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制作及管理流程格式
- 格式:docx
- 大小:13.56 KB
- 文档页数:4
工装治具的设计与制作及管控流程1 目的将工装治具用于生产助定位作业,使生产之工序顺畅,防止制程之问题发生,确保生产顺利,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满足客户的品质要求,且达成公司的质量目标。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荣公司生产之制程。
3 治具设计的工作及注意事项3.1 明确了解工艺规程及产品效果图而设计治具之目标,应明确产品的生产性,根据设计策划、工艺规程和产品图纸进行设计。
务必注明产品的零件号、工件穴号、治具名称、制造的数量、要用的型号和规格以及其它特殊说明。
根据工艺规程可以了解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夹紧面、本工序详细的加工要求、原始尺寸及技术条件和公差、加工余量、定位基准的精度和光洁度、工件的材料硬度和处理、以及表面处理的情况等。
务必了解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在本工序之前的有关表面的尺寸和光洁度等。
根据产品图纸可以了解工件的全貌及尺寸,各个表面化的尺寸精度、光洁度及技术条件、检查工艺规程所规定的要求是否正确合理,确认治具状态。
3.2 确定设计方案就是根据生产性,所用的设备,工件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来确定治具的结构型式。
在考虑设计方案时,一般应依照下列要求:1)确定定位方式,包括确定定位之工件的结构及工件排位/排模之间距(一般来说,定位基准是工艺人员按产品之工艺要求指定的,必须注意治具上的产品在喷漆过程中要喷到油漆,但喷漆人员和治具的设计人员共同检讨提出好的意见)。
2)确定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3)确定动力来源.4)确定单件夹紧还是多件夹紧。
5)确定单工位还是多工位。
6)根据上述几点方案,选择合适的夹紧装置和结构。
4 定位基准的选择4.1、在定位时,每个工件在治具中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对同一批工件来说,各件的位置也将是不一致的。
工件位置的这种不确定性,工件有几个自由度,沿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
未定位前的工件是自由体,因此,为了使工件在治具中有一个正确位置,必须对影响工件加工表面位置精度的自由度加以限制。
一、目的为确保注塑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效率,规范治具的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注塑车间所有治具的使用和管理。
三、治具管理职责1. 治具管理员:负责治具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回收、维修和报废等工作。
2. 使用部门:负责治具的使用、保养和日常维护,确保治具的正常使用。
3. 生产线员工:负责按照规定使用治具,发现治具损坏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四、治具管理流程1. 采购与验收(1)治具管理员根据生产需求,提出治具采购计划。
(2)采购部门按照计划进行采购,并组织验收。
(3)验收合格后,由治具管理员进行入库登记。
2. 保管与发放(1)治具入库后,由治具管理员按照类别、规格、型号进行分类、编号、上架。
(2)使用部门需要使用治具时,填写《治具领用单》,经治具管理员审批后领取。
(3)领用治具时,需确认治具完好无损,并填写领用记录。
3. 使用与保养(1)生产线员工在使用治具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治具,避免碰撞、划伤、变形等情况。
(3)使用完毕后,将治具清洁干净,放回原位,保持车间整洁。
4. 维修与报废(1)治具出现损坏、磨损等情况,需及时上报治具管理员。
(2)治具管理员根据损坏情况,决定是否维修或报废。
(3)维修后的治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报废的治具,由治具管理员进行回收、登记,并报相关部门处理。
五、治具管理制度要求1. 严格执行治具管理制度,确保治具使用安全、高效。
2. 定期对治具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加强对生产线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治具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 做好治具的统计和分析工作,为生产计划、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治具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治具管理制度,造成生产事故或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注塑车间负责解释和修订。
工装治具管理规范编制:郑小兵审核:何占科批准:受控状态:持有人:1目的为对工装治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工装在设计、制作、加工、验收、保管、维护、使用以及报废处理等过程中满足产品加工质量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的工装治具的管理控制。
