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钢筋手工算量题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
钢筋手工算量题目1.计算矩形柱钢筋,柱砼C30,砼结构环境类别按一类考虑。
抗震等级为四级1.1矩形角柱KZ1钢筋所需规格重量,KZ1柱下独立基础高500,基础保护层厚度为40mm,双向底筋为C14@200,基础顶面标高-0.7,在二层3.87、三层7.17、四层10.47与KZ1相交梁尺寸均如图所示。
1.2矩形边柱KZ1钢筋所需规格重量,柱截面同,在二层3.87、三层7.17、四层10.47与KZ1相交梁尺寸均如图所示。
一、基础插筋计算(-0.70标高)1、纵筋计算判断柱插筋伸入基础内的长度已知:基础高度hj=500mm,基础保护层厚度为40mm,双向底筋为14@200 纵向钢筋进入基础内的长度h1=500-40-2*14=432mm<纵筋锚固长度LaE=35d=35*20=700mm (查11G101-3P59或11G101-1P53)所以:纵筋在基础内的弯折长度a取值见11G101-3 P59图一(若h1≤laE 则a取值见11G101-3 P59图二 a=15d)即弯折长度a取15d18基础插筋长度=Hn1/3+h1+a (见11G101-1 P57=1/3(3870+700-570)+432+15×18=1333+432+270=2035mm钢筋的根数n=2根总长度=2×2035=4070mm=4.07m20基础插筋长度=Hn1/3+h1+a (见11G101-1 P57=1/3(3870+700-570)+432+15×20=1333+432+300=2065mm钢筋的根数n=6根总长度=6×2065=12390mm=12.39m2、箍筋计算见11G101-1 P61(若有地下室见P58)柱保护层厚度c=20mm⑴箍筋直径8大箍筋长度=〔(B-2c)+(H-2c)〕×2-4ds+2×13.6d=〔(450-2×20)×4-4×8+2×13.6×8=410×4-4*8+2*13.6*8=1826mm基础内的个数=(hj-c-2d-100)/500+1≥2=(500-40-2×14-100)/500+1=0.66+1=1.66 取2根11G101-3 P59图一、二总长度=2×1826=3652mm=3.652m二、首层钢筋计算(-0.70~3.870标高)1、18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上一层非连接区长度=(3870+700)-3970/3+max(Hn2/6,柱长边,500)(见11G101-1P57 )=4570-1333+max(2730/6=450,450,500)=4570-1333+500=3737mm根数N=2根总长度=2×3737=7474mm=7.474m20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上一层非连接区长度=(3870+700)-3970/3+max(Hn2/6,柱长边,500)=4570-1333+max(2730/6=450,450,500)=3737mm根数N=6根总长度=6×3737=22422mm=22.422m2、8箍筋计算⑴大箍筋长度同插筋=1826mm箍筋个数=柱下部非连接长度/加密区间距+1+柱上部非连接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梁高/加密区间距+(首层层高-底部非连接区长度-上部非连接区长度-梁高)/非加密区间距-1 (见11G101-1 P61 )加密区箍筋根数:柱下部Hn1/3部分的个数n=(Hn1/3-50)/加密区间距+1=(1333-50)/100+1≈14根柱上部的个数n=max(4000/6=667,450,500)/100+1+570/100=667/100+1+570/100=7+1+6=14根非加密区根数:n=〔4570-1333-667-570〕/200-1=9总长度=(14+14+9)×1826=37×1826=67562mm=67.562m⑵单支箍筋长度纵向、横向长度=450-40-8+2×13.6×8=620mm纵向、横向单支箍筋根数分别=大箍筋个数=37根总长度=37×2×620mm=45880mm=44.88m三、二层钢筋计算(3.870~7.170标高)1、纵筋计算218纵筋长度=本层高-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上一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 =3300-max(Hn2/6=455,450,500)+max(Hn3/6,hc,500)=3300-500+500=3300mm总长度=2*3300=6600mm=6.6m820纵筋长度=本层高-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上一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3300-max(Hn2/6=455,450,500)+max(Hn3/6,hc,500)=3300-500+500=3300mm总长度=8*3300=26400mm=26.4m2、插筋计算220插筋长度=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1.2LaE=500+1.2×35×20=1340mm总长度=1340×2=2680mm=2.682、6箍筋计算(见11G101-1 P61 )⑴大箍筋长度=(450-40-6)×4+2×13.6×6=1779大箍筋个数=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本层上部非连接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三层梁高/加密区间距+(本层层高-底部非连接区-上部非连接区-梁高)/非加密区间距-1=(500-50)/100+1+500/100+1+570/100+(3300-500-500-570)/200-1 =(5+1)+(5+1)+6+9-1=26根总长度=26*1779=46254mm=46.254m⑵纵、横向单支箍筋长度=450-40-6+2×13.6×6=567mm纵、横向单支箍筋个数=大箍筋个数=26根总长度=26×567×2=29484mm=29.484m四、顶层钢筋计算(7.170~10.470标高)1、纵筋计算(见11G101-1 P60 )(角柱及边柱见11G101-1 