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水稻
- 格式:doc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12
水稻高产创建新技术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水稻高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新技术措施。
首先,科学施肥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传统的施肥方法往往不科学,容易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合理调控水稻所需养分的供应,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精准施肥可以借助于现代农业技术,如土壤养分检测、远程监测与控制等,准确预测和诊断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并根据作物生长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养分。
其次,合理水肥管理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水稻生长期间,均衡的水肥供应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田间灌溉和施肥管理,可以调节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提高水稻充实度和产量。
例如,科学确定灌溉时机、灌水量和配水方式,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在施肥方面,结合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提高施肥效果。
第三,良种选择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保障。
选育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
高产优质的抗逆性水稻品种可以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品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品种选择可减少气候和土壤因素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田间管理措施也对水稻高产有重要影响。
例如,密植是一种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
适量的密植可以增加每单位面积的株数,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同时,正确的定植方式和定植密度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田间管理中,适当的杂草和害虫控制也非常关键,可以减少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最后,正确的田间管理技术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研究表明,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养分供应、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
例如,正确控制田间温度和湿度,减少生长期间的逆境影响;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提高光能利用效率;采用适当的调控栽培技术,如穴盖、调控酸碱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根系发育和生长状况。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农民科学栽培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水稻的栽培效果会更好。
在土壤改良方面,首先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深翻耕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在农业生产中要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免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
二、适时播种水稻的生长期较长,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利用好每一个生长阶段。
适时播种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水稻的适播期在4月上中旬,北方地区适播期在5月上中旬。
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科学施肥水稻是一个高产作物,因此施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阶段分别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科学调配配方肥,以达到肥料充分利用的效果。
四、合理灌溉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水稻的生长期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旱季和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水盐积累,影响水稻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六、定期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如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整秧田等。
这些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水稻充分吸收养分,保证生长发育顺利。
也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保护水稻的生长。
高产水稻的土壤标准(1)剖面层次明显,耕层深厚,质地好高产水稻用耕层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好,要求耕层肥厚松软,团聚体含量高,结构和通气性良好,耕性适宜。
耕层过浅,水稻根系发育不良;耕层过深,容易产生浮泥,不利水稻扎根和早发。
质地适中,不过砂或过粘,干耕时翻犁不成大块,容易耙碎,水耕时不淀浆板结,排水晒卧时不开大裂,复水后裂缝易合拢。