3职责工程部为工装治具的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治具设计、制作、验收、保养、报废、建档和维护管理等工作。
生产部为工装治具的使用部门,负责工装治具的领用、日常点检、归还等工作。
4.作业流程:4.1工装治具的设计和制作4.1.1工程部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外形以及研发提供的工装图纸,选择合适的工装结构和技术参数,并提供PCB样板与工装制作公司衔接,负责完成工装治具的设计。
4.1.2工程部根据生产、维修和检验的实际需要安排工装治具的委外制作。
4.1.3委外制作工装治具需填写《设备申购单》,走相应的审批流程。
4.2测试工装治具的验收和调试4.2.1工装治具到货后,由工程部对工装治具进行首次验收并根据研发部提供的工装治具接线图纸连接内部线路,校验合格的工装治具,才可投入使用。
4.2.2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测量准确度,工装治具应在使用的工作环境下校准/调试。
4.2.3工装治具在正常使用的工作环境下校准/调试符合研发给出的技术要求的为验收合格,合格品才能纳入工装治具管理中去;对于验收不合格工装治具,由工程部负责联系供应商对不合格工装治具进行改进、更换或者退货。
4.3工装治具的管理4.3.1工装治具校验合格,工程部应进行测试工装标识、编号登记,记入《设备管理台帐》。
4.3.2测试工装的命名、编号规则:命名方式:AFT-****-** 例:AFT-0001-01»四位设备编号各类治具对应字符:434工装治具的标贴: 工装标贴范例:4.4工装治具的使用4.4.1按照工艺指导的方法正确使用工装夹具,轻拿轻放,不可以私自改装工装夹具。
4.4.2使用前先按照保养方法进行检查治具,日常点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机械加工治具的管理,确保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机械加工车间及使用治具的部门。
第三条治具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规范管理,责任到人;3. 优化配置,提高效率;4. 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第二章治具分类与定义第四条治具分为以下几类:1. 压力治具:用于工件压制成型、校正、定位等;2. 旋转治具:用于工件旋转加工、定位等;3. 传送治具:用于工件传送、定位等;4. 定位治具:用于工件定位、夹紧等;5. 其他治具:包括专用、通用等。
第五条治具定义:1. 治具:指用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导向、固定等作用的辅助工具;2. 通用治具:适用于多种工件加工的治具;3. 专用治具:针对特定工件加工的治具。
第三章治具管理职责第六条生产部负责治具的采购、验收、分发、回收等工作。
第七条工艺科负责治具的设计、审核、更新等工作。
第八条使用部门负责治具的保管、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
第四章治具采购与验收第九条治具采购应满足以下要求:1. 符合生产需求,确保产品质量;2. 具有良好的耐用性、精度和稳定性;3. 经济合理,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条治具验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采购部门收到治具后,及时组织验收;2. 验收人员对照采购合同、技术文件,检查治具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3. 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报告,由使用部门签字确认。
第五章治具使用与保养第十一条使用部门应按照以下要求使用治具:1. 正确安装、调整治具,确保其正常工作;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避免损坏治具;3. 注意观察治具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十二条使用部门应按照以下要求保养治具:1. 定期检查治具的磨损、变形等情况,及时更换;2. 保持治具的清洁、干燥,防止锈蚀;3. 定期对治具进行润滑,延长使用寿命。
第六章治具报废与回收第十三条治具报废应满足以下条件:1. 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2. 严重影响产品质量;3. 存在安全隐患。
工装治具管理规定流程工装治具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夹持、定位、测量和检查产品的专用工具。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需要对工装治具进行管理。
以下是一份关于工装治具管理的规定流程,以确保工装治具的有效使用和维护。
一、工装治具管理的目的和范围1.目的:规范工装治具的使用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工装治具的生产线。
二、工装治具库存管理1.建立工装治具清单:建立一份工装治具清单,包括治具名称、编号、规格、状态等信息。
2.定期盘点:定期对工装治具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
三、工装治具使用流程1.工装治具申请:生产线负责人根据需要填写工装治具申请单,并提交给工装治具管理员。
2.审批工装治具申请:工装治具管理员对申请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领取工装治具。