B大样)(1)内侧钢筋(计算方法同中柱)①218判别柱顶LaE=35d=35×18=630>hb-c-db=570-20-6=544mm则需弯锚12d,见11G101-1 P60大样A.B角柱、边柱纵筋锚固长度取值②520则弯锚12d锚纵向钢筋长度=顶层层高-本层底部非连接区-保护层厚度c-梁箍筋直径+12d =3300- 500-20-6+12×20=2774+240=3014mm总长度=5×3014=15070mm15.07m(2)外侧钢筋520锚固长度= max(1.5LaE,hb-c-db+15d)1.5LaE=1.5×35×20=1050Hb-c-db+15d=570-20-6+15×20=844纵筋长度=3300-500-570+1050=3280总长度=5×3280=16400mm16.4m2、插筋计算220插筋长度=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1.2LaE=500+1.2×35×20=1340mm总长度=1340×2=2680mm=2.682、箍筋计算(见11G101-1 P61 )⑴大箍筋长度同二层=1779mm箍筋个数=本层底部非连接区/加密区间距+1+本层上部非连接区/加密区间距+1+屋面梁高/加密区间距+(本层层高-底部非连接区-上部非连接区-梁高)/非加密区间距-1=(500/100+1)+(500/100+1)+570/100+(3300-500-500-570)/200-1 =6+6+6+9-1=26根箍筋总长度=26*1779=46254mm=46.254m⑵纵向单支箍筋长度同二层单支箍筋长度=567mm纵向单支箍筋个数=大箍筋个数=26根纵向单支箍筋总长度=26*567=14742mm=14.742m(3)横向(小)箍筋长度={[(450-40-2×6-20)/4]×2+20+6+(450-40-6)}×2+2×13.6×6=(95×2+20+6+404) 2+2×13.6×6=1403nm横向(小)箍筋总长度=26×1403=36478mm=36.478m。
柱子钢筋长度计算(焊接接头)一、基础层:1、上下层钢筋直径一样时:各项设置如下图:结果显示:手工计算结果如:插筋1:833+700+100-100=1533mm插筋2:(833+700+100-100)+35d=1533+35*20=2233mm注:软件里柱子的搭接百分率按50%处理,焊接搭接时规范要求搭接范围取值为max{500,35d},这里取大值35d。
主筋:3000-833+650=2817mm2、上下层钢筋直径不一样,且本层钢筋直径小,上层直径大时:设置如(四角筋本层直径改为18mm,其他不变):结果显示:直径为20mm的插筋长度计算同类型1。
-----------焊接点在柱子下端直径为18mm的插筋计算:--------焊接点移到柱子上端(上下钢筋直径不一样,见03g101-1 p36)四角筋中2根插筋,见下图2号钢筋另2根插筋见下图1=1920mm插筋以上主筋长度的计算:直径为20mm的主筋长度计算同类型1。
直径为18mm的主筋计算:号插筋上的主筋,即下图3号钢筋,长度为:35d+650+500+650=35*18+650+500+650=2430mm号插筋上的主筋,即下图4号钢筋,长度为:650+500+650+35d=650+500+650+35*20=2500mm焊接点3、上下层钢筋直径不一样,且本层钢筋直径大,上层直径小时:参数设置如下:上层钢筋直径改为18mm计算结果,钢筋长度见下图:插筋长度计算:833+700+100-100=1533mm插筋长度计算:1533+35*d=1533+35*20=2233mm主筋长度计算:(3000-833)+650=2817mm(650的取值同上)主筋长度计算:(3000-833-35*d1)+650+35d2=(3000-833-35*20)+650+35*18=2747mm二、中间层:1、上下层钢筋直径一样时:设置如图:结果显示:长度计算:3000-650+650=3000mm2、上下层钢筋直径不一样,且本层钢筋直径小,上层直径大时:设置如图:结果显示:钢筋长度计算:纵向主筋:3000-650+650=3000mm纵向主筋:3000-650-35d1+650+35d2=3000-650-35*18+650+35*18=3000mm纵向主筋:3000-650-500-650-35d=3000-650-500-650-35*18=570mm(2根四角筋) 纵向主筋:3000-650-35d-500-650=3000-650-35*18-650=570mm(2根四角筋)注:纵向主筋软件计算结果为1220,错误,少扣了最小离板高度650。
工程施工钢筋计算例题1. 背景介绍一座建筑工程离不开钢筋,钢筋是建筑的骨架,起着承重和支撑作用。
在施工中,对钢筋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下面我们以一个简单的钢筋计算例题来进行介绍。
2. 例题描述某建筑工程中,柱子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柱子的高度为5m,要求柱子能够承受1000KN的垂直荷载。
现在要求计算出该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截面尺寸。
3.计算步骤(1)计算柱子的受力情况首先需要计算出柱子的受力情况,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柱子的尺寸可以得出柱子的受力情况。
在本例中,柱子的受力等于1000KN。
(2)计算柱子的截面面积根据柱子的截面尺寸,可以计算出柱子的截面面积。
在本例中,柱子的截面面积为400mm×400mm=160000mm²。
(3)计算钢筋的需量根据设计规范,钢筋的需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s = P / (σs * fy)其中,As为钢筋的面积,P为柱子的受力大小,σs为钢筋的应力,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
在一般情况下,σs取0.4,fy为360MPa。
(4)计算钢筋的截面尺寸根据钢筋的需量和柱子的截面面积,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截面尺寸。
在本例中,钢筋的截面尺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s = π * (d/2)² * n其中,d为钢筋的直径,n为钢筋的根数。
