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题阅读延伸样卷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9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一把伞,是开在雨中的一朵花;两把伞,就是顺水携行的一枝并蒂(dì)莲。
B. 黄昏,漫步林间,常常被一树鸟声,一地落叶,一缕清香绊(bàn)住脚步。
C. 初夏,栀子花开,蝶儿翩飞,翠绿的藤蔓也按捺(nài)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
D. 踏着熟悉的林荫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不觉湿了眼眶(ku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驯良潮汛文质彬彬眼花瞭乱B. 贻误忠贞沁人心脾鬼鬼祟祟C. 粗拙竣工通霄达旦辗转反侧D. 褒奖揉躏张惶失措千钧一发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
B. 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
C. 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D. 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
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
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 ③①⑤②④B. ⑤②③①④C. ⑤④②①③D. ③①②⑤④5.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 根据拼音,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喜上眉□(shāo)(2)乡土情□(jié)(3)取□(jué)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怯(A.qiè B.què)(2)翘(A.qiào B.qiáo)3.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 “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答案】1. (1)梢(2)结(3)决2. (1)A (2)B3. A【解析】【1题详解】需要注意“梢”的偏旁,与“稍”区分开。
注意“取决”的字形。
【2题详解】(1)“怯”是一个易错字,应读qiè。
故选A。
(2)“翘”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qiáo,故选B。
【3题详解】A:“故知”意思是“老朋友”。
故选A。
4.古诗文名句填空。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
有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①________”;有的坚守道义,“②________,于我如浮云”;更有舍生取义的英雄,如文天祥,他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③________?④________”的铮铮誓言。
哈尔滨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归页知:I本试卷满分为12。
分,考试时间为12(>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岌名”、“号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寿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5.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签,超出冬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宅境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的宓字宅书写,字体工整、笔嫁清坦5.保持卡面整洁,不会折会、不妾弄桩、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放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5分)L(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ing)绯红(R4)B.蹒跚(p6n)滑稽(JI)C.簇新(c(i)雷连(Ung)D.赃物(zung)推崇(fong))萌发(meng)烦联3M)虚妄(wcing)踌质RhU)2.(3分)下列同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鹤立鸡群见义思迁B.开卷有益唯哺白语C.抑扬顿挫各得其所D.鞠射尽萃挑拔离间锐不可当袖手傍观如坐针毯怀占伤今3一(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项是()A.能否保持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将“发挥”改成“发扬”B.i吾丈课程应着而: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隔谁醉的美洒删掉“或许”或“可能”,D.为『迎接建国七I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在“征文”后加“活动”语文试卷第I页(共6页)4.(3分)卜列敝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3无关的-项是(A,武松打虎一质概非凡B.刘备遇孔明一如鱼得水C,杨志卖刀一忍痛割爱D.鲁提辖去*和尚一半路出家5.(3分)卜面情境R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惹,隹货员小李说:“仓库更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儿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r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B,“小张.