3.领取工装治具:领取工装治具时,需要填写领用登记表,并由领用人员签字确认。
4.使用工装治具:严格按照工装治具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改动或调整。
5.归还工装治具:生产完成后,及时归还工装治具,并填写归还登记表。
6.工装治具维护:使用中发现工装治具损坏或失效,需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四、工装治具维护与保养1.日常保养:每日对工装治具进行检查和清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周期性维护:按照工装治具的使用频率和要求,制定维护计划,并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和检修。
3.维修记录:对工装治具的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信息。
五、工装治具报废处理1.报废判定:工装治具管理员对损坏或失效的工装治具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报废。
2.报废记录:将报废的工装治具进行登记,包括报废原因和报废日期等信息。
3.报废处理:对报废的工装治具进行处理,包括销毁、回收或重新加工等方式。
六、培训和考核1.培训:对使用工装治具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工装治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知识。
2.考核: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装治具使用的规范性和维护保养的情况。
治具制作管理流程在制造业中,治具是一种用于辅助生产工艺的工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有效管理治具制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治具制作管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治具制作管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确保治具制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一、需求分析与计划阶段在治具制作管理流程的开始阶段,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生产部门与技术部门需要充分沟通,明确需要制作的治具类型、数量、功能要求等。
基于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治具制作计划,包括工期、资源需求、人力安排等。
二、设计与方案评审阶段在治具制作的设计过程中,由专业的设计师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治具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需要经过内部评审,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审内容可以包括设计图纸、零部件清单、加工工艺等。
三、材料采购与加工准备阶段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清单,并进行材料采购。
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度。
同时,进行加工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工人培训等,确保能够顺利进行治具的加工。
四、加工与装配阶段治具的加工过程需要按照加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加工过程的精度和质量。
加工完成后,进行治具的装配工作。
装配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装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测试与调试阶段完成治具的装配后,需要进行测试与调试工作。
测试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治具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六、验收与保养阶段在治具制作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主要包括检查治具的外观、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
如果验收合格,则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同时,需要建立治具的保养与维修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治具,延长其使用寿命。
七、记录与追踪阶段在治具制作管理流程中,记录和追踪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建立完善的治具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治具的制作过程、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