(5)选择合适的钢筋配置方案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钢筋配置方案,确保柱子的抗压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4. 结论通过以上计算步骤,我们可以得出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截面尺寸,从而确保柱子的抗压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工程施工钢筋计算例题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需要认真对待。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一、选择题:(每题1分)1、由于建筑与结构标高的差异,对下( A、D )构件在计算钢筋时要注意增加垫层或找平层的厚度。
A、栏板B、楼梯C、圈梁D、构造短柱2、Φ10@100/200(Φ12@100)括号内的数值表示( C )A、基础内箍筋加密B、柱端头箍筋加密C、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D、梁端头箍筋加密3、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 A )A、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B、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C、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4、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GY500*250表示( D )A、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250、腋高500B、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C、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D、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5、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C )A、筏板顶高出梁顶B、梁顶高出筏板顶C、梁顶平筏板顶D、筏板在梁的中间6、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 B )A、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每边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B、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设置每边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C、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D、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7、板块编号中XB表示?( B )A、现浇板B、悬挑板C、延伸悬挑板D、屋面现浇板8、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A )A、200mmB、250mmC、300mmD、350mm9、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C )A、200mmB、250mmC、300mmD、350mm10、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时,纵向受拉钢筋的修正系数为:( A )A、1.2B、1.4C、1.6D、1.811、Φ6抗震箍筋的弯钩构造要求采用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段取值为:( A )A、75B、10dC、 85D、12d12、抗震箍筋的弯钩构造要求采用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段取值为:( B )A、10d 85mm中取大值B、10d 75mm中取大值C、12d 85mm中取大值D、12d 75mm中取大值13、框架梁的上部钢筋第一排全部为4根通长筋,第二排为2根支座负筋,支座负筋升出支座的长度为( B )A、1/5LnB、1/4LnC、1/3LnD、其他值14、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 C )A、15dB、12dC、150D、25015、当梁的腹板高度Hw大于多少时必须配置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得大于多少?( C )A、450 250B、800 250C、450 200D、800 20016、搭接区的箍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区钢筋( C )),间距不应大于100及5d(d为搭接区钢筋( C ))A、最大直径、最大直径B、最小直径、最大直径C、最大直径、最小直径D、最小直径、最小直径17、砼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混凝土保护层表中的最小厚度数值应增加( D )A、2B、10C、15D、518、现板中配筋Φ8/10@150,Φ8与Φ8之间的间距为( A ),Φ10与Φ10之间的间距为( A )Φ8与Φ10之间的间距为( B)A、300B、150C、200D、7519、非抗震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判断条件为:( D )A、1.5Hb(梁高)、500mm取大值B、2Hb(梁高)、500mm取大值C、500mmD、一般不设加密区20、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在什么位置断开( D )A、距支座边0.05LnB、距支座边0.5LnC、距支座边0.01LnD、距支座边0.1Ln21、非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带肋的( D),光圆为( B )。