现在店里的IH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儿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样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听力第一节至第三节12345678910111213 A B C A C A B B C C A A 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 ABC C A B C B C C A第四节ke27.50/fifty28.run29.nice30.easy第二部分语言运用第一节完形填空31323334353637383940B DCD C D B A B A第二节短文填空41.jobs42.and43.to44.washes45.to change46.is setting47.will do48.pleasure49.is cut50.helped51.fourth52.At53.got54.happily55.a第三部分阅读第一节阅读理解56575859606162636465A AB B DCD D D B6667686970B C A C A第1页(共2页)第二节阅读表达71.When two people ask right questions and then give proper answers./When people ask and answer properly./...72.An open-ended question allows me to learn more information./Learn more information./...73.A follow-up question depends on what the other person already said./What the other person already said./...74.When we/I don’t hear the information clearly./When we are/I am having trouble understanding what the other person said./...75.The Superlative Question/Number Four:The Superlative Question./...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第四部分情景交际补全对话76.I like/love playing tennis./Playing tennis./My hobby is playing tennis./...77.Sounds great/good!/Great!/Good!/Nice!/Really?/...78.Why do you like it(best)?/Why is it your favorite book?/...79.When do you(usually)play tennis?/...80.Would you please help me?/Can you teach me?/...第二节书面表达81.One possible versionThere are many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us students.As for me,I always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in class and take part in the teamwork.As students,we must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If not,we can’t understand what the teacher is talking about.And we can’t finish homework,either.What’s more,listening carefully shows that we respect our teacher.Teamwork is also very important.We are supposed to take part in the teamwork actively.You know,we have a lot of activities in groups.We can help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is way.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There is always a best one for you!第2页(共2页)。
2019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文段,完成(1)—(4)题。
(11分)真正疯狂了的艺术家是徐渭,徐渭善诗、书、画、戏剧、军事。
他胸怀奇才不得伸展,于是以诗书画来表现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晚年渐成疯狂。
他的内心愤郁和苦痛已经只有在强度的自虐.中得到发泄。
袁宏道说他:“晚年诗文益奇。
”他的书法,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干忽湿,时时出人意料,故意的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
在“醉雨巫风”的笔致中显出fèn shìjísú的情绪来。
草书字之间,行之间,密密麻麻,幅面的空间选碍得全无盘桓.呼吸的余地,行笔时线条扭曲盘结,liàng qiàng跌顿,是困兽张皇奔突觅不得出路的乱迹。
笔画扭成泥坨、败絮,累成泪滴、血丝,内心的huáng huò与绝望都呈现在这里。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节选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1)请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2分)自虐.盘桓(2)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3分)fèn shìjísúliàng qiàng huáng huò(3)根据文意,下列书法作品是徐渭的一项是()(3分)(4)给文段中的面线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B.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C.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D.