通过追踪治具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治具的状况,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
八、改进与优化阶段治具制作管理流程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装治具流程规范文件编号:WI-EQT-0245版本:A0 页数:1/5生效日期:修订履历希庞:EQT 审核: 批准:版本修订详情日期目的1) 明确本部门治具流程及管理规范,确保治具符合使用要求,保证本部门工作在公司持续有效运行;方便新进员工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本部门治具流程;2)适用范围仅适用于设备部治具流程内容如下: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为受控文件,若印章不是红色则为非受控文件, 请只使用受控文件。
印章标题:工装治具流程规范治具申请制作流程使用人提出申请治具申请人与申请治具单并提供相关资料I设计人接申请治具单及协商治具制作事宜I设计人绘图是否外发j是设计人写创建采购需求申请单I采购发治具图纸给供应商文员系统登记图纸I供应商报价I文员跑单I采购议价后下P/0技术员取图纸并确认要求供应商加工制作治具I收货中心收货收货人领取治具设计人验收治具I申请人签名确认领取治具技术员加工制作治具治具制作周期21天(除特殊外)治具验收周期2天(除特殊外)治具验收流程I设计人验收治具I治具是否校验 -J是校验治具I申请人签治单确认领取治具外发加工治具设计人验证治具功能否I文员贴治具编号和环保标签,拍治具相片,登记入库治具验收周期2天(除特殊外)治具修复流程设计人确认治具是NGI相关负责人确认治具是NGI分析治具NG的原因I设计人和负责人协商改善NG 台具对策方案I找出相关治具制作责任人治具NG责任人是内部技术员加工改善治具治具NGT任人是供应商通知供应商以及协商治具改善方案和完成日期文员写和跑治具信息联络单i供应商取NG台具i供应商加工改善治具设计人和相关人员再一次验收治具治具报废周期2天(除特殊外)治具修复周期2—— 5天(除特殊外)治具报废流程设计人确认治具是否报废分析治具报废的原因设备部统计治具并统一放置▼设计人写治具报废申请单i文员跑治具报废申请单相关负责人确认治具报废▼治具确认可以修复 治具再一次修复每季度第一个月清掉报废治具治具报废周期2天(除特殊外)。
治工具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为对治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治具、设备仪器在设计、制作/加工、保管、维护和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产品加工质量要求,特撰写此规范。
2.0范围:适用治具房所有物品的申请、使用和维护管理。
3.0职责和权限:3.1本报告的管理责任部门为工程部,执行责任部门为使用部门;3.2工程部:1>:负责新开发产品所需要治具、仪器设备的评估、申请、设计与制作;2>:负责日常质量改进工作中所涉及到新增加的治具的评估、申请、设计与制作;3.3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仪器设备、治具的保养维护,日常管理及治具需求的申请以及对新制作的治具的测量及验收作业。
4.0定义:4.1治具:非直接影响产品尺寸形状的用于定位、测试,提高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的装置。
5.0治具、仪器设备管理:5.1治具的制作及仪器设备申购信息接收:5.1.1治具制作时机:A:新开发产品评估需要新增治具的制作。
B:客户设计变更需要对治具进行改善或重新制作的。
C:内外异常改进的完善需要对治治具进行增加,修改的。
D:为提高制程能力及生产效率对工艺改进时,需要对治具进行增加或改进的。
E:为补救异常品需要制作治具的由返工部门向工程部门提出申请。
F:因使用时间过长或经过使用部门及工程部鉴定评估确认需要重新制作及改善的。
5.1.2仪器设备的申购时机:A:新开发产品评估需要新增仪器设备的申购.B:客户设计变更需要对改变测试方式或增加测试要求需新增仪器设备的申购;C:内外异常改进的完善需要申购新的仪器设备;D:为提高制程能力及生产效率对工艺改进时,需要申购新的仪器设备;E:为补救异常品需要增加新的测试项目需要用到新的仪器设备的申购;F:因使用时间过长或经过使用部门及工程部鉴定评估确认需要重新申购新的仪器设备;G:生产根据订单需求,需要增加新的产线,根据需求申购满足生产需求的仪器设备。
5.1.3对于“5.1.1治具制作时机”和“5.1.2仪器设备的申购时机”中确定需要新增及改善的治具、仪器设备的由使用部门向工程部提出申请,由工程部担当确认是否有治具制作及仪器设备申购的需要,确认后及时将制作信息和资料配布给工程部加工组完成或将仪器设备的申购请购单交由采购购买;5.2治具设计与制作及仪器设备的购买:5.2.1使用部门根据新产品开发、工艺提出新治具需求,所有申请必须填写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注明治具名称、规格、用途和数量要求,工程部对需制作治具的产品在《治具领用记录表》上登记,并及时设计出治具的图纸,治具设计完成后,由工程部根据公司的治具制作能力决定该治具是自行制作还是委外制作。
工装治具流程规范
治具申请制作流程
使用人提出申请治具
申请人写申请治具单并提供相关资料
设计人接申请治具单及协商治具制作事宜
设计人绘图
是否外发> 文员系统登记图纸
设计人写创建采购需求申请单
采购发治具图纸给供应商
供应商报价
文员跑单
▼
技术员取图纸并确认要求采购议价后下P/0
供应商加工制作治具
收货中心(仓库)收货
收货人领取治具
设计人验收治具▼
技术员加工制作治具申请人签名确认领取治具
设计人验收治具
治具是否校验
J 是 校验治具
文员贴治具编号和环保标签,拍治具相片,登记入库
外发加工治具
治具验收流程
设计人验证治具功能
申请人签治单确认领取治具
治具修复流程