(2)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充足而协调高产稻田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2~4%,全氮含量0.13%~0.23%,其中水解性氟占全氮的5~10%,全磷含量0.1%以上(每亩有效磷5千克以上或13~70ppm左右),全钾含量在1.5%以上(每亩速效钾05千克以上或每克土中含钾8~10毫克以上),同时要求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每100克土不低于20毫克当量)和较高的盐基饱和度(60~80%),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好(pH6~7.5),主要元素充足,又不缺微量元素,既要有较多的活性有效养分,也要有大量的非活性有效养分,使各种营养元素平衡供应,不致缺素脱肥,保证水稻正常生育。
(3)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好,又具有适当的渗漏性高产稻田要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不能漏水漏肥,即既能积累保存大量养分,又能源源不断地充分持久供应。
当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略有出入时,稻田本身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缓冲性能良好,不致引起稻株早衰与疯长。
稻田亦要具有一定的渗漏量,便于一部分氧气可随下渗水进入土壤下层,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累。
据试验,稻田的日渗漏量以10毫米左右的田块产量较高。
灌一次水应保持5~7天。
如果渗漏量过大,会引起大量养分流失,也是不利的。
(4)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肥力高的稻田,有益微生物活动比一般稻田旺盛,这些微生物对创造和调节土壤肥力有着重要作用。
据研究,固氮菌、硝化细菌、铵化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细菌以及硫化细菌等的数量与肥力呈正相关。
肥力高的数量多,生化强度(呼吸强度二氧化碳毫克/小时?千克土,氨化强度毫克/100克土)高,即生物化学作用强。
13个高产水稻品种[水稻新品种]13个高产水稻品种[水稻新品种]新稻31号(原代号0530-1-3)是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人工杂交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
2021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1选育过程选用中晚熟品种97-21-7作母本,以优质高产品种高优20-1作父本,于2021年在塔河种业阿拉尔良繁场进行人工杂交,并将收获种子当年到海南岛加代。
2021年春季种植F2代,选出65个优良单株,冬季到海南岛加代选择。
2021年春季种植F4代,决选5个单株,冬季继续到海南岛加代选择。
2021年进入F6代,将选出代号为0530-1-3的品系参加产量对比试验并观察其农艺性状的稳定性,认为该品系幼苗生长快,分蘖能力强,抗病抗倒伏,抽穗整齐,成熟一致,产量表现较为突出。
2008-2021年参加自治区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2产量表现品系比较试验:2021年在阿拉尔良繁场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847.91kg/667m2,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1.5%。
区域试验:2008-2021年连续两年参加自治区水稻普通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折合产量766.05kg/667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5.81%。
居自治区普通组参试品种第二位。
生产示范试验:2021年参加自治区水稻普通组生产示范试验,南北疆共设4个点,平均单产805.9kg/667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84%,产量居本组第三位。
3特征特性新稻31号属晚熟粳型常规稻。
全生育期153-159天(其中:插秧生育期为155~160天,直播生育期150~155天)。
株高90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上举,长势稳健,抽穗整齐,成熟一致。
耐盐碱、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米质优。
穗型弯曲,呈散穗形。
穗长19-20cm,每穗总粒数90~100粒,结实率90%~92%。
谷粒长椭圆形,护颖黄色,有稀短芒,千粒重26~27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水稻亩产量高的品种
1、淮稻5号
淮稻5号是迟熟中粳品种,该品种直播表现为植株矮、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淮稻5号一般每亩产量1100-1300斤,高产的可达1400斤以上。
淮稻5号的分蘖能力中上等,直播用种量大,基本苗足,每亩有效穗可以达到24-28万/穗,每穗总粒数110-130粒,结实率92.5%,千粒重28g左右。
2、三优2号
三优2号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1085.99公斤,目前为止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的最高单产,创下新纪录。
3、超优千号
超优千号是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是袁隆平院士精心选育的水稻品种,审定名为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目前在(河北、云南、海南、湖南等)多地大面积种植实现了亩产超1000公斤,充分展现了超优千号的超高产潜力。
4、深两优5814
深两优5814抗倒性是相当不错的,稻瘟病比其他品种要轻很多。
深两优5814做一季中稻种植一般亩产达1400-1600斤,米饭口感好,软而不糯,适口性好,冷饭不回生。
5、徽两优丝苗
徽两优丝苗品种适合闲田,也适合麦茬田,整个生育期约135天左右,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产量很好,在高产田块可达900公斤以上。
6、荃优822
荃优822耐粗放型管理,且产量较高,能在高产田块达到900公斤以上的产量。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全球范围内栽培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提高水稻的产量变得尤为重要。
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和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稻的产量潜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适宜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水稻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前提。