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2025 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样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四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听句子,选择最佳答语(共5 题;每题 1 分,满分 5 分)1.A. You too! B. Very good! C. Good morning!2.A. He’s busy. B. He’s five. C. He’s fine.3.A. I’ll take it. B. It’s too expensive. C. I’m looking for a shirt.4.A. Thanks. B. All right. C. Perfect.5.A. Well done, dear. B. Help yourself. C. Sure, here you are.第二节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共13 题;每题 1 分,满分13 分)6.W hat’s the weather like now?A. B. C.7.What will the man eat?A.B. C.…………………………………………………………………………………………………………………………………………………………………8.What homework is Lisa doing?A. Maths.B. Science.C. English.9.What will Lisa probably do next?A.Play basketball.B. Play chess.C. Play ping-pong.…………………………………………………………………………………………………………………………………………………………………10. What does Bob ask Linda to do?A.Share an idea.B.Help a friend.C.Explain two expressions.英语试卷第1页(共8 页)11.What does Bob think of Chinese?A. Interesting.B. Simple.C. Important.…………………………………………………………………………………………………………………………………………………………………12.Where did Rose go for her holiday?A.To a village.B. To a city.13.What did Rose do with her cousins?A.She fed the cows.B. She went swimming.14.When did Rose come back?A. Last Tuesday.B. Last Thursday.C.To a hill.C.She picked fruits.st Friday.…………………………………………………………………………………………………………………………………………………………………15.Where is the girl from?A. England.B. Canada.C. Australia.16.What is the girl learning?A.Chinese history.B. Chinese medicine.C. Chinese art and music.17.Where does the girl stay?A.At the hotel.B. At the school.C. At her friend’s home.18.When is the girl going back to her country?A.In May.B. In July.C. In August.第三节听短文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共7 题;每题 1 分,满分7 分)19.What kind of movie does Jason want to see?A. Action.B. Cartoon.C. History.20.Why does Jason want to go to Zhongshan Cinema?A.It’s new.B. Its sound is the best.C. It’s near the bus stop.21.What time does the movie start?A.At 1:50 p.m.B. At 2:10 p.m.C. At 2:40 p.m. …………………………………………………………………………………………………………………………………………………………………22.What is this year’s photo competition about?A. Travel.B. Nature.C. People.23.When will the photo competition be held?A. On July 21st.B. On July 25th.C. On July 30th.24.What is first prize for the competition?A.A cap.B. A T-shirt.C. A camera.25.Where can we see the photo show?A.In the library.B. In the gym.C. In the dining hall.第四节听短文填空(共5 题;每题 1 分,满分 5 分)英语试卷第2页(共8 页)35 Mr. Smith smiled and went on saying, “Similarly, there are many such brakes in our 37 40第二部分 语言运用(共两节,满分 25 分)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 10 题;每题 1 分,满分 10 分)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9年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
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
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
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
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
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
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2019年贵州省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州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虐.待(nǜe)蜷.伏(qúan)怅.然(chàng)拾.阶而上(shí)B. 龟.裂(jūn)摇曳.(yè)诘.难(jié)拈.轻怕重(niān)C. 屏.障(bìng)喧.嚷(xūan)弥.漫(mí)销声匿.迹(nì)D. 附和.(hè)呻吟.(yín)突兀.(wù)深恶.痛绝(è)【答案】B【解析】【详解】A.虐.待(nüè),蜷.伏(quán),拾阶而上(shè)。
C.屏.障(pínɡ),喧.嚷(xuān)。
