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种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
- 格式:docx
- 大小:49.88 KB
- 文档页数:7
目前儿童禁用药品表禁用药品:Cisapride副作用说明Cisapride从二千年迄今,在全球造成三百多名病患发生心律不整甚至死亡。
Cisaprid与抗生素、抗霉菌剂、蛋白质分解酶抑制剂、胰岛素、及某些抗忧郁药物共同服用,会影响心跳频率,某些病患也最好不要使用Cisapride,如慢性肺阻塞疾病、癌症、电解质不平衡、上吐下泻等患者。
过去部分医师开此药用于消除孩子的肚子不舒服,但卫生署两年前即公告禁用,因为当时发生了服用此药造成死亡案例。
禁用药品:codeine副作用说明可待因,为吗啡类药物,可直接抑制大脑控制咳嗽的中枢神经,达到减轻咳嗽的疗效;但两岁以下的幼儿肝脏功能未发育完全,无法代谢可待因成份,会出现呕吐、昏睡、走路不稳等副作用。
禁用药品:theophylline副作用说明为气管扩张剂,不建议给一岁以下或一般感冒病童使用。
禁用药品:Dexchlirpheniramin/chlopheniramin副作用说明抗组织胺,不建议两岁以下幼儿使用,因宝宝各脏器官功能不成熟,易受损伤。
禁用药品:aminoglycoside副作用说明为抗生素药品氨基糖苷类,卫生署明确规定六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这类药品。
比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这些可导致耳聋,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禁用药品:Macrolides副作用说明大环内脂类为抗生素药品,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其霉素等,这些治疗衣原体、军团菌、支原体的特效药,往往对肝脏的损伤大,若药剂量大、用药时间长,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禁用药品:chloramphenicol副作用说明氯霉素类,这类药现在临床使用少,宝宝使用这类药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症,使肝功能衰竭。
禁用药品:Quinolones副作用说明奎诺酮类药,氟诺沙星、环丙沙星这类成人普及的药品,建议基本最好不要用或慎用,目前已有实验资料表明,这类药物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常用药物的年龄限制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用对了可以治病,用得不对就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致病。
我院的常规药品有800多种,许多药品及其品规是有年龄使用限制的,不适宜的年龄用药可能是禁忌症,或者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一、抗生素类药1、喹诺酮类药(包括诺氟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等):18岁以下患者禁用2、克拉霉素0.5g:12岁以下儿童请使用其它适宜剂型的品种3、SMZ: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4、头孢西丁:3个月以内婴儿不宜使用5、克林霉素:1个月的小儿不宜使用,4岁以内儿童慎用6、头孢唑林: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推荐应用本品二、抗病毒药7、金刚烷胺:新生儿和1岁以下患者禁用三、抗寄生虫病药8、肠虫清:2岁以下小儿禁用四、呼吸系统用药9、孟鲁司特钠4mg:2-5岁儿童患者使用10、孟鲁司特钠5mg:6岁-14岁儿童患者使用11、孟鲁司特钠10mg: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使用12、奥亭: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本品13、新康太克:不推荐用于12岁以下儿童五、耳鼻喉科用药14、爱赛平:5岁及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15、诺通: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请使用0.05%浓度的盐酸赛洛唑林鼻用喷雾剂16、辅舒良:12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长期使用应规律监测身高六、消化系统用药17、洛哌丁胺:禁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18、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19、美沙拉嗪: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七、解热镇痛抗炎药20、巴米尔: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6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宜服用本品八、抗抑郁药21、帕罗西汀:不可用于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或青少年九、皮肤科外用药22、千白: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儿童禁、忌、慎用药品抗感染药物头孢呋辛针剂:3个月以下儿童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定,不推荐使用。
头孢克肟:早产儿、新生儿不宜使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本品已被有效地用于婴儿感染的治疗;但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尚未进行广泛的研究,因此本品在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前必须权衡利弊后谨慎应用。
头孢曲松钠: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者)的用药安全尚不确定。
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头孢噻肟钠:婴儿不宜作肌内注射。
头孢替安:安全性尚不确定(包括早产儿、新生儿)。
头孢唑林钠: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新生儿不推荐因应本品。
头孢唑肟: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
阿米卡星:氨基糖苷在儿科中应慎用,尤其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使本类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
链霉素:本品属于氨基糖苷类,在儿科中应慎用,尤其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使半衰期延长,药物易在体内积蓄而产生毒性反应。
克拉霉素:1个月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乙酰螺旋霉素:6个月以内小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未确定。
四环素:在牙齿发育期间(怀孕中后期、婴儿和8岁以下)应用本品时,四环素可在任何骨组织形成稳定的钙化物,导致恒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故8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
甲砜霉素:新生儿避免使用。
氯霉素滴眼液: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尚缺乏应用本品资料。
喹诺酮类:可使犬的承受关节软骨发生永久性损伤而致跛行,在其他几种未成年动物中也可致关节病发生,故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增效联磺片、磺氨嘧啶锌: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应禁用。
奥硝唑:儿童慎用,3岁以下儿童不用。
甲硝唑:儿童慎用,并减量。
复方酮康唑乳膏:小儿禁用。
克霉唑:3岁以下儿童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
儿童慎用或禁用的抗菌药