设计人确认治具是NG
分析治具NG的原因
找出相关治具制作责任人
治具NG&任人是供应商
通知供应商以及协商治具改善
相关负责人确认治具是NG
设计人和负责人协商改善NG 台具对策方
案
技术员加工改善治具方案和完成日期
治具NG责任人是内部
治具修复周期2—— 5天(除特殊外)
治具报废流程
设计人确认治具是否报废
相关负责人确认治具报废
分析治具报废的原因
设备部统计治具并统一放置
设计人写治具报废申请单
▼
文员跑治具报废申请单
治具再一次修复
治具确认可以修复
治具报废周期2天(除特殊外)
每季度第一个月清掉报废治具
治具报废周期2天(除特殊外)。
工装治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对工装治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工装在设计、制作、加工、验收、保管、维护、使用以及报废处理等过程中满足产品加工质量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的工装治具的管理控制。
3.0职责工程部为工装治具的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治具设计、制作、验收、保养、报废、建档和维护管理等工作。
生产部为工装治具的使用部门,负责工装治具的领用、日常点检、归还等工作。
4.0作业流程:4.1 工装治具的设计和制作4.1.1 工程部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外形以及研发提供的工装图纸,选择合适的工装结构和技术参数,并提供PCB样板与工装制作公司衔接,负责完成工装治具的设计。
4.1.2 工程部根据生产、维修和检验的实际需要安排工装治具的委外制作。
4.1.3 委外制作工装治具需填写《设备申购单》,走相应的审批流程。
4.2 测试工装治具的验收和调试4.2.1 工装治具到货后,由工程部对工装治具进行首次验收并根据研发部提供的工装治具接线图纸连接内部线路,校验合格的工装治具,才可投入使用。
4.2.2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测量准确度,工装治具应在使用的工作环境下校准/调试。
4.2.3 工装治具在正常使用的工作环境下校准/调试符合研发给出的技术要求的为验收合格,合格品才能纳入工装治具管理中去;对于验收不合格工装治具,由工程部负责联系供应商对不合格工装治具进行改进、更换或者退货。
4.3 工装治具的管理4.3.1 工装治具校验合格,工程部应进行测试工装标识、编号登记,记入《设备管理台帐》 。
4.3.2测试工装的命名、编号规则:命名方式:治具类别: 4.3.4工装治具的标贴: 工装标贴范例:省略 4.4 工装治具的使用4.4.1 按照工艺指导的方法正确使用工装夹具,轻拿轻放,不可以私自改装工装夹具。
4.4.2 使用前先按照保养方法进行检查治具,日常点检。
工装治具管理制度流程一、引言工装治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合理使用、维护和管理工装治具,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流程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工装治具管理流程制定、工装治具准备与保养、工装治具使用和归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装治具管理流程制定1.目标设定:明确工装治具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制定合理的标准和制度要求。
包括工装治具的库存量、存放位置和存放方式等。
2.工装治具登记:建立工装治具登记台账,对所有工装治具进行记录,包括工装治具的名称、型号、数量、价值等信息,并做好标识。
3.保养和维护:制定工装治具的定期保养和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等内容。
同时,建立相应的保养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使用和归还:建立借用申请和归还登记制度,包括借用和归还的手续和流程。
借用工装治具时,在借用人员签字后,核对工装治具的完整性和数量,并在归还时进行相同的核对。
5.报废和损毁处理:对于无法再使用的工装治具,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对于损毁或损坏的工装治具,需要进行维修和修复,及时恢复可用状态。
三、工装治具准备与保养1.工装治具准备:在生产计划中提前准备工装治具,并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核对,确保准备的工装治具完整、数量准确。
2.工装治具清洁:定期进行工装治具的清洁工作,包括清除灰尘、油脂和杂物等。
清洁后需要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于进一步的保养和维护。
3.工装治具润滑:对于需要润滑的工装治具,定期进行润滑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
在润滑时,应使用合适的润滑材料,并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涂抹、喷洒或注入。
四、工装治具使用1.工装治具领用:在开始使用工装治具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申请和领用流程进行。
借用人员需填写借用申请单,由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领用工装治具。
2.工装治具使用:借用人员在使用工装治具时,应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