D.深恶.痛绝(wù)。
2.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 争讼斡旋大彻大悟名幅其实B. 闲暇簇拥耐人寻味惊心动魄C. 遨游严谨千钧重负语无伦次D. 冗杂渺远历历在目川流不息【答案】A【解析】【详解】A. 名幅其实——名符其实。
3.加点成语使用误的一项A. 今年高考恰逢端午节,为了保考生顺利赶考,考务人员放弃体息,做好高考保障工作,社会爱心人士为考生保驾护航....。
B.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激昂有力,使人叹为观止....。
C.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D. 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它文明的养分。
【答案】B【解析】【详解】B.叹为观止:现多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
不合语境。
4.句子有语病的一项A. 各参展企业不仅带来传统风味的猪肉蛋黄粽。
运有鸡肉粽、牛肉粽等创新产品,让现场的消费者大饱口福。
B. 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表示,值此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召开之际,举办首批男非青年科学家赴华联合研究意义重大。
C. 我们中学生如果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溅(bìng)绯红(fēi)萌发(méng)B. 蹒跚(pán)滑稽(jī)烦躁(zào)C. 簇新(cù)雷霆(tíng)虚妄(wǎng)D. 赃物(zāng)推崇(cóng)踌躇(chú)【答案】B【解析】【详解】A.迸溅(bèng)。
C.虚妄(wàng)。
D.推崇(chóng)。
故选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鹤立鸡群见义思迁锐不可当B. 开卷有益喃喃自语袖手傍观C. 抑扬顿挫各得其所如坐针毡D. 鞠躬尽萃挑拨离间怀古伤今【答案】C【解析】【详解】A项,见异思迁。
B项,袖手旁观。
D项,鞠躬尽瘁。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将“发挥”改成“发扬”。
B. 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将“增加”改为“培养”。
C. 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
删掉“或许”或“可能”。
D. 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
在“征文”后加“活动”。
【答案】A【解析】【详解】A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第19题阅读延伸样卷
9-10分
本文“看麦熟”是麦熟时婆娘们回娘家看麦子的风俗,朴实、欢快,充满人情味,展示了关中人民的热情、善良与辛勤淳朴(2分)。
我认为,民俗文化不仅能展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习俗与生活情感,更能展示一段历史遗存的精神与一个民族的根基。
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旨在纪念楚大夫为国投江的历史,饱含着中国人热爱国家,洁身自爱、刚正不阿的爱国主义与自强不息的情怀,是中华民族立身之本。
一个民俗文化,一段悠久渊源。
因长久而弥坚,民族便因此厚重沉稳,走向未来,走向不朽的精神。
(特点解说-1分)清华附中
9—10分:(北京市十一学校提供)
“看麦熟”这一风俗十分淳朴,在麦熟之际农家妇女回娘家探亲,体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
(概括“看麦熟”风俗正确,2分)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创造且享用的生活文化。
民俗文化有深刻的意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观点明确2分)我们在清明祭祖,
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我们在端午包粽子,表达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仰;我们在中秋与家人团聚,体会亲情的温暖……(结合阅读积累或者生活见闻,恰当具体,2分)这些习俗让我们牢记对祖辈的感恩,对爱国情怀的敬佩,对温暖人情的追慕……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道德与心灵,在受到这些美德熏陶的同时把它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分析1分;语言2分。
合计9分)
9-10分
“看麦熟”是具有传承性、古老又鲜活,充满人情味、富于地方特色的乡村风俗。
我认为民间风俗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中华儿女的共同保护与继承。
例如“清明节”踏青扫墓,作为一个传统民间风俗,包含着人们对先人深深的缅怀,自周朝至今,仍为中华儿女所认同,如今国家定为法定假日,不仅可以让“清明节”的传统民俗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更可以让中华儿女增强对祖先的认同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由此增强民族凝聚力,大力保护传统民俗文化,融铸真情,让它更加发扬光大。
(2+2+1+2+2=9)首师大附中
8-9 分
本文“看麦熟”这一民间风俗具有饱含牵挂和人情味的特点。
我认为民俗文化体现了一个地域人民最本真最热切的情感和文化,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生动呈现。
所以,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
近年来,我国法定假期增添了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小长假,使人们重新回归了本土传统文化,感受本土民俗文化魅力。
类似举措值得推崇,它使得传统节日逐渐深入人心的同时,实现的更是民俗文化的传承。
唯有保有民俗文化这亮丽一笔,中华文化的画布才更加丰富多彩。
(1+2+1+2+2=8分)首师大
附中
8-9分
19“看麦熟”是在秋收之时,关中平原上嫁入他家的妇人——婆娘回娘家探亲的习俗。
它最具人性美,充满爱意,最具人情味(2分)。
我认为民俗文化传达的不仅是单纯的形式,而是对美好情感的珍视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除夕祭祖,这是对根的追念,让我们铭记我们归属于何方;清明扫墓,这是对“逝者已矣”的悼念和对生者的珍视;端午龙舟,我们在博浪中求的不是刺激而是对先贤的追思。
