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我们身边的辐射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我们身边的辐射有多大?衡量标准:身边辐射低于 5 mW/cm²辐射,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它无法用肉眼捕捉到,却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甚至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人体70% 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大于10 mW/cm²的电磁波辐射后会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进而引发各种症状,比如心悸、头涨、失眠、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视力下降等。
通常情况下,人体受到的辐射不宜超过5 mW/cm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也正是它们让我们时刻身陷辐射环境的尴尬。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并不可怕,人体对这些辐射也不会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只要辐射值没有长期超标,我们就不必担心它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当然,我们仍然要对辐射保持足够的重视,在大家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知道每天生活的环境中到底有多少辐射。
常用电子设备辐射值实测那么,我们身边的辐射源都来自哪里呢?本次我们对笔记本、台式机、iPad和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了辐射量测试,测试数值以最大值或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来做参考。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室内和户外相比,哪里的辐射比较大?室内和户外相比,哪里的辐射更大?·测试一:室内和户外哪里辐射更大?我国对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是:理想状态下,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最好不超过0.04 mW/cm²(毫瓦/平方厘米)。
当然,成文的标准与现实总是有一些差距,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我们身边的辐射大多时候都是超出0.04 mW/cm²的,但我们依然还能够健康活着的原因就在于,这些辐射量虽然略有超标,但是人体还是完全能够承受的。
室内的辐射值在0.02 ~ 0.10 mW/cm²之间(办公环境)室内和户外的辐射哪个更高?在测试之前,我们都以为是前者,因为我们的办公室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
但测试结果却有些出乎人意料:户外的辐射值在0.09 ~ 0.49 mW/cm²之间(写字楼密集区)我们在室内和户外环境中分别观察了一个小时,发现户外的平均辐射值反而更高一些。
你身边藏了多少辐射近日,有报道称发现电梯里、汽车内打手机,辐射均会有所提高。
并且在汽车行驶中辐射也要比停止时高得多。
身边的辐射再次被推到争论的风口浪尖。
徐冰《人民文摘》(2014年第2期)24小时不离身的手机、几乎从未关闭过的WiFi、整天面对的电脑及鼠标键盘……我们在享受电子产品所带来便利的同时,背后的隐患被抛之脑后;当我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前往医院做检查时,免不了会与CT、X光照射打交道。
而伴随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家用电器,又能否确保百无一害?辐射无处不在。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各种宇宙射线都在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躲不掉。
然而,人类制造的辐射却并非这么简单。
辐射源在哪里?辐射源一:电子产品有专家对手机、WiFi、电脑进行了辐射测试。
结果显示,拨通手机,使用高频探头,在被呼叫方铃声响起5秒内将探头靠近某品牌手机,显示最高数据为4.42V/m,5秒后仪器数据不断下降,一度接近1V/m。
当探头处于5米之外时,未检测到通话手机的辐射数据;探头测定某品牌无线路由器时,WiFi辐射值为0.93V/m,当探头远离时,立刻测不出辐射值。
再将无线路由器开机,待手机接收到无线网络时,将探头靠近无线路由器,测得辐射值为1.34V/m;当测试一台液晶台式电脑时,主机辐射值为LOW状态,未显示辐射数据。
电脑液晶显示屏的数据为1.73V/m。
上海防辐射协会专家黎国栋介绍,手机的频率比较高,属于微波辐射,一般为900多兆赫,或1800多兆赫、2400多兆赫。
WiFi也是一样,一般在2400多兆赫。
不过,电脑键盘并非微波辐射,它是频率非常低的工频,是50赫兹的工频。
辐射源二:医疗器械据了解,人体接受的辐射80%来自天然辐射,20%源于人为的辐射,而在人为辐射中,医疗辐射几乎占据了98%。
有专家表示,按照不同的标准,医学辐射又可以分为多种,如果按照病人接受辐射的方式可以分为体外照射和体内辐射,体外照射就是我们常见的如X光、CT、骨密度检查、核医学显像等。
辐射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辐射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辐射是以波、粒子或光子的能量束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
核辐射是指来自于原子核的辐射。
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
它质量大且带电荷多,但穿透物质的能力弱,射程也短,只要用一张普通的纸就能挡住。
但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内照射,因此在防护上要特别防止α发射体进入人体内。
β射线是由高速电子组成。
与α射线相比它有较大的穿透力,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而使活组织受到损伤,但它很容易被有机玻璃、塑料或铝板等材料所屏蔽。
其内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线小。
γ射线与X射线类似,也是由看不见的光子组成的。
它的穿透力最强,能穿透一米多厚的水泥墙,一个能量为1MeV的γ射线就足以穿透人体。
因此在外照射的防护中对γ射线的防护最重要。
但由于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它不能直接引起电离,所以它对人体内照射的危害要比α、β射线都小。
放射性是指原子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固有特性。
具有能自发地发射粒子或电磁波的核素被称为放射性核素。
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了109种元素,约1800种核素。
109种元素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17种是人工制造的。
1800种核素中,只有270种是稳定的,其余1500余种是不稳定的,是放射性核素。
因此,我们的环境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辐射。
总而言之,辐射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辐照。
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可以造成显著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我们身边的辐射》说明文阅读附答案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宣纸阅读附答案宣纸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
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
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④宣纸有润墨性。
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
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
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
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
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
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选文有改动1.2分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宣纸有哪些特性?3.2分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4.3分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答案:1.2分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2.3分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3.2分作比较列数字4.3分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身边的辐射
经常使用手机,抱着手机不放的人容易得神经衰弱,睡不好或者脾气有改变,或者有心慌等;还有一种是热效应,热效应就是离它越近的地方,它会加热,尽管这个热我们感觉不出来,但是我们的机体、我们的细胞是很敏感的;老是加热它将来就会出问题。