高产水稻品种应具有以下特点:早熟、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穗粒饱满等。
同时,种植者应及时了解和采用最新培育的高产优质品种。
二、优质种子选用优质种子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种植者应选择无病害、无虫害、无杂质和良好发芽率的种子。
同时,种植者应密植种子,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水稻生长期的不同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通常情况下,水稻每公顷施化肥量为氮肥150-200kg、磷肥60-90kg、钾肥60-90kg。
同时,施肥期应与水稻生长发育阶段相结合,注重施肥的时间和方式。
四、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如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注意控制灌水量和灌水频次,避免出现缺水或积水的情况。
五、间断淹水间断淹水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拔节期后,整个孕穗期和灌浆期,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状态,同时采取间断淹水措施。
这样可以增加氧气供应、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促进根系发达,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六、杂草防治杂草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杂草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保障。
除了常规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手段外,也可以采用机械除草和生物除草等措施。
七、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种植者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措施、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措施、合理的农药防治等手段。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和农艺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稻的产量潜力。
如何使水稻高产生产优质绿色水稻,必须重视水稻生产的每一环节,包括当地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稻种前的选种、浸泡育种、在适当的时机种植、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适量施肥、科学灌溉、采用科学的方法防病虫害等等,只有做到这样,才可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水稻。
标签: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优质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粮食的产量,提升了我国杂交水稻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发展,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利用高效的先进技术不断探索杂交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并加以推广和应用,使我国的粮食供需平衡,促进世界其他各国杂交水稻的共同探索。
一、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的应用1选苗为了达到高产目的,在进行水稻栽培之前,栽培人员要进行水稻幼苗的挑选,加强对优质水稻幼苗的管理,一方面要从幼苗整体质量入手,要求幼苗矮壮,叶身保持挺立,这样的幼苗生命力极强,具有很大的生长潜力。
另一方面,栽培人员要重视幼苗根部的观察,保证幼苗白根多、发根强,具备较为发达的根系,进而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旺盛分裂发根,吸收营养以供应幼苗的生长。
除了幼苗根部之外,幼苗叶片的健康程度也很重要,叶片无病斑,保持青绿颜色,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2浸种在进行育种工作中,以浸泡法为主要手段,先对水稻种子开展培育预处理工作,将水稻种子进行批量消毒,之后放入尼龙袋中浸泡,每隔30分钟要将尼龙袋中的水稻种子取出晾晒,防止种子在无氧环境下形成水中腐烂问题。
这样经过预处理的水稻种子可以提高产量,并强化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结合贵州铜仁地区气候情况,在进行育种中,栽培人员要控制种子处理室中的温度环境,避免低温环境破坏种子生长能力。
3育秧一般而言,育秧方式包括旱育秧和露地湿润育秧,旱育秧技术要先选择秧田地,由于是旱育苗,苗床始终不保持水层,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含盐碱低、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做好床土配制、播种、苗期管理等工作,秧龄三叶—心时便可移栽,秧龄一般在30天左右。
水稻高产攻关行动实施方案水稻是我国的主粮作物,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实施水稻高产攻关行动。
首先,需要选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和传统育种方法,选育出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
其次,需要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包括合理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水稻的生长环境,增加产量。
此外,需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
通过培训农民,普及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包括精细化管理、机械化播种等先进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需要加大对水稻高产攻关行动的投入。
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和科研机构技术支持,加大对水稻高产攻关行动的投入,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
