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填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 12 月 10 日是世界人权日。
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4、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5、列宁曾经把宪法说成“写满人民权利的纸”这句话表明我国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6、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平等权、休息权、宗教信仰自由。
7、对漫画《厚此薄彼》中人物的做法,你认为是: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8、“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宪法规定充分说明宪法与国家培养人才息息相关。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 √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 )3、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小明18岁了,不想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 X )5、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三、分类纳税领取高龄补贴人身自由参加选举维护国家安全受教育权利:领取高龄补贴人身自由参加选举受教育义务:纳税、维护国家安全受教育四、简答题1、宪法规定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还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社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法治观念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发学生的思考。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的。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一、视频导入,了解人权
1.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也门撤侨回国的视频。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回国?
因为战乱,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威胁。
在国外发生战乱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立即反应,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PPT出示:人权
2.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每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和外国人)
了解人权包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前者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侨民回国?
侨民转移,是中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有哪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2 .道德修养:理解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3 .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人权理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研读宪法,知道人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重点)2 .探究学习、思考讨论,了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3年)》的相关内容,以及我国为发展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
(难点)3 .结合时事,思考辨析,初步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感受我国对发展人权事业的重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所需相关新闻以及视频。
教学过程一、理解人权的基本含义活动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1 .播放播放新闻视频。
视频内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增加临时航班,组织接回就读于英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未成年人留学生。
2 .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在国外疫情暴发时期,接我国未成年人留学生回国?3 .归纳中国政府增设航班,接未成年人留学生回国,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板书: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活动二探究何为人权1 .说一说人权的含义2 .小结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学习相关条例,理解人权行动在中国活动三结合宪法,知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1 .过渡随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也在行动。
2 .阅读法律条文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节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这些权利和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义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于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这些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引导学生尊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和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这些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和经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3.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和维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和经验。
3.准备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和维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宪法对我们有什么规定?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3)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
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7、过渡语:你知道吗?除了宪法以外,我国还制定了很多法律,具
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8、连连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9、思考:你知道当前能够切实保障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什么时
候制定的吗?我国公民的权利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呢?
10、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
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忧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
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权利有界限】
1、播放视频《网上维权不当,被法院判发帖道歉》
2、思考:视频当中的这对夫妇的做法及其带来的后果,对你有何启
示
3、想一想,填一填:
4、情景探究: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
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5、思考: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权利意识。
懂得珍惜公民的
基本权利。
通过视频、分析
深入认识权利的
界限,懂得珍惜
自己权利的同时
也要尊重他人的
权利。
课堂小结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总结提升。
2019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归纳整理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填空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5.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
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二、简答解析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2.公民应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如:①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③瞻仰扶助父母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业务。
4. 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5. 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6.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