现在国际的癌症组织已经宣布了手机辐射可能是癌瘤的一个重要病因。
孩子的中枢神经脑发育12岁就基本上完善了。
但整个神经系统的完全成熟要到20岁,所以对青少年来说越晚使用手机越好。
天热的矿石包括土壤都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天然石材颜色越鲜艳辐射越大;电热毯的辐射会干扰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内分泌,孕妇也不建议长期持久使用。
X光、CT、B超三种医疗检查设备中辐射量最大是CT,但辐射医学检查不会致癌。
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特别是日本核泄漏之后,妈妈们更担心了,如何才能让宝宝远离辐射危害?面对辐射,什么样的距离是安全的?其实相比核辐射,辐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的,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到底有哪些辐射。
1、紫外线自然界的紫外线主要来自于太阳光照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紫外线有电焊作业、电炉炼钢等等,它们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过度照射引起水泡、水肿、色素沉着)和眼睛(电光性眼炎)。
至于如何防护还是比较简单的。
电焊作业与电炉炼钢紫外线辐照较强,但都有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至于太阳光,适度的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日照太大和日晒时间过长的时候,太阳镜、阳伞、防晒霜等常见用品都可以有效减小阳光的外辐射。
2、红外线红外线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理论上,凡是-273摄氏度以上的物体都能够发射出红外线,太阳依然是最大的红外线热源。
而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红外线的地方有:冬季取暖,医疗领域的透热治疗等。
过量的红外线照射亦可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红外线的损害作用主要是热作用,表现在对皮肤的灼伤和对眼睛的热损伤。
红外线的防护措施也相当简单,一般不要裸眼直视强光源,而在工作场所中尽量将热源移至室外,加强通风,如不能移动则尽量远离。
3、微波微波对人体的作用与波长、频率有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对人体的作用也就越强。
微波存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导航、探测、通讯,我们身边经常接触到的微波有微波炉和手机。
微波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表现为头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状,甚至引起月经失调、心率失常及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手机、微波炉等低功率微波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对人体的微波伤害是极其微小的,一般来说不必担心。
但近年来由于手机依赖症的存在,人们对手机应用的接触时间大大延长,有可能加重手机辐射对健康影响的程度,所以我们应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及通话时间,摆脱低头成瘾的坏习惯,尤其是孕妇和孩子;另外可以尽量在拨号时让头部远离手机,线路接通以后再靠近头部,这也是可有效避免手机辐射的一个小技巧和好习惯。
生活中的辐射
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从太阳光到微波炉,我们都无法逃避它的存在。
辐射
是一种能量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地处理和利用辐射,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太阳光的辐射。
太阳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
可以为我们提供温暖和光线,促进植物的生长,也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然而,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会导致皮肤晒伤、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在户外活动时,我们应该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太久。
除了太阳光,我们还需要注意电磁辐射的问题。
电磁辐射来自电器设备、手机、微波炉等,长时间接触这些设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电磁辐射的接触,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尽量远离微波炉等辐射源。
此外,放射性辐射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放射性辐射来自核辐射、医疗设
备等,长期接触放射性辐射可能导致癌症、遗传基因突变等问题。
因此,在接受医疗检查时,我们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正确地处理和利用它。
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防晒、减少电磁辐射接触、减少放射性辐射的接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只有正确地处理和利用辐射,我们才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避免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存的自然环境中。
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
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
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
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
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
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
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
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
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
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
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12.“天然放射线主要
..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分)
1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
种)(4分)
存的自然环境中。
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
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
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
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
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
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
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
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
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
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
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12.“天然放射线主要
..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分)
1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
种)(4分)
11.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
(2分,意思对即给分)
12.不能删除。
“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
面的。
若删去,说明
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
(3分,意思对即给分)13.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
(3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1
分)
14.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
少用电脑等。
(4分,答对1点给1分,符合题意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