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专题二十三 中国近代史知识再梳理专题复习 安彩荣20200629
- 格式:ppt
- 大小:27.25 MB
- 文档页数:81
2024年高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本____年高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 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主要参与者-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和对中国革命的贡献2.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五四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和发展- 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中共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的作用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发展-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解放战争的起因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5.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发展- 改革开放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6. 香港回归和台湾问题- 香港回归的背景和过程- 香港回归后的发展-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前景二、世界史知识点总结1. 一战及其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和战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 二战及其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教训3.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 冷战的起因和发展- 冷战时期的主要冲突和对抗-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4.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和成果- 欧盟的组织结构和成员国- 欧盟的作用和挑战5. 美苏关系和美国对外政策- 美苏关系的发展和转变- 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影响6. 第三世界运动和南北差距- 第三世界运动的起因和发展- 南北差距的原因和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挑战三、历史文化知识点总结1. 文明起源和古代文明- 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世界上主要的古代文明及其特点2. 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 古代科技的发展和成就- 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和成就3. 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 宗教的教义和影响4.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5.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挑战以上是____年高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的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4年高三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本(2)高三下册历史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文化常识三部分内容。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专题一: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
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取和平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③、1883—1885年中法战争④、1894—1895年中日战争⑤、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⑥、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⑦、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①、林则徐禁烟②、抗英将领 [关天培(虎门)→葛云飞(定海)→陈化成(吴淞)]③、清政府两个**大巨:琦善→奕山④、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⑤、太平军反抗侵略⑥、左宗棠收复新疆⑦、中法战争时,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抗击法军,刘铭传率军民抗击法军。
⑧、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及英勇抗敌的爱国将领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军事活动⑩、抗日战争专题三:中国人民的探索史①、从探索的阶段看,可分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主要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此阶段可分为三个小阶段。
a、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阶段。
b、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第二阶段:从1921年**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路线和政策。
②、从学习的国家看,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严复主张“走英国人的路” 第二阶段:康有为、梁启超主张“走日本人的路”第三阶段:孙中山主张“走美国人的路” 第四阶段:**成立时期主张“走俄国人的路”、后来“走自己的路③、从探索御辱强国道路的阶级和具体实践效果看,可分为四个大阶段第一阶段:地主阶级第二阶段:农民阶级第三阶段:资产阶级第四阶段:无产阶级第一阶段:地主阶级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第二阶段:农民阶级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第三阶段:资产阶级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c、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第四阶段: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开始担负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
八年级历史学科带课教师安彩荣左权宏远学校初中部导学课时设计方案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时间:1898年6日,共103天。
内容: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新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
结果: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迫害,史称“茂戌六君子”。
变法失败。
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900年6月,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①内容: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的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答:(1)洋务派;代表人物:奕。
九年级历史学科带课教师安彩荣左权宏远学校初中部导学课时设计方案学习内容与导学流程①平型关大捷②九一八事变③七七事变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3.[河池中考]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这段材料直接反映了( D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4.“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
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 C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 南昌起义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5.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描述中,关键词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B )A.遵义会议—决定起义—生死攸关B.中共七大—道路选择—准备条件C.十一届三中全会—颁布宪法—改革开端D.中共十五大—三步走战略—重大转折6.[长沙改编]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面的图片。
(1)材料一左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右图所示是为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的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答:(1)是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