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语文纪念白求恩2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6课纪念白求恩 (2)第一标设置目标【课堂目标】1.巩固基础知识2.品味简练、鲜明,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领悟文旨,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鉴赏写作特色。
第二标我的任务【任务1】自主导学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满腔热忱佩服 B.豪不利己漠不关心C.专门利人冷冷清清 D.麻木不仁自私自利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益,好。
B.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义。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C.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
远,以……为远。
D.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
【任务2】合作探究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居里夫人在居里的帮助下,玛丽找到了理化学校一间十分简( )的棚屋,搬进了自己的实验仪器。
实验证明,铀射线与化合物的含铀量成正比,其强度可以准确测量。
她认为,这种现象只能解释为是量子的一个特性。
可是,为什么别的化学元素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呢?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吗?不,应该检查已知的所有化学物质。
不久,钍元素的射线就被她发现了。
居里夫人把这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叫做放射性元素,开始像一位打猎的神枪手一样,钻进元素世界的丛林,忘怀一切地要猎捕新的放射性物质。
在检验铀沥青矿石的时候,一种奇异的现象使居里夫人惊( )不已:测量表明,这里有一种比纯铀强大得多的放射性。
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是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新元素在向人们召( )。
一定!居里夫人这样判断着,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居里。
居里也感到这一发现的重要,决定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同自己的妻子合作,捕捉这个未知的放射性元素。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理科博士学院报告,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很强的两种元素的一种,为纪念玛丽的祖国,取名为"钋"紧接着,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又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取名为"镭"。
4.读拼音,写汉字。
召 huàn_____ 简____ 惊____5.解释词语:惊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居里也感到这一发现的重要",句中"发现"是实词中的__.7."其强度可以准确测量"一句中的"其"是指____________8.与"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吗?"一句句意相同的是()A.这只是一种偶然; B.这不是一种偶然; C.这是不是一种偶然呢?9."玛丽找到了理化学校一间十分简陋的棚屋。
《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了解白求恩事迹,学习白求恩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3、学习本文对比手法和正面、侧面相结合介绍人物的方法。
4、赏析精彩语句,抓住关键词句,学会品读。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夹叙夹议的写法、正反对比的作用、语言表达艺术。
本课题教时数: 2课时教学方法:同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设疑解疑争辩归结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第1教时一、导入新课1、抗战时期,训练家陶行知先生自筹经费辗转数国,以唤起国际的支持,有一个加拿大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请问他是谁?——引出白求恩2、同学齐读活力课堂《白求恩纪念歌》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谈论文文体学问。
2、理解叙议结合,以谈论为主的写法。
3、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然后穿插出示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诺尔曼·白求恩(1888~1939),宏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有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有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他最终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宏大的路,开拓前面的事业!”检查预习作业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说说谈论文的文体特征。
2、听朗读录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1、谈论文常识:(1)、谈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点包括:分论点和中心论点(3)、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4)、论证方法主要: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比方论证2、每段的重点句和要点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纪念白求恩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理解。
2、难点:论证方法的运用。
三、【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派遣狭隘拈轻怕重以身殉职冀2、本文概述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四、【合作、探究】(一)学生朗读第2、3部分。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
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勺,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
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毫不利己;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专门利人。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担子挑轻的,光替自己打算,喜欢自吹;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3、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白求思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二)学生阅读第四部分。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思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合作法教学过程个性化或札记一、预习二、导入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白求思是什么人,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请看课文。
三、正课1.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2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讨论并归纳。
3.提问: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4“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
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讨论并归纳:第二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第三层: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5.提问: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6.提问: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7.提问: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l)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
(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第6课《纪念白求恩》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白求恩⑴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关心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确实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确实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1.选文的论点是什么?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2.选文的事实论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3.选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论证,道理论证4.选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意义一致,能否互换?什么缘故?不能,前者需要表达的是来中国的目的,而后者那么是白求恩行为的分析解讲。
5.选文中有一处设咨询,请找出来,并阐述其作用。
一个外国人……学习这种精神既启发读者的摸索,引起人们对下文评判的观注,又把应该文章从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自然过渡到对白求恩精神的评判。
6.以选文为例,讲讲议论文有语言特点。
凝练生动,富有感染力7.选文揭示出全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请你找出来。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8.[]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白求恩同志?其目的是什么?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中国的目的、工作地点、最终结局。
为下文议论作铺垫。
纪念白求恩备课内容执教人备课【课题】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理清写作的层次;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并理解这种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重点难点】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对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理解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学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第二课时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一)温故知新,把握重点1.激情导语:上一节课同学们了解了白求恩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具有的伟2. 进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那么白求恩同志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呢?课文又是怎样深入的分析白求恩同志身上具有的其他几种精神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领略白求恩同志的英雄形象。
者情感。
(二)精讲点拨,潜心会文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段,探讨以下问题:①第二段如果划分为三层怎么划分?②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用了什么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③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的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的精益求精?④论述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时,文字为什么简短了些?【学生活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同桌互相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圈划出一些语句,最后得出结论。
【点拨】①第一层从开始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摆出分论点“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二层到“无不为之感动”,列举事实证明;第三层到第2段结束,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②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