钢筋计算总结一、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无规定时取值as一般情况:基础40mm 框架柱30mm 框架梁25mm 板15mm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二、钢筋每米重量: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φ6=0.222 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三、箍筋计算1、双肢箍下料长度:无论箍筋还是拉筋,弯钩部分均按135°计算135°/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按外包尺寸计算:l= 箍筋外包周长-3个90度弯曲调整值+2个135度弯钩增加值(1)、抗震结构l=箍筋4边外包尺寸-3×1.75d + 2×11.87d即l=2(b-2c+2d)+2(h-2c+2d)-1.75d×3+11.87d×2=2(b+h)-8c+26.5d =内包尺寸周长+26.5×箍筋直径(2)、一般结构(非抗震区),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l=2(b-2c +2d)+2(h-2c +2d)-1.75d×3+6.87d×2=2(b+h)-8c +16.5d =内包尺寸周长+16.5×箍筋直径式中:b —构件截面宽;H —构件截面高;d —箍筋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特别注意:计算过程中而采用内包尺寸时,箍筋下料长度=内包周长+26.5箍筋直径此点最容易忽视。
当涉及到柱的钢筋计算时,我们需要考虑柱的受力情况、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柱钢筋计算例题及计算过程:假设我们要设计一根方形截面的混凝土柱,其尺寸为300mm ×300mm,混凝土强度为C30。
现在我们需要计算在柱中添加多少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柱的受力情况,包括弯矩、轴力等。
在这里,我们假设柱受压,需要考虑的主要是柱的轴向受力。
1. 计算轴向受力: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柱所受的轴向压力。
假设柱的设计轴向荷载为N = 1500 kN。
2. 计算截面面积:柱的截面面积为 A = 300mm ×300mm = 90000mm²= 0.09m²。
3. 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构件尺寸,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但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质量控制、施工技术等),这里我们假设混凝土的实际承载能力为0.6fcuAc。
在这里,我们假设混凝土的设计强度fcu为30 MPa。
混凝土的承载力Fc = 0.6 ×30 MPa ×0.09 m²= 1.62 MN。
4.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受压区内的受拉钢筋面积As。
假设我们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其受拉强度fyd为400 MPa。
我们可以假设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为As,并按规范的相关要求计算出所需的受拉钢筋面积。
假设钢筋的受拉强度设计值为fyd = 400 MPa。
根据设计公式,As = N / (fyd ×0.9) = 1500 kN / (400 MPa ×0.9) = 4.17 ×10³mm²。
5. 确定钢筋数量: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需要在柱中添加多少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
根据所需的受拉钢筋面积和钢筋的截面积,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数量。
假设每根20mm直径的钢筋截面积为314 mm²,则所需的钢筋数量为4.17 ×10³mm²/ 314 mm²≈13.28 根。
钢筋算量练习题钢筋算量练习题一、引言钢筋算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对建筑结构中的钢筋进行计算和估算。
在工程实践中,掌握钢筋算量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读者巩固和提高钢筋算量的能力。
二、练习题1. 一栋楼房的柱子高度为10米,柱子的截面为40cm×40cm,按照每根柱子的纵向钢筋间距为20cm,横向钢筋间距为30cm,柱子的钢筋算量是多少?解析:首先计算柱子的截面面积,即40cm×40cm=1600cm²。
然后计算纵向钢筋的数量,柱子高度为10米,即1000cm,纵向钢筋间距为20cm,所以纵向钢筋的数量为1000cm÷20cm=50根。
再计算横向钢筋的数量,柱子的截面面积为1600cm²,横向钢筋间距为30cm,所以横向钢筋的数量为1600cm²÷30cm=53.33根(取整数为53根)。
因此,柱子的钢筋算量为50根纵向钢筋和53根横向钢筋。
2. 一栋楼房的梁长为8米,梁的截面为30cm×60cm,梁的钢筋算量是多少?解析:首先计算梁的截面面积,即30cm×60cm=1800cm²。
然后计算梁的钢筋数量,梁长为8米,即800cm,假设纵向钢筋间距为20cm,所以纵向钢筋的数量为800cm÷20cm=40根。
因此,梁的钢筋算量为40根纵向钢筋。
3. 一栋楼房的楼板面积为200平方米,楼板厚度为15cm,楼板的钢筋算量是多少?解析:首先计算楼板的体积,楼板面积为200平方米,楼板厚度为15cm,所以楼板的体积为200平方米×15cm=3000立方米。
然后计算楼板的钢筋数量,假设楼板钢筋的间距为30cm,楼板的钢筋数量为3000立方米÷30cm=10000根。
因此,楼板的钢筋算量为10000根。
4. 一栋楼房的墙体长度为20米,墙体的高度为3米,墙体的厚度为30cm,墙体的钢筋算量是多少?解析:首先计算墙体的体积,墙体长度为20米,墙体高度为3米,墙体厚度为30cm,所以墙体的体积为20米×3米×30cm=18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