第一类是喹诺酮类药物,例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这类抗菌药由于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良好,因此临床应用较广。
但经动物实验太临床观察发现,此类药物可引起儿童关节软骨损伤,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因此,不宜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
第二类是四环素类药物,例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该类药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和血液中磷酸钙结合,沉积在生长阶段的骨骼和牙齿上,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在牙釉质沉积,牙齿会变黄,所以孩子应忌服这类药物。
第三类是氨基糖苷类药物,例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
这类药物主要对听神经和肾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可引起耳聋和肾脏损伤,尤其在长期大剂量用药时更容易发生。
第四类磺胺类药物,例如磺胺嘧啶和复方新诺明等。
这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对肾脏具有一定的刺激和毒性作用,如果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不注意多喝水,可在尿路
中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损伤肾脏,因此,孩子在服用这类药物时要多喝水。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览表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在儿童用药方面的禁忌也比成人要多。
很多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在不少药品说明书上都标注着「儿童禁用/ 慎用/ 忌用」这样的字眼。
•
「禁用」指禁止使用,凡是禁用药品,绝对不能使用。
•
•
「忌用」指不宜使用,因为药物很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
•
「慎用」指可以使用,但需要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
•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宝宝的年龄越小,需要禁用/ 慎用/ 忌用的药物就越多。
儿童用药禁忌虽然是比较专业的内容,但儿童用药无小事,家长也应该适当了解一些儿童用药方面的禁忌。
整理了一份各个年龄段儿童药物禁用/ 忌用/ 慎用表,方便爸妈们在需要的时候查找。
新生儿期
注:后文所提到的禁忌,同样适用于新生儿。
婴儿期
注:后文所提到的禁忌,同样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儿。
幼儿期
注:后文所提到的禁忌,同样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儿童及青少年
各年龄段儿童均需禁用/ 慎用的其他药物
注:小儿年龄分期
•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
•
•
新生儿期:胎儿出生至生后28 天以内
•
•
婴儿期:胎儿出生至1 周岁
•
•
幼儿期:1 周岁至3 周岁
•
•
儿童及青少年:大于3 周岁,小于18 周岁•。
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氨基糖苷类: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6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2 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三、林可霉素 1 月龄以下的新生儿禁用。
四、氯霉素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肝功能衰竭。
五、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禁用于幼儿,未成年儿童慎用,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六、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8 岁以下小儿禁用,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生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
七、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新生儿忌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新生儿黄疸,2岁以上医生指导使用。
甲氧苄啶(TMP) 早产儿、新生儿避免使用。
八、其它: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灵):婴儿忌用,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咪康唑:(1 岁以下儿童禁用)。
嗪类驱虫药:(2 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苯达唑(肠虫清):2 岁以下小儿禁用。
呋塞米(速尿):儿童慎用,用药量宜少,间隔适当延长,忌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肼苯哒嗪婴儿、新生儿忌用,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氯丙嗪: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
异丙嗪: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儿童慎用。
孕妇临产禁用。
氯雷他定:儿童慎用,2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儿童禁用和慎用药许多药品都有使用禁忌,在说明书上列出该药品不能应用的各种情况,使用的主要字眼有三个:“慎用”“忌用”和“禁用”。
三个词语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不相同。
慎用:不是说不能使用,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提醒服药的人使用该药时要小心谨慎。
提醒对象通常为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忌用:较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
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
禁用:是最严厉的警告,表示禁止使用,若使用会带来严重后果。
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青霉素。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见儿童禁用和慎用药物。
消化系统类药物莫沙必利: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的药物。
儿童及青少年慎用。
(无临床使用经验)解热镇痛类美洛昔康:骨关节炎症状加重时的短期症状治疗。
15岁以下儿童禁用。
(无临床使用经验)塞来昔布: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缓解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成人急性疼痛。
18岁以下禁用。
目前尚无关于18岁以下儿童应用塞来昔布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资料。
尼美舒利: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骨关节炎等),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12岁以下儿童禁用,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及肝脏造成损伤。
吲哚美辛:用于缓解疼痛和高热的对症解热。
14岁以下儿童禁用等,原因是儿童对本品敏感,有用本品后因激发潜在性感染而死亡的报道。