使用中发现问题时需及时上报,并暂停使用,等待处理。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工装治具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经济地服务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工装治具的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等环节。
三、定义1. 工装: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定位、固定、支撑、导向、传递、夹紧、检测等作用的辅助设备或工具。
2. 治具: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保证产品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专用工具。
四、职责1. 生产部:负责工装治具的申请、领用、发放、回收、报废等管理工作。
2. 工艺部:负责工装治具的设计、制造、验收等工作。
3. 采购部:负责工装治具的采购工作。
4. 质量部:负责工装治具的质量检验工作。
5. 使用部门:负责工装治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
五、制度及流程1. 采购流程(1)使用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填写《工装治具申请单》,提交生产部。
(2)生产部审核申请单,确认需求后,将申请单提交工艺部。
(3)工艺部根据需求设计工装治具,并提交给采购部。
(4)采购部根据工艺部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采购。
(5)采购部将采购到的工装治具提交给质量部进行检验。
(6)质量部检验合格后,将工装治具发放给使用部门。
2. 使用流程(1)使用部门领取工装治具时,需填写《工装治具领用单》。
(2)使用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工装治具的安全使用。
(3)使用部门定期对工装治具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
(4)如发现工装治具有损坏、磨损等情况,应及时上报生产部。
3. 维护保养流程(1)使用部门定期对工装治具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保养工作。
(2)使用部门每月对工装治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生产部。
(3)生产部根据检查结果,安排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4. 报废流程(1)使用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工装治具已无法修复或更换,应及时上报生产部。
(2)生产部核实情况后,将报废工装治具提交给采购部。
(3)采购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报废处理。
治具/检具制作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 目的:规范公司所有生产活动的治具/检具的制定及管理流程,以保证治具/检具精度能持续满足日常工作作业及检验作业的需求。
2.0 范围:适用公司所有治具/检具制作,申请和维护管理。
3.0 职责和权限:3.1本规范经管理者代表签认后发行实施;3.2本规范的管理责任部门为工程部,执行责任部门为使用部门;3.3工程部:1>:负责新开发产品所需要夹具/检具的评估、申请、设计、与制作。
2>:负责日常质量改进工作中所涉及到新增加的治具/检具的评估评估、申请、设计、与制作。
3.4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使用夹具/检具的保养维护,日常管理及治具/检具需求的申请。
3.5测量中心:负责对新制作的治具/检具的测量及对检具定期的检正作业。
4.0定义:4.1:治具的定义:非直接影响产品尺寸形状的用于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的辅助装置。
4.2:检具的定义:不能以单位及数字显示测量的结果,但能直接快速的判断产品某一质量特性的符合的辅助检验装置。
5.0作业内容:5.1治具/检具的制作信息接收:5.1.1治具/检具制作时机:A:新开发产品评估需要新增治具/检具的制作的.B:客户设计变更需要对治具/检具进行改善或重新制作的;C:内外异常改进的完善需要对治具/检具进行增加,修改的.D:为提高制程能力及生产效率对工艺改进时,需要对治具/检具进行增加或改进的。
E:为补救异常品需要制作治具/检具的由返工部门向工程部门提出申请.F:因使用时间过长或经过使用部门及工程部鉴定评估确认需要重新制作及改善的。
5.1.2 对于”5.1.1治具/检具制作时机”中确定需要新增及改善的治具/检具的由使用部门及工程部提出申请,由工程部担当确认是否有治具/检具制作需要,确认后及时将制作信息和资料配布给工程部机加工完成;5.2治具/检具设计与制作:5.2.1治具/检具图纸编号和实物的编号;a.治具/检具图纸编号由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产品治具中的排序号(01,02,03……)代表被检验尺寸的编号(如检验325尺寸长度,编写为325)产品编号加Z(表示治具),产品编号加J(表示检具)例如, F01U027612检验来料长度其治具编号为F01U027612J-3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