铁炉在兑铁水及出铁水时散发出大量烟尘,为了改善工作条作和保护环境,所以需要安装除尘系统。
混铁炉除尘系统包括排烟罩、管道、除尘器、风机、烟筒罩的形式和罩口排风量的确定是排烟罩捕集烟尘效率的决定因素,除尘器是烟尘净化的重要环节。
二、转炉烟气特性2.1转炉二次烟尘参数转炉二次烟尘主要是氧化铁、石墨等有害物等,产生于兑铁水、加废钢、加散状料、出钢、出渣等工序中,其特点是:烟气量大、尘源分散,严重污染车间内部和厂区大气。
转炉二次烟气中以兑铁水时产生的烟尘为最多。
烟尘中40%~66%为铁的氧化物,其余为石墨粉以及硅、钙、镁的氧化物,粒度分布为:10~40um,11%;40~60um,13%;>60um余量。
烟气成份:CO2%,CO8~10%,O2~8%烟气温度:~150℃(中心800℃)烟尘浓度:3~5g/Nm3烟尘成份:氧化铁45%,石墨30%,其它25%烟尘粒度:<100um2.2混铁炉烟气参数混铁炉烟气含尘浓度:兑铁水时久2~5g/Nm3,出铁水时约1g/Nm3。
烟尘成分:C30%~45%;TFe40%~50%;其它3%~12%。
烟气密度:113kg/Nm3。
烟气温度(沿铁水口垂直中心):兑铁水口中心~1200℃,兑铁水口上部2~3m300~500℃,出铁水口上部160~200℃。
烟尘粒度:从混铁炉排出的烟尘,粒度大于20um的粉尘80%以上,粒度小于20um的粉尘不足20%。
烟尘粒度组成如下表所列。
三、转炉二次烟气除尘3.1除尘工艺流程二次烟气除尘采用干法除尘工艺。
流程是:含烟尘气体→炉前及炉后排烟罩→除尘管道→布袋除尘器→除尘风机→消声器→烟囱→大气。
3.2排烟罩转炉二次烟气排烟罩分炉前排烟罩和炉后排烟罩。
炉前排烟罩设置在炉前防烟室内,炉后排烟罩设置在炉后防烟室侧。
采用管道连接为一体。
炉前烟尘捕集器为方形管道,设置在转炉上部防烟室内,在转炉进料口位置下方开口捕集烟气,分左右两部分。
炼钢转炉除尘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转炉炼钢过程中的烟尘产生、输送和净化。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烟尘的来源、浓度、温度和成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炼钢转炉除尘工艺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一、工艺原理炼钢转炉除尘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机械或者过滤方法捕获烟尘中的颗粒物。
常见的除尘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惯性碰撞、静电捕集和过滤等。
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主要是氧化铁粉尘等固体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等气体。
通过将这些颗粒物收集并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工艺方法1. 湿法除尘:将烟尘通过喷水装置进行洗涤,利用水滴和颗粒物的惯性碰撞来捕获颗粒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水量较高的烟尘。
2. 干法除尘:利用滤袋等过滤装置,通过过滤颗粒物来达到除尘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水量较低或需要回收粉尘的烟尘。
3. 联合除尘:结合湿法和干法两种除尘方式,既可以通过洗涤来捕获湿性颗粒物,也可以通过过滤来捕获干性颗粒物。
三、技术应用1. 高效除尘器:利用先进的静电捕集技术,可以将烟尘中的颗粒物高效地捕获下来。
同时,可以根据烟尘的特性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除尘器类型,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
2.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烟尘的浓度和成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除尘设备的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3. 粉尘回收利用:对于回收的粉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如制成建筑材料、化工原料或冶金辅助材料等,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四、注意事项1. 设备维护:定期对除尘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除尘效果。
2. 环保标准: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确保烟尘排放符合规定。
3. 安全生产:在操作除尘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总之,炼钢转炉除尘工艺是炼钢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采用合理的工艺原理、方法和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烟尘处理。