总之,水稻高产攻关行动的实施需要多方合作,包括选育高产优质品种、科学的田间管理、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大投入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不懈努力,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为了实施水稻高产攻关行动,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培训。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种植,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
在水稻高产攻关行动中,还需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
鼓励科研机构加强水稻育种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水稻的抗逆性、品质和产量,推动科技创新对水稻生产的支持。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水稻种子的管理和监管。
保障水稻种子的品质和纯度,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势,为高产提供良好种子基础。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水稻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水稻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水稻高产攻关行动提供更好的产业支持。
综合来看,水稻高产攻关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农民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不断创新和推动,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持续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区县水稻高产工作方案
如下: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我区县将继续积极推进水稻高产工作。
首先,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做到施肥合理、施用足量且及时。
加大有机肥的使用比例,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持水保肥能力。
其次,科学选择水稻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用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好的优质水稻种子。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播种质量。
另外,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水稻苗期管理、栽插、浇水、保田等工作。
及时采取科学的农业措施,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养分利用率,保证水稻茎叶的充分生长,增加产量。
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科技,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最后,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采取复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病虫害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总之,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实施,我区县将全力以赴,积极推进水稻高产工作,努力提高水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水稻高产工作目标,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高产水稻品种,亩产基本达到500公斤以上摘要沪旱15号-丰宝:生育期适中,抗旱性强,产量可达到每亩550kg左右。
大田表现9-金九昌:发苗快,成活率高,产量每亩约500-580kg左右。
农丰优909-荃银:是杂交早熟晚籼新品种,产量每亩可达490-550kg左右。
辽粳390-水稻种子-东亚:是中熟品种,每亩可达到650-850kg左右。
高产水稻品种有很多种,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不一样,产量都很高,下面介绍的是其中的四种。
沪旱15号-丰宝沪旱15号是一种旱稻,抗旱性很强,适合在安徽、浙江、湖南等旱情较轻丘陵地区一代种植。
它的种植生育期在122天左右,沪旱15号的苗期长势比较旺盛,生长期间比较整齐挺直。
在种植前要将杂草清楚干净,种子也要消毒,种植时间距要保持在17厘米左右,行距保持在27厘米左右。
丰宝对基肥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基肥基本上要占总施肥量的百分之八十。
丰宝的试验产量每亩大约在550公斤左右,产量是比较不错的。
大田表现9-金九昌金久昌这个水稻品种发苗快、成活率高、有着较强的耐寒性和抗病害性。
这种品种的水稻对肥料的需要程度一般,氮肥不宜施太多,要根据天气和水稻的的情况来施肥,这个品种比较喜欢钾肥,如果按每公顷来计算的话,大概要施80-150公斤左右的钾肥。
这种水稻插秧到成熟大约需要120-135天左右,每亩的产量大约在500-580公斤左右,有时候高产栽培的话可以达到600公斤左右,产量是非常可观的。
农丰优909-荃银农丰优909是一种杂交早熟晚籼新品种,种植生育期大约在102-122天左右,它的长势比较茂盛,杆径也比较粗壮,该品种的肥料基本上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种植期间要注重病虫防害,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和白叶枯病等。
这个品种的成熟期是比较晚了,但是产量比较高,每亩产量大约在490-550公斤左右。
辽粳390-东亚辽粳390是一种杂交水稻品种,生育期在145-155天左右,是一种中熟品种,适合在沈阳以北地区的中熟稻区种植,它有抗穗颈瘟的能力。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还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三、科学管理水田水稻是水生作物,因此科学管理水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水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水田的水分,避免干旱和涝灾。