抗生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烧伤、创伤及骨关节感染等。
如庆大霉素,阿卡米星等6岁以下儿童禁用,6岁以上慎用,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一、二代头孢原则上不应与氨基甙类的合用,因其肾毒性较强,与氨基甙类的合用可加重对肾的损害,三、四代的基本上都可以合用。
30种儿童禁用药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用药过程中要比成人更加谨慎,这样才能既帮助孩子早日康复,又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1、氨基糖苷类:常见: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禁忌:6 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原因: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2、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禁忌:3个月以下儿童,以及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禁用。
原因:儿童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时,使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
3、萘普生、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吡罗昔康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萘普生;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14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15岁以下儿童禁用美洛昔康;儿童禁用吡罗昔康。
原因:非甾体抗炎药均可能引起致命的肾损害、胃肠出血、心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除外);尼美舒利即使短期使用也可引起无症状的、致命的肝损害;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所引起的严重皮肤反应的风险高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
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禁忌:2 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原因: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5、复方地芬诺酯(地芬诺酯、阿托品)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①地芬诺酯为哌替啶的衍生物,有与吗啡相同的基本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期应用时可产生依赖性;②复方地芬诺酯极易导致小儿中毒,早期主要有发热、皮肤潮红、兴奋易激惹等阿托品样中毒表现;后期主要有呼吸抑制、中枢抑制、瞳孔缩小等阿片样中毒表现。
6、阿苯达唑、哌嗪、噻嘧啶、左旋咪唑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达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哌嗪、噻嘧啶;儿童禁用左旋咪唑。
常用药的年龄限制、病症禁忌、服药禁忌资料大全2014-12-15药圈医学生
常用药物年龄限制
常用药物疾病禁忌
常用药物服药禁忌
常用药物需询问过敏史
常用药物曾用名
常用药物品名易混淆
很多药物通用名仅一字之差,但作用则大不相同,现将部分品名易混淆的商品归纳举例如下,要求店长带领店员组织店员逐个品种进行学习并举一反三,加强对商品说明书的学习、提高销售意识的同时要注意安全用药意识,并将易混淆药品
19、西替利嗪—氟桂利嗪
20、利可君—利君沙
21、消心痛—心痛定
22、心律平—慢心律
23、安博维—安博诺(复方)
24、海捷亚(复方)-科素亚
25、尼群地平—尼莫地平
26、颈腰康—颈复康
27、普萘洛尔—阿替洛尔
28、泛昔洛韦—伐昔洛韦
来源:药圈
举报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内容。
儿童用药有哪些禁忌婴儿期包括早产儿和新生儿,其特点是药物较易进入脑组织,即使在皮肤局部应用(洗剂和软膏剂),也会迅速吸收,有时在体内产生全身的作用。
婴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密切注意,以免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下列两类药物应禁用或慎用,家庭用药者更须注意。
(1)尽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
(2)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多粘菌素E、可的松样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维生素A(大剂量)。
还有以下药物要慎用: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
因其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症。
开始时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且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
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
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最常用的有APC,即“复方阿司匹林”,常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和头痛。
另外APC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
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能本来就较差,高热时很易引起惊厥,如果当婴幼儿发热时,使用APC来退热,就等于“火上浇油”,致使因发汗过多而引起虚脱。
因此应慎用。
服用APC时应多喝开水,促使发汗散热,达到退热解痛目的。
忌服维生素A 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退变。
维生素A不足时,可减慢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
但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
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鳝鱼、猪、牛、鸡等动物内脏,蛋黄、波菜、青菜、青椒、蜜桔、胡萝卜。
忌服速效感冒胶囊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60种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21种常见儿科用药『收藏版』
由于儿童用药有其特殊性,并不是说慎用就不能用,或者婴幼儿禁用就所有儿童都禁用。
例如CFDA发文规定,对于仅用于儿童的氨金黄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因该类药物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但是对于1岁以上儿童,是可以使用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儿科用药,细化到具体年龄段的儿童,还要结合说明书要求来使用:
·感冒·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用于发热、头痛、四肢酸痛
◆人工牛黄:解热镇惊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金刚烷胺:抗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
◆咖啡因: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
·咳嗽·
·发烧·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