同时,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环保标准的遵守,确保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OG湿法除尘系统维修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1.本技术标准适用于炼钢厂2#转炉一次烟气全湿法净化系统。
2.本技术标准解释权归属炼钢厂设备科点检站。
二、工艺技术、原理1.工艺简介在转炉吹氧过程中,炉内反应过程中产生〜1500°C的高温烟气携带平均100(波动范围70-200)g∕Nm3的粉尘从炉口溢出进入烟罩,通过汽化冷却烟道的辐射吸热将烟气的温度降到700°C~900o C的同时回收余热生产蒸汽。
经汽化烟道降温后的烟气进入烟气净化系统,首先进入喷淋塔,经喷水降温及粗除尘,喷淋塔出口烟气温度一般控制在70o C~75°C;烟气经底部脱水后烟气流旋转转向上进入环缝文氏管,环缝文氏管为精除尘设备,可将粉尘浓度控制在30mg∕Nm3以下;之后烟气进入下降管进行调质降温,最后烟气经旋风除尘脱水塔后由风机输送到进入煤气柜或放散。
烟气净化部分主要包括一次冷却粗除尘和精除尘及烟气脱水三大部分组成,完成烟气的降温、除尘及脱水,以完成烟气排放标准及后续工序使用转炉煤气。
2.工艺流程转炉汽化烟道—→溢流水盆喷淋冷却塔上升斜管旋风除尘脱水塔下降管180°弯管长颈环缝文氏管机前管道—→一次除尘风机三通阀"→放散烟囱水封逆止阀煤气柜3.系统原理简述3.1汽化烟道通过溢流水盆与高效喷雾饱和塔相连接。
900°C~1100°C高温烟气经水冷短管进入高效喷雾饱和冷却塔,在塔内实行热交换后,达到饱和温度≤75°C~55℃o4.2在喷淋冷却塔中实行热交换是通过7支螺旋式喷枪来实现。
5.3饱和烟气在蒸发冷却过程中初步完成粗除尘而实现重力分离。
6.4初步分离的饱和烟气以大于100m∕s的高速,在文氏管中得到净化。
7.5环缝型喉口采用4只螺旋喷嘴完成精除尘任务,喷枪布局3支在上方,枪头朝上(30t∕h)1支枪在下方,枪头朝上(70t∕h);而净化后的含水烟气通过180°大弯头使弯头原积灰处同时得到清洗。
钢铁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本文重点介绍了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的应用现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措施。
通过对转炉煤气发生泄爆的工艺机制研究,优化蒸发冷却塔的设计,从而提高煤气、蒸汽回收效率,实现高效利用能源,节能减排的目的。
转炉煤气的除尘技术可以分成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达到节约新水、节能减排的目的。
同时,它能够极大地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减少煤气的排放,并对蒸汽进行回收再利用,是现代实现能源高效转换的关键技术。
所以,在转炉煤气除尘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干法除尘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高,过程控制比较复杂,因而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后来通过对系统的改进,降低了除尘过程中故障的发生,也为系统的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的顺利应用,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煤气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概述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两种方法,分别是鲁齐的LT法和奥钢联的DDS法。
其中,LT法是由德国的鲁齐和蒂森于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开发的转炉煤气干湿除尘方法。
后来,西门子—奥钢联公司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DDS法。
目前,我国国内的公司也开发出了国产干法除尘系统。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主要包含了煤气冷却系统、除尘系统和回收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1400T~1600丈的转炉煤气经过活动烟罩、气化冷却烟道回收蒸汽之后,温度降为1000T左右。
然后进人蒸发冷却器进行冷却、粗除尘、增湿调质,最后温度将为150丈~500丈,粉尘浓度由80~150g/m2减小到40~55g/m2。
煤气经过静电除尘器之后,粉尘浓度进一步为10mg/m2。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影响除尘效果的主要有两个器件,分别是蒸发冷却器和静电除尘器。
1、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顾名思义是利用水蒸气的蒸发冷却原理来工作的。
和湿法除尘技术相比,这种冷却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冷却所需要的水量,达到节约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