2.及时除草,保持水田的通风透气性。
3.合理控制水田的水位,避免过深或过浅。
4.及时排除水田中的杂质和废弃物,保持水田的清洁。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密植时,应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植株的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植株数应在1.5万-2.5万之间。
五、适时灌溉适时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水稻的灌溉量应在每亩5000-7000立方米之间。
六、合理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同时,还应注意防治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及时收割及时收割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收割时,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收割后的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失和污染。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水田、合理密植、适时灌溉、合理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收割等。
只有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水稻高产标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朋友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农业科研和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水稻高产的标准以及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水稻高产的标准1. 单位面积产量高:水稻高产的首要标准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通过选育优良品种、科学耕作管理和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每亩水稻的产量,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基础。
2. 稳定产量:水稻高产不仅要求单位面积产量高,还要求产量的稳定性。
即使在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也要保持一定的产量稳定性,确保农民朋友们的经济收益。
3. 优质稻谷:水稻高产的标准还包括稻谷的质量要求。
优质稻谷具有粒型饱满、外观整齐、色泽鲜亮、营养丰富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消费价值。
二、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措施1. 选育适应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情况的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首要措施。
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
2.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3. 精细耕作管理:精细耕作管理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田间水分管理、适时的灌溉和排水、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和质量。
4. 科学调控生长期:合理调控水稻的生长期,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适时的栽培期安排、控制灌溉水分、合理的追肥和施药等。
通过科学调控,提高水稻的生长势和产量。
5. 病虫害综合防控: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优良品种选育、合理的施肥和农药使用、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等,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6. 种植制度调整:适时调整种植制度,也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产水稻前十名的品种推荐连粳11号:亩产量为649.48kg。
湘早籼45号:亩产量为504.9kg。
龙粳39号:亩产量为666kg。
龙粳43号:产量为544.3kg。
龙粳31号:亩产量为609.32kg。
中嘉早17号:亩产量为517.88kg。
绥粳14号:亩产量为615.8kg。
绥粳18号:亩产量为563.8kg。
一、连粳11号1、特点:连粳11号是中熟的中籼稻品种,主要优点是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粉碎好,茎粗,分蘖力强,适应性强,而且抗条纹病和黑条矮缩病。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49.48kg。
3、适宜范畴: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23万亩。
二、湘早籼45号1、特点:湘早籼45号是早籼稻品种,生长期为106天左右,株高为80-85cm,叶片粗而直,植株类型适中,茎粗而有弹性,色泽好,不容易掉落。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504.9kg。
3、适宜范畴:适宜湖南省稻瘟病光照区的双季早稻种植,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74万亩。
三、龙粳39号1、特点:龙粳39号成熟至少要128天,株高为89cm,品种抗病力强,抗逆性强,抽穗整齐,产量高,米品质好。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66kg。
3、适宜范畴:适宜湖南省稻瘟病光照区的双季早稻种植,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74万亩。
四、龙粳43号1、特点:龙粳43号在适应区,成熟要130天左右,本品种的主茎是11片叶,椭圆形,株高为89cm,茎长为14.4cm,每穗粒度为104粒,千粒重为25.6g。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544.3kg。
3、适宜范畴: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92万亩。