看似普通的民俗文化,一代代积淀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博大的精
神,而我们在保护民俗文化时也不应只重形式,而忘记其下的血与泪的故事与精神。
(1+2+2+2+1=8分)19题“看麦熟”是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关中农村的妇女携礼物回娘家、帮农活的古老民俗,它意味着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充满了亲情、人性美和人情味,从古传承至今。
我认为,民俗文化里蕴含着饱满的情谊,更让我们拥有归属感与认同感。
清明祭扫、端午赛舟、七夕传情、重阳敬老……每一个民俗后都有只有本民族才能理解的独特情思、深远哲思,传承民俗,就是追本溯源,找回自己的根脉。
每年春节各地唐人街都有极丰富的庆祝活动,也源于此吧。
我们应该珍存那些祖先遗留下的习俗,沿袭、传承,让我们的生命厚重且扎实。
(1+2+2+2+1=8分)
8分
“看麦熟“这一风俗的特点为具有人性美、充满人情味。
婆娘们麦熟时归家思念着娘家亲人,男人们也为她们感到自豪和充实,心中有着充盈的情感。
人性、人情的光芒在此闪耀。
(2分)我认为民俗文化反映着人性之美,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便是那根柔弱而又坚韧的丝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即在于此,人们互相关怀,闪耀着人
性之美的民俗文化让人们的内心感到温暖,促使人们更加团结,从而构建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
(特点解说-1分,语言一1分)清华附中
首师二附19.(6—7分)
特点:古老,鲜活,热烈,喜滋滋,充实。
(2分)我认为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得到保护。
(2分)而当今在城市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民俗文化有逐渐低迷的趋势,这才有了以冯骥才为代表的艺术大家对民俗的搜救与保护和各种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
(1分)我始终认为只有这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这就需要人人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也许小到窗上一张窗花,桌边一个兔儿爷,都可以使这宝贵的民俗得以延续下去,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1-2分)
19题
看麦熟这一风俗具有质朴、忙碌、充满人情味的特点,人们心中充满喜悦,尽情享受、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婆娘们牵挂娘家,娘家又为婆家考虑,感情真挚。
(1
分)我认为民间风俗体现民族风貌,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
例如过年要吃饺子表达美好祝愿,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表示祝福和鼓励;再如清明祭奠先祖表达哀思,这些都是优秀的传统,寄托着丰富的含义,这些风俗沿袭至今,说明它们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我们应传承、保护,并使其发扬,赋予更多优秀内涵。
(1+2+1+1+2=7分)首师大附中
7—6分:(北京市十一学校提供)
“看麦熟”这一民俗是出嫁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回报的一种表达式,这一民俗充满了关中的乡土人情,体现出关中婆娘的美好人性。
(概括“看麦熟”风俗正确,2分)我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像广为传承的春节包饺子,清明扫墓等,各有特点。
(结合阅读积累或者生活见闻,但不具体,1分)它们的共性便是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文化的结晶和民族思想的精髓,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属于人民的生活文化,应该做为一种财富被传承。
(分析合理2分)这些民俗文化是属于特定国家或民族的,作为传承者,我们应该学习和理解这些文化,并将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发扬和传承。
(语言流畅1分)
(合计6分)
5-6分:(北京市十一学校提供)
本文“看麦熟”的景象风俗辈辈沿袭,风情万种,规模大,给人欢乐,发人深省,体现婆娘对家的思念和质朴品性,关中大地上“看麦熟”体现的是婆娘对家乡的依恋与感恩。
(概括“看麦熟”风俗,1分+1)同理,其他地域的民俗文化也被赋予了其它内涵。
闵南的妈祖文化寄托了人们对妈祖的崇敬和对亲友幸福、快乐的美好祝愿,北京的叫卖文化寄托了北京人对老北京质朴、开朗、坦荡胸怀的思念;美国的街球文化寄托了对改变现实的希望和张力。
(结合阅读积累或者生活见闻,恰当具体,2分)对于这些优秀民俗文化,我们应该认真的体会并传承下去,为大众创造好的文化环境。
(观点明确2分;合计5分)
3分(北京市十一学校提供)
“看麦熟”这一风俗主要在秋季丰收季节出现,主要是已出嫁的妇女家看望父母,帮父母处理些收割的事务,以及家中力所能及的事。
这个民俗文化使妇女有了多一次看望父母的机会,很人性化。
在今天的家乡中,很多女孩可能会嫁到村子,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再加上得在婆家忙多种杂务,见父母的机会
就更少了。
而“看麦熟”这个习俗使妇女有了多一次回娘家的机会,使女方父母和妇女自己在这个丰收的美丽的季节多了一份喜悦与温馨。
由此看来“看麦熟”这一风俗很温暖,很有人情味。
(概括“看麦熟”风俗正确,2分,语言1分,合计3分。
)
19(5分)、麦熟时节关中婆娘要回娘家探亲,表达对亲人的爱意思念,突出人性美,使麦田中充满人情味,(1分)从这习俗中表明我国传统习俗,表达一种积极热烈的美好情感,民俗文化与人的生活相关联,表达人的情感,寄托美好寓意表现当地特点,(1分)春节时家家户户包饺子,体现团圆象征平安美好,端午节秦淮一带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同的习俗蕴含不同的情感,传承着中华悠久绵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中华女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好的习俗我们应该代代相传。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