五、龙粳31号1、特点:龙粳31号成熟需要129天,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适应性广等良好特性,比较适宜人工种植。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09.32kg。
3、适宜范畴:本品种只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近3年推广面积已经到达4215万亩。
水稻高产工作总结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农业工作者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水稻高产工作的关键要点。
首先,选择优质种子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优质的种子能够保证作物的良好生长,提高产量。
因此,农业工作者们应该选择具有高产潜力和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作为播种材料。
其次,合理施肥是水稻高产的重要保障。
在水稻生长期间,及时、科学地施用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不良的问题。
此外,科学的田间管理也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密植密播、及时的灌
溉排水、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下,水稻才能够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最后,要注重水稻的生长环境。
保持土壤的肥沃和适宜的湿润度,保证光照充
足和通风良好,都能够为水稻的高产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总的来说,水稻高产工作需要农业工作者们在种子选择、施肥管理、田间管理
和生长环境等方面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合理的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015年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实习报告报告题目:高产水稻生产方式探究实习单位:湖北盛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学校:华中农业大学院系: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姓名:龚善星时间:2015年7月—8月目录一、介绍 (1)二、摘要 (1)三、水稻品种 (1)四、田地状况 (1)五、整地 (2)六、催芽 (2)七、直播田 (3)播种期 (3)返青期 (4)分蘖期 (4)晒田期 (4)抽穗期 (5)八、育秧田 (5)九、移栽田 (5)十、田间管理 (6)十一、成本预算 (7)十二、利润预算 (7)十三、本文出现过的化学药剂 (8)一、介绍高产水稻,即为亩产高的水稻。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湖北盛丰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先锋基地的高产水稻。
先锋基地一共种有将近600亩籼稻。
据公司人员称,该公司的籼稻可以达到700公斤的亩产。
这相较于目前国内的平均亩产水平而言,确实非常之高。
二、摘要盛丰公司先锋基地高产水稻种植模式高产水稻在播种前要先经过整地和催芽两个过程。
播种有人工栽插和撒播两种方式。
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追肥两次,施药四次。
高产的关键是及时的施药、上水、施肥和其它各种田间管理,严格防治病虫草害。
三、水稻品种该公司选用的水稻品种为杂交稻湘两优2号。
该品种属感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的全生育期为138天左右。
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叶鞘绿色,谷粒黄褐色,粒型较长大,长宽比3:1;每亩有效穗数18至23万,株高113.3厘米,每穗总粒数280至350粒,结实率94%,千粒重29.8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2%,整精米率64%,垩白米率26%,垩白度2.0%,胶稠度90毫米。
产量表现: 2014年在湖南洞口县粮食基地进行试种示范,当时亩产为1026公斤。
四、田地状况该公司的部分稻田土壤含沙石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对水稻生长不利。
在这种田中种植水稻,要注意勤灌水,少量多次的施肥。
该公司的部分田块位于山腰上,此处田块田间管理不易,播种方式应采取人工栽插。
五、整地公司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其它时间种植蔬菜。
播种之前一定要将所有田地全部整好。
旱作之后将蔬菜的废弃部分粉碎还田。
之后根据土地上的杂草情况进行化学除草。
使用30%的草甘膦或直接使用农达200-300ml/亩覆盖洒于田间。
确定杂草全部除完之后,用旋耕机翻耕田地四次。
第一次翻整时可以不灌水,从第二次翻整开始一定要灌水,灌水之后不放水进行第三第四次翻整,直至土地平整,如果距离播种日期还有时间,可以进行第五次翻整。
每次翻整之间间隔几天。
翻整过程中用耖子将田块整平。
如果田块不平,在灌水之后低洼的种子将不能长秧,需要人工补秧。
翻整效果为,无杂草、田地平整、表层土壤悬浮于水中。
达到播种要求即可,次数可以不多。
六、催芽公司采用撒播和人工栽插两种方式。
撒播的种子催芽在5月17日开始,人工栽插提前一周。
首先将稻种浸水,水中拌入浸种药咪酰胺,目的是杀灭种子内原本留有的病菌,并且能够预防条纹叶枯和恶苗病。
8至12小时后起水,将稻种堆成一堆进行催芽。
注意控制种堆内温度范围在26℃至40℃,温度过低时,需用人工手段如覆盖旧衣物、薄膜等进行保温;温度过高时,需将种堆摊开降温。
在种子破口后每隔3至6小时用手伸入种堆中测温一次,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烧芽。
种子破口80%后可以进行播种。
七、直播田与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有如下优点:一是省工、省力。
无育秧、移栽用工,并节省秧田。
二是产量高。
直播更有利于低节位分,穗茎优化合理配臵,主蘖穗基本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
三是生育期缩短。
直播无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过程。
四是有利于发展规模生产。
直播可节省大量劳力。
但是同时直播存在难全苗、草害重、易倒伏的缺点。
因此,在生产上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全苗早发、除草防害、增肥防早衰、健壮栽培防倒伏”等技术措施。
播种期对于撒播的稻田,5月20日播种(挑选播种时间要避开在高温天气抽穗,避免高温导致水稻提前抽穗而减产),播种之前要排干田内积水。
将杂交稻种与驱鸟剂拌种,边拌边播,防止播种之后被鸟啄食,影响之后田中秧苗密度。
每亩撒播稻种1.5公斤至2公斤。
底肥采用926复合肥,以每亩25公斤施于田中。
撒播后每平方米可生长40至50株秧苗,至少35株以上。
播种两天后打一次封闭去除田间杂草,使用芽前除草剂,如40%的丙草胺每亩施用100ml。
注意配药时要二次稀释,先在一个容器中加少量水稀释一次,然后倒入喷雾器中,再加水搅拌稀释至指定浓度。
每次除草之前都要先排干田间积水,除草剂使用后24至36小时要上水,水深3至5厘米保持7天。
每次除草后要注意防止滋生细菌。
若播种之后遭遇大雨冲散种子造成种子密度不均一,可以在长秧后进行人工补秧。
返青期播种后25至30天水稻进入三叶一心时期之后,此时进行第二次化学除草。
注意时间不能太靠前避免除草剂伤害幼苗。
主要去除对象为稗草、千金子以及一些双子叶杂草。
使用五氟磺氨酸和氰氟草酯。
如果双子叶杂草过多,需要再添加吡嘧黄隆。
施药后24小时上水,注意浅水勤灌。
在长秧期间要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补秧和洒肥。
播种后30至35天第一次追肥,使用46.4%的尿素每亩施用13kg。
播种后40至50天第二次追肥,使用51%的复合肥(17%氮+17%磷+17%钾+各种其它微量元素)20kg/亩。
追肥的肥料用量需根据苗情进行多施或少施。
并根据杂草情况适当喷洒除草剂,不需要全田喷洒时用点除,注意避免产生药害。
分蘖期7月1日至5日要防治一次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生长前期的危害并不大,最多能造成减产15%,在种群密度为20只/平方米的时候才开始施药。
使用阿维菌素、龙凤配、康宽、吡蚜酮、三环唑。
注意每次喷施杀虫剂之前,最好给田块上水,能提高杀虫效果。
如果此时秧苗的密度大长势好,需要预防纹枯病,使用爱苗和苯环唑。
如果此时发生纹枯病,需要使用噻氟氰胺。
晒田期7月中旬要控制分蘖,根据稻田情况适时晒田,如果稻田缺水或是稻田刚打过药需要保水7天,则推迟晒田;如果稻田排水能力较差,则提前晒田。
晒田效果要至田地干裂。
分蘖末期孕穗前期要用一次二甲四氯80ml/亩,可以增粗水稻茎秆,使其抗倒伏、防纹枯。
抽穗期8月10日上水。
8月中旬水稻抽穗破口之前,需要保护其功能叶,注意防虫防病。
此时若爆发稻纵卷叶螟,会对水稻功能叶造成极大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减产30%至40%。
使用吡蚜酮,混合阿维菌素和甲维氟铃脲,还有龙凤配。
注意预防纹枯病和穗颈瘟,使用苯甲嘧菌酯、爱苗和75%三环唑。
杀虫剂与杀菌剂可以混合配药使用。
此时注意增加田间管理。
8月底水稻齐穗,此时施药与前一次施药基本相同。
8月下旬水稻三至五分黄时,如果降雨较少稻田缺水(用手抓土,如果不能捏成团,则缺水),需要人工上水,此时上水要是跑马水,灌一次水后马上放掉,等田边发白后再灌一次。
9月上旬收割杂交稻,烘干贮藏。
八、育秧田人工插秧的育秧田于5月15日在播种,每亩育秧田的秧苗可供20亩移栽田进行插秧,每亩移栽田消耗种子1斤左右。
播种时也需与驱鸟剂边拌边播。
施底肥每亩25公斤。
播种两天后打一次封闭。
15天后追肥一次,施尿素每亩20斤。
25天后施深嫁肥,根据移栽情况施肥,先移栽的秧苗先施,后移栽的秧苗后施,分段施肥。
使用尿素每亩25斤。
九、移栽田6月15日插秧,插秧是注意行距为6寸,株距为5寸,每平方米26至28棵秧苗(秧苗行距株距不同水稻品种不同)。
人工栽插的杂交稻的各个生长期相较于撒播的杂交稻要推迟15天。
移栽后3至5天后洒一次芽前除草剂如野老、精克草星。
之后保持3至5厘米的水层7天,之后正常田间管理,分蘖时要浅水。
各时期的操作手段与注意事项与撒播田大致相同。
十、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要注意每天下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如果病虫草害发生要及时施药,田间缺水要及时灌水。
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药剂并不是单一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情况更换效果更好、药害更小的新药,选用新药主要通过生产厂家推广和专家指导建议。
同理,选用巡耕机、插秧机等农用机械也是通过生产厂家推广和专家指导建议,但是农用机械的使用年限高,更换频率低。
田间用药时,用药量要在所购药剂说明书的用法用量的基础上,在加20%至30%,在杂草或病虫严重时甚至增加50%。
十一、成本预算项目金额(元/亩)土地承包费300机器整田100收割运输100稻种130工人工资100肥料农药350-400总计1080-1130 十二、利润预算利润=(亩产x水稻单价-每亩成本)x种植面积=(1400斤x1.35元/斤-1080or1130)x600亩=45.6-48.6万元(水稻单价取自2014年年底统计单价)十三、本文出现过的化学药剂公司的施药方式大部分都采用喷雾喷洒施药法。
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喷药,或使用喷药车喷药。
除草剂药剂名称防治对象用法用量草甘膦稗草、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浓度:30%;喷施;用量:200-300ml/亩农达稗草、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浓度:40%;喷施;用量:200-300ml/亩丙草胺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浓度:40%;喷施;用量:100ml/亩五氟磺氨酸稗草浓度:50%;喷施;用量:150ml/亩氰氟草酯千金子、低龄稗草浓度:10%;喷施;用量:200ml/亩吡嘧黄隆异型莎草、水莎草、益母草、鸭舌草、水芹等浓度:10%;喷施;用量:17-34g/亩二甲四氯(本文中作用不是除草)阔叶杂草、鸭舌草、泽泻、三棱草浓度:50%;喷施;用量:80ml/亩杀菌剂药剂名称防治对象用法用量咪酰胺各种种传病害浓度:240~480mg/L爱苗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浓度:30%;喷施;用量:18-24ml/亩苯环唑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浓度:30%;喷施;用量:25ml/亩噻氟氰胺纹枯病浓度:40%;喷施;用量:30ml/亩苯甲嘧菌酯纹枯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浓度:325g/升;喷施;用量:50ml/亩三环唑稻瘟病浓度:75%;喷施;用量:24g/亩富士一号稻瘟病、稻曲病、小球菌核病浓度:75%;喷施;用量:100ml/亩杀虫剂药剂名称防治对象用法用量驱鸟剂取食种子的小型禽类浓度:5g/公斤;拌种吡蚜酮稻飞虱、叶蝉浓度:50%;喷施;用量:24g/亩阿维菌素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浓度:1.8%;喷施;用量:500ml/亩甲维氟铃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三化螟浓度:4%;喷施;用量:42ml/亩龙凤配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浓度:8%;喷施;